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什么东西移动的速度最快?
长腿的说跑得最快,长鳞的说游得最快,长翅膀的说飞得最快,而有一样东西既没有腿也没有鳞更没有翅膀,却比谁都快。
传播最快的东西当然就是消息,成熟的蒲公英都没有消息散播的快,尤其是京城里,尤其是高层人物之间,当官的鼻子一个个的比警犬还要灵敏。
册封太子这么大的事怎么会有人不知道呢?更何况李世民是在宴席上当着一众大臣的面让人拟诏书送往皇宫的。
秦王殿下喝醉了,把这件事给忘了,别人可没忘,大家都在等结果,谁也没有离开秦王府。
李世民散了宴席跑到后殿来看望长孙氏,众人都去了天策正殿,不知道今天能不能等来皇帝的准信。
虽然皇帝现在连个傀儡都算不上了,但至少也还是个穿着龙袍的囚徒,他如果不同意的话,谁也不敢来硬的,总要“劝”上几天才行。
秦王府这边宴席还没散,皇帝那边就签好字、盖好章了,册封太子的诏命迅速地飞出皇宫,礼部侍郎一进秦王府,大家就知道结果是什么了,于是一窝蜂地跑到后殿来找李世民。
看到他们的时候,李世民还纳闷他们怎么没走,宴席不是早就散了吗?听到他们七嘴八舌地说起册封太子的事,李世民更纳闷了,他们怎么知道的?
在大家的提醒下,李世民才知道原来是自已把诏书写好送进宫的,还以为是老爹主动册封的自已呢,白感动了一场。
居然把日子定在了明天,真是喝得太醉了,完全没考虑时间上是否来得及的问题。
看来这个太子册封的仪式注定要简化到约等于无的地步了,李世民倒也没觉得有什么可遗憾的,毕竟太不太子的也只是个过渡阶段罢了。
别人更不在乎仪式,大家担心的是权力能不能顺利交接,至于交接的仪式是不是体面、够不够隆重,有什么关系呢?
面子通常情况下都很重要,但永远没有里子重要,在里子可以得到满足的时候,面子越是精致越是美好,当里子能不能保住都充满了未知数的时候,面子就显得没那么重要,甚至没那么必要了。
谁都知道册封太子之后,紧接着就是大赦天下与大封百官了,那么在这么个节骨眼上,谁不想给自已的前程加码?
这些人来找李世民并不是商议明天的册封之事,册封就是宣个诏的事,没什么可商量的,毕竟流程简化到了连祭天告祖都没有的地步了。
大赦天下也是有惯例可循的,同样没什么可商议的地方,大家都是奔着封官的事来的,每个人都积极地表功,生怕李世民把自已的功绩给忘了。
表功这个事是有点技术含量的,你不能上来就说玄武门之战我可出力了啊,我杀了谁谁谁,你看我厉不厉害?
要是这么说话的话,只能看得出来你心眼缺的挺厉害,看不出来别的。
所谓花花轿子众人抬,想把自已捧起来,当然是先去捧别人,你夸我、我夸他、他夸你,这样气氛又团结又热烈,不显山不露水地就把大家的功迹都说了一遍。
“哈哈哈,明天殿下就是太子了,真是可喜可贺。”刘师立冲着李世民抱拳拱手:“这一天来的可不容易啊,当初要不是行台考功郎中第一个开口,我们光是心里着急,都没人敢提。”
行台考功郎中就是房玄龄,是他第一个提出杀掉李建成和李元吉直接夺权的。
这种犯上作乱的话,说出口就是灭门的大罪,大家都在心里琢磨,没人敢跟李世民挑明了说。
李世民心里也着急得很,奈何这种话他也不能先挑明,房玄龄正是看准了李世民的想法,才敢第一个提出来。
房玄龄闻言微微一笑,说道:“我只是私下里说说罢了,要说第一个跟殿下提及此事的人应该是比部郎中才对。”
比部郎中就是长孙无忌,他跟李世民是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又是长孙氏的嫡亲兄长,跟李世民是郎舅关系,论跟李世民的交情,他怎么排都是第一位的,这个没人能比得了。
长孙无忌也哈哈一笑,先看了一眼杜如晦,然后说道:“论起相劝殿下之事,克明当属头功。”
杜如晦摆了摆手,笑道:“最终令殿下下定决心的人该是敬德才对,若不是他将八百勇士带进皇宫,殿下怕是至今还在犹豫中。”
“哈哈哈”尉迟敬德那个大嗓门放肆地一笑,差点把屋顶上的瓦给掀起来。
李承乾很有闲心地扫了尉迟恭一眼,存心想看看他是真傻还是假傻。
如果他顺竿爬开始吹嘘自已,那就真是个铁憨憨,如果他也和别人一样去夸另一个人,说明他是深深地懂得官场的道道的。
杜如晦有点后悔把球传给尉迟敬德了,这家伙貌似有点不靠谱,杜如晦不知道自已说的话哪里招笑,于是问道:“敬德何故发笑?”
“我笑他。”尉迟敬德伸手一指张公瑾,粗声大嗓地说道:“殿下哪里是因为我拿定主意的?俺舌头都说干了也没用,殿下非要算上一卦,他这个家伙,进来就把卦筒子给抢下去了,‘哐!’一下把王八壳子摔稀碎,哈哈哈”
“要说敬德,德确实可敬。”杜君绰竖起大拇指说道:“东宫送给敬德几大车珍宝,敬德完全不放在眼里,真乃忠义贤良之士也。”
“咱天策府可不缺轻财好义之士。”独孤彦云捏着手指头开始数:“东宫所贿者,岂独敬德一人?还有右二护军段志玄、左一马军总管程知节,哪一个也没给他那个脸。”
“说的是。”侯君集点点头,转而又说道:“我听闻东宫曾说咱们秦王府里智略之士,可惮者独房玄龄、杜如晦耳,他们也知道金帛难动人心,便处心积虑地把他们二人调离。”
郑仁泰接着说道:“若不是敬德前去相请,只怕他们二人很难回京了,也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了。”
李承乾开始听的还很有兴趣,听着听着就觉得很乏味了,一个个的都在讲过去的事,都在表功,这只对给他们封官有好处,对朝廷有什么好处?
李承乾扭头看着李世民轻轻地打了个哈欠,还用小手拍了拍嘴巴,李世民转头看着他说道:“你困乏了的话,就回去歇着吧。”
“不是的。”李承乾笑道:“我很爱听,只是有个问题想不明白,我可以问吗?”
作者“西瓜瓤”推荐阅读《承唐天下》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H3K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