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5章 李治:感谢哥哥们送来的皇位,大明太子朱标(已修改)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震惊!盘点历史短视频给各朝帝王 http://www.220book.com/book/CN4W/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三国。

曹操饶有兴致地观看天幕,最后点评一句,说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此人心机深沉啊。”

贾诩认同地点点头,“观从天幕来说,李治此人心机城府不可小觑。”

与此同时,另一边刘备也点评这么一句,“此人,成大事者也。”

接近尾声,时锦初声音不疾不徐,其中夹杂着一些惋惜,李世民培养这么久的太子,就这么被废忧虑逝去。

“皇子谋反按律当诛,这时候摆在前面的难题是如何让三个儿子共存。”

“通事舍人来济进言,陛下尚不失作慈父,下得尽天年,即为善矣。”

“于是唐太宗李世民下令将李承乾流放黔州,李泰降为东莱郡王局均州之陨乡。”

“并且下诏,自今太子不道、藩王窥望者,两弃之,著为令。”

“公元643年太宗亲驾长天门,下诏立晋王李治为太子。”

“太宗19年,即公元645年,李承乾于忧愤中去世,享年27岁。”

“皇帝李世民以国公的身份安葬了他…”

“李承乾,承乾二字本意就是承乾坤,继成大统之意,可惜了……”随着一声叹息,盘点大唐太子结束。

快乐加载中...: 【承乾就应该提着李泰的脑袋,问他爹:你是想当太上皇还是我下去陪母亲。】

【可惜他干不过他爹,而且小胖子就挨着李世民宫殿住。】

沧海一栗: 【教育孩子方面,李二确实无从下手,长孙皇后死得太早了。】

有李说不清: 【李世民对李承乾严厉了十几年,到最后还对魏王那样,隔谁谁受的了。】

$: 【典型的中式父子关系~】

@流沙: 【太子谋反?自保罢了。】

李世民表情是肉眼可见地难看,现在总算知道为什么后世人说是玄武门创始人了。

怪他开了一个坏头……

最不想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还是因为自已的过失导致太子被逼谋反。

一想到承乾二十七年就英年早逝,作为老父亲的李世民,终是不受控制落泪。

怎么会这样呢……

太子李承乾沉默不语,他也不知该如何面对,没想到母亲走后,自已竟被逼的造反。

“承乾。”

李承乾抬眼便对上父皇泪汪汪的眼神,心下不由一软,他故作轻松姿态,安慰他说道:“是承乾辜负了父皇的期望。”

“承乾,朕苦心栽培你十几年,从未想过废立你弟弟。”

李世民明白是自已对次子宠爱太过,导致未来发生的种种。如今提前知晓,那便要与太子解释清楚。

避免像天幕说的未来那般……

小御姐: 【没有太子命,每天游手好闲的李治不想做太子却偏让他做太子,所以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啊!】

天生骄傲、: 【李治:感谢哥哥们送来的皇位。】

永徽年间。

唐高宗李治看着天幕飘过的评论,额头布满黑线,他一国君主怎么会说出这种话?

要说也不能说这么直接啊!

男人嘴角微微扬起,喜怒不形于色,思不诗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一旁察言观色的武皇后也猜不出他在想什么。

李治并不在意另一个时刻位面的他是否能再做太子,不可改变的是现在,把握珍惜当下就足以。

有时候,往往最不争的那个才是争,不显山不露水。

静中有个争。

……

“第三位朱标。”

正乐呵呵的老朱戛然而止:“???”

“胡说八道!”

“怎么可能有咱标儿?!”

“大明第一皇太子,历史上地位最稳固的储君。”

“朱标出生时,朱元璋正在率军攻打集庆。得喜讯后,他曾在当地的一座山上刻石曰:到此山者,不患无嗣。”

弗里德: 【在朱元璋眼里,只有朱标才是儿子,其他都是皇子。】

夜月: 【对朱标的历史评价就是:有文化的朱元璋,集合了所有朱元璋和马皇后的优点~】

“公元1360年,朱元璋请宋濂等名儒们为朱标授业解惑。”

“公元1364年立朱标为世子。”

“洪武元年即公元1368年,大明开国,朱标于正月初四日被册立为皇太子。”

“时年十四岁,开始了他长达廿余年的储君生涯。历史上朱元璋没有受过诗书礼乐的教育,但在教导皇子们人选上,朱元璋很用心。”

“尤其是在对长子朱标的教育,曾谕令吏部侍郎侯庸辅导太子,必得中正贤良之士。”

“朱标少时诵习儒家经典,学习帝王之道,礼乐之教和往古成败之迹,民间嫁穑之事。”

“成年后的朱标温文儒雅,慈仁宽厚。”

迎着阳光: 【朱元璋:诛九族!】

【朱标:太残忍了,夷三族就行。】

无忧: 【朱标就是仁慈一点的朱元璋。】

GOG:【朱标=有文化的朱元璋。】

朱标:(^_^)微笑否认jpg。

朱重八:你是说咱没文化呗?( T_T)

“《明史》有告晋王异谋者,太子为涕泣请,帝乃感悟。授业恩师宋濂一家被迁进胡惟庸案中,经太子与马皇后力保,得免一死。”

“作为储君,朱标并无纨绔之习,《明史》记载朱标仅一妻一妾,而且妻妾都是追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元老之女。”

“太子妃常氏,是明朝开国名将常遇春之女。公元1374年朱标长子朱雄英出生,三年后次子朱允文出生。”

“朱元璋见他年纪已长,有意让他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

“在这过程中,朱标每希望实行宽通平易之政,但多因与朱元璋意见相左而难行其道。”

“洪武十年开始,朱标代理朝政,胡惟庸案后废除了宰相制,朱标更是身兼数职。”

“分隔理庶政,神赞弘多。朱标的仁厚与以德行天下的马皇后不谋而合,与朱元璋的嗜杀形成对比。”

“因此父子间常出现龃龉,《明太宗实录》懿文太子以柔弱牵制文义,不称太祖意。”

“记载朱标曾因说应以仁厚治天下,明太祖勃然大怒,对他说:俟汝有天下为之。”

“朱标惊惧,竟自投金水河中,被救后却因此一病不起。”

斩: 【最稳太子,可惜不长命。】



    (http://www.220book.com/book/CN4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震惊!盘点历史短视频给各朝帝王 http://www.220book.com/book/CN4W/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