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心管理层就“集团化重组”的战略方向达成共识后,接下来的几周,诺亚总部进入了一种既紧张有序、又充满着变革前夕兴奋感的特殊状态。陈晨亲自主持了多次高强度的战略研讨会和架构设计会,与琳达、张治、康莉、凯瑟琳等人反复推敲、论证、细化着“诺亚集团”的未来蓝图。
最终,在一次决定诺亚未来二十年组织形态的关键性董事预备会议上,陈晨展示了最终的重组方案。
“诺亚集团(Noya Group)将作为控股母公司,”陈晨站在巨大的全息投影前,背后是清晰的集团架构图,“负责整体战略、资本运作、核心技术预研(如AI、量子计算等基础科学)、全球品牌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
“在集团之下,我们将根据核心业务板块,设立五大独立运营、自负盈亏的核心子公司!”
他逐一介绍了各个子公司的定位、业务范围和初步的领导人选:
诺亚网络(Noya works):
业务核心: 以N-Talk为绝对核心,涵盖即时通讯、社交平台(瞬间、公众平台)、表情包商店、以及未来规划中的短视频业务和诺亚TV/流媒体平台。同时负责维护原“拇指市场”与Google Play整合后的用户与开发者关系。
战略定位: 诺亚集团的“流量引擎”和“用户入口”,构建面向全球消费者的移动互联网服务生态。
负责人选(暂定): 马库斯·莱赫托宁(Markus Lehtonen)。这位年轻的芬兰技术骨干在周琳离开后,成功稳住了N-Talk的局面并持续推动创新,其能力和忠诚度得到了陈晨的认可。陈晨决定给予他更大的舞台。
诺亚云计算(Noya Cloud):
业务核心: 整合诺亚云基础设施(IaaS)、“诺亚方舟”服务器硬件、企业软件解决方案(PaaS/SaaS,包括与WBM的合作成果)、数据库业务(低语数据库、NBase研发、PostgreSQL支持、DB2云服务)、磐铁存储等所有面向企业(B2B)和政府客户的技术与服务。同时负责管理与超软Azure的深度合作。
战略定位: 诺亚集团的“技术基石”和“企业服务航母”,为全球企业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负责人选(暂定): 张治(Zhang Zhi)。作为集团CTO,由他亲自执掌这个技术含量最高、战略意义也极其重大的子公司,是顺理成章的选择。
诺亚通讯与终端(Noya unications & Devices):
业务核心: 负责所有硬件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包括现有的诺亚X、Q、Y、E系列智能手机,即将启动的Noya X2旗舰项目,以及未来可能衍生的其他智能硬件(如平板电脑 - 如果后续决定重启,也将归于此)。HTC的收购一旦完成,其核心资产(研发团队、工厂、专利)也将整合并入这家子公司。同时,诺亚遗留的通信设备专利授权与标准业务也归于此处。
战略定位: 诺亚集团的“硬件利剑”和“创新载体”,负责打造体验极致、设计领先的智能终端,并守护诺亚在通信领域的根基。
负责人选(暂定): 凯瑟琳·伦德奎斯特(Catherine Lundquist)。由这位技术实力顶尖、对硬件研发充满热情的SVP来领导这家最重要的硬件子公司,是陈晨深思熟虑后的决定。他相信凯瑟琳的专业能力和对品质的极致追求。
诺亚风险投资(Noya Ventures):
业务核心: 管理现有的诺亚未来科技风险投资基金,负责对外进行战略投资和并购(如对HTC的收购就由其主导前期工作),管理被投公司(如低语、磐铁等)。重点关注AI、量子计算、半导体、生物科技等前沿科技领域。同时,肩负着GitHub的联合治理、社区关系维护以及诺亚开源战略(如OpenMeeGo)的推动工作。
战略定位: 诺亚集团的“战略触角”和“生态孵化器”,负责探索未来、布局前沿、构建开放生态。
负责人选(暂定): 琳达·埃里克森(Linda Eriksson)。由CFO琳达来兼管这个涉及巨额资本运作和战略投资的部门,能确保投资决策与集团整体财务战略保持一致,并进行严格的风险控制。
诺亚支付(Noya Payment):
业务核心: 专注于N-Pay移动支付技术的研发、推广、以及与全球金融机构、商户的合作。同时负责与N-Talk、Skype等平台的支付功能整合。
战略定位: 诺亚集团的“金融科技引擎”,构建安全、便捷、全球化的移动支付网络,是未来重要的用户粘性和商业变现手段。
负责人选(暂定): 由于N-Pay的高度机密性和战略重要性,初期将由陈晨亲自高度关注,并可能由一位他极其信任的核心技术负责人(或许会从内部提拔或外部寻觅)来具体执行,暂时不设立独立的子公司CEO。
五大子公司,各司其职,又相互协同,共同构成“诺亚集团”的庞大舰队!
这个清晰而宏大的架构蓝图,让在场的核心高管们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和……兴奋!它不仅解决了当前诺亚业务庞杂、管理效率不高的问题,更为未来的无限扩张,预留了足够的空间和灵活性!
“这个架构只是第一步。”陈晨强调,“具体的子公司内部结构、集团与子公司之间的治理模式、协同机制、财务核算、品牌授权等等,都需要我们后续投入大量精力去设计和完善。但这,就是我们未来前进的方向!”
在确定了组织架构的“形”之后,陈晨紧接着开始塑造诺亚集团的“魂”——明确未来五到十年的核心战略焦点,定义“有所为,有所不为”。
他再次站到屏幕前,语气变得更加坚定:
“诺亚的资源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成为第一。我们必须聚焦!明确我们的核心战场和战略放弃点!”
“有所不为:”
“第一,我们不做纯粹的电子商务平台! 亚马逊(Amazon)、阿里巴巴、以及像拼多多、Shein这样的新兴模式创新者,他们的壁垒太高,基因也与我们不同,我们没有胜算,更没必要陷入无谓的消耗战!”
“第二,在中国市场的即时通讯领域,我们不寻求与微信(WeChat)进行‘你死我活’的对抗! 微信己经是国民级应用,正面硬撼不明智。N-Talk中国版要走差异化路线,服务好我们的核心用户群体,强化国际化特色,并探索与其他生态(如阿里、微博等)的合作可能性。”
“第三,我们暂时不将主要资源投入到VR/AR硬件的研发和市场推广上! 这个领域的技术和生态远未成熟,脸谱(Facebook)的合作,我们将严格限定在‘技术探索’层面,绝不影响核心业务!诺亚要的是成熟的、能带来价值的未来,而不是一场豪赌。”
“有所必为:”
“第一,智能终端(手机为主)是我们的根基,必须持续领先! 收购HTC,全力研发Noya X2及后续产品,在设计、影像、系统体验(Aurora UI + 底层优化)上建立绝对优势!”
“第二,诺亚云和企业服务是我们的战略支柱,必须高速增长! 深化与WBM、超软(超软)的合作,加速NBase自研数据库和‘低语’进化,拓展行业解决方案,成为全球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伙伴!”
“第三,以N-Talk为核心的移动平台和生态是我们的生命线,必须不断进化! 巩固社交和通讯优势,大力发展公众平台、短视频(新方向!)、支付(N-Pay),并与GitHub、OpenMeeGo、拇指市场(Play商店合作)联动,构建强大的开发者和内容生态!”
“第西,面向未来的核心技术(AI、量子计算)必须提前布局! Noya Ventures要敢于投资,内部也要加大预研投入!”
“第五,探索新的家庭入口和用户粘性(诺亚TV/流媒体)! 利用我们与全球运营商的良好关系,尝试推出诺亚品牌的智能电视操作系统或流媒体服务,拓展新的场景和商业模式!”
“有所为,有所不为!”陈晨最后总结道,“聚焦核心,开放合作,拥抱成长,追求极致!这就是‘新诺亚集团’未来前行的航标!”
这场持续了数个小时的战略会议,不仅明确了诺亚全新的组织架构,更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定义了这家科技巨头未来十年的战略航向!
会议结束后,诺亚集团正式成立的消息,以及全新的组织架构和核心战略,首先通过内部邮件和全员大会(线上+线下)的方式,向全球数万名员工进行了通报。消息一出,立刻在内部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变革带来的阵痛在所难免,但更多员工感受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方向感和对未来的强大信心!
诺亚这艘完成重组、明确了航向的“银河舰队”,终于调整好了阵型,准备以全新的姿态,迎接移动互联网“下半场”更加波澜壮阔的挑战!而它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目标,己经锁定——
中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IDR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