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二十七章 结识刘良(一)

小说: 大明神医张昱珩   作者:昱珩道长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明神医张昱珩 http://www.220book.com/book/HWO9/ 章节无错乱精修!
 

等掌柜的刚刚走入房间里,几个人就紧随其后,店小二一看赶紧拦住几个人,轻声说道:“这是我们酒楼人员出入之地,客官们实在是不方便进入。还请见谅。”

掌柜的回头看了看,然后说道:“让他们进来吧。我知道他们想问什么。”然后抬头看着几人。缓缓说道:“这几位小兄弟可是想打听我?”

敬伟上前作揖。恭敬的说道:“老前辈刚刚身手不凡,不像是一般店家,刚刚又不愿意惹是生非,肯定是不想和官府有纠葛。学生不才,老前辈可是刘良刘老前辈?”

刘良点了点头。缓缓说道:“几位小兄弟,眼力不错。正是老夫。”

大毛诧异的看着敬伟,问道:“兄长莫非认得这位老先生?”

敬伟点了点头,说道:“我与老先生并不相识,但是刚才根据老先生的语气,态度和高超的武艺,推测出来的。”

刘良哈哈一笑说道:“英雄少年,这位小兄弟好眼力!从这些简单的东西就可以推测出老夫,不简单呐。即是遇见了,就是朋友,我刘良愿意交你们几位一个忘年交。不知几位小兄弟意下如何啊?”

敬伟一听赶紧说道:“刘老先生真是太抬举我们了,昔日的武状元,顺天府京师保卫战的英雄,我们能够与老先生朋友论交。是我们几个的荣幸,”

刘良摆了摆手,说道:“没想到,这位小兄弟这么了解我,那都是以前的事情了。过去就让他过去吧,如今已身在江湖,不再提及朝廷之事了。”

“老先生,你可知那刚才那个捣乱的胖子是谁啊?”大毛突然问道。

刘良摇了摇头,说道:“无名小卒罢了,老夫不认得。”

店小二在一旁悄悄说道:“这个胖子我认识,他是这里远近闻名的恶霸,专门欺负一些老百姓和店家,勒索一些钱财。不给就打人,甚至有一次闹出了人命。”

敬伟一听气愤的说道:“如此嚣张跋扈。官府为何不管?”

店小二皱了皱眉头,赶紧说道:“这地方官府不是不想管,是管不了,这小胖子啊,就是洛阳知府段志斌段大人的侄子,这刚开始县令们还抓了放,放了抓,现在干脆不敢管,因为这小胖子经常给他叔叔送钱,这段大人爱财是出了名的。所以对他这个侄子也是非常照顾,所以我们这些店家也是没得办法。”

大毛疑惑的问道:“刘大人,你武状元出身,莫是怕他一个小小的知府?”

刘良摆了摆手,笑着说道:“什么刘大人不刘大人的。这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在当年莫说是他一个小小的知府,就是当年的于谦于大人,也和我是兄弟交情,只可惜于大人是个好官,命不该如此啊。既然刚才你们提及朝廷之事,我就给你们说上一二,这话说来就长了。”

大毛作揖说道:“刘老先生,晚辈们愿闻其详,”

刘良顿了顿,继续说道:“这还要从三十二年之前说起了。”刘良的思绪慢慢在脑海中涌现出来。

时间仿佛又回到了从前…

正统十二年,这一年夏天十分炎热,那一天武科大考放榜的日子,放榜的前面挤满了人群,因为这是大明朝开国以来的第一次武科大考,朝廷非常重视,突然年轻人中有一个人高兴的喊到:“我中了,我中了!”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刘良,

刘良高兴的一边跑着跳着,一边高声说着自已高中的事情,刚刚跑出大门口,就被一个身着官服的人拦了下来,此人正是于谦。

“恭喜刘良老弟了。”于谦高兴的说道。

刘良恭恭敬敬的双手抱拳作了个揖,然后缓缓说道:“于大人,你我相差二十岁,大人却与我兄弟相称,刘良愧不敢受!”

于谦一摆手,假装严肃说道:“你我之间不必叫我大人,叫我兄长便是。我刘叔当年将你托付于我。你我就是亲如兄弟。”

刘良拍了拍于谦,一抱拳,高兴的说道:“廷益兄长!小弟刘良高中状元!今日特意来与兄长道喜!”

于谦哈哈一笑,说道:“走,今天去我家中,让你嫂嫂为你做你最爱吃的白菜烧豆腐。”

刘良点了点头,嗯了一声。然后又突然说道:“你以前一直告诉我。让我好好习武,我一直很好奇。可是为什么不告诉我原因呢?还有。我爹他怎么死的?”

于谦顿了顿,没有说话。片刻以后,轻轻的说道:“走。回家吃饭。其他的不要多问。”

两个人一起回到了家中。于谦的夫人早已经做好了饭菜,是很普通的白菜汤和稀粥,刘良知道于谦是清官。没什么钱。而且十分节俭,

“兄长,叫冕儿一起来吃吧。”刘良说道。于谦摇了摇头。对妻子说道:“你带着儿子出去玩会。我有事情和贤弟说。

”妻子心领神会的走了出去。

于谦指着饭菜。开口说道:“没事。刘良老弟,咱们边吃边说。”

刘良并没有动筷子的意思,说道:“侄儿和嫂嫂都未入席,我岂能先吃。不妥不妥。”

于谦没有说话。拿起小酒杯,倒了一杯酒给刘良,说道:“老弟莫怪,不是什么好酒,”

刘良接过酒杯,于谦端起酒杯。

“请。”于谦说完一饮而尽。

刘良也一饮而尽。想要说什么。又欲言又止。

一杯酒下肚后,于谦缓缓说道:“今日老弟高中。我甚是高兴。我知道老弟心中所想。今日支开你嫂嫂和侄儿就是想告诉你。”

“兄长。我一直不知道我爹是怎么死的。这是我最想知道的。从小兄长抚养我长大。虽是兄弟。却待我如子。为了抚养我也一直为要子嗣,冕儿也是这几年才有的。刘良今日高中,感谢兄长养育之恩。”说着刘良便跪了下来。连着磕了几个头。

于谦赶紧扶起刘良,说道:“刘良老弟。你如今已经长大。是时候该知道了。”说完又给自已倒了一杯酒。给刘良倒了一杯。两人一饮而尽,

于谦接着说道:“这事要从二十多年前说起了。那时候我也不过才二十多岁的年纪,我和你爹是从小玩到大的,既是同窗,又是姻亲,还是同科进士。你爹娶了我娘最小的妹妹,所以自然就是我的小姨夫。你自然与我是兄弟相称。”

刘良继续问道:“那后来呢。中了进士以后呢?”

于谦顿了顿,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中了进士以后啊,没有多久。永乐皇帝就要五征漠北了,你爹因为熟读兵法,又懂得战略,排兵布阵。很快被永乐帝重用,一起去了漠北。临行前把你娘和只有两岁的你托付给了我,没想到这一别,竟是永别。”

刘良着急的问道:“那后来呢?我爹怎么死的?尸体为何都没有找到?”

于谦摇了摇头说道:“后来出征回来的军队里,只打听到了只言片语,你爹是在战场上为了救因为当时没有听指挥而被瓦剌人围困的汉王。最终被乱箭射杀。我后来派人打听了好几次,都没有下落,尸体也没有找到。你娘很是伤心,没几年也郁郁而终,”

刘良听着有些沮丧,说道:“在我的记忆里,我娘在我从小都没有见她开心过,总是郁郁寡欢,还告诉我,我爹是出去打仗了。过段时间就回来和我们团聚了,后来我也是打听才知道我爹早已经战死了。我娘始终没有能等到他回来。”

于谦又喝了一杯酒,说道:“你娘个性比较刚烈,从小就要强。所以你爹死的消息才不敢告诉她,她要是知道了肯定会自寻短见。可以纸终究是包不住火。你娘可能早已经隐约察觉到了。所以才会这般吧。”说着拍了拍刘良的肩膀,说道:“你爹他是个英雄。是个为国家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你应该为他高兴。而不是这在里落泪。”

刘良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带着笑说道:“廷益兄说的对。我应该高兴。你从小就说我和我爹一模一样,都喜欢舞刀弄枪而非诗词歌赋,我想成为我爹那样的人。成为大英雄。现在我做到了第一步,”

于谦没有接话,看了看窗外。只是平静的说道:“饭菜凉了,快让冕儿他们一起进来吃饭吧。”

“刘良前辈,那后来呢?”大毛突然问道,

“原来老先生还有这么悲惨的经历,”敬伟说道,

“是啊。是啊,虽然有些悲惨,又让人觉得有些精彩和期待呢,我们还想在听,”敬科说道,

刘良顿了顿。苦笑了一声,继续说道:“后来…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发生了…

思绪再一次回到了那个时候…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人俘虏,瓦剌人包围了京师,孙太后不得已立21岁的郕王为帝,年号景泰,廷益兄临危受命,加太子少报兵部尚书,负责保卫京师,

临走前,于谦家中…

刘良恳求的说道:“廷益兄,国家有难,我愿意出一份力。你就让我去前线吧。”

“不行!前方战事太过危险,朝不保夕。说什么我也不会让你去,”于谦斩钉截铁的说道,

刘良带着哭腔,继续说道:“您不是说我爹是大英雄吗?廷益兄,我想成为我爹一样的英雄。现在正是报效国家的时候。我已经二十多岁了,不是小孩子了。我不怕死。你就让我去吧。”

于谦紧紧闭上了双眼,深深的叹了口气,说道:“不行!你爹把你交给我,我就要负责。你要是死了。我怎么对得起你死去的爹娘。我于谦如何和他们交代?”

刘良反驳的说道:“兄长,你知道前方,你却义无反顾,而却让我在家中等消息,你说换作是你,你能安心等消息吗?”说着拿起随身的匕首,放在脖子上说道:“今天你要是不让我去,我现在就死给你看。”

于谦回头看了看刘良,走到刘良的面前,轻轻拍了拍刘良的肩膀,无奈的说道:“答应我,活着回来。”然后带着士兵头也不回的走了出去。

刘良高兴的蹦了起来,一边跑一边喊“兄长答应我去了,兄长答应我去了!”说着就去屋里准备去了。

不一会功夫,一个士兵拿来了一身盔甲和一杯酒。对刘良说道:“于大人交代了,请刘将军换上这身盔甲,饮此烈酒,为将军壮行!”

刘良高兴的拿起盔甲,左看右看,穿在身上,嘿嘿一笑说道:“还挺合身,”然后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然后突然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上。

“这酒里是不是被下蒙汗药了?”大毛问道。

刘良点了点头说道:“不错,后来我睡了整整一天才醒,等我醒来的时候,已经被关在了牢里。身上的盔甲也被换成了布衣。”

“前辈。于大人为了真是煞费苦心啊。”敬伟说道。

刘良说道:“不错。可那时候我上战场之志已决。谁也无法改变。于是我就绝食不吃饭。这一绝食就是五天,廷益兄看我如此固执,不得已答应了我,让我上了战场。”刘良顿了顿,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没想到,这战场之上要比我想的凶险的多…瓦剌人俘虏了英宗,用英宗的人头来威胁我们,如不开城投降,就在顺天府的城门之下杀了英宗。让我等臣子背上不忠不义的骂名,孙太后为了顾全大局,另立英宗的弟弟郕王为帝,虽然对不起自已的儿子,却对得起大明朝的江山社稷。新帝刚刚登基,社稷尚不稳定,瓦剌人虎视眈眈,廷益兄制定了周密的,攻守兼备的计划,但瓦剌人并不善于攻城,他们没有大型的攻城器械,况且北京城高,防守完备,城内粮草充足,廷益兄想到他们会绕过京师,打河北,过黄河,阻断山东,河南救兵,到时候京师不过就是一座唾手可得的肥羊。想要阻止瓦剌人,就必须守住京师所有通道,九门只要守住,瓦剌人就无法绕过,其中最难守的就是通往河北的德胜门…”

说到这里刘良的眼角泛起泪花,往事一幕幕又重现在眼前,轻轻叹了一口气,众人也是听得入神,整个屋子里,安静的只有风吹的声音。

刘良又开口说道:“后来啊,果然和我想的一样,廷益兄只安排我和李端李大人去守最偏远的正阳门,而自已去守最危险的德胜门,还说德胜一门,关系最为之中。如果失守,京师恐难守住。我深知德胜门之危险,坚决请求与廷益兄共同去守德胜门,可是廷益兄不许,还说我如在胡闹,就守走我的盔甲让我回家。”

“前辈,那后来怎么样了呢?学生想以你的性格肯定不会同意的吧。”敬伟说道。

刘良哈哈一笑,指着敬伟说道:“你呀,太了解我老头子了。”

然后继续又说道:“后来我和李端李大人数次请求,说廷益兄待我虽如兄弟,实为父子,从小对我有养育之恩,若此时不能为他分忧,就算到了九泉之下,我也不会安心,就是拼个一死,也要去德胜门。李端李大人看我情真意切,如此诚恳。便和太后商议,说了我和廷益兄的关系,太后得知以后,问我你不怕死吗?我那时候一心只想到廷益兄身处危难,我对太后说道,太后,我自小父母双亡,没有妻儿,廷益兄夫妻二人把我抚养长大,我对廷益兄,如兄如父,若廷益兄有什么闪失,我绝不独活,”

“那后来太后同意了吗?”大毛问道,

刘良点了点头说道:“太后当然同意了,不过太后对我说,说我只说对了前半段,说我大明将士必会凯旋,得胜而归,说我和廷益兄都会活着回来,你们的家人还在等你们回家。

昱珩道长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HWO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明神医张昱珩 http://www.220book.com/book/HWO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