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2章:新政余波,破局之思

小说: 大棕王朝   作者:炸天帮拒绝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棕王朝 http://www.220book.com/book/IFA9/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大棕王朝》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第二十二章:新政余波,破局之思

大棕王朝在皇太女杨悦姚雷厉风行的新政推行下,渐渐有了焕然一新的气象。土地改革让许多无地农民拥有了自己的土地,赋税调整减轻了百姓肩头的重担,集市上开始重现热闹繁荣的景象,百姓们的脸上也多了几分久违的笑意。

这日,杨悦姚正在宫殿内与几位大臣商议下一步的发展规划,突然,系统那冰冷且毫无感情的声音在她脑海中突兀响起:“你好,宿主,你的新政虽然取得部分胜利,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有多少百姓识字,张贴告示,如果有人曲解告示内容怎么办。”

杨悦姚闻言,手中的茶盏微微一颤,她的眼神瞬间锐利起来,心中暗自思忖,系统所言的确切中要害。她稳住心神,不动声色地对大臣们说道:“诸位大人,本宫突然想起有些琐事需要处理,今日议事就先到此为止,改日再议。”

待大臣们鱼贯而出,杨悦姚才靠向椅背,在心中默默回应系统:“你说得对,是我考虑不周。可如今新政推行正关键,若是更改宣传方式,恐怕会引发混乱,这该如何是好?”

系统毫无感情地回复:“这正是对你能力的考验,宿主需自行权衡利弊,找到解决之法。”

杨悦姚陷入沉思,她深知,新政的顺利推行离不开百姓的支持与理解,可如今这宣传环节竟藏着如此大的隐患。思索良久,她决定先召集负责新政宣传的礼部官员,了解当前的宣传情况。

不多时,礼部尚书赵大人匆匆赶来,行礼后站在一旁,神色间带着几分疑惑。

杨悦姚开门见山地问道:“赵大人,新政推行至今,张贴告示的工作进展如何?百姓们对新政的了解程度怎样?”

赵大人恭敬地回答:“回皇太女殿下,告示己经在各地广泛张贴,大部分百姓都知晓了新政之事。只是……”

杨悦姚敏锐地捕捉到他的犹豫,追问道:“只是什么?赵大人但说无妨。”

赵大人犹豫了一下,说道:“殿下,近日有下官收到消息,在一些偏远乡村,有百姓不识字,对告示内容一知半解。还有些好事之徒,趁机曲解告示内容,蛊惑百姓,说新政会让他们失去更多。”

杨悦姚眉头紧皱,心中暗自懊恼自己的疏忽。她缓缓说道:“赵大人,此事关乎新政的成败,不可小觑。你可有什么应对之策?”

赵大人面露难色:“殿下,下官也在为此事发愁。如今新政推行正紧,若重新调整宣传方式,时间紧迫,且可能引发更多混乱。”

杨悦姚沉思片刻,说道:“我们不能因为困难就退缩。本宫觉得,我们可以在各地选拔一些识字且可靠的乡绅、学子,由他们组成宣讲团,深入乡村,为百姓们亲口讲解新政内容,答疑解惑,如此可避免百姓因不识字或被人误导而误解新政。”

赵大人眼睛一亮:“殿下此计甚妙!只是选拔宣讲人员,还需谨慎,务必确保他们能准确传达新政之意,且忠诚可靠。”

杨悦姚点头:“此事就交由赵大人负责,选拔之事一定要严格把关。另外,宣讲团出发前,需进行统一培训,让他们深入理解新政的每一项条款。”

赵大人领命而去。杨悦姚深知,解决了宣传问题,还有更多潜在的挑战等待着她。她决定微服出巡,亲自去民间了解新政的实际推行情况。

几日后,杨悦姚带着几名亲信,身着便服,来到了京城附近的一个村庄。正值午后,村里的老人们坐在村口的大树下乘凉,几个孩子在一旁嬉笑玩耍。

杨悦姚走上前去,微笑着向一位老者问道:“老人家,近来生活可好?可听说了朝廷推行的新政?”

老者打量了她一眼,说道:“姑娘,你是外乡人吧?这新政我们倒是听说了,说是要分土地,减赋税,可俺们不识字,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前几日有个人来说,这土地分了之后,过不了多久又要收回去,吓得大伙心里都不踏实。”

杨悦姚心中一沉,看来系统提醒的问题确实存在。她耐心地说道:“老人家,您别听那些谣言。新政是真的为了咱老百姓好,分了土地就是您自己的,赋税也实实在在地减轻了。过些日子,会有专门的人来给大家详细讲解,您就放心吧。”

老者半信半疑地点点头:“但愿如此吧,俺们老百姓就盼着能过上好日子。”

从村庄回来后,杨悦姚更加坚定了完善新政宣传的决心。她回到宫殿,又召集了几位智囊,继续商讨如何让新政更好地落地。

“诸位,如今新政虽初见成效,但宣传问题仍亟待解决。我们不仅要让百姓知道新政,更要让他们明白新政的好处,信任新政。”杨悦姚目光坚定地说道。

一位谋士说道:“殿下,除了宣讲团,我们还可以利用各地的宗祠、庙会等场所,在百姓聚集之时,进行新政宣传。这样既能扩大宣传范围,又能增强宣传效果。”

杨悦姚眼前一亮:“此计可行。我们可以安排宣讲人员在这些场合,以通俗易懂的故事、歌谣等形式,向百姓讲解新政。同时,鼓励百姓提问,现场解答他们的疑惑。”

众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决定尽快将这些措施落实下去。

随着宣讲团的深入乡村,以及在宗祠、庙会等地的宣传活动展开,百姓们对新政的了解逐渐加深。那些原本被谣言误导的百姓,也在宣讲人员耐心的讲解下,消除了疑虑,转而支持新政。

然而,就在杨悦姚以为宣传问题即将解决之时,新的麻烦又接踵而至。有地方官员上报,一些地主豪强虽然表面上配合新政,但暗中却在搞小动作,试图阻碍土地重新分配,还对参与新政的百姓进行威胁。

杨悦姚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这些人竟敢公然违抗新政,实在是胆大妄为!”

大将军王昭请命:“殿下,末将愿带兵前去,将这些不法之徒一网打尽,为新政推行扫除障碍!”

杨悦姚思索片刻后说道:“不可贸然动武,以免引起更大的动荡。我们先收集他们违法的证据,然后依法严惩,同时加大对新政的监管力度,确保新政在各地顺利实施。”

于是,杨悦姚安排了监察人员,深入各地,明察暗访,收集地主豪强违法的证据。在确凿的证据面前,那些试图阻碍新政的人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新政在大棕王朝终于稳稳地扎下了根。百姓们真正享受到了新政带来的好处,对朝廷的信任和支持也与日俱增。

这日,杨悦姚站在宫殿的城楼上,望着繁华的京城,心中感慨万千。系统的声音再次突兀响起:“宿主,你怎么不把你在现代的报纸代入到这里呢!把一些没有办法安排职业的官员下去宣读报纸内容呢?虽然报纸最主要是为广告服务,新政加上朝堂内容,让百姓知道朝堂为百姓做的事情 。”

杨悦姚先是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她在心中回应道:“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在现代,报纸可是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在这里同样能发挥大作用。”

当晚,杨悦姚就召集了几位大臣和幕僚,详细阐述了自己关于创办报纸的想法:“诸位,本宫打算创办一种名为‘朝闻报’的刊物,将新政内容、朝堂要事,以及各地的民生动态都刊载其中。还会安排一些暂时没有合适岗位的官员,深入各地宣读报纸内容,让百姓更全面地了解朝廷的作为。”

一位大臣面露担忧:“殿下,这报纸虽好,但刊印所需的纸张、油墨等物资耗费巨大,且排版印刷之事,也需专业之人,恐怕……”

杨悦姚早有准备,自信满满地说道:“大人不必担忧,这耗费其实不大。我们可以去商家宣传,让他们把自家好的菜品、新的布料之类进行广告投放。只要收取部分广告费用,商家为了自家生意,定会同意给钱的。如此一来,刊印报纸的耗费就能大大降低。不仅如此,过段时间报纸发展起来,还可以为国库增添税收,成为我大棕王朝的一项新兴收入来源。”

又有幕僚问道:“那这报纸的内容由谁来采编呢?如何确保真实准确?”

杨悦姚思考片刻后说:“成立一个采编司,选拔一些有学识、品行端正的文人负责采编。同时,制定严格的审核制度,所有内容需经层层审核,确保无误后才能刊印。”

在杨悦姚的精心筹备下,第一期《朝闻报》很快问世。报纸上详细介绍了新政的实施成果、朝堂为百姓谋福祉的举措,还刊登了一些百姓的心声,以及商家的广告。被安排宣读报纸的官员们,也纷纷奔赴各地,一时间,大棕王朝的街头巷尾、乡村城镇,都能听到宣读报纸的声音。

百姓们对这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他们围聚在一起,认真聆听着报纸上的内容,对朝廷的政策和动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杨悦姚和朝廷也愈发信任。商家们也发现,自从在报纸上投放广告后,自家生意有了明显起色,纷纷主动要求长期合作。

杨悦姚深知,这只是大棕王朝走向繁荣的第一步,未来的路还很长,她将继续砥砺前行,为大棕王朝的昌盛,为百姓的幸福,倾尽全力。



    (http://www.220book.com/book/IFA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棕王朝 http://www.220book.com/book/IFA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