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也是皇,所言即为口谕,所书乃是诏命,皆不容小觑。
满大殿上的人,谁敢轻视太上皇的言语?即便是九五之尊的皇帝,在太上皇面前亦需毕恭毕敬。
一场盛大的新年御宴,太上皇坐在最正中的位置,太上皇左手边是皇帝,右手边是太子,满朝文武官员则恭谨地围坐于下方密密麻麻的小方桌旁。
喝的是琼浆玉液,吃的是山珍海味,说不完的恭喜,道不尽的祝贺。
大过年的,大家都拣着喜庆祥和的话题来聊,彼此间寒暄问候、相互恭维,气氛既温馨又热烈。
李渊坐在最尊贵的位置上,脸上硬堆着不太明显的笑意,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庞,仿佛每个人离自已的距离都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每个臣子的第一杯酒都会敬向太上皇,这不是心意也不是礼貌,而是规矩。
太上皇不可能谁敬酒都喝,他只是端起杯子点头致意一下而已,若真的都喝下去,那不是太上皇,那是太上头。
然而就只是端杯比划一下,也够腻歪人的,李渊感觉好生的疲倦。
群臣集体敬太上皇几杯也就行了,没必要每个人都过来单独敬太上皇一下,主要是谁想敬皇帝的话,就必须得先敬一下太上皇,他们都在一张桌子上坐着呢。
李世民倒是毫不在乎,一点不影响他的兴致,至于太上皇,他来露个脸就算完成任务了,他要是不耐烦就走呗。
“贺年之际,众卿新的封赏,确实可喜可贺。”李渊看着李世民,笑着说道:“封赏群臣实属应该,然封赏之事也不该遗漏了皇室宗亲啊。”
“阿爷说的是。”李世民顺口应承,脑子飞速地转,自已也没遗漏哪个皇室宗亲吧?
但凡有点功劳的,哪怕功劳并不多,甚至只有点苦劳的,也都或多或少给予了一些奖赏,难道是李神通对封赏之事不满,鼓动老家伙来替他多要点好处?
李世民不想打哑迷,于是他直接问道:“不知阿爷指的是哪位皇室宗亲?”
“呵呵呵呵……”李渊一阵假笑,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冷:“不是哪个皇室宗亲,”
李渊故意停顿了一下,缓慢地转头左看看、右看看,然后接着说道:“朕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
李渊说,想要用加强皇室宗族的力量的办法,来威镇天下,所以与皇帝同曾祖、同高祖的远房堂兄弟以及他们的儿子,即使童孺幼子均封为王。
说着他从袖子里拿出一纸诏书,扬手高举,清晰又干脆地吐出一个字:“宣!”
站在李世民身后的张阿难,有点尴尬地看了一眼李世民,一时之间他都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李世民也不能说不让人家宣,他虽然不确定李渊的诏书是什么内容,但是他能确定这道诏书是否生效。
张阿难见皇帝没有给出任何的信号,他便接过诏书,大声地朗读了起来。
君臣听罢诏书都陷入了沉默,这个太上皇是一点也不为大唐江山考虑,完全就是一已私欲为上。
他要遍封皇室族人,这不把大唐完整的疆土给封得四分五裂了吗?
就算是封地只是个名头,不给军政大权也不许干涉地方事务,光是宅院和俸禄也是个天文数字了。
贞观朝才第一天,太上皇就想把国库给掏空了?
光听诏书好像一团喜气,给所有人都封王,这不是大喜事吗?
细想一下这里面全是杀气,如果皇族人数不多的话,封几个王也不算什么,这么大个国家,不差养几个富贵闲人。
问题是李渊要封的人数统计起来可不是几个,而是几百个。
几百个王爷的俸禄出得起吗?一个月出得起,一年也行,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呢?
王爷不只拿俸禄,还要有自已的封地和王府,一个王爷一座宫殿,那就是几百座宫殿。
别的不算,光是这份花销,李世民就不可能同意,他都没舍得给自已建个寝宫,他能一下子给那么多名字都记不住,面都没见过的,所谓的亲兄弟们建宫殿吗?
大家都拿准了皇帝不能同意,那谁还着急上前劝谏?抢着得罪一下太上皇,也不是什么好事。
宣罢诏书,李渊顿时觉得心里舒坦了不少,他也知道这诏书宣了,也就是宣了而已。
诏书是否会生效,还需要走个流程,必须得经过门下省的审核才行,如果门下省给驳回了,那就没有效力了。
这规矩倒不是难为太上皇,就是皇帝的诏书也一样,必须得走这个流程。
李渊心知肚明这个流程他是走不下来的,他的目的也并非是真的封所有的皇族人为王。
李渊的目的很直接也很简单,他就是要当众提出一个,貌似于国无害而皇帝又无法答应的要求。
李渊就是要把自已手里没有实权的事实摆到明面上来,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已的处境艰难。
说白了,他就是想撕掉李世民伪装的面具,让大家好好看看他的这副嘴脸。
哪个孝顺的儿子,会当众驳回老爹的要求?哪个孝顺的儿子,会因为舍不得钱而不去满足老人的要求?
李渊提的这个事,并不是一点实现的基础都没有,只要舍得钱就行了。
封王不一定就能够掌多大的权势,你可以不向他们放权,就在他们身上花点钱,有那么肉疼吗?
李承乾特别想张嘴怼他一顿,奈何老爹在场,他不敢乱讲话。
李世民当然不能答应,但是他也不能一口绝,于是他说道:“阿爷想的周到,确实是儿疏忽了,此事年后再议。”
“是啊,那么多人,光是封号和封地也不是一时能定下来的。”李渊非常体谅人地说了句:“此事就宽限三日。”
三日?李世民真不用着宽限的这三日,便是三百日也没用,这事根本就不可能。
李世民还没有开口说话,李渊忽然站了起来,说自已喝醉了,要回寝宫歇着。
李世民急忙站了起来,说道:“儿扶轿送阿爷。”
“不必了,你还要在这里陪大家尽兴。”李渊笑呵呵地看一眼李承乾:“让高明送我吧。”
(http://www.220book.com/book/H3K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