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过后的农场一片狼藉,废墟与混乱充斥着每一个角落,但李天明和知青们、村民们没有丝毫退缩,他们迅速投身到救灾工作中,眼神里满是坚定与决然。
李天明站在农场中央的空地上,大声地分配任务:“男同志们分成三组,一组跟着我去清理农田里的杂物和倒伏的庄稼,尽量抢救还能用的农作物;一组由大刘带领,去修复那些被损坏的灌溉设施,确保后续能有水灌溉;还有一组和王强去把被吹散的农具和物资收集起来,统计损失情况。女同志们也分成两组,一组负责照顾受伤的村民和牲畜,一组协助清理村里的道路和公共区域,保障大家的通行安全。”
大刘是个身材魁梧、性格豪爽的知青,他用力地点点头:“天明,放心吧,我们肯定把灌溉设施修好。”
王强则是个细心谨慎的人,他推了推眼镜说:“我会仔细统计物资损失的,这对我们后续的救灾和重建很关键。”
知青小敏和几个女知青站在一起,小敏说道:“我们会照顾好伤员和牲畜的,让他们尽快恢复。”
说罢,大家便迅速行动起来。李天明带着一组人来到农田,眼前的景象让人心痛不已。大片的庄稼像是被巨人肆意践踏过一般,东倒西歪,许多都被连根拔起,泥土里还夹杂着各种杂物。
知青小赵看着这片惨状,眉头紧皱:“天明哥,这可怎么清理啊?工作量太大了。”
李天明蹲下身子,捡起一根倒伏的玉米秆,眼神坚定地说:“小赵,别灰心。我们一垄一垄地清理,能抢救多少是多少。这些庄稼是我们的心血,也是农场生存的基础,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不能放弃。”
大家纷纷拿起工具,开始埋头苦干。他们小心翼翼地扶起倒伏的庄稼,用手把泥土里的石块、树枝等杂物清理出来,然后重新培土、固定。汗水不停地从他们额头滚落,滴在满是尘土的土地上,但没有一个人喊累。
在修复灌溉设施的工地上,大刘正指挥着大家搬运材料。
“来,大家把这根水管抬到那边去,注意别磕碰着。”大刘喊道。
一个年轻的村民小李有些吃力地抬着水管,他喘着粗气说:“刘哥,这活儿真不轻啊,但为了农场能恢复生机,再累也值得。”
大刘笑着鼓励他:“小李,说得好!等灌溉设施修好了,咱们的庄稼就有救了。”
而在收集物资的小组那边,王强认真地记录着每一件找到的农具和物资。
“这把锄头还能用,只是有点磨损,记下来。”王强对旁边的知青小辉说。
小辉一边点头一边帮忙整理着:“强哥,你这记录得真详细,有你把关,我们心里踏实多了。”
在照顾伤员和牲畜的临时医疗点,女知青们忙得不可开交。小敏正给一位受伤的村民包扎伤口。
“大叔,您忍着点,伤口有点深,消毒会有点疼。”小敏温柔地说。
大叔咬着牙说:“姑娘,你们辛苦了。这灾害太突然了,要不是你们帮忙,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小敏笑着回答:“大叔,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大家都是农场的一员,互相帮助才能共渡难关。”
另一边,负责照顾牲畜的女知青们也在精心照料着受伤的动物。
“这头小牛的腿受伤了,我们得给它上点药,然后固定一下。”知青小琳说道。
她和其他女知青一起,轻轻地抬起小牛的腿,仔细地清洗伤口,然后涂抹药膏,用木板和绷带固定好。小牛似乎也感受到了她们的关爱,轻轻地叫了几声。
随着救灾工作的推进,一些新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比如,清理出来的农田有很多地方土壤肥力下降,需要重新施肥;修复的灌溉设施在一些关键部位还存在漏水隐患;收集起来的物资中,有一部分粮食已经受潮发霉,不能食用。
李天明得知这些情况后,立刻召集大家一起商量对策。
“关于土壤肥力的问题,我觉得我们可以把农场里的有机肥集中起来,优先施用到受损最严重的农田里。然后再看看能不能从其他地方购买一些化肥来补充。”李天明说道。
村里的老农民陈大爷摸着胡子说:“天明啊,有机肥是个好办法,但数量可能不够。我知道附近有个村子,他们以前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或许可以去那里请教一下经验,看看能不能借点或者换点有机肥。”
李天明眼睛一亮:“陈大爷,这个主意好。大刘,你辛苦一下,带着几个人去那个村子看看。”
大刘爽快地答应:“没问题,天明,我这就去。”
对于灌溉设施的漏水隐患,知青小周提出了自已的看法:“我之前学过一些水利工程的知识,我觉得可以用一些特殊的防水材料来修补漏水的地方,比如沥青和麻丝的混合物,这样能增强密封性。”
王强思考了一下说:“小周的方法可行,但我们得先确定需要的材料数量和购买渠道。我去联系一下附近的供销社,看看能不能买到。”
李天明点头表示赞同:“好,就这么办。大家都积极出谋划策,我相信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在解决粮食受潮发霉的问题上,村民们纷纷表示可以把还能吃的粮食筛选出来,尽快加工成食品储存起来,对于不能吃的粮食,可以用来喂养牲畜或者堆肥。
经过一整天的努力,农田里的杂物清理了一大半,灌溉设施的修复也取得了初步进展,收集和整理物资的工作也在有序进行。虽然大家都疲惫不堪,但看到农场在自已的努力下逐渐有了一些起色,心中都充满了希望。
晚上,大家围坐在农场的空地上,吃着简单的饭菜。
李天明看着大家,感慨地说:“今天大家都辛苦了,但我们的努力是有成效的。只要我们继续团结一心,农场一定能恢复往日的繁荣。”
大刘笑着说:“天明,有你带着我们,我们什么都不怕。这农场就像我们的家,我们肯定要把它建设好。”
王强也说道:“是啊,今天虽然遇到了很多问题,但也让我们看到了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我相信后面的重建工作我们也能顺利完成。”
其他知青和村民们纷纷附和,大家的笑声在夜空中回荡,驱散了一天的疲惫和阴霾。
佛系小郎君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HN8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