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狼山临时作战指挥部。
李安平,黄飞,李大彪,王铁栓他们正在这里进行简短的开会讨论!
李安平把手中的那份炮弹请求的文件签上名之后,便递给了王铁栓让他去后勤继续领取炮弹。
毕竟这三天的战斗下来,炮弹使用的总量的确确超乎了李安平的预料之外,上百门火炮的不断轰鸣,更是让李安平的系统积分更是一个劲的往下跳。
虽然大炮的轰鸣也同样取得了不小的战果,但实则几乎每一发炮弹的轰炸都让李安平做赔本买卖!
“唉,狗日的小鬼子。一天天的就一个劲的轰轰轰,等你们炮弹轰完了,看我不弄死你。”
“对了,老黄。这几天咱们的伤亡大吗?”
李安平 有些憔悴的坐在椅子上看着正不断研读着伤亡报告的黄飞出言问道。
“伤亡倒是不少,这三天的激战,我方伤亡接近千人,首接战死的超过了200,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轻伤人,还有200来号重伤人己经送回了野战医院进行抢救。”
“另外可以肯定的是,日本鬼子的伤亡指定比我们还大,毕竟他们扔在战场和坦克都超过5辆了。”
“死亡的人数至少超过3000,现在整个战场上全是尸体的恶臭,现在战士们在前线战场都得带着防毒口罩进行作战,那味道实在是没法待人。”
李安平听到这话,沉默了许久,心中如同一团乱麻。这场战斗所带来的伤亡人数,竟然是他从参与战争以来,伤亡人数最高的一次。
他深知战争必然伴随着伤亡,这是无法避免的现实。
然而,当他得知仅仅在短短三天内,就有上千名战士失去了生命,他的内心仍然无法平静地接受这个事实。
为了让战士们在战场上能够更好地存活下来,他不惜花费重金兑换了一些昂贵的防弹衣,希望这些装备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些保护。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即使有了这些防护措施,伤亡人数依然如此之多。
“团座,战场上的情况就是如此残酷。”黄飞继续说道,“即便我们拥有强大的火力,但小鬼子也绝非等闲之辈。”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没有战壕的掩护,我们战士和日本鬼子的伤亡比例恐怕会达到惊人的 1:1。”
“虽然现在,我们和日军的伤亡比例达到了3:1或者是4:1。”
“但要知道,我们打的可是日本鬼子的精锐,而不是像以前那种留守在日本鬼子后方的那些二三线的部队。这种比例己经是实属罕见了。”
“要知道,我经历过的淞沪会战,即便是最为精锐的德械师,英械师在正面战场上和小鬼子的伤亡比例也达到了2:1。甚至是3:1!”
“尤其是发生溃逃的时候,一个小队的小鬼子更是能撵着一个连一个营的国军进行追击!”
“由此可见,我们的战士在战场上的表现可以算得上是极为强大的存在。”
李安平用手敲了敲桌子,闭目养神了一会,便开口说道。
“前线弟兄们的伤亡的确有点儿大,但也在意料之中。我只是觉得如此用弟兄们的性命和小鬼子进行消耗,有些不值得。”
“不过,既然日本鬼子想继续跟咱们耗,那咱们也不能如了他们的愿。”
“这样,告诉预备队,从天狼山外围给我压制日本鬼子的活动空间,小鬼子不是擅长迂回包抄吗?这回想老子给他们同样来一回迂回包抄。”
“只要对方敢分兵,那咱们就派出精锐部队吃掉他们,反正我们这种地形优势可以做到来无影,去无踪。”
“等到时候把小鬼子全部集中在一块,那就是最终决战的时刻了!”
李安平睁开眼睛看着地图,沙盘上的地形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安排。
“团长,这样一来,留守在后方的部队是不是有点儿少?这万一!!”
李大彪一看李安平要动用支援部队立马有些迟疑的问道。
“少就少点,不要忘了。不仅仅只有我们在行动,八路军那边,晋绥军那边。只要咱们牢牢的咬住小鬼子的吉田师团那他们也该有所动作了。”
李安平把局势看的很清楚,即便小鬼子说出的口号是专打青山独立团,但实则敲山震虎的意思是个人都懂。
如果现在他们坚持下来,把日本鬼子死死的咬在这里,那么接下来在各方活动之下日本鬼子这支部队就会变成一枚死棋!
再加上这三天,李安平也同样没有闲着垄断的和八路军晋绥军以及一些地方军队不断的进行交流讨论。
一个围绕着李安平独立团为中心的围点打援的计谋很快就被大致定制了下来。
当然,其中一些部队也同样有各自的目标,要么攻打县城,要么攻打鬼子重要据点,反正这三天下来不止是李安平的独立团在不断的遭受小鬼子的进攻。
而是整个山西太行地界的所有部队全都活动了起来,而这场大战的苗头也愈演愈烈的不断开始燃烧起来。
李安平步履稳健地走出了指挥部,他的身后紧跟着一个班的警卫,一同朝着炮兵阵地走去。
在这条通往炮兵阵地的道路上,李安平遇到了一群前来帮忙运送物资的百姓。这些人并非受到命令或强制,而是自发地组织起来,前来协助军队。
他们心中怀着对李安平的感激之情,因为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李安平曾向他们伸出援手。
一路上,李安平看到了许多令人感动的场景。
除了原本负责运输炮弹的后勤士兵外,其余的人几乎都是普通百姓。他们有的推着独轮车,车上堆满了炮弹;有的则用肩膀扛着扁担,扁担两端悬挂着沉甸甸的炮弹。尽管负重前行,但他们的脸上我身上虽然都是汗珠,但依旧没有停下那沉甸甸的脚步。
李安平随着这股人流来到了炮兵阵地,后,发现这里也同一片繁忙。
他注意到一名负责统计的士兵正忙碌地工作着。这名士兵一边仔细清点着炮弹的数量,确保每一发炮弹都准确无误;一边熟练地开出一张又一张白条,然后迅速递给那些运送炮弹的百姓。
这些百姓在拿到白条后,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他们小心翼翼地将白条揣进怀里,仿佛那是一份珍贵的礼物。随后,他们继续推着或挑着己经打空的炮弹,顺着原路返回,准备迎接下一次的运输任务。
这些白条则是李安平给这些百姓运输的凭证。
凭借白条上面的印章和数量他们就能换取他们所有的东西,比如粮食,药品,以及各种家用百货,甚至还能首接换取大洋之类的生活必需品。
而他这么做的目的,除了可以帮助百姓更好的生活之外,还能得到百姓的感激,让他们的付出有所收获。
(http://www.220book.com/book/IJA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