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人是前来南柯郡走马上任的清河县令。南柯郡是淮安国属县最多的郡,清河县就是南柯郡的属县之一。
上任路上遭遇了马匪,亲眷离散,家丁拼死护主,才为张先生觅得了一线生机。形单影只流落山林之中,差点成了蟒蛇的果腹之物。
林家村的村长是清河县的一个小小里长,对于自已上司的上司更是越发恭敬。
青川是南柯郡里的小地方,青川之上有清河、清水、清沙三座县。
听闻青川以前叫孩儿沟——是说青川的山水养人,小孩子遍地跑,天生地养就能长大。
后来有大儒为青川作诗,诗中有“走马踏青川”之词,孩儿沟才改以青川为名。
按理说林家村这么小的地方,出一个识字的就不错了。但实际上张家村的乡众,上到里长下到四五岁的幼童,每个人都识得几个字。不过是有的人识字多些,有的人识字少些。
林家村能摆脱文盲,全员识字这一切全都要归功于三年前来到这里定居的陈夫子。
陈夫子是三年之前来到青川的,陈夫子全名陈恭,字白石。据他自已所说是个屡试不第的老秀才。他说他本是青川人,早年外出游历暮年思乡情起,才来落叶归根。
但吊诡的是青川的陈家人却无一人识得夫子,夫子在平川也无老屋旧居,兜兜转转竟是来到林家村来落了户。
林家村的祖上是九十年前那场百年难遇旱灾的灾民,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青川游记 被当时的清河县令所收留。灾民们被当时的清河县令委托开荒种田,以黍米作为开荒工钱。
工作很苦,但总比饿死强。比起逃荒路上饿死的万千灾民,在这里灾民们有活干有饭吃,无疑是幸运的。开荒后新得的耕地被县令分给了这帮开荒的灾民,这就是林家村的前身。
相比其他地方林家村和其他几个逃荒灾民组成的村子,是相对比较不排外的几个村。
三年前陈夫子来林家村落户,村里人出人出力出梁出瓦,众筹给陈夫子盖了学堂。
秀才对于偏僻闭塞的林家村来说真真是文曲星下凡啊。
人们对于村长是敬,敬他组织乡里,有才有能;而对于陈夫子是畏,畏他无所不知,神仙在世。
现在又来了个张大人,真不知道林家村这块土地是什么钟灵毓秀的宝地,将这么多英雄人物都齐聚在这里。
古语有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偏僻闭塞的林家村如今聚集了这么多的神仙人物,还愁没有锦绣前程?
张大人当了县里的县令,张家村这个救过县令老爷命的地方,还愁亭长不巴结?十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青川本就是旱涝保收的丰腴之地,只要少些盘剥,徭役不违农时,何愁谷仓不丰。
有县令老爷的名声照拂,什么泼皮无赖敢来撸虎须?什么悍吏酷吏路过敢不来拜会?附近的乡里、亭长都来唱喏。
凭着这份关系,不出三年林家村家家户户都能盖上大瓦房。别拿芝麻官不当事,官吏之于民用就是山中虎、江里龙。青龙翻身便是家财散尽,猛虎震怒便是尸骨无存。
(http://www.220book.com/book/HNA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