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姥爷正坐在院子里编着竹筐,看见我们一群孩子来了,脸上立马绽开了笑容。“哟,你们这群小家伙怎么来了?”姑姥爷放下手中的活,起身招呼我们。
我们叽叽喳喳地说着,有的说想看看姑姥爷种的菜,有的说想听听姑姥爷讲以前的故事。姑姥爷笑着带我们来到菜园子,园子里的蔬菜长得十分茂盛,嫩绿的黄瓜挂在藤上,红彤彤的西红柿像小灯笼似的。
姑姥爷给我们一人摘了根黄瓜,让我们尝尝。咬上一口,清甜脆爽。接着,姑姥爷又带我们回到院子,给我们讲起了他年轻时种田的故事。
他说那时候全靠人力,虽然辛苦,但每到丰收时,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我们听得入了迷,不知不觉太阳渐渐西斜。姑姥爷留我们吃了晚饭,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姑姥爷家。
一个月后伯伯来到我们家的时候,看到我们几个孩子,脸上露出了惊讶又欣慰的神情。“哟,瞧你们这精神头,感觉都不一样啦!”伯伯笑着说道。
我们兴奋地拉着伯伯,叽叽喳喳地讲起去姑姥爷家的事儿,还把姑姥爷种的菜夸了又夸。伯伯听着来了兴致,说:“既然你们这么喜欢,伯伯带你们去咱自家地里种种看。”
我们一听,高兴得蹦了起来。第二天,伯伯就带着我们来到地里。他耐心地教我们翻土、播种、浇水。我们学得有模有样,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心里却充满了期待。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天天往地里跑,看着种子发芽、长大。等到蔬菜成熟的那天,我们亲自采摘下来,做成美味的菜肴。吃着自己种的菜,那滋味别提多香了,我们也明白了种田虽然辛苦,但丰收的喜悦是无法言喻的。
又过了段日子,伯伯神色匆匆地找到我们,脸上满是忧虑。“孩子们,你们姑姥爷病了,病得还不轻。”
我们听后,心里“咯噔”一下,之前去姑姥爷家的欢乐场景不断在脑海浮现。大家商量后,决定一起去看望姑姥爷。
我们带着自己种的蔬菜,还有精心准备的小礼物,赶到姑姥爷家。姑姥爷躺在病床上,面容憔悴,但看到我们来,还是努力挤出一丝笑容。“孩子们,你们来了。
”我们围在床边,把蔬菜递给姑姥爷,告诉他这是我们自己种的。姑姥爷看着蔬菜,眼中满是欣慰,“好孩子,都会自己种菜啦。”我们陪着姑姥爷说了很多话,讲着我们种地的趣事。姑姥爷听着,时不时发出虚弱的笑声。从那以后,我们一有空就去陪姑姥爷,希望他能快点好起来,再次带我们去他的菜园子。
日子一天天过去,姑姥爷的病情却没有明显好转。我们心里都很着急,想尽办法希望能让他好起来。
有一天,我们在地里干活时突然想到,或许可以用我们种的蔬菜给姑姥爷熬制一些有营养的汤。于是大家分工合作,有的去采摘新鲜蔬菜,有的回家拿锅具。
我们精心挑选了各种蔬菜,洗净切好后,在姑姥爷家的厨房里熬起了汤。汤熬好后,我们小心翼翼地端到姑姥爷床边。姑姥爷喝着我们熬的汤,眼中闪烁着泪花。神奇的是,从那之后,姑姥爷的身体竟慢慢有了起色。
他的精神越来越好,脸上也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红润。终于,他能再次起身走进菜园子。我们又像以前一样,跟在姑姥爷身后,听他讲着种菜的技巧,看着他熟练地打理着蔬菜。菜园子里又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而我们也更加珍惜和姑姥爷在一起的时光。
我在这里介绍一下我们家姑姥爷家的关系,姑姥爷是一位支持抗日的人,解放以后在县城里面做了官,一首到他退下来为止。伯伯是任当时县委常委副书记,他们两父子都在县城里面都非常的有威望的很,姑爷爷没有要国家的帮助,后来伯伯也没有国家的帮助。
日子平静地过着,可村里突然传出要开发土地,姑姥爷的菜园子也在规划范围内。大家都很着急,尤其是我们这些孩子,舍不得这片充满回忆的菜园。伯伯得知消息后,皱紧了眉头,他找到相关负责人,表明了姑姥爷对这片菜园的感情,希望能保留它。但对方态度强硬,说这是规划,无法更改。
姑姥爷知道后,沉默许久,然后缓缓说:“国家发展是好事,不能因为我这园子耽误了。”我们都很失落,可也明白姑姥爷的大义。没想到,就在动工前几天,县里来了通知,这片土地的开发规划重新调整,姑姥爷的菜园被保留了下来。
原来,伯伯把姑姥爷抗日的事迹和对菜园的坚守上报给了县里,大家被这份情怀打动,决定尊重姑姥爷的意愿。我们又能在菜园里嬉笑玩耍,姑姥爷也笑得更灿烂了,继续教我们种菜,讲述那些温暖又动人的故事。
(http://www.220book.com/book/H5I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