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里逃生说起来就是一个成语而已,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那种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滋味。
东宫太子李世民刚刚收到一份奏报,奏报上就详细地描述了死里逃生的感受。
“臣无奈之下够奔京城,一路之上惶惶然如离群之雁,茫茫然如无舵之船,凄凄然如丧家之犬……”
这份奏报来自益州行台尚书郭行方,李世民看完这封奏报,眉头深深地皱了起来。
郭行方说益州行台仆射窦轨诬陷他造反,并且要杀他,多亏他提前得到了消息,几次死里逃生地躲过追杀,无限狼狈地来到京城。
李世民同时也收到了窦轨的奏报,窦轨说益州行台尚书韦云起和郭行方都是前太子李建成的人,他们都跟着李建成一起参与了谋反。
于是他下令斩杀他们,结果只杀了韦云起以及他弟弟韦庆俭的全家,郭行方提前有所防备,被他逃掉了。
这两份奏报凑到一起,几乎都不需要开堂审案了,直接就可以确定事实很清楚了。
韦云起和郭行方有没有谋反,李世民并不知道,但是李建成有没有谋反,他是心知肚明的。
李建成这个谋反的罪名都是自已随便给安上去的,那么所谓的他的谋反同盟又当从何而谈呢?
很明显这就是益州行台仆射窦轨与韦云起和郭行方不睦,窦轨想利用前太子身死这个机会,大作文章来排除异已。
韦云起和韦庆俭肯定是冤死的,并且死的还不只是他们兄弟二人,还有很多宗氏族人都被牵连其中。
虽然明知道你没有谋反,但是我给你安的罪名是谋反,那么就得按照谋反的规格来招呼你的九族。
否则的话该怎么向世人交代?谋反大罪只杀两个人就完了?那怎么可能?那除非是太阳从西边升起来的。
法律这个东西,尤其是封建王朝的法律,第一条就是要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谋反属于绝对的十恶不赦,只有重判没有轻判。
事实再清楚又能怎么样?事情如何解决有的时候跟事实是什么样的一点关系都没有。
因为没有人在乎事情的真相是什么,人们要考虑的就是利用这件事情,如何能够得到自已的利益最大化。
李世民久久地沉默,并不是他想不清楚到底谁说的是实话,而是他想不清楚到底应该怎么做。
如果重赏窦轨的话,人们看到的会是自已纵容诬陷,天底下的官员恐怕就不用干什么正事了,赶紧出去看谁不顺眼就诬陷他一下子。
一面是紧锣密鼓地收集、捏造着各种证据,一面还要睁着半只眼睛睡觉地防备着别人会无中生有地收集、捏造证据,来陷害自已。
一件事处理起来不难,对也好,错也好,好像都没什么大不了的。
其实不然,像这件事如果处理的不恰当,会引发官员之间的信任丧失,官与官的关系乱了,官与民的关系就乱成一锅了。
如果重责窦轨,作者“西瓜瓤”推荐阅读《承唐天下》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那就是在向世人释放一个谋反无罪的信号,不管你心里如何的清楚,都不能等同于有理有据地经过了公堂审判。
如果不给一个答复,或者说把这件事交给有关部门,让他们公事公办,那样李世民的心里会很没底,官司一审后果就很难预料。
假的证据终究是不可靠的,想要查清事实没有多难,李世民一点都不怕查不清,相反,他更怕查得太清了。
他们查出来韦云起和郭行方没有谋反很正常,万一他们连带着查出李建成和李元吉也没有谋反,可怎么办?
李世民不指望天下的人都相信李建成谋反了,只要没有人敢当面对这件事提出质疑,李世民也就知足了,所以无论如何他是不会下令去审这桩并不难审的案子的。
简简单单的一件事,偏偏就前路不通、后路不通,怎么办都不对了,李世民左手掂着一份奏报,右手掂着一份奏报,无奈地叹了口气。
“阿爷,我回来了。”李承乾的小腿迈过门槛,人还没完全的进屋,脆生生的声音就先飘进了屋里。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奏报,抬头看向门口,见李承乾一脸的欢欣,他便也跟着笑了。
这一笑似乎心里舒服得多了,尽管还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心情总算是稍稍得到了一点慰藉。
李承乾走到近前深深一揖,说道:“拜见阿爷。”
“免礼。”李世民笑着问道:“高明,你这是从哪儿回来的?”
“从甘露殿回来的,我带着惠褒和丽质给阿翁请安去了。”李承乾直起身子,就看到了桌案上摆着的两份奏报。
内容没看太清,但是看得出来两份奏报都平展地摊开了,李承乾笑呵呵地说道:“阿爷真厉害,一起批两份奏折。”
八岁的李承乾已经颇能断讼,李世民看着这个有着神童光环罩体的宝贝儿子,笑道:“高明,你先来看看这两份奏报,看完说说你的想法。”
“阿爷又要考我,早知道我就不来了。”李承乾说着拿起两份奏报,快速地从上到下的看了起来。
看完一份轻轻地放下,接着看另一份,两份都看完,他笑着把第二份奏报放下,然后扬起了小下巴。
李承乾眨巴着水灵灵的大眼睛,一脸天真地看着李世民。
李承乾心里暗道,这么简单的事,李世民不可能不会决断,他之所以问我,要么真的是在逗小孩儿,要么就是当局者迷。
无论李世民是怎么想的,李承乾知道他给出的答案应该都是一样的,他是逗小孩儿,自已得扮演个聪明的小孩儿。
他若是当局者迷,自已得给他拨开云雾才行。
“阿爷,此事不难,儿会答。”李承乾笑着说道:“窦轨一片忠心并没有错,但是他不听诏令,一味蛮干就是错,而且是大错。”
当李承乾提及“诏令”二字时,他瞬间如梦初醒,顿时恍然大悟,小小孩童的一句话,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如同醍醐灌顶,他的思路豁然开朗起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H3K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