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镇的发展,如同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虽然每一步都充满了新生的喜悦,但也难免会遇到各种成长的烦恼。在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和特色产业布局(茶场、药材、林果)初见成效之后,技术瓶颈,成为了制约凤山镇发展速度和质量的下一个突出问题。
问题,首先出现在田间地头。
春天引进的那些优良茶苗和果树苗,虽然长势喜人,但也开始暴露出一些“水土不服”的症状。一些从未见过的病虫害开始零星出现,让习惯了传统种植方式的村民们措手不及。县农业学校派来的技术员虽然尽心尽力,但毕竟精力有限,无法覆盖到每一个村组、每一块田地。
石头村试种的金银花,就因为一种突发的、传播速度极快的根腐病,差点毁掉了大半!幸亏陈默及时从省中医药大学请来了那位对凤山药材资源很感兴趣的老教授,才找到了对症的防治方法,保住了大部分药苗。但这次事件,也给所有人都敲响了警钟:发展特色农业,绝不是引个种、发点资料那么简单,后续的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必须跟上!
其次,体现在加工环节。
老茶场虽然恢复了生产,第一批新茶也卖了个好价钱。但陈默很清楚,光靠那几台修复的旧设备和老茶工的传统手艺,是无法满足未来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需求的。如何引进更先进的、自动化的茶叶加工生产线?如何建立一套从鲜叶采摘到成品出厂的严格质量控制标准?如何保证每一批“凤山云雾”的口感和品质都能稳定如一?这些,都需要更专业的知识和技术。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其他农产品加工领域。那家刚刚签约入驻物流园区的小型果脯加工厂,就因为缺乏冷链保鲜技术和现代化的包装设备,导致产品损耗率较高,难以拓展更广阔的市场。
最后,也是最深层次的,是信息技术的应用瓶颈。
那个“凤山农产品信息网”,虽然取得了一点突破,但很快就后继乏力。网站内容更新不及时,信息量有限;大部分村民和本地企业,还是习惯于传统的交易方式,对于通过网络进行销售和采购,依然心存疑虑,或者根本不知道如何操作;而那台可怜的二手服务器,也因为访问量的逐渐增加(主要是外部好奇者和少数潜在客户)而变得不堪重负,时常崩溃……
陈默意识到,如果不能尽快突破这些技术瓶颈,凤山镇的发展,很可能就会陷入“低水平徘徊”的困境,甚至可能错失这来之不易的大好机遇!
他再次展现了他“内外兼修、标本兼治”的思路。
对外,“借脑引智”要更精准、更深入!
他不再满足于请专家来“指导”一下,而是要建立更长期、更稳固的合作关系!
建立专家工作站:他主动联系了省农业大学、省茶叶研究所、省中医药大学等科研院所,提出在凤山镇共建“专家工作站”或“技术推广示范基地”的设想!他承诺,镇里将提供必要的场地、设备和经费支持,并全力配合专家们开展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最前沿的农业科技,首接引进到凤山镇的田间地头!
引进技术型人才:他利用省市县各级领导对凤山镇的关注和支持,积极向上级人事部门争取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希望能吸引一些农业、林业、食品加工、市场营销、甚至计算机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来到凤山镇工作!他承诺,将为这些外来人才提供最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虽然以凤山镇目前的条件,也只能是“相对最好”),让他们能够安心留下来,施展才华。
寻求企业技术合作:在与外部企业洽谈投资合作时,他不再仅仅是谈资金、谈土地,更开始注重技术层面的合作!比如,与省城那家大茶庄洽谈时,他提出,希望对方能在茶叶加工技术、品牌营销策划等方面,给予更深入的指导和支持;与那家沿海食品企业沟通时(对方的态度依然在摇摆),他也主动提出,可以先从技术合作入手,比如引进对方先进的果品保鲜和加工技术。
对内,则要下大力气,苦练“内功”,培养“自己人”!
他深知,外部的帮助终究是有限的,凤山镇想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拥有一支自己的、带不走的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
他对林雪负责的那个“培训中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予了更大的投入!
课程体系升级:在原有实用技术培训的基础上,增加了更系统、更专业的职业技能课程!比如,“茶叶生产与加工”、“中药材规范化种植(GAP)”、“农产品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计算机网络维护”等等。他还鼓励林雪,开设一些针对农村妇女的“巾帼创业”培训班,比如刺绣、编织、农家乐经营等。
师资队伍建设:除了外聘专家,更要注重培养本地的“土专家”和“田秀才”!他设立了“技术能手奖励基金”,鼓励那些在实践中掌握了先进技术、并能带动乡亲们致富的村民;他还选拔了一批有文化、有闯劲、责任心强的年轻村干部和退伍军人,送到县里、市里的职业院校进行脱产或半脱产的进修!
信息化素养普及:他将电脑和互联网知识的普及,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他不仅要求所有镇村干部都必须学会基本的电脑操作和上网技能,更在培训中心开设了专门的“电脑扫盲班”和“网店入门班”,免费向所有感兴趣的村民开放!他还利用中小学放假期间,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电脑知识下乡”活动。
他甚至还做了一件更大胆的事情——他说服了镇领导,从紧张的财政中挤出一笔钱,又发动社会捐助了一部分,为镇中学,建立了一个拥有二十台电脑的、凤山镇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教室!并且,要求将计算机课,列为中学的必修课程!
他要让凤山镇的孩子们,从中学时代开始,就能接触和学习这项将改变世界的工具!为凤山镇的未来,播撒下最重要的人才火种!
“陈书记!您这是……要让咱们凤山镇的孩子们,都变成‘电脑高手’啊?”中学的校长看着那崭新的计算机教室,激动得难以言表。
“我只是希望,”陈默微笑着说道,“能让他们和城里的孩子一样,有机会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掌握改变命运的工具。未来,是属于他们的。”
技术瓶颈,如同阻碍河流前进的顽石。陈默,正在用“借脑引智”和“苦练内功”这两把利器,一点点地将其凿开、搬走!
虽然这个过程,注定是漫长而艰苦的。但陈默坚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为凤山镇这艘正在起航的航船,安装上最强劲的“科技引擎”!
就在陈默为了突破技术瓶颈而内外奔忙、殚精竭虑的时候,县公安局的张队长,又带来了一个更加令人震惊,也更加凶险的消息!
那个潜逃的吴德海,不仅仅是在邻省边境小城被发现了踪迹!更重要的是,根据最新的情报分析,与他接触的那些所谓的“境外势力”,其背景……竟然可能指向了……一个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的、极其敏感的领域!
这个发现,让所有知情者,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吴德海的潜逃,王志强案的背后,难道还隐藏着……间谍活动的阴影?!
重生1998,从小镇公务员开始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重生1998,从小镇公务员开始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I7V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