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魏青筠在白鹿书院除了苏三还交到了另一个朋友于连启。
小魏青筠能和苏三交上朋友,是因为他们对于某些事情都有一些独到的见解。
小魏青筠能和于连启交上朋友,是因为他们两个都是高级班的吊车尾。
于连启今年四十三岁,在白鹿书院属于大龄了。天天和一群比自已小20多岁的人一起读书,于连启的心理压力是非常大的。
于连启是非常刻苦努力的那种人。笔记做的最认真,上课听讲最认真,下课学习最认真。但是成绩却是小魏青筠来之前的倒数第一。
自从小魏青筠来之后于连启就从倒数第一变成倒数第二了。
于连启整个人都开朗了起来。对待小魏青筠也非常好,经常无私的把自已的课堂笔记给小魏青筠看——于连启的课堂笔记堪称艺术品,字迹工整,内容详细,一字不落。
可偏偏于连启是个脑子笨的。即使他有着比别人好一百倍的笔记,花着比别人多三倍的学习时间。成绩依旧是吊车尾。
勤能补拙这个成语用在于连启身上是不合适的。于连启努力到寒冬腊月都能早起抄书,冻的满手都是冻疮;于连启努力到连一向苛刻的白夫子都要劝他好好休息。
一般人拥有这种努力和在白鹿书院读书的机会,至少成绩应该是中上。但于连启就像一个异类,他甚至比市井中卖菜的普通人还要驽钝。
刚进入白鹿书院的时候,小魏青筠和于连启两个吊车尾迅速结成同盟,相约一起背书。
于连启磕磕绊绊的读了三遍,小魏青筠听于连启读完这三遍已经能够通篇背诵了。
小魏青筠试过将自已的学习方法教给于连启,但是于连启听不懂。
小魏青筠不信邪把小宝珠抓过来,当着于连启的面用同样的方法教了一遍,小宝珠就学会了。
小宝珠同样的方法教了于连启一遍,于连启就学会了。
小魏青筠就很迷茫,小宝珠用的是跟她同样的方法,同样的话,为什么之前不懂,现在忽然就懂了?
小魏青筠没笨过,不懂于连启是跟着听了这么多遍之后才懂的。而不是被小宝珠的最后一遍教懂的。
小魏青筠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得将其归因为八字不合。她和于连启没有师徒之缘。
小魏青筠想不到,同一道题有人需要听那么多遍。才能到达别人听一遍的那种理解程度。
小魏青筠认为,所有人都应该有苏三和白夫子,那样的反应速度和理解能力。
小魏青筠不知道聪明人只占人群中的很小一部分。大多数人的理解能力都很差,差到你在他面前当面教三遍,他自已动手也会纰漏频出的程度。
小魏青筠身边的人都很聪明,所以小魏青筠认为全天下的人都很聪明。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青川游记于连启是于家后人。于家本是武将世家,三代忠良,满门忠烈。于连启的父兄皆战死于沙场,为保住于家最后的这一根独苗,才让于连启弃武从文进入了白鹿书院。
于连启倒也勤奋。之前是每天早起练武,现在是每天早起读书。可惜于连启资质驽钝,不仅武艺不行读书也不行。
都说勤能补拙,但谁也不忍心拿这件事来责备于连启。白夫子自问他读书的时候已经算是刻苦用功,但是也比不到于连起的一半儿努力。
白夫子头一次遇到即使头悬梁锥刺骨,学问依旧提升不上去的学生。
一开始也和小魏青筠刚入学那时候一样每天开小灶。但是很快白夫子就放弃了,开始转头劝告于连启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于连启是那种抠细节很专门儿完善,只要做一件事情就必定能完成,但是做同一件事情会付出比别人多好几倍时间的那种人。
白夫子一点也不担心于连启的仕途和未来。仅凭着于家三代忠烈,陛下就不可能薄待于连启寒了重臣的心。
无论最后于连启成绩如何,他入朝为官都似是命中注定。那是一种冥冥之中的安排,仿佛上天早已在他的人生之书上写下了这辉煌的一笔。他就像一颗璀璨的星辰,注定要在官场这片天空中闪耀,为百姓带去光明与希望。
于连启那较真执拗的性格,将会是他为官之路上最鲜明的旗帜。在这纷繁复杂、充满诱惑的世界里,偷奸耍滑是不少人走的捷径,阳奉阴违是一些人惯用的手段。然而,于连启却对这些不屑一顾。他如同清流中的磐石,坚守着自已的本心。
当他接手一项任务时,那股子认真劲儿便如同燃烧的火焰,炽热而猛烈。他会深入了解事情的每一个细节,从根源上剖析问题。无论是关乎民生的水利工程,还是关乎地方发展的政策推行,他都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他会亲自走访民间,聆听百姓的声音,收集最真实的情况。他深知,只有了解了百姓的疾苦,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他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精心雕琢着每一个环节。对于工程质量,他要求严格,绝不允许有丝毫的马虎。每一块砖石的铺设、每一根木材的选用,他都要亲自过问。若是政策落实,他会确保每一个条款都能准确无误地传达给百姓,每一项福利都能实实在在地惠及民众。他不畏困难,不惧辛劳,那些在别人眼中的阻碍,在他看来不过是成功路上的垫脚石。
他的尽善尽美,并非是为了自已的政绩,而是为了百姓的福祉。他知道,自已手中的权力是百姓赋予的,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无数家庭的命运。他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让老人能安享晚年,让孩子能茁壮成长,让青壮年能有稳定的生计。有这样的官在,地方就有了主心骨。百姓不再担心自已的声音被忽视,不再害怕自已的利益被侵害。
于连启这样的官员,是百姓之福,是江山社稷之福。他们用自已的行动诠释着为官之道,在官场这片舞台上,演绎着一曲忠诚与奉献的赞歌。
(http://www.220book.com/book/HNA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