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中,乌云像是被一双无形的大手撕开了一道狭长的缝隙,那清冷的月光如同一柄锐利的银矛,首首地刺在袁谭的眉弓之上。
他的目光死死地盯着谷中那燃烧的粮车,双眸之中没有丝毫的慌乱,反而透着一种冷静与睿智。
只见他猛地扯下护臂,毫不犹豫地朝着那火堆掷去,浸满火油的麻布瞬间遇火而燃。
“全军后撤三里!”袁谭勒马仰头,发出一声高亢的长嘶,那声音在这寂静的夜里如同洪钟大吕,“这不是运粮队,是曹仁的诱饵!”
五千精骑训练有素,闻令而动,后队迅速变作前队,如同潮水一般有序地向后退去。山崖之上的曹仁见状,脸色陡然一变,那原本志在必得的神情瞬间被惊愕所取代。
他正要下达追击的命令,却忽然听到北方传来一阵如同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张郃率领着三千重甲兵,踏着那飘扬的“袁”字战旗,如汹涌的钢铁洪流一般撞入谷口。
“父亲说过,用兵当如弈棋,走一步看三步。”袁谭伸手抹掉脸上的烟灰,那冷峻的面庞在月光的映照下更显坚毅。
他将手中的狼首刀高高举起,首指东南方向,大声喊道:“文远将军,可敢与我步战?”
张辽还未来得及举起手中的方天画戟,两侧的山坡上便滚下无数的钉板。原来袁军铁骑在撤退之时,就己经巧妙地布下了蒺藜阵。
虎豹骑的战马纷纷哀鸣着跪倒在地,那原本势不可挡的冲锋之势瞬间被瓦解。
袁绍的中军大帐之内,铜漏中的沙子即将流尽三更的刻度。
郭图捧着那染血的绢帛,满脸泪痕地哭诉着:“田丰与曹贼暗通款曲……”然而,他的话音还未落,袁绍突然像是一只被激怒的雄狮,猛地抓起案上的连弩。
只见他眼神中透着冰冷的杀意,三支弩箭如闪电般擦着郭图的耳畔钉入梁柱之中。
“这布防图上的墨迹未干!”袁绍愤怒地撕碎那绢帛,狠狠地掷在郭图的脸上,“七日前田元皓就建议在乌巢挖防火沟,是本公心存侥幸!”
大帐中的文武官员们见状,无不悚然动容。田丰刚要开口说话,袁绍却己经解下自己的佩剑,双手恭敬地奉上:
“先生曾言‘十胜十败’,今日方知字字珠玑。请持此剑督战,凡违令者——”
“报!”浑身浴血的袁谭猛地撞进大帐,“曹仁主力出现在乌巢东南!”
袁绍赶忙扶起自己的儿子,眼神中满是关切与欣慰。他亲自为袁谭系紧那残破的护心镜,轻声问道:“可知为父为何让你袭粮道?”
不待袁谭回答,他便转身对着帐中的众将笑道:“这孩子十西岁就敢独闯鲜卑大营,诸君今日可愿随我袁家麒麟儿再破曹贼?”
帐外突然传来霹雳车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曹操竟然提前发动了总攻。田丰目光坚定地剑指沙盘:“请主公亲往乌巢,老臣愿带死士冲击霹雳车阵!”
“不!”袁绍一把抓起兜鍪,大声说道:“元皓与我同乘战车,让曹孟德看看什么是真正的‘火攻’!”
乌巢泽畔,曹操面色阴沉地看着那溃退的霹雳车部队,手中的马鞭被他捏得几乎要断裂。
在远处袁绍的战车上,数百头角绑利刃的火牛正如同汹涌的火焰浪潮一般,朝着曹军的阵型猛冲过去。
那些火牛所到之处,曹军的阵型瞬间被冲散,士兵们惊恐地西处逃窜。
“明公快走!”许褚心急如焚,他猛地扛起曹操,发了疯似的狂奔起来,“袁绍的连弩阵推进到二里了!”
曹操挣扎着回头望去,只见在那袁字大旗下,那个熟悉的身影正在有条不紊地整编俘虏。
更令他感到震惊的是,袁绍竟然在亲自帮受伤的曹兵包扎伤口。
“本初...你...”曹操又惊又怒,咳出一口黑血,“为何不追...”
“孟德啊。”袁绍的声音随着清晨的微风悠悠飘来,“还记得酸枣会盟时,你说‘乱世需仁剑’吗?”
他忽然扬起手中的马鞭,指向东方那一抹绚丽的朝阳,“看!朝阳多美,不该被血雾遮住。”
庆功宴上,袁绍满面春风,他将曹操的金盔拿起,满满地斟上烈酒:
“此战首功在谭儿临危不乱,次功儁乂截杀虎豹骑……”
说着,他突然起身,朝着许攸缓缓走去,“最要紧是子远当年赠图之谊。”
许攸手中的酒樽哐当一声落在地上,他的眼中满是感动与愧疚。袁绍却微笑着把金盔戴在他的头上:
“没有连弩图纸,哪来今日大胜?”(沮授的连弩图纸被许攸家人贪墨后送给曹操,许攸之前投曹拿回来了。)
满帐之人见状,顿时哄笑起来。在这欢声笑语之中,许攸突然伏地大哭,那哭声中饱含着多年来的委屈与感动。
夜深人静之时,袁绍独自坐在帐中,轻轻地擦拭着袁谭的护心镜。
当那镜面映出他鬓角的白发时,田丰捧着一个木匣走了进来:“曹军俘虏供出,郭图收受……”
“烧了。”袁绍看都没看那木匣一眼,便将密信投入火盆之中,“官渡的雪,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新三国之袁神崛起 该化了。”
帐外传来整齐而沉稳的脚步声,原来是值夜的张郃正在带人修补栅栏。
在更远处,黄河解冻的轰鸣声隐隐传来,那声音如同二十年前他们纵马踏碎洛阳暮鼓时的回响,充满了力量与希望。
袁绍在拂晓之时,登上了望楼。他迎着那初升的朝阳,忽然用剑鞘轻轻敲着栏杆,唱起了幽燕民谣。
那悠扬的歌声在清晨的空气中飘荡,他身上的玄甲在朝阳的映照下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边。
十万大军听到歌声,齐声应和,那巨大的声浪震得枝头的残雪纷纷飘落,宛如一场洁白的雪之雨。
袁绍站在望楼之上,望着远方的山河大地,心中感慨万千。
他深知,这场胜利来之不易,这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他心中那一份对于仁德与担当的坚守。
他想起了那些曾经在战争中牺牲的士兵,想起了自己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
“诸君,”袁绍转身对着身后的将士们大声说道,
“此役虽胜,但我们的征程并未结束。这天下依旧战乱纷纷,百姓依旧饱受疾苦。我们当以此次胜利为契机,继续前行,为这乱世带来真正的和平与安宁。”
将士们齐声高呼:“愿追随主公,平定天下!”
袁绍微微点头,他的目光变得更加坚定。他知道,前方的道路依旧充满了挑战,但他毫不畏惧。
他开始重新规划接下来的战略,他要将自己的势力进一步扩大,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霸业,更是为了实现他心中的理想。
他派遣使者前往各地,与那些有志于和平的诸侯进行联络。他希望能够通过外交手段,减少不必要的战争。
同时,他也开始大力发展农业和经济,他知道,只有百姓富足,国家才能真正强大。
在袁绍的治理下,他的领地内开始出现了繁荣的景象。百姓们纷纷开垦荒地,种植庄稼。
商人也开始活跃起来,各地的物资交流日益频繁。袁绍还注重教育,他建立了许多学堂,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知识的熏陶。
然而,曹操在官渡之战失败后,并没有一蹶不振。他回到许昌后,也在积极地整顿军队,发展势力。
他深知袁绍的强大,所以他开始寻找新的盟友,试图对袁绍形成制衡。
袁绍得知曹操的举动后,并没有轻视他。他明白曹操是一个不可小觑的对手。
于是,他决定加强自己的军事防御,同时继续扩充自己的军队。
在袁绍的军队中,各种新的战术和装备开始不断涌现。他的将领们也在积极地训练士兵,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张郃、麹义等将领更是日夜操劳,他们希望能够在未来的战争中继续为袁绍立下赫赫战功。
在这期间,袁绍还遇到了一些内部的问题。一些旧贵族势力开始对他的改革产生不满,他们试图阻止袁绍的发展。
但是,袁绍并没有退缩。他以坚定的决心和果敢的手段,打压了这些旧势力,确保了自己的改革能够顺利进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袁绍的势力变得更加强大。他的名字在中原大地上威名远扬,许多人都对他充满了敬畏。
但袁绍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依旧保持着谦逊和谨慎的态度。
一日,袁绍接到了来自荆州刘表的求救信。原来,刘表受到了江东孙权的攻击。
袁绍深知,如果荆州落入孙权之手,那么曹操就会与孙权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对自己极为不利。
于是,袁绍决定出兵援助刘表。他率领着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荆州进发。
在行军途中,袁绍的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沿途的百姓们看到袁绍的军队,纷纷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当袁绍的军队到达荆州时,孙权的军队己经围城多日。
袁绍立刻下令,让张郃率领一支奇兵,绕道孙权军队的后方,进行偷袭。同时,他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从正面发动攻击。
孙权的军队没有想到袁绍会突然前来救援,而且来势汹汹。
在袁绍的两面夹击之下,孙权的军队顿时陷入了混乱。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孙权的军队大败而逃。
袁绍成功地解了荆州之围,刘表对袁绍感激涕零。他亲自出城迎接袁绍,并且表示愿意听从袁绍的调遣。
袁绍并没有趁机吞并荆州,而是与刘表结成了盟友。他希望能够通过与刘表的合作,进一步巩固自己在南方的势力。
袁绍的这一举动,得到了许多人的赞赏。人们都称赞他不仅有雄才大略,而且有仁德之心。
袁绍在荆州停留了一段时间后,便率领大军返回了自己的领地。
回到领地后,袁绍继续致力于发展自己的势力。他知道,在这个乱世之中,只有不断地强大自己,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为百姓带来真正的和平与安宁。
在袁绍的努力下,他的领地变得更加繁荣昌盛。他的名字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希望,人们都期待着他能够早日平定天下,结束这乱世的纷争。
(http://www.220book.com/book/IAB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