次日清晨,阳光艰难地穿透厚重云层,洒落在杂乱的营地。
众人从简易帐篷中陆续走出,尽管一夜的休息,没能完全驱散多日的疲惫,可昨晚那顿饱饭和温暖的交流,让大家的脸上多了几分生气。
女人们迅速生火,架起大锅热着昨晚剩下的肉汤。
干燥的柴禾噼里啪啦地燃烧,跳跃的火苗欢快舔舐着锅底,不多时,浓郁的肉香便弥漫开来。
林大牛把林晓和林东抱到一旁坐下,笑着说:儿子“丫头,再等等,马上就能吃啦。”
林晓和林东乖巧地点点头,眼睛盯着大锅,满是期待。
不远处,林强也把林虎抱到身边,林虎兴奋地说:“爹,我都快饿死啦,今天的肉肯定特别香!”
吃饭时,大家围坐在一起,气氛热烈而温馨。
一位流民大叔端着碗,感慨万分:“好久都没吃得这么舒心了,这日子,总算是有了点盼头。”
林强点了点头,咽下一口干粮,目光坚定地说:“没错,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熬过这灾荒,到了京城,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众人纷纷应和,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饱餐过后,众人立刻投入到紧张的收拾工作中。
男人们熟练地拆卸帐篷,将其折叠整齐,用绳索紧紧捆绑好,再搬到指定位置放置;
女人们则细心地清洗锅碗瓢盆,将它们擦拭得干干净净,一件件收进包裹;
孩子们也不甘示弱,在营地中跑来跑去,帮忙捡起地上遗漏的杂物,小小的身影充满了活力。
一切准备就绪,队伍浩浩荡荡地踏上了新的征程。
林大牛把林晓抱在怀里,林强则让林虎和林东坐在简易的小推车上,由一位年轻力壮的流民帮忙推着。
山路崎岖难行,两旁是干裂的土地,一道道裂痕仿佛是大地,干涸的嘴唇,在无声地诉说着旱灾的残酷。
偶尔能看到几株枯萎的植物,在风中瑟瑟发抖,它们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生机,成为了这场灾难的见证者。
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烈日高悬,无情地炙烤着大地,地面滚烫得如同火炉,每走一步都扬起一阵呛人的尘土,让人呼吸都倍感困难。
走着走着,前方的道路愈发狭窄,两侧的山峰陡峭险峻,仿佛要将众人夹在中间。
一位流民大哥皱着眉头,担忧地说:“这路可真难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走出这大山。”
这时,村长从队伍前面走过来,神色带着几分欣喜,提高音量说道:“大伙都别灰心!
我刚去前面探了路,再往前走一小段,咱们就能走出大山啦!”
众人闻言,顿时精神一振。
“真的吗?
村长,可算要出去了!”
一位年轻的流民激动地喊道,眼中满是期待。
“是啊,可把这大山走怕了,出去就离京城又近了一步。”
一位流民大娘眼中,也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林强长舒一口气,“太好了,在这山里绕了这么久,终于要出去了。
听说再往前二十里,就到京城附近了,到时候肯定有办法。”
林虎在小推车上也兴奋起来,“那是不是很快,就能到京城吃好吃的啦?”
引得周围的人忍不住笑了。
林晓趴在林大牛肩头,小声说:“爹,出去了是不是就没这么难走了?”
林大牛轻轻拍了拍她的背,“是啊,晓儿,出去就好了。”
队伍继续前进,随着离大山出口越来越近,周围的景象逐渐发生变化。
原本山林中偶尔,可见的绿意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荒芜。
当众人终于走出大山,眼前的景象让大家倒吸一口凉气。
入目皆是干裂的土地,一道道沟壑纵横交错,像是大地上狰狞的伤疤。
没有一丝绿色,看不到一点生机,远处的树木全都干枯,只剩光秃秃的枝干,在风中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在痛苦地呻吟。
“这……这外面怎么比山里还可怕。”
一位流民惊恐地说道,声音里满是不可置信。
“是啊,在山里好歹还能找点吃的,看看这外面,什么都没有。”
另一位流民满脸愁容,唉声叹气。
林晓紧紧抱着林大牛,眼中满是恐惧:“爹,这里好吓人。”
林大牛心疼地抱紧女儿,轻声安慰:“别怕,咱们赶紧顺着官道往京城方向走,总能有办法的。”
村长看着眼前的景象,眉头紧锁,神色凝重:“大伙别慌,顺着官道走,很快就能到京城附近,逃荒有锦鲤:福宝带着全家飞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逃荒有锦鲤:福宝带着全家飞最新章节随便看!那里肯定有官府安置咱们。”
众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踏上官道,脚下扬起的尘土久久不散。
他们深知,这灾荒的影响远比想象中严重,可即便前路未知,他们也没有退路,只能相互扶持着,朝着未知的前方走去,心中仅存的希望,便是那遥远的京城,那里或许藏着他们摆脱困境的答案 。
沿着官道前行,众人看到了许多衣衫褴褛的流民。
他们饥饿难耐,瘦得皮包骨头,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助。
林晓在林大牛怀里,看到这些流民,心中一阵难过,她小声对林大牛说:“爹,这些人好可怜。”
林大牛看着懂事的女儿,叹了口气,“灾荒年头,大家都不容易。”
流民们看到,林晓他们这支队伍,眼中燃起了希望的火苗,可当目光扫过队伍里那些身强力壮的男人们时,那丝冲动瞬间熄灭。
一个瘦骨嶙峋的男人,喉结滚动,艰难地咽了咽口水,他身旁一个面黄肌瘦的孩子拽着他的衣角,小声嘟囔:“爹,我饿……”男人无奈地抱紧孩子,默默地退到一旁。
一位流民大娘,拄着一根破旧的木棍,颤颤巍巍地站在路边,浑浊的双眼盯着众人,干裂的嘴唇微微张合,却发不出一点声音。
林强警惕地看着周围的流民,低声对身旁的林明说:“大伙都小心点,别出什么岔子。”
林明点头,握紧了手中的木棍。
众人继续前行,一路上又遇到了许多流民,大家都明白,在这艰难的时刻,唯有相互扶持,才能共渡难关。
在与流民的交流中,林晓他们进一步确定,再往前走不久,就能抵达京城附近知府开设的难民收容处。
众人听闻,疲惫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希望的曙光,加快了脚步。
当距离京城还有二十来里路时,眼尖的林虎突然兴奋地指着前方大喊:“爹,你们看,前面有好多棚子!”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片开阔的空地上,密密麻麻地搭建着一排排户外棚子,周围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原来,这便是知府在城外专门开设的难民收容处,旨在接纳从各地赶来的难民。
随着队伍缓缓靠近,众人看到收容处里,衙役们正忙碌地引导着难民们进行登记。
一些难民由于长途跋涉,户籍早已丢失,登记台前,他们神色焦急,面对衙役们的询问,努力回忆着自已的身份信息。
衙役们一边耐心地记录,一边仔细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隐患,毕竟要确保收容的都是真正需要帮助的百姓,而非逃犯或流民悍匪。
好在清平村和桃里村的村民们,出发前便将户籍妥善保管,一路小心翼翼,如今都完好无损地带到了这里。
林大牛抱着林晓,林强牵着林虎,一家人来到登记台前。
负责登记的衙役,接过林大牛递上的户籍,快速浏览后,点了点头,在册子上认真记录下相关信息,随后递给他们一个刻着编号的小牌子,说道:“拿好这个,这是你们的身份凭证,凭它每天能去领粥处领两顿粥。”
林晓接过木牌,好奇地打量着,眼中闪烁着光芒:“爹,这个小牌子好神奇呀,有了它就能有吃的啦!”
林大牛笑着摸了摸她的头:“是啊,晓儿,以后咱们就能安稳过日子了。”
此时,一位老大爷坐在一旁的石墩上,和同村的几个人闲聊着。“
这一路,真是遭了太多罪了,”老大爷感慨道,“好在快熬出头了,有了官府的照应,咱们这些难民也算有了盼头。”
旁边的大叔点头附和:“可不是嘛,等去了分发的土地,咱就赶紧把房子盖起来,一家人团团圆圆的,比啥都强。”
收容处的空地上,摆放着几口巨大的铁锅,热气腾腾的粥香弥漫在空气中。
难民们排着队,手持木牌,依次领取属于自已的那一份稀粥。
孩子们早就饿坏了,一拿到粥,便迫不及待地狼吞虎咽起来,粥水顺着嘴角流下来也顾不上擦;
大人们则相对沉稳,细嚼慢咽,每一口都吃得格外珍惜,眼神中满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领到粥后,林俊捧着碗,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口,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爹,这粥真好喝,是我喝过最好喝的粥。”
林明看着儿子,眼中满是疼爱:“多喝点,吃饱了才有力气去新家。”
众人都急切地,盼望着前往分发的土地,重建自已的家园。
对他们来说,即便只能盖起两间简陋的茅草房,那也是一个温暖的避风港。
总好过在这,拥挤的收容处里暂时栖身。
他们深知,这只是新生活的开始,未来或许还会面临诸多困难,但此刻,希望的种子已在每个人心中种下,只待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
(http://www.220book.com/book/BIA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