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高祖刘知远的皇后李氏,
宛如一颗璀璨却又历经沧桑的明珠,
闪耀着属于她自已的独特光芒,
她的故事,那可真是一段精彩纷呈又饱含着人间冷暖的传奇。
李氏出生在一个普通却又透着几分质朴气息的农户家庭。
家里虽说没什么大富大贵,
但一家人勤劳善良,
过着虽平淡却也温馨的日子。
李氏打小就跟着父母在田间地头忙活,
那田间的风吹日晒,可没把她养得娇弱,
反倒让她有着一股健康的活力,
脸蛋儿红扑扑的,就像熟透的苹果,
看着就透着股子喜庆劲儿。
而且呀,这姑娘心地特别善良,
村里哪家有个难处,她总是第一个跑去帮忙,
手脚麻利得很,
所以在村子里那可是人缘儿极好的。
话说这刘知远呢,那会儿还只是个在军中摸爬滚打、一心想要闯出点名堂的年轻后生。
一次偶然的机会,军队行军路过李氏所在的村子,
就在村子附近扎营休整。
这刘知远平日里忙着训练打仗,
哪有什么闲工夫去留意村里的姑娘们呀,
可缘分这事儿啊,就是这么奇妙。
那天,刘知远正带着几个手下在村子周边巡查,
以防有什么意外情况。
走着走着,就瞧见不远处的田地里,
有个姑娘正弯着腰在干活儿,
那动作轻快又熟练,
嘴里还哼着不知名的小曲儿,
透着一股欢快劲儿。
刘知远忍不住就多看了几眼,
这一看,嘿,就觉得这姑娘身上有种特别的吸引力,
让他挪不开眼了。
刘知远走上前去,有点不好意思地开口问道:“姑娘,这地里的活儿累不累呀?”
李氏直起腰来,用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
看了看眼前这个身着军装的汉子,
笑着回答道:“累是累点儿,不过习惯啦,这庄稼活儿不就是靠咱一锄头一锄头干出来的嘛。”
刘知远听着她这爽利的回答,
心里更是觉得这姑娘有意思,
又接着问道:“姑娘这小曲儿哼得挺好听的,叫啥名儿呀?”
李氏脸微微一红,说道:“俺也不知道叫啥名儿,
就是平日里听村里老人们哼的,
跟着就学会啦,瞎哼着解解闷儿呢。”
就这么一来二去的,两人就聊上了。
刘知远发现这李氏虽然没读过啥书,
但那见识可一点儿也不少,
说起村里的家长里短、人情世故,头头是道的。
而李氏也觉得这刘知远虽然看着是个当兵的,
五大三粗的样子,
可说话倒也透着股子实诚和风趣。
打那以后啊,只要刘知远有空,
就会跑到村子里来找李氏聊天。
有一回,刘知远一脸苦恼地对李氏说:“姑娘啊,我这在军中,
天天想着要建功立业,
可这乱世之中,啥时候是个头儿啊,
我都怕自已没那本事,给不了未来的媳妇安稳日子。”
李氏白了他一眼,笑着说:“哟,你这还没影的事儿呢,就愁上啦。
俺看你呀,有那心思就不错啦,
只要肯努力,还怕没好日子过?
再说了,俺可没那么娇贵,要啥安稳不安稳的,
能跟着你一起打拼,那才有意思呢。”
刘知远一听,心里那叫一个感动啊,
当下就握住李氏的手说:“姑娘,你这话可太中听了,
我刘知远要是以后有出息了,一定不会忘了你。”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知远在军中的表现越来越出色,
逐渐崭露头角。
而他和李氏的感情呢,那也是越来越深厚。
可这乱世之中,哪有那么多顺顺利利的事儿呀。
有一次,刘知远所在的军队接到紧急任务,
要立刻开拔去前线打仗。
刘知远接到命令后,匆匆忙忙跑到村子里来找李氏。
见到李氏,他焦急地说:“姑娘,我这马上就得走了,
去打仗,这一去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回来,
你可一定要保重自已啊。”
李氏心里虽然舍不得,但还是强忍着泪水,
故作坚强地说:“你就放心去吧,俺在这儿等着你回来,
你可一定要好好的,别给俺丢人,打赢了就赶紧回来。”
刘知远用力地点了点头,
然后转身就跟着军队走了。
在战场上,刘知远那可是勇猛无比,
每次冲锋陷阵都冲在最前面。
他心里一直记着李氏的话,
想着一定要建功立业,好回来娶她。
而李氏在村子里呢,每天也都惦记着刘知远,
听到有军队的消息,就赶忙跑去打听,
心里默默为他祈祷着。
终于,经过一番艰苦的征战,刘知远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军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他一有机会,就立刻回到村子里去找李氏。
见到李氏的那一刻,两人都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只是紧紧地抱在一起。
刘知远深情地对李氏说:“姑娘,我回来了,
这次我可算是有出息了,我要娶你,让你当我的妻子。”
李氏泪流满面,笑着说:“俺就知道你一定会回来的,
俺等这天等好久了。”
就这样,李氏嫁给了刘知远。
婚后的日子,虽说刘知远依旧忙着军中的事务,
但只要有空,就会陪着李氏。
李氏也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让刘知远每次回到家都能感受到那份浓浓的家的温暖。
后来,刘知远在这乱世之中,
凭借着自已的才能和机遇,
一步步走向了权力的巅峰,
建立了后汉,当上了皇帝。
而李氏,自然也就成为了皇后。
成为皇后之后的李氏,可没有一点儿架子。
她还是像以前一样,心地善良,
关心着宫里的每一个人。
有一次,一个小宫女在伺候茶水的时候,
不小心把茶水洒在了地上,
吓得扑通一声就跪下了,
嘴里不停地说着:“皇后娘娘饶命,奴婢不是故意的。”
李氏赶忙走过去,扶起小宫女,
笑着说:“哎呀,多大点事儿呀,这地脏了擦干净就是了,
你可别吓着自已了,起来吧。”
小宫女感激涕零,从此对李氏忠心耿耿。
在刘知远处理朝政的时候,李氏也常常会在一旁听着。
她虽然不懂那些高深的治国之策,
但她有着女人特有的细腻心思,
能从刘知远的表情和话语中感受到他的烦恼和压力。
有一回,刘知远为了一件棘手的政务愁眉不展,
在书房里来回踱步。
李氏见状,端了一杯热茶走进去,
轻声说:“陛下,先喝口茶,歇歇脚,
这事儿再难,也总有个解决的办法,您别太着急了。”
刘知远接过茶,看着李氏,叹了口气说:“皇后啊,你不知道,
这事儿可麻烦着呢,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呀。”
李氏坐到刘知远身边,握住他的手说:“陛下,俺虽然不懂这些大道理,
但俺知道,您这么厉害,一定能想出好办法来的。
而且您还有那么多能干的大臣呢,大家一起商量商量,
说不定就有主意了。”
刘知远听了李氏的话,心里觉得暖暖的,
点了点头说:“皇后说得对,我这就召集大臣们再商议商议。”
然而,这皇帝的位子也不是那么好坐的,
刘知远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国内的各种事务,
还有来自外部的压力。
在重重压力之下,刘知远的身体越来越差。
李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她亲自照料刘知远的饮食起居,
日夜守在他的床边。
她常常对刘知远说:“陛下,您一定要好起来呀,
这后汉可离不开您呢。”
刘知远虚弱地笑笑说:“皇后,我这身子骨怕是不行了,
要是我走了,你可一定要保重自已啊。”
李氏听了,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泣不成声地说:“陛下,您别说这话,您一定会好起来的。”
可惜呀,尽管李氏悉心照料,刘知远的病情还是越来越严重。
终于,在乾祐元年(948 年),刘知远驾崩了。
李氏悲痛欲绝,她感觉自已的世界一下子就崩塌了。
刘知远去世后,他的儿子刘承祐即位。
李氏被尊为皇太后。
可这刘承祐年少轻狂,不懂朝政,
在处理一些事情上极为莽撞,
导致国内局势越来越混乱。
李氏虽然心急如焚,但她毕竟是个女子,
在这朝堂之上也难以有什么大的作为。
在这动荡的局势下,李氏的身体也每况愈下。
她常常回忆起和刘知远在一起的日子,
那些美好的时光仿佛就在昨天。
她心里清楚,自已的日子也不多了。
终于,在一个寂静的夜晚,
李氏在对刘知远的无尽思念中闭上了双眼,
结束了她这传奇的一生。
(未完待续)
战诸侯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HXA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