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阳国睡的很香,他梦中能听到液压机的轰鸣,能听到老式铲车的响彻,还有矿洞的爆炸,但他又沉浸在了军舰零件围绕的机械之海,一个人孤零零的安装。
他睡的很香,工作接近四十个小时,浑身上下疲惫到了极致。
——
其他人将魏阳国搬到了工厂宿舍,换上新的毛毯,被子,女同学给他泡了泡脚,擦了擦脸,屋内点燃了火炉子,其他人才放心。
副班长刘忠实在车间喊着:“也只有魏阳国同志这种精神,我们之后的中国才会强大起来,面对敌人的封锁我们才会走出去!”
“同志们,该我们了,生产大量的汰装甲板,安装在船艏!”刘忠实人如其名,忠厚老实,他的信仰一样无比坚定。
胖子赵汝彬第一个操控液压机开始脱模压制汰铁料。
教授孙少泉全程辅助,他非常合理的安排每个队伍,每一名工人,保证效率最大化的加工汰钢板。
液压机和搅拌机轰轰轰的响彻着,如今早晨八点,其他工人前来接班,刘忠实,赵汝彬,孙少泉坚决不离开,其他同学也不想离开,但被厂长硬生生要求必须休息。
孙少泉亲自检测每一块装甲板,他欣喜激动至极,忍不住忍不住落泪:“我国材料学在球扁钢,汰装甲钢迎来非凡进步!”
孙少泉是无比兴奋激动的,他指着敲打这种装甲板,兴奋欲绝!
在二战时期的军舰装甲厚度动辄四十公分,炮塔更是六十公分,如日本大和号战列舰,主装甲带最大厚度41公分,炮塔正面厚度65公分,可承受460毫米口径舰炮的轰击。
但大和号航速才27节,成为了二战末流时代霸主武器,臃肿笨拙。
而现在讲究海陆空一体,甚至舰舰导弹的发射让军舰材料格外看重,孙少泉之所以激动,是因为汰装甲钢将材料厚度提高到了五公分左右,但还能保证极其恐怖惊人的防御力。
这意味着防御惊人,装甲轻便,之后该军舰航速将会提高。
速度决定一切。
“孙教授,全州海岸岸防部门负责人来了,点名见你。”厂长刘开山领着三名军人前来。
三名军人虽然隶属于海峡炮兵团,但实打实是海军,穿着56式钢改的灰色海军军装,为首是大校,正团干部。
“全州海防岸防炮兵团团参谋长雷启明。”雷启明介绍,他这次神情严肃。
第一次他收到了来自辽城海事学院更改军舰设计方向的通知,他很生气,正好借助前来东北处理事情的机会,顺道要一个解释。
军舰方向能说改就改的吗?
“你们疯了吗,二百多吨位的排水,在大海里就是一只麻雀,知道越南用的什么军舰吗?”雷启明恼火万分。
“苏联"别佳"级护卫舰,排水一千多吨!”
“苏式SO-1级猎潜艇!”
“苏式"黄蜂"级和"大胡蜂"级护卫舰、P-4P-6鱼雷艇、美式巡逻艇、"优尔卡"级扫雷舰、波兰"K-8"级扫雷艇等等,甚至还有卡-25"激素"反潜直升机。”
“而我们呢,新型驱逐舰系列居然敢推行两百多吨快速驱逐舰?”
雷启明很生气,他在意的海军战士们的生命,军舰就是护盾,劣质的军舰就是危害战士们的生命。
教授孙少泉安排工人摆放球扁钢钢板和钛装甲钢板,之后他才开口:“雷参谋长,飞行团长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接下来我们用不同武器实验新型钢板,你就知道了。”
孙少泉没有解释,因为军人不需要解释,他们需要亲眼看到,然后相信!
雷启明点头,首先在工厂试验区搬出一块长一米宽一米的球扁钢!
首先军事学院实验部门取出58式7.62毫米连发步枪,该枪仿制苏联RP46连用机枪,首先伴随机枪砰砰砰砰射击球扁钢,这种机枪是洒出去的,打在人身上几乎打碎,但球扁钢只是微微晃动,只有小小的白色印记。
然后海事军事学院两个人缓缓推着63式107毫米轻型牵引式火箭炮,这种火箭炮简单至极,能在吉普车上牵引发射,或者用骡马拖着走,适用于山地、丛林、戈壁、水网等多复杂地带作战。
这种火箭炮前身模仿苏联喀秋莎重型火箭炮,但这种属于轻型火箭炮,发射速度威猛,覆盖一片。
现在团参谋长雷启明眼神凝重了,机枪扫射没什么,火箭炮轰射才是关键。
只见随着火箭炮安装弹药,砰砰砰--连环对准球扁钢发射,持续一轮,十二门火箭炮全部击中球扁钢。
求扁钢只是表面坑坑洼洼有两公分左右的坑洼痕迹,至于主体丝毫没问题,坚硬无比。
要知道这是近距离火箭炮轰射!
雷启明几乎瞪大了眼睛,他兴奋摸着球扁钢,用拳头砰砰敲打着。
“换钛装甲钢,换武器。”教授孙少泉继续开口。
这次试验场地换到了工厂后方实验区域,周围都是林场,实验队伍用卡车拉着60式122毫米加农炮,炮膛长度达到了三米八五,威猛无比。
该加农炮仿制苏联D-74加农炮,炮弹距离最远达到了二十七公里,威力惊人。
而钛装甲钢板放在五公里开外,雷启明站在最高处看着, 他和厂长刘开山,学生刘忠实,还有其他工人都在看着,兴奋无比。
刘忠实有些紧张,因为这是他第一次见到钛钢板的实测!
万一不行,那魏阳国包括全体同学连带教授都将会批评,因为推倒设计任务本身就不好解释。
“紧张什么,这可是新材料学。”教授孙少泉兴奋无比,他挥手,其他人打了旗语,操控加农炮的炮兵开始调整角度,对准钛装甲钢板。
伴随着砰-轰的一声巨大贯穿空气的响彻,加农炮周围冒起一阵阵蒸腾而起的烟雾!
炮弹恐怖瞄准钛装甲钢击打而去,爆裂声哪怕隔着数公里能听到,尘埃烟雾弥漫。
一行人看不清,只能坐车急忙前往爆炸现场,参谋长雷启明第一个飞速跳下车,然后站在积雪深坑中发呆,他摸着尚且温热的汰装甲钢板彻底呆住。
只见三米高的汰钢板左下中心区域被击中,但整块钢板没有任何大裂痕,只有一些残渣掉了大概一公分左右,爆炸中心部分因为烟尘显得漆黑无比,但整体完好无损!
“这是新型军舰的装甲钢?”雷启明呆住,反复询问,哪怕上了车他还是难以置信。
汽车返回工厂,雷启明进入宿舍,他看着呼呼大睡的魏阳国。
“就是这名学生通宵两天一夜,带着人去矿区,去熬炼,反复多次最终实验成功。”厂长刘开山介绍。
“同时他也是本次新型军舰总设计师,总工程师!”教授孙少泉解释了一句。
雷启明眼神变了,从最初好奇到变得尊敬,他尊敬军工人才:“这学生叫什么名字?”
“魏阳国!”刘忠实开口。
(http://www.220book.com/book/GMY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