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居饭热热闹闹地忙完,祝瑶也下定决心要在农庄里搞个加工作坊。这跑手续的事儿,被胡哥自告奋勇揽了过去。
可祝瑶也没闲着,虽说只是个小作坊,但该有的设备一样都不能少。就拿榨菜籽油来说,得要一台炒锅、一台榨油机,配套的炼油设备也不能马虎,至少得有一台炼油锅、一台过滤机,再加上一个储罐,还有一套小型灌装机。这一套下来,嘿,一算账,好家伙,投资得十万左右呢!
炒茶这块倒还好,不用添置啥大型设备,多砌几口炒茶的锅灶,再编些晾茶的竹筛就行。锅灶,祝爸这手艺,砌起来那是小菜一碟;竹筛呢,祝瑶和祝爸也都能自己动手编,主打一个自给自足。
酱菜的事儿也不算复杂,添些缸罐,再腾个地方做发酵室就齐活。祝瑶原本可没打算做酱菜,奈何农庄蔬菜种得太多,吃又吃不完,存放还不方便,就试着把剩余的蔬菜做成了酱菜,还专门拍了一期视频,从蔬菜变身酱菜,再到端上餐桌食用,全流程展示。
嘿,没想到老粉丝们看了,纷纷询问能不能购买。这可不行呀,一来数量有限,二来也没办证,不符合规定。不过祝瑶倒也大方,拿出大部分酱菜当作粉丝福利。
打那以后,吃过酱菜的粉丝就像被勾了魂,经常催着祝瑶做酱菜售卖。得,这次办证,就把酱菜也一并纳入其中。这些加工品,都以农庄自产原料为主,也不追求量产,走的就是精品土特产路线。
农庄的农产品和副产品步入正轨,祝瑶也铁了心要把这事儿干漂亮。既然要干,那肯定得有自己的品牌。祝瑶注册的公司名和短视频用户名一样,都用了自己的名字,叫 “祝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给农庄产品注册的商标则是 “瑶农庄”。
公司和商标的 logo 都是祝瑶亲自设计注册的,那辨识度,杠杠的,一看就忘不了。祝瑶心里琢磨着,等这些手续都办妥了,就能继续过她那逍遥自在的田园生活了。
可她哪能想到,这公司一成立,在整个县城首接成了 “稀罕物”,火得一塌糊涂。政府那是相当支持,非要祝瑶搞个剪彩仪式。
不仅如此,还把祝瑶评为县里的文化传播大使,说她是电商走进农村的开拓者,是美丽家乡的建设者…… 好家伙,一堆高帽子 “噼里啪啦” 地扣在祝瑶头上。而且可不是光嘴上说说,还专门制成牌匾,就等着在剪彩仪式上颁发呢。
祝瑶一开始都懵了,心说咋回事呀?仔细一琢磨,这才反应过来,现在是 2016 年,自媒体才刚起步,自己这算是小县城里第一批 “吃螃蟹” 的人。这么算下来,自己现在也算家乡的名人了?
既然要搞剪彩仪式,祝瑶就想着简单走个形式得了。可问题来了,也不知道县里要来多少领导,需不需要招待一顿饭?哎,算了,先准备着吧,省得到时候手忙脚乱,丢了面子。
县里也不含糊,接到祝瑶定的剪彩仪式日期后,麻溜地就把到场人员名单发了过来,还派了专人到农庄,跟祝瑶对接剪彩当天的各项议程。最后还特意提了一嘴,说二十多位领导都打算留园吃午饭,餐费他们自掏腰包。
祝瑶哪好意思收钱呀,一个劲儿地推脱。那来接洽的人最后没办法,实话实说:“其实好多领导都看过你的视频,对你视频里做的美食馋得不行。以前你没开公司,大家也没借口来吃饭,现在可算借着剪彩的机会,来‘蹭’一顿。”
祝瑶一听,更不敢收费了,心说这口子可不能开,不然以后张三来收费吃一顿,李西也来收费吃一顿,自己家不成餐馆了嘛!坚决不能收!
眼瞅着剪彩仪式就剩两天了,祝瑶又接到县里旅游局的电话,说是要先来踩个点。原来,过几天有大领导要来,他们得提前考察,规划路线。祝瑶这农庄所在的荒山,以前可是让县里头疼的老大难问题,现在大变样,有了重大改善。
考察落实好了,县里就能申请政策补贴给祝瑶。祝瑶心里其实不太乐意,自己现在就像秃子头上的虱子 —— 明摆着显眼,可又不好拒绝,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考察组到了农庄,一看这环境,眼睛都亮了,当场就和祝瑶商量,能不能在农庄接待大领导。祝瑶一听,赶紧以私人住所、人手和设备不足为由,委婉拒绝。
考察组组长一听,就知道祝瑶啥意思,赶忙给她分析:“你这些顾虑啊,都不是事儿。你先别急着拒绝,听我给你掰扯掰扯,这次接待对你农庄的好处。不瞒你说,这次可是国家旅游局的局长到咱们省视察,咱们县是重点视察点。这种规格的视察,那可是要上央视新闻的。而且省里、市里的领导都会陪同,电视上一播,省里、市里、县里都能看到。只要你把接待做好了,那就是一次高规格的免费正面宣传,对你的农庄和文化传播公司,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其实县里的彩云之梦酒店也能接待,人家做过多次大型政府接待,经验丰富。之前我们也暂定了他家,这样我们也省心省力。可咱县作为旅游大县,这几年除了油菜花,也没整出啥有特色的文化产业。我们局里看了你的视频,觉得特别有文化底蕴和特色。你现在也算是家乡的一张名片了,不过这名片的影响力,还得靠政府给你‘撑腰’。说白了,选你农庄做这次接待,我担的风险可比你大多了。你要是做好了,我最多得点表扬,可你得到的好处,那可都是实实在在的。”
祝瑶一听,心里明白,领导这说的都是大实话。别的不说,单是政府背书这一项,对农庄来说就是天大的好处。自己一开始犹豫,说白了,就是不想当 “出头鸟”。可现在想想,有点可笑了。
不过祝瑶还是好奇,为啥就选中自己了呢?于是就把这疑问问了出来。考察组长意味深长地说:“因为这是记入县志的荒山,让几代人头疼的荒山。而你不仅把荒山盘活了,还把家乡宣传出去了。”
剪彩那天,好家伙,县长带着县里一帮领导全来了,电视台的人也跟在后面拍摄。祝瑶应对有序,有条不紊的带着祝爸热情接待。
为啥这么淡定呢?因为考察组长临走时说过,他会和县里领导来参加开园仪式,接待能不能定下来,就看祝瑶的表现了。祝瑶心里有数,自然准备得妥妥当当。
剪彩仪式结束,就该游园参观了。祝瑶带着县里领导一路走,一路讲解,那讲解,又是情怀,又是风趣,把自己看小说学来的那点文采全用上了。
好在领导们都挺给面子,听得还挺认真。县长还开玩笑说,祝瑶讲得比园子的风景还精彩,逗得其他领导哈哈大笑。
祝瑶被这一打趣,脸都红了,心说自己是不是用力过猛,显得不自然了。
游园结束,到了午餐时间。这午餐用的食材,大部分都来自农庄。祝妈养的鸡鸭鹅,被做成清汤、酱卤、红烧等各种口味,端上了桌;田里种的各色蔬菜,也是煎炸烹炒,花样百出;还有特色野菜,凉拌、煎蛋、烧汤,各有各的滋味。林零总总,一共二十多道菜。
其实这顿午餐也在考察范围内,所以考察组长看到上桌的菜时,眉头微微一皱,心里有点犯嘀咕,心说这也太农家乐了吧,咋不像视频里做得那么精致呢?其他领导显然也有点意外,心里多少有些失望。不过今天一来是考察,二来是给人开业剪彩,客随主便嘛。领导们都不动声色,等着县长先动筷子。
县长也不客套,毕竟 “吃饭皇帝大” 嘛。说实话,他还挺喜欢这种家常饭菜的。要是味道不错,以后也能带着朋友来尝尝。
县长带头夹了一筷子素炒菜心,嘿,这一吃,停不下来了,连吃了好几口才问祝瑶:“这是什么菜?味道清甜可口,太好吃了!”
考察组长尝了几口,赶忙回答:“是油菜心。”
“我知道是油菜心,我问的是菜名,得记下来,到时候一定要上这道菜。还有这个,这个是什么煎蛋,看着像花,清香和煎鸡蛋的焦香混在一起,回味还甘甜。” 县长又盯上了茉莉花煎鸡蛋,一边吃,一边回味,那表情,仿佛吃的不是煎鸡蛋,而是啥绝世美味。
“是茉莉花。”
“茉莉花还能做菜吃?真稀奇,不会有啥问题吧?” 食品科的一位领导好奇地问道。不过嘴上这么问,手可没停,朝着最后一块煎蛋伸了过去。为啥呢?因为就在他犹豫的这会儿,茉莉花煎蛋己经快被抢光了。
“茉莉花茶都能喝,做菜能有啥问题?老谭,你这个食品科科长可得好好充充电了。” 农业局局长抽空打趣了一句。可话还没说完,就懊恼地发现,自己相中的酱卤鸭胸肉己经进了县长嘴里,赶忙放弃闲聊,专心吃饭,心说可不能再错过美食了。
饭局过半,大家吃得差不多了,又开始闲聊起来。这会儿气氛轻松多了,少了刚开始的拘谨,聊的话题也都围绕这餐饭。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最后得出个结论:好的食材原料,不需要花里胡哨、复杂繁琐的制作,简单质朴的烹饪方法,才能最大程度展现食材的本味。
祝瑶这小心思没白费,这些吃遍山珍海味的 “老饕” 舌头,果然识货。祝瑶的高级厨艺,做复杂料理那是小菜一碟。可既然要突出特色,那肯定还是农家时令菜来得实在,这不,效果杠杠的!
(http://www.220book.com/book/I3V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