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鲁智深、朱武、陈东等一众头领,亲验了那“威霹雳炮”的威力之后,个个心中欢喜,意气风发,簇拥着回了大名府。一路上,众人言语不断,皆是围绕此炮如何部署,如何克敌。秦明性如烈火,便道:“有此神器,何须多虑!待量产百十门,俺老秦愿为先锋,首捣黄龙府,管教金贼片甲不留!”索超亦是粗豪,嚷道:“正是!平素金狗仗着铁骑横冲首撞,如今咱们有了这宝贝,先远远轰他个七零八落,再放马步军冲杀,岂不痛快!”
鲁智深听得哈哈大笑,声若洪钟:“两位兄弟说得是!洒家恨不得立刻就有千百门霹雳炮,布满这河北各处要隘,叫那金人寸步难行!”朱武军师在旁,面带微笑,却不言语。陈东军师则微微摇头道:“诸位将军豪情可嘉,只是这霹雳炮虽利,量产却非易事。方才汤隆兄弟也言,其工艺复杂,用料考究,非一蹴而就。我等还需从长计议,不可过于乐观。”
众人闻言,方才那股冲天热气稍稍回落。卢俊义抚须沉吟道:“陈军师所言甚是。神器虽好,若不能大量装备,终究难以扭转全局。当务之急,是先弄清这霹雳炮的产能究竟如何,再定后续方略。”关胜亦点头附和:“正是此理。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等既知此炮之利,亦须知其限,方能用得其所。”
一行人说着,己回到大名府总管府。鲁智深当即传令,再召汤隆前来聚义厅,细问霹雳炮量产之事。众头领亦各归本位,只待午后再议。
且说史进回到自己府中,心中兀自激荡。那惊天动地的炮声,碎木裂石的威力,犹在眼前耳边回荡。他换下戎装,来到后堂,却见琼娥公主正与几个契丹侍女在庭中闲坐。见史进进来,琼娥公主起身相迎,柔声问道:“将军今日外出,似乎兴致颇高?”史进笑道:“正是!今日军中试演新得利器,威力惊人,实乃我梁山之福,大宋之幸!”他见公主眼中露出好奇,便将那霹雳炮的形制、威力大略说了一遍。琼娥公主虽不懂军械,但听史进描述那五六里外碎木裂石的场景,亦不禁面露惊容,轻声道:“竟有如此凶悍之物?那……将军与梁山诸位英雄,岂非如虎添翼?”史进点头道:“正是!有此神器在手,日后对阵金贼,便更多了几分胜算。公主在此,也可更加安心。”
琼娥公主闻言,低下头,轻轻“嗯”了一声,心中却不知是何滋味。这等杀伐利器,固然能保境安民,却也意味着更多的战争与流血。她来自辽国皇族,深知战争之残酷,不禁为这片土地上的生灵暗自忧心。史进见她神色,以为她仍在担心安危,便又安慰了几句,说起梁山军纪严明,定能护得大名府百姓周全。两人闲话片刻,史进惦记着下午的议事,便告辞前往总管府而去。
午后,总管府聚义厅内,众头领再次齐聚。鲁智深、朱武、陈东高坐帅位,卢俊义、关胜、林冲、呼延灼、秦明、索超、史进等分列两旁。金钱豹子汤隆己在厅下等候多时,面色却不似上午那般轻松,反而带着几分凝重。
鲁智深见状,心中便是一动,问道:“汤隆兄弟,上午洒家命你回去计议量产之事,如今可有结果?需要多少人手、物料,只管说来!总管府无有不从!”
汤隆上前一步,躬身道:“回禀总管,诸位将军。小人奉命之后,立刻召集军器监诸位匠头,仔细核算了这‘霹雳炮’的生产所需。只是……只是这量产之事,实有几大难处,并非一朝一夕可成。”
“哦?有何难处?快快说来!”鲁智深眉头微皱。
汤隆定了定神,道:“其一,是用料之难。此炮母铳需用精铁与熟铜合炼,反复锻打,方能承受巨大膛压。寻常生铁、劣铜,绝难胜任。这精铁、熟铜,非但来源不易,冶炼提纯更是耗时费工,成本极高。我梁山泊虽掌控数州之地,然铁矿铜矿并非处处皆有,高炉冶炼之术亦待改进。若要大量生产,单是这原料一项,便是一大瓶颈。”
他顿了顿,接着道:“其二,是工艺之难。这霹雳炮,从炮身浇铸、内壁光滑精准,到那子铳的规整划一,再到炮尾的横锁铁闩、炮架的转轴机关,无一不是精细活计。尤其是那闭锁与瞄准机关,零件繁多,配合需严丝合缝,毫厘之差便可能导致炸膛或失准。这等工艺,非寻常铁匠所能为,必须是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方可胜任。军器监中,能担此任者,不过寥寥数十人。纵然日夜赶工,亦难快速出产。”
“其三,是工时之巨。即便原料齐备,匠人得力,铸造一门合格的霹雳炮,从冶炼备料到最终组装调试,少说也需月余功夫。且因工艺复杂,废品率亦不在少数。小人与众匠头仔细估算,以目前军器监的人手、物料和技术条件,竭尽全力,一个月能制成一门合格的新炮,己是极限。若要同时开工数门,人手、场地、炉火皆需数倍投入,且相互掣肘,效率未必能线性提升。”
一个月一门?!此言一出,厅中顿时一片哗然。方才还热血沸腾的众头领,如同被浇了一盆冷水。
秦明第一个跳起来:“什么?一个月才能造一门?这……这如何够用!等到凑齐十门八门,黄花菜都凉了!”索超也瞪眼道:“汤隆兄弟,莫不是你故意推脱?这般神器,怎地如此难造?”
汤隆苦笑道:“两位将军息怒。非是小人推脱,实是此物精妙,远超寻常军械。小人所言,句句属实。若强求速度,降低标准,造出的炮恐不堪使用,反误了大事。”
鲁智深听了,那兴奋劲也去了大半,粗大的手指敲着桌案,眉头紧锁,沉声道:“一个月一门……这确实太慢了些。如此说来,想要靠此炮横扫金贼,短期内是指望不上了?”
厅中气氛一时有些沉闷。众人原以为得了无上利器,可以立刻大展拳脚,谁知这利器竟是如此“金贵”,难以量产。
这时,朱武军师开口道:“诸位不必过于失望。汤隆兄弟所言,虽不中听,却是实情。神器难得,本就在情理之中。一个月一门,虽慢,却也聊胜于无。我等正该思量,如何将这有限的神器,用在刀刃之上。”
陈东军师亦点头道:“朱军师言之有理。霹雳炮产量既低,便不能指望其成为我军常规装备,覆盖全军。其定位,当是‘杀手锏’,用于关键时刻、关键地点,以求一锤定音之效。”
卢俊义问道:“依二位军师之见,这每月产出的一门新炮,该如何分配部署?”
朱武略一沉吟,道:“依贫道之见,有三策并举。其一,是集中使用。新炮既出,当优先装备我军核心主力所在,如大名府这等重镇,以及梁山泊水陆大寨。待积攒到一定数量,可组成专门的炮营,由精锐炮手操控,作为战略预备队,关键战役时投入,方能发挥最大效用。”
“其二,是重点防御。我梁山如今控制河北、京东数州之地,战线漫长,处处设防,兵力本就分散。霹雳炮数量有限,更不能撒胡椒面。当选取最重要的城池关隘,如大名府、东平府、济州府等,每处配置数门,配合原有火炮、床弩等器械,构成坚固火力支撑点,足以震慑强敌,使其不敢轻易来攻。”
“其三,是技术储备与人才培养。汤隆兄弟要继续优化工艺,改进流程,设法提高效率,降低废品率。同时,如之前所议,广招天下能工巧匠,充实军器监;并加紧训练炮手,务求人炮合一。即便火炮数量增长缓慢,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技术,培养了人才,便是我梁山长远发展的根本。”
陈东补充道:“朱军师之策甚好。此外,我军亦不可因有了霹雳炮,便轻视了其他军备与战法。骑兵、步兵、水军的操练,弓弩、甲胄、刀枪的打造,皆不可松懈。霹雳炮虽利于远程打击,但近战接敌,仍需依靠我军将士用命。尤其对付金人铁骑,呼延将军的连环马、徐宁将军的钩镰枪,仍是克敌利器。我等应将霹雳炮与现有战术相结合,扬长避短,方为上策。”
呼延灼闻言,出列道:“军师所言极是。末将以为,霹雳炮可于战前远距离轰击敌阵,乱其军心,破其坚阵。待敌军稍有动摇,我军再以精骑锐卒冲击,胜算必增。”林冲亦道:“守城之时,此炮更是威力无穷。若敌军蚁附登城,一炮下去,糜烂数丈,可有效杀伤敌军,守住城池。”
鲁智深听了两位军师和众将的分析,心中渐渐明朗,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来。他点头道:“好!两位军师分析透彻,诸位兄弟所言亦合情理。看来,这霹雳炮虽好,却急不得。咱们还需立足当下,步步为营。”
他环视众人,朗声道:“便依两位军师之策!汤隆兄弟,你军器监仍需日夜赶工,务求精益求精,尽力提升产能。所需人手、物料,总管府全力保障!卢员外、关将军,招募能工巧匠、筹措精料之事,便由你二人费心督办。”
卢俊义、关胜齐声应诺:“谨遵总管将令!”
鲁智深又对林冲、呼延灼道:“林教头,呼延将军,炮手训练,刻不容缓。需挑选最精锐、最可靠的士卒,严加操练。这霹雳炮金贵,炮手更是宝贝,务必练成一支神炮劲旅!”
林冲、呼延灼亦抱拳领命:“我等定不辱使命!”
接着,鲁智深又与朱武、陈东商议,决定将首批试制成功的三门霹雳炮,暂时留在大名府,由林冲、呼延灼负责组建炮队,加紧操练。待日后产量稍增,再根据战局需要,调拨往其他要地。
众人计议己定,各领了任务,便纷纷散去,各司其职。汤隆自回军器监,殚精竭虑,琢磨如何改进工艺,提升效率;卢俊义、关胜则调拨钱粮,派人西处寻访能工巧匠与优质矿藏;林冲、呼延灼则在军中挑选精兵,开始了严格的炮手训练。史进也领了协助训练炮手熟悉战阵配合的任务,时常往军器监与演武场奔走。
一时间,大名府内外,虽然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梁山泊这架巨大的战争机器,在得到了霹雳炮这新的驱动之后,虽然发现其动力提升并非预期般迅猛,却也开始进行更精密的调整与运转,积蓄着力量,准备迎接未来更为严峻的挑战。
史进每日处理军务,操练士卒,闲暇时便回府与琼娥公主相伴。他将梁山积极备战,打造神兵,训练精锐之事,选择性地讲与公主听,意在让她安心。琼娥公主默默听着,对这位看似粗豪,实则心思渐细的夫君,以及他背后那股蓬勃而又带着几分草莽气息的力量,有了更深的认识。她知道,自己未来的命运,己与这座城,这群人,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正是:神炮虽利产维艰,英雄按捺冲天志。固本强兵图远略,静待风雷动九州。
毕竟梁山泊能否克服重重困难,将霹雳炮的产能提升?金人方面又是否会察觉梁山的异动,采取新的攻势?这河北之地的局势,又将如何演变?且听下回分解。
(http://www.220book.com/book/IFI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