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似火,毫无保留地炙烤着这片刚分配到手的荒地。
极目远眺,四周一片荒芜,唯有远处山峦连绵起伏,为单调的大地勾勒出几分别样的轮廓。
历经漫长逃荒岁月的村民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凝视眼前这片承载新生活希望的土地,眼中满是憧憬,却也隐隐夹杂着一丝迷茫。
林村长站在一处高地上,神色凝重又满怀期许,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位村民,随后声音洪亮且坚定地说道:“乡亲们,咱们漂泊许久,吃尽苦头,如今可算在这儿有了安身立命之所。
当务之急,就是赶紧把房子盖起来,往后的日子才有盼头!”
村民们纷纷点头,尽管面容憔悴,眼神中却透着坚定不移的决心。
解决临时住所成了首要任务,林村长沉思片刻后,大声说道:“大家先别着急,当务之急是搭建临时茅草屋,把东西都安置进去。
等正式房子盖好了,再搬进去。
这样既能安置好家当,也能让大家在盖房时有个遮风挡雨的地儿。”
众人立刻行动起来。
男人们手持简陋工具,干劲十足地挖掘土地、固定木桩。
李福是村里出了名的壮劳力,他光着膀子,古铜色的肌肤在阳光下闪烁着汗珠,每挥动一下锄头都带着十足的力量,嘴里喊着:“大伙加把劲呐,争取今天就把框架搭好!”
张磊在一旁也不甘示弱,大声应和道:“对,早点搭好框架,就能早点住进去!”
女人们围坐在一起,熟练地编织着一捆捆茅草。
阿花的手被粗糙的茅草划破,鲜血渗出,她只是简单包扎了一下,便又继续手中的工作,还一边鼓励着身旁的姐妹们:
“姐妹们,咱们也不能落后,快点编,孩子们还等着有个安稳的地方住呢!”
孩子们也懂事地在一旁,帮忙传递茅草和绳索,小小的身影在忙碌的人群中欢快穿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在众人齐心协力之下,一座座简易的茅草屋逐渐搭建完成。
大家把仅有的家当搬进屋内,屋子虽然简陋,却弥漫着一股安心的气息。
可当讨论到正式盖房时,新的问题接踵而至。
全村男女老少加起来有260多人,然而会盖房子的却只有90人。
一提到建房顺序,众人瞬间炸开了锅。
“凭啥不能先盖我家的?
我家老小都等着住新房呢!”
王二麻急得满脸通红,大声叫嚷着。
“大家都想先盖,可总得有个顺序吧!”
张老汉抽着旱烟,皱着眉头说道。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争吵声越来越大。
林村长看着混乱的人群,眉头紧锁,他深知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个问题,不仅会耽误建房进度,还可能影响村民之间的团结。
“都别吵了!”
林村长突然提高音量,大声喊道,“这样吵下去能解决问题吗?
咱们现在是一个整体,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尽快建好房子!
我决定,15岁以上、55岁以下的,都得出力参与建房。
会盖房的负责关键技术活,不会的就帮忙做些体力活儿,搬东西、递工具 ,一起把这事儿干好!”
众人听了,觉得确实有道理,吵闹声渐渐平息。
但紧接着,又有人提出了新的问题。
“村长,这建房是个大工程,大家出力也不能白干吧?”
李老汉说道。
林村长点了点头,说:“李老汉说得对,不能让大家白忙活。
所以,每家每天都得掏五文钱的工钱。
那些不会盖房子的村民去帮忙,也要给二文钱,盖到谁家,谁家掏钱。”
听到这个决定,村民们又开始议论纷纷。
有的觉得这是合理的,毕竟建房是个辛苦活儿;
有的则觉得五文钱一天有些贵,自家经济条件有限。“
村长,五文钱一天是不是太多了?
我们家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钱啊!”
李寡妇一脸为难地说道。
她的丈夫在逃荒途中不幸去世,如今只剩下她和年幼的孩子,生活十分艰难。
林村长看着李寡妇,心中有些不忍,但他也知道,建房的费用不能随意减免,否则对其他村民不公平。“
李寡妇,我知道你家困难,这样吧,你家的工钱先记着,等以后日子好过了再补上。
大家觉得怎么样?”
众人听了,纷纷表示赞同。
解决这个问题后,材料难题又摆在眼前。
林村长四处打听,得知距离荒地几十里外有个小镇,镇上有售卖砖瓦的地方。
考虑到建房规格不同,他决定让经验丰富又头脑灵活的大儿子,林强去和卖砖瓦的商谈价格。
林强带着几个村民,赶了大半天的路,终于来到了小镇的砖瓦厂。
面对堆积如山的砖瓦和精明的老板,林强没有丝毫怯场。
他仔细查看砖瓦的质量,用手掂量,轻轻敲击,听其声音判断质地。
随后,他和老板就价格展开了激烈的谈判。
“老板,我们是一个村子集体建房,需求量可不小,你这价格可得给个实在价。”林强诚恳地说道。
老板皱了皱眉头,说道:“我这砖瓦质量在这一片儿都是数一数二的,价格已经很实惠了。”
林强不紧不慢地回应:“我们也走了好几家了,你这价格确实有得谈。
而且我们要求送货上门,这么大的订单,你也划算。”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双方终于谈妥。
按不同房屋大小,确定了不同的砖瓦数量。
大户型的房子需要砖瓦2000块,中等户型1500块,小户型1000块,价格也比最初老板开的价低了不少,还谈好了送货上门的服务。
没几天,砖瓦厂的马车就陆陆续续将砖瓦送到了村里。
村民们看着这些崭新的砖瓦,眼中满是对新家的期待。
在解决了建房顺序、工钱和材料等问题后,建房工作顺利地正式开始。
林村长决定采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盖房子的先后顺序。
他找来一个竹筒,里面装着写有数字的竹签,然后让村民们依次上前抽签。
抽到靠前签号的人家,立刻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王二麻脸上乐开了花,搓着手,脚步轻快地拉着自家婆娘,开始准备各项事宜,嘴里念叨着:“咱可算能先住上新房了,等房子盖好,就在屋里摆上一张大木桌,再给娃做个结实的书桌,让他好好读书。”
抽到靠后签号的人家也没闲着,张老汉虽然心里有些着急,但想到大家都在齐心协力建房,便也安下心来,带领家人认真准备后续所需的材料。
此时,按照之前的安排,15岁以上、55岁以下的村民们,都积极投身到建房工作中。
张磊作为年轻人中的代表,再次发挥带头作用,他穿梭在各个建房场地,看到哪家进度慢或者缺人手,就主动组织大家前去帮忙。
他一边帮忙搬着砖块,一边大声说道:“大伙都加把劲!
虽说有先后顺序,但咱们是一个村的,都得互相帮衬。
力气大的多干点体力活,有技术的多指导指导,争取让每家都早点住上新房 !”
众人纷纷点头,手上的动作也更加麻利。
村里的木匠们聚集在空地一角,精心打磨着从山林中运来的木材。
手艺最好的李木匠,负责制作房梁和门窗的框架,他眼神专注而坚定,手中的工具仿佛有了生命,在木材上留下一道道精准而细腻的痕迹。
“李师傅,这房梁可得做得结结实实的,可不能出半点差错啊!”
阿福在一旁看着李木匠干活,有些不放心地说道。
李木匠头也不抬,自信地说:“放心吧,阿福!
我做了几十年木工了,这点活儿还难不倒我。
你就等着住新房吧!”
搭建茅草屋的空地上,妇女们也展现出了她们的能干。
她们将晒干的茅草一捆捆地搬运过来,相互协作,将茅草编织成厚实的屋顶和墙壁,同时还为建房的男人们准备饭菜、送水递毛巾。
孩子们则在一旁帮忙递着小工具,虽然年纪小,但也干得有模有样,稚嫩的脸上洋溢着对新生活的期待。
林村长在村子里来回巡视,不时地给村民们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看到阿福家的砖块,码放得整整齐齐,他满意地点点头,鼓励阿福继续加油。
路过木匠们工作的地方,林村长仔细检查着每一根木材,叮嘱他们一定要保证质量,毕竟这是关乎大家居住安全的大事。
随着时间有条不紊地推移,一座座砖瓦房在众人的努力下顺利建成。
阿福站在自家完工的房子前,心中充满了自豪。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一家人,在新房里温馨生活的场景,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作者“柴小妞”推荐阅读《逃荒有锦鲤:福宝带着全家飞》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BIA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