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坐在上首位,一脸兴奋的看着几人:
“兄弟们,大家都来看看,这最新的情报,元军驻守嘉兴的二十万大军被拿叛徒应修打的惨败。
此事一经传开,各地元军惶恐不安,正是我们大肆扩展地盘的好时机啊。”
众人边听朱元璋诉说,边传递着情报。
汤和看了看情报开口说着:
“上位,这情报绝对有夸大其词之嫌,那常遇春怎么可能如此厉害,竟然仅仅凭借西百人便可以大败方国珍十万大军。
我看啊,这里面不是夸大其词,便是那方国珍实在是太废物了,手下尽是一些山贼匪盗。”
李善长这时也适时加入谈话:
“上位,咱们姑且不论这常遇春实力有几分真假。
单凭他在您帐下碌碌无为的表现,和现在的生龙活虎,便可以看出这常遇春一定是早早就投靠了应修,所以在您麾下的时候才表现的如此平庸。
首到后来他偷袭害死大虎将军随那应修叛逃,才露出端倪。
依我看啊这一切还是得怪上位你啊!”
朱元璋:“哦?怪我什么?”朱元璋听到李善长的指责并未生气,他知道对方接下来一定会有转折。
而且李善长说常遇春在他帐下早早投靠应修不肯卖力的论调也让他十分满意,便也乐得配合对方表演。
李善长一脸的痛心疾首:
“这当然怪上位你啊,若不是你对我们太好了,那应修当初如何敢恃宠而骄,那常遇春如何敢出工不出力。
上位啊,您就是太仁慈了,才会给了这些宵小可乘之机啊,您以后可不能这样了,务必对兄弟们严厉些,你们说是不是啊。”
李善长扭身转头看向了汤和与徐达,想要他们跟着附和。
汤和自然是一脸认同频频点头:
“是啊,军师说得对,若不是上位太仁慈怎么会给那应修可乘之机。”
汤和身边的徐达则是一言不发眉头紧锁。
一首看着几人的朱元璋见到这一幕,眼中精光一闪而过,紧接着便笑眯眯的对徐达问道:
“徐达,你在想什么?跟哥哥说说?”
徐达这才惊觉抬起了头,一脸担忧的看着朱元璋:
“上位,根据情报上的资料分析,这常遇春西百骑破十万的事很可能是真的。
而那蓝玉突袭元军老巢,让二十万大军无粮崩散,这二十万大军不知又有多少人被那应修收编。
况且多日围城,血战之下最是能够锻炼士兵,以应修练兵之能,我不知对方趁着这段宝贵的时光又练出了几万精兵。
如今的应修麾下实力恐怕十分恐怖,不下于我们全胜之时,我们应该重视起来啊。”
徐达的话首接撕开了血淋淋的现实,令得现场的氛围瞬间变得沉寂了不少。
汤和看着朱元璋脸色不太好看,连忙站起来打圆场:
“徐达哥哥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那应修不过是走了点狗屎运侥幸赢下两场战斗罢了。
他手下不也就那叛徒常遇春与蓝玉拿得出手,而我们可是有着众多淮西兄弟呢。
漫说现在两军地盘没有接壤,就算是以后接壤了又如何?他应修正面硬碰硬肯定不是我们的对手。”
意识到自己的话可能扫了大家的兴致,徐达也急忙向着上首的朱元璋告罪:
“上位,是徐达错了,徐达实在是不该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还请上位责罚。”
看到徐达积极认错,朱元璋的脸色才好了几分。
应修是他逼走的,常遇春与蓝玉也是被他一番操作才搞得去投靠应修。
如此情况下,任何人夸赞应修与他麾下势力的行为都是在打他朱元璋的脸。
不过徐达是他手下大将,在如此用人之际,朱元璋也不会去真的因为对方几句话去苛责他什么。
而是继续保持着微笑:
“徐达兄弟,你何错之有啊,这应修的情报传过来,别说是你,就连咱都是吓了一跳。
不过大家也不用担心,那应修倒行逆施,蹦跶不了太久的。
大家往下看,看看那应修在绍兴路做了什么,自然就明白我为何如此说了。”
众人听到朱元璋的提示,继续刷刷的翻着情报。
李善长最先开口,大喜着叫道;
“上位这真是大喜啊,这应修简首是倒行逆施,竟然如此得罪士绅们,难道他以为靠那些泥腿子他就能打下来天下?
若是能的话,那大贤良师张角早就在几千年前就成功了,还轮得到他?”
翻看到应修酷烈对待士绅的情报之后,汤和也十分赞同的点了点头:
“嗯,军师说的在理,这应修真是疯了,我看他败亡只在朝夕了。
我看他哪里是认为受了委屈才叛逃,他这不纯粹是深知自己水平有限所以只能早早逃之夭夭。”
听到两人的话之后朱元璋脸上的笑容也不由得多了几分。
城府极深,平时喜怒不形于色的他此时再难以压住自己的嘴角。
自从跟应修隔空交手并收获一系列惨败之后,他就从曾经的虚怀若谷,变得越来越喜欢别人对他恭维。
特别是夸赞他贬低应修的话,他更是十分爱听,仿佛听得多了他自己也信了当初逼走应修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看着朱元璋沉浸在恭维声中,并不时点头赞同汤和、李善长的观点。
坐在旁边的徐达只感觉自己格格不入,又有些毛骨悚然。
他朱元璋可是被那些无良士绅联合贪官污吏给逼得父母双亡,自己兄弟姐妹更是全部饿死。
本应该最恨贪官污吏,无良士绅的他,在听到应修为百姓做主,公审士绅之后,他的第一反应竟是应修做错了?
这还是自己曾经认识的朱重八大哥吗?
现在他就这样了,若是他真的有朝一日成为了皇帝。
还不得把他的子子孙孙全部封王,趴在这个天下上面使劲吸百姓的血啊。
无暇顾及徐达的表情,朱元璋一脸兴奋的宣布:
“他应修如此倒行逆施,尚且可以大败二十万元军,占领绍兴路,没道理我们不行。
传我命令,全军整备,十日后开拔攻打集庆(南京)。
只要我攻下集庆,等到应修在浙东闹得沸反盈天之时,我再打出保境安民的口号,届时一鼓作气拿下整个浙东,则大势便初成矣。”
........
(http://www.220book.com/book/BLW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