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军帐内,众人又围坐在一起商议对策。
刘备皱着眉头说:“如今曹操加强了战船的防御,我们的火攻之计恐怕难以奏效。不知各位有何新的想法?”
诸葛亮轻摇羽扇,沉思片刻后说:“主公,亮以为我们可以从曹军的士兵入手。曹操的军队大多是北方人,不习水战,且晕船者众多。我们可以散播谣言,说曹军军营内爆发了瘟疫。如此一来,曹军必定人心惶惶,士气低落,我们再寻机而动。”
张飞听了,猛地一拍大腿:“军师这主意好啊!俺老张就说嘛,那些北方佬在水上晃悠几下就得晕头转向,要是再听说有瘟疫,肯定吓得尿裤子!”
刘备微微点头:“此计虽妙,但要如何才能让曹军相信这谣言呢?总不能空口无凭吧。”
诸葛亮笑道:“主公莫急。我们可以让一些士兵伪装成曹军的逃兵,混入曹军营地附近,故意被曹军抓住,然后在被审问时透露疫情。同时,我们再找些当地的渔民,在江上捕鱼时故意在曹军战船附近传播这个消息。”
关羽抚着长髯说道:“军师此计甚好,但需谨慎行事,莫要被曹军识破。”
东吴营帐内,周瑜也在与鲁肃商议应对曹操加强战船防御之事。
周瑜皱着眉头说:“曹操老贼加强了战船防御,那孙刘联军的火攻之计便难以实施。公瑾苦思良久,尚未想出良策。子敬,你可有什么想法?”
鲁肃沉思片刻,说道:“都督,我听闻刘备军中有一计,是要散播谣言,称曹军军营爆发瘟疫。我觉得此计可行。不过,我担心这谣言若是被曹军轻易识破,反而会打草惊蛇。”
周瑜微微点头:“子敬所言有理。但如今也无更好的办法,不妨先让刘备军一试。若能成功,对我东吴也是有利的。”
鲁肃犹豫了一下,又说:
“都督,我鲁肃一首把你当成我最知心的朋友,公瑾你也一首把在下当成最知心的朋友。”
“所以有些话我不得不说。如今孙刘联盟,虽说各有算计,但毕竟是唇齿相依。我们在利用刘备军的同时,也需考虑到联盟的稳定。若是刘备军因这谣言之事遭受曹操的猛烈反击,对我们东吴也并非好事。”
周瑜看了鲁肃一眼,笑道:“子敬啊,你总是如此忠厚。我自然明白联盟的重要性。但在这乱世之中,利益至上。若有机会削弱刘备军又能打击曹操,我东吴为何不为?不过,你放心,我心中自有分寸。”
长江北岸,曹军水寨。
曹操坐在营帐之中,正在查看战船的建造情况。此时,一名将领进来禀报:“丞相,营外抓到几个形迹可疑之人,自称是我军的逃兵,说是军营里爆发了瘟疫,害怕被传染才逃跑的。”
曹操眉头一皱:“瘟疫?此事当真?”
那将领说:“丞相,末将也不知真假。但这几人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说己经有不少士兵染上重病,上吐下泻,奄奄一息。”
曹操心中疑虑,他深知军中若是爆发瘟疫,那后果不堪设想。他叫来军医:“你去查探一番,看看是否真有瘟疫。”
军医领命而去。
刘备军这边,按照诸葛亮的计划,士兵们伪装成曹军逃兵,陆续混入曹军营地附近,传播着瘟疫的谣言。渔民们也在江上积极配合,故意在曹军战船附近大声谈论曹军军营的疫情。
而诸葛亮则在军帐内继续推演战局。他对刘备说:“主公,待曹军军心大乱之时,我们可派一支轻骑兵,趁夜偷袭曹军的粮草营地。曹操为了稳定军心,必然会加强营帐内的防守,而粮草营地的防守或许会有所松懈。”
刘备点头称是:“军师此计甚好。云长,你可愿意率领这支轻骑兵?”
关羽抱拳道:“大哥放心,关某定不辱使命。”
曹军军营内,军医经过一番查探后,回来禀报曹操:“丞相,末将仔细检查,并未发现有瘟疫的迹象。但士兵们听闻谣言后,人心惶惶,士气低落。”
曹操大怒:“此必是孙刘联军的奸计!想扰乱我军心。传我命令,凡传播谣言者,杀无赦!同时加强营内巡逻,不得让敌军有机可乘。”
东吴营帐内,周瑜得到消息后,对鲁肃说:“子敬,看来刘备军的谣言之计被曹操识破了。不过,这也在我意料之中。如今我们需另想他法。”
鲁肃说:“都督,那我们该如何是好?”
周瑜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子敬,我有一计。我们可以佯装与曹操议和,让曹操放松警惕。然后,我们再暗中与刘备军商议,重新制定火攻之计。”
鲁肃担忧地说:“都督,曹操老谋深算,他会相信我们议和吗?”
周瑜笑道:“子敬,这议和之事,我们自然要做得像模像样。我们可以列出一些看似合理的条件,比如割让一些无关紧要的土地之类的。曹操若见有利可图,或许会心动。”
鲁肃点头:“都督此计虽险,但也值得一试。”
周瑜于是派人前往曹军营地,传达议和之意。
曹操接到消息后,心中思量:“周瑜小儿为何突然要议和?此中必有诈。但若是他们真有诚意,我倒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分化孙刘联盟。”
曹操决定先见见东吴的使者,再做定夺。
刘备听闻东吴要与曹操议和,心中顿时充满了疑虑和不解。他眉头紧皱,来回踱步,苦思冥想周瑜此举背后的深意。终于,他决定找来诸葛亮,一同商讨这一重要事宜。
刘备见到诸葛亮后,迫不及待地问道:“军师,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周瑜此举究竟是何用意?难道他真的要背叛我们的联盟吗?”
诸葛亮微微一笑,似乎对刘备的担忧早有预料。他轻抚着胡须,不紧不慢地解释道:“主公,不必过于担忧。周瑜此举并非背叛,而是一种权宜之计。”
刘备听后,心中稍安,但仍有些不解地追问道:“军师,何为权宜之计?还望你详细道来。”
诸葛亮耐心地解释道:“主公,周瑜深知曹操实力强大,若与曹操正面交锋,东吴恐难以取胜。因此,他故意放出与曹操议和的消息,一来是想迷惑曹操,让曹操对东吴的真实意图产生误判;二来也是想借此试探曹操的虚实,看看曹操是否有诚意议和。”
刘备恍然大悟,连连点头道:“原来如此,军师真是高见啊!那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诸葛亮胸有成竹地回答道:“主公,我们暂且按兵不动,观察周瑜的下一步行动。若周瑜真的是在试探曹操,那么他必定会在议和过程中提出一些条件,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条件来判断他的真实意图。若周瑜是真心议和,那我们也可顺势而为,与东吴共同商讨应对曹操的策略。”
刘备觉得诸葛亮的分析很有道理,心中的疑虑也渐渐消散。他对诸葛亮的智谋深感钦佩,说道:“军师所言极是,就依你所言。”
于是,刘备决定静观其变,等待周瑜的下一步行动,再做进一步的打算。
(http://www.220book.com/book/IAB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