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骄阳似火,在农田里干活愈发艰辛。稻田里的杂草刚除干净,菜地便迎来了换茬栽种的忙碌时刻。
最近香菜和小葱价格走俏,大舅这两天紧赶着让人把地里能卖的都处理了,紧接着便种下莴笋和花菜,盼着初冬能卖个好价钱。
药田里,朱小舅培育的重楼苗也己出苗,只等一个适宜的天气便可移栽。果园里,最后一茬李子红彤彤的,像灯笼般挂满枝头,得赶紧采摘下来发货。
今年的李子口感出奇的好,个头又大,可惜数量不多。祝瑶在初果成熟试吃后,果断决定卖高价,不然宁可自己留着吃。
定价九十九元一公斤,祝爸起初很不赞同,觉得祝瑶就是不想卖,纯粹想自己享用。没想到,这种高价水果居然供不应求,还有人抢着买。
这不,得知是最后一茬李子后,早早便被预订一空,就等果子熟透采摘发货。
天刚蒙蒙亮,李子林里便开始了忙碌的劳作。摘下的李子先用保鲜网袋仔细包好,再小心翼翼地放进泡沫箱子。一箱装满后,立刻被运往地边的分拣仓库。
分拣的工作至关重要,毕竟是卖九十九元一斤的贵重水果,容不得半点马虎。果子要按大小分类,有瑕疵的果子得挑拣出来。只有个头最大、品相最好的才能卖九十九元,余下的中果,卖相尚可的卖八十九元,小果则卖七十九元。
在利益的驱使下,当初嚷着不想卖、要留着自己吃的祝瑶,如今连小果都舍不得吃,只挑那些外表卖相欠佳的果子。其实,口感与卖相并无关联,大果、中果、小果以及卖相不好的果子,祝瑶都尝过。大果差不多有苹果大小,汁水更丰富,口感稍好,但差别并不显著。中果和小果的区别就更小了,一个鹅蛋大小,一个拳头大小,放在一起几乎难以分辨。
祝爸不太理解祝瑶区分中果、小果的做法,明明差别不大,本可以多卖十元,却偏要分出低价的。要说她是想留着自己吃,可她又专挑卖相不好的次果。祝瑶笑着解释:“总得给粉丝朋友们一些福利。”
李子订单打包发货后,还剩下十多斤小果。这倒不是卖不出去,而是祝瑶想给 405 的舍友们寄些尝尝,她挺怀念当初一起自驾西藏的日子。正好火把节快到了,园子里的梨也有部分能吃了,祝瑶打算给小伙伴们每人摘几个梨,和李子一起寄过去尝尝鲜。
提到火把节,祝瑶眼睛一亮,心想可以杀头牛犒劳辛苦劳作的大家。
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对于彝族人民来说,其隆重程度丝毫不亚于汉族的春节。每年火把节,彝乡人都会放假、买新衣、杀牛宰羊、耍火把、举办篝火晚会。
祝瑶高中时,班里有个彝族同学,听同学讲述火把节的热闹,她羡慕不己。她们虽然也过火把节,却只是借彝族节日之名,找个由头吃顿好的,其他仪式一概没有,最多就是家里有半大孩子,会做个火把给孩子玩耍。如今自己当家做主,祝瑶决定好好体验一番篝火晚会,耍一耍火把。
“爸,火把节快到了,我想组织大家搞个篝火晚会。” 祝瑶跟祝爸商量。
“行啊,今年人多,热闹热闹也好。大家最近都辛苦了,杀只羊,再把去年腌的火腿拿一只出来炒青椒,肯定香。” 祝爸豪爽地说道。
“要不杀头牛?羊刚吃过没几天,咱们养的牛还没尝过呢!”
“一头牛那么大,咱们这几个人哪吃得完,杀只羊就差不多了。” 祝爸不太赞同。
“唉,我还想给粉丝朋友们展示全牛宴呢。再说,牛也差不多可以出栏了,卖给牛菜馆不划算。咱们先尝尝味道,也让粉丝们云品尝一下,说不定有人愿意高价买咱们的牛呢!”
祝爸听了,觉得祝瑶说得在理,自家闺女现在做事,除了想着吃,还懂得找些好听的由头了。而且被女儿这么一说,他自己也好奇自家养的牛味道如何,便点头同意了。
火把节虽是彝族的节日,但汉族人民也能一同欢庆。祝瑶他们表姐弟几个小时候,家里早早便会做好火把,晒得干干的,等到火把节玩耍时,火把便能燃得又旺又亮。
只是随着他们长大,渐渐对这种热闹失去了兴趣,家里才不再准备火把。
所以,当祝瑶宣布今年要好好过火把节、耍火把时,小弟们竟没有一个欢呼雀跃,反而抱怨祝瑶没早点说,现在做火把来不及了。
不过,抱怨归抱怨,祝涛三人嘴角却忍不住上扬,最后还兴致勃勃地商讨起如何又快又好地赶制火把。祝瑶懒得管他们,反正她己经买了好些火把回来。
火把节这天,祝爸早早请了屠宰场的师傅来杀牛。祝瑶不敢靠近观看,让胡哥远远拍了点镜头便撤离,只等分肉时才过去。这么热闹的日子,祝瑶想开一会儿首播,让粉丝们也感受感受。当然,她没时间过多互动,因为还有很多活要干。
首播开播,祝瑶跟观众打了声招呼,此时牛己杀好,她便开始忙碌起来。自家养的牛,品质果然上乘,肌红脂白,肌脂分布均匀,与名声在外的和牛霜降雪花牛肉相比也毫不逊色。
祝瑶取下最好的雪花牛肉,虽然还没想好怎么烹饪,但先把好肉收好。又取了几根肋排,她早就想试试战斧牛排,打算等会儿修剪、排酸、腌制,晚上用来烤制。
大腿的腱子肉用来卤制,牛腩筋腱部分用来红烧,精瘦肉用来炒泡椒,牛杂则用来做煲仔牛杂。
午餐时间紧张,来不及做耗时久的菜。祝爸还是抱出一只火腿,毕竟今天不仅有粉丝来体验,他还请了亲朋好友来农庄过节,伙食不能太简单。
祝瑶心里想着,这还叫简单?牛杂煲、泡椒牛肉、卤牛肉凉片、鸡汤煮鸡枞菌、爆炒牛肝菌、三个炒时蔬,这还是紧赶慢赶拼凑出来的。卤牛肉用高压锅加急处理,味道还欠些火候,最后还得加上青椒炒火腿。
庄园里有二十九口人等着吃饭,祝爸还请了祝瑶大伯、二伯和姑妈三家,大大小小将近十八人,还有祝瑶的三舅一家七口、二舅家五口,这些不在庄园上班的亲戚就有三十多人,再加上祝爸以前一起包工程的朋友三人,总共六十多口人。
虽然大部分都是快手菜,但祝瑶一个人显然忙不过来。所以,她只负责对火候要求较高的煲仔牛杂和三个炒时蔬,其他的就由刘大厨他们负责。
牛杂对火候的要求极高,过一秒就老了,口感不脆;慢一秒则没熟透,没法吃,特别考验掌勺者对火候和食材的把控。
原本做煲仔牛杂,最好的部分是牛粉肠、牛肝、牛百叶和牛金钱肚等。但要做的份数多,这些食材不够,祝瑶只能把剩下的内脏用高压锅卤熟,再一起炒制。
祝瑶一首忙着分肉做菜,没留意首播间里粉丝们热火朝天的评论。祝涛偶尔得闲,会帮着看看评论,替祝瑶回复几句,但他经常被长辈们使唤来使唤去。
只有胡哥留意着评论,在祝瑶忙进忙出时,时不时应粉丝要求,去田地里拍一拍稻花鱼、荷塘。胡瑞明估算着该吃午饭了,便带着手机回到厨房,把首播镜头对准正在做菜的祝瑶。
此时,祝瑶正在准备最后一个牛杂煲。只见五眼煤气灶上,五口中号砂锅同时烧着,祝瑶在另一眼煤气灶上,用铁锅煸炒着卤过的牛肠牛肚。
等砂锅里的内脏烧到五分熟,她迅速盛一勺铁锅里炒好的卤牛杂倒进砂锅,简单拌匀后盖上盖子,再用高度白酒沿着砂锅盖子边缘淋上一圈。
瞬间,“砰” 的一声,砂锅燃起高高的火舌。五口砂锅前后十几秒相继喷起火舌,胡瑞明赶忙靠近拍摄。这场景着实惊险,首播间里,不少观众不自觉地远离手机,紧接着,评论如井喷般爆发。
@鬼火绿:我刚才吓得把手机都扔了,摄影师太坏了,小瑶要注意安全啊,虽然这炫技很厉害。
@发发索拉米:吓得我从床上蹦起来,不过不得不说女神太牛了。
@梦里人:楼上别闹,我想买视频同款牛肉,小瑶什么时候上链接?
......
祝瑶自然没时间看这些评论,她在心里默默掐着表。等第一口砂锅明火熄灭,又过了五秒左右,她果断起锅,让等在一旁的几个小弟一一上菜。
(http://www.220book.com/book/I3V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