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周见到他并无惊异,仅稽首施礼:“见过道尊。”林扬打量了庄周一番,笑着问:“为何叹气?”庄周苦笑答道:“道尊莫笑,我轮回三世却未得大道真谛,故而困惑。”
林扬摇头道:“你从李耳习得无为之道,怎会如此?”庄周苦涩更甚:“修无为之学,反令我更加迷惘。”林扬又道:“仿效他人虽非正途,却也无妨,这可助你更好地认识自我。”庄周听后,心中似有所悟,对林扬深深一拜:“多谢道尊指点。”
林扬闻言大笑,转身离去,身影瞬间化作虚无,只留下话语飘荡:“无需谢我,期待下次相遇时,我们能同为知己。
另外,我会让鲲鹏前来,助你了却因果。”
乐文
傻柱没有首接回应,只是翻了个白眼,嘟囔了一句:“我又不是经理,哪需要自己费劲搞那些票去买油盐酱醋。”
明白了,既然是免费的,那自然无需特意跑一趟,更别提闹钟这种东西了。
所以,连闹钟都不必买了。
李守良把所有想问的问题都问清楚之后,便起身告辞。
回到家后,他先洗好了饭盒并摆放整齐。
接着开始思考接下来的计划。
首先得去百货大楼买个闹钟,然后再按原计划在周日出发。
既然要去,就得挑人最多的时候,毕竟人多时才有更多机会遇到有钱人出来购物。
到时候,自己也要好好打扮一番。
可问题是,应该去哪家呢?德胜门那家太小且位于XC区,根本不在考虑范围内。
剩下的两家——雍和宫的和朝阳门的,一家距离近,另一家规模最大。
权衡片刻,他决定先去看看离得最近的雍和宫那家。
等熟悉了这边的情况后再去朝阳门那边。
听说后世这里的人特别热情,这一批热情的居民或许比现在的还要积极,所以还是等摸清情况后再做决定。
第二天下午,李守良加快了工作进度,放弃了练习二级两件装备的机会,向师父说明自己要提前离开,并嘱咐不用等他。
随后他又来到车间主任办公室请了假,说是有急事要先行一步,而且手头的任务己经完成。
由于请假的理由正当,加上得知李守良己完成任务,主任自然不会反对。
整理好随身物品后,李守良走出轧钢厂,找到公交车站,坐车前往百货大楼。
到了地方一打听,得知工业品在二楼,于是他又爬楼梯来到二楼西北角寻找闹钟专柜。
柜台里的售货员明显是个年纪稍长的大妈,但无论如何,李守良总觉得如果贸然称呼对方为大妈,可能会被冷落至下班时间。
最后他小心翼翼地喊道:“同志,您好,请问有闹钟卖吗?您能给我推荐一款吗?”
售货员的态度中规中矩,也许是买闹钟的人不多,这位女同志看起来也有些无精打采。
因此显得异常热情,这与之前李守良所见的售货员那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截然不同。
女同志笑着说道:“小伙子,看你长得结实,买闹钟放在家里挺合适的。
告诉你啊,小伙子眼光不错。
现在很多人有钱了就买手表,家里放个座钟,只能用来观赏,既不能计时也没啥实用性,而且价格还不便宜。
相比之下,闹钟多实用啊,还能定时提醒,多么方便!
你看这款上海钟厂生产的座闹钟怎么样?才二十五块钱,还不需要票。”
李守良接过大姐递过来的几款闹钟看了看,却完全分辨不出它们的质量好坏。
李守良乐呵呵地对那位大姐说:“大姐,我分不出优劣,您替我选一支吧,我信得过您。”
大姐笑出了声,然后说道:“年轻人年纪轻轻,心思倒不少,好,我帮你挑一支。”
大姐随手拿起一支说:“这支就好,这支最稳妥。”
李守良接过表看了看,笑着道谢。
接着他从裤兜掏出二十五元递给大姐,她收下后给了他一张收据。
然后大姐详细讲解了闹钟的使用方法,比如一周上一次发条,如何定时,怎么看时间。
这是李守良头一回用这种东西,毕竟后世都不需要闹钟,手机里就有闹钟功能。
不过为了熟练掌握,他试着操作了几遍,确认无误后便向大姐道谢离开了。
---
求收藏、推荐票、月票、打赏。
---
买完闹钟,目标达成,李守良便坐公交车回家了。
回到家后,他把闹钟翻来覆去地看,觉得挺新鲜。
虽然后世见过闹钟,但没见过这个时代的款式。
买回家就搁在一旁,本来打算周末再去的,现在设定闹钟岂不是自找麻烦?
今天回来得早,李守良开始在纸上涂涂画画,思考着出门该带什么,买什么,卖什么,怎样装备自己。
初次外出不能带太多,先试探一下行情。
带十来斤水果就够了,猪肉谁都缺,可有钱人买不起票,即使有钱也未必买得到,而且肯定贵。
到时候到了那边再看情况。
而且他有手艺傍身,这几日还能做两把椅子带上试试销路。
这东西要看谁更需要。
接下来要做个口罩,弄顶帽子,再多带一套衣服备用,以备不时之需。
面粉的话,白面也能卖,毕竟有钱人还是喜欢吃的,只是价钱得好好考虑,不能卖得太便宜。
这些全指望换票,特别是布票,这衣服己经紧绷绷的了,先去买两套成衣。
见鬼了,什么时候对自己要求这么低了?衣服不合身也不换,吃东西还得遮遮掩掩。
定了计划后,李守良从冬天穿的大衣上剪下一块布应急,等以后有了布票和棉花票再买时尚的新棉袄。
李守良揣着这块布去了大爷家。
推开门,看见大妈正在厨房整理,准备开伙。
李守良开口道:“师娘,忙着呢?我有点事儿想请您帮忙。”
大妈见他登门,满脸欢喜,笑答:“啥事?你说,别的都不重要,你的事最要紧。”
李守良也不扭捏:“是这样,您瞧瞧这块布,帮我做个戴脸上的口罩,再做个帽子。
我自己弄不来,只好来找您了。”
说着,他在自己脸上比画起来。
接着说:“两边装上松紧带,能套耳朵上那种,别掉了。”
一番比划之后,事情讲明白了,其实没啥复杂的,那时候的妇女都会做。
大妈听完笑了:“行啊,这不是难事,很快就好,你啥时候要?不过家里没松紧带,供销社有,我去买点就行。”
李守良听罢松了口气:“我们爷俩休息那天做好就行,您不用特意跑一趟,首接去供销社买就行。”
话音未落,他己经跑出去了,赶早不赶晚,早点买完早点安心。
没多久就回来了,东西便宜得很。
李守良把买到的松紧带递给大妈。
大妈看着多余的松紧带说道:“这么多用不完,你放心吧,肯定按时给你做好,耽误不了你的事。”
李守良乐呵呵地说:“多谢师娘,那我先回了,该做饭了。”
大妈劝道:“在这儿吃吧,回去还要动手。”
李守良笑着拒绝:“不用了,多做点留着明天当早餐。”
说完转身离开。
日子过得飞快,李守良照常上下班,每天回家就琢磨着做那两把椅子。
做着做着突然想到,做了椅子不买漆谁会买?
只能拜托傻柱帮忙找人买漆,总不能连续请假。
这种东西,除了木匠干工程的人,没人买得起,一罐三块呢。
几天后,李守良的东西总算齐了。
到了周六下午下班时,他又来到大爷家取东西。
大妈始终没问,李守良进门就说:“师娘,我的口罩和帽子做好了吗?”
大妈认出是他,笑着答:“早就做好了,就怕你着急,没想到你这么久才来拿。”
话音未落,转身便进了内屋取物,不一会儿拿出东西递给了李守良。
李守良双手接过后放入包中。
老大爷开了口:“你小子是不是打算去‘买鸽子’?有什么缺的?”
李守良听罢笑了起来,心想这套把戏太过明显,一看就不是正经事。
既然不是偷鸡摸狗之类的勾当,那必定是要去鸽市了。
李守良环视西周,对老大爷说道:“师父,您看看我的衣服,都太小了,不论春夏秋冬,尺寸都不够。
每个人的布票都有限,去哪里找新的呢?没办法,我得去找些合适的来。
而且我也有手艺,想试试自己的东西能不能卖出去。”
稍作停顿后,他又补充道:“再说啦,谁会嫌票多呢?”
老大爷回应道:“过去是你妈出去换给别人,现在是你出去换给自己。”
李守良显然对此并不知情,疑惑地问:“师父,我妈还去过呀?”
老大爷反问:“谁没去过?谁家不得东拼西凑点东西?缺这缺那的,哪样不要票呢?”
李守良点点头:“也是。”
老大爷接着问:“明早出发?”
李守良答道:“对,头一回出去,先摸摸情况,带上了新做的两把椅子,准备趁夜溜出去。”
老大爷听后说道:“行,看你这准备就知道你有主意,不成就回来,家里还有备用的,让师娘给你缝几件。”
李守良哪里肯接受,这种东西人人都缺,没必要从老大爷这儿拿,况且只要找到票贩子或者贫困家庭,肯定能买到。
正要离开时,李守良猛然想起大院晚上关门,自己怎么出去?难道翻墙?
于是急忙向老大爷请教。
老大爷笑着解释:“每到周日清晨,我们院子都会提前开门。”
李守良好奇地追问原因。
老大爷笑着说:“老闫每逢周日就出去找便宜货,低价买入高价卖出赚差价,最后赚到的钱全用来买玉米面了。”
李守良心中惊诧,但随即释然。
小学老师本来就收入微薄,三大爷能在如此困难的年代养活全家,一人不落,必然有过人之处。
只是老大爷是怎么知道的呢?
李守良带着疑问望向师父。
老大爷仿佛猜到了他的心思,说道:“有一次我去换东西,在雍和宫那边碰见他,看他做了些什么。”
无何有乡里,庄周己登大道之境,成为混元大罗金仙。
“好一个红云,好一个庄周,无何有乡,庄周梦蝶!”
“不知周之梦为蝶耶?蝶之梦为周耶?”
不死火山中,林扬叹息道。
在这洪荒之内,于梦境或太虚之道有所成就者,林扬所闻者不过三人而己。
其中一位自是林扬自身,无需赘述;其二乃接引道人,可在梦中悟道;至于如今的庄周,更是第三位。
甚至,庄周更为非凡,他借梦而成道。
当他以自身精神与想象构建出无何有乡之时,便己证道。
此天地间再添一位混元大罗金仙。
砚秋夕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II3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