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9月29日,距离国庆与中秋双节仅剩两天,星宁食品分公司的厂区里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大红色的灯笼沿着主干道整齐悬挂,车间外的宣传栏贴满了员工们创作的国庆主题板报,"欢度双节,共筑星宁梦"的标语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清晨七点,食堂的大师傅们便开始忙碌。蒸笼里飘出桂花糕的甜香,案板上码放着 freshly 包好的鲜肉月饼。"今天多加两道硬菜!"炊事班长老周扯着嗓子喊道,"让大伙儿吃饱了开开心心过节!"
财务室门口,出纳小李抱着一摞包装精美的月饼礼盒,正挨个核对员工名单。两盒广式月饼,一盒莲蓉蛋黄,一盒五仁火腿,红金色的包装盒上印着星宁的logo和"月圆人团圆"的烫金字样。"小王,这批月饼给车间新来的北方兄弟多备两盒,"老陈从办公室探出头,"他们离家远,得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员工宿舍区,东北小伙儿张磊蹲在地上收拾行李,身旁的编织袋里塞满了星宁发的月饼和水果。"俺在老家煤矿干三个月,都抵不上这儿一个月工资!"他一边往包里塞月饼,一边跟同屋的工友唠嗑,"这次回家,俺要把这些好东西都带给爹妈,让他们也尝尝南方的味道!"
厂区广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联欢会正在筹备。行政部的姑娘们用彩带和气球装点舞台,音响里循环播放着《好日子》。曾经的混混阿虎如今己是车间骨干,他自告奋勇当起了主持人,手里的主持词改了又改:"以前在街头混,哪见过这阵仗?现在能站在这儿给大伙儿服务,真值!"
中午时分,食堂里座无虚席。八菜一汤的标准比往常更丰盛,糖醋排骨、香辣蟹、清蒸武昌鱼摆满餐桌。总经理王建国端着餐盘走到员工中间,和大伙儿碰杯:"感谢大家这段时间的付出!咱们星宁能有今天,全靠每一位兄弟姐妹!"
饭桌上,本地员工李大姐夹起一块蟹肉,笑得合不拢嘴:"以前在广东打工,累死累活还受气。现在在家门口上班,工资高、福利好,逢人就说俺们常德来了个好企业!"她身旁的年轻技术员小赵点头附和:"可不是嘛,我同学在省城上班,听说我们的待遇都眼馋!"
下午三点,放假通知正式下达。工人们拎着大包小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周德强站在厂区门口,帮着几个年长的员工把行李搬上大巴车。"强哥,一起走啊!"阿虎在远处喊他。"你们先回,"周德强摆了摆手,"我留下来值班,让家远的兄弟先团聚。"
夜幕降临,厂区渐渐安静下来。沈浩然沿着厂区散步,看着空荡荡的车间和亮着灯的保安室,心中满是欣慰。手机突然响起,是王建国发来的消息:"沈总,今天有员工说,这是他们过得最体面的一个中秋。"
沈浩然回复:"让每一位员工都能体面生活,就是我们办企业的初心。"抬头望向夜空,一轮明月己悄悄爬上柳梢。他想起在监狱与张君的对话,想起那些曾在街头游荡的年轻人如今挺首的脊梁,突然觉得,这万家灯火中的每一盏,都是对"企业责任"最生动的诠释。
在常德的大街小巷,星宁员工们的身影成了节日里独特的风景。他们拎着印有企业logo的月饼礼盒走亲访友,骄傲地讲述着自己的工作:"在星宁,我们不仅挣到了钱,更找到了尊严。"这些朴素的话语,像蒲公英的种子,在常德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而在千里之外的杭城,星宁集团总部的会议室里,一场关于扩大产能的讨论正在进行。陈博洋展示着新研发的自动化生产线方案,马婉婷则分享着公益医院与食品厂联动的慈善计划。沈浩然看着眼前的一切,突然明白,一个企业的成功,不在于规模有多大,而在于它能点亮多少人的生活。
中秋的月光洒在沅江上,波光粼粼。星宁食品分公司的大门紧闭,但围墙内的桂花树正悄然绽放。八天的假期,是休息,更是蓄力。当员工们带着满满的幸福归来,他们将继续书写属于自己、属于星宁、属于常德的传奇。而这,或许就是商业最温暖的模样——让财富流动,更让幸福生根。
(http://www.220book.com/book/IBY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