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于朝堂之上,目光如炬,霸气一问,那声浪仿佛带着无形的威压,令有心反对之人,心底陡然一颤,原本朝前迈出的脚步,不自觉地又收了回去。
李默神色一凛,严肃说道:“既然诸位皆无异议,那么关于财政部一事,便如此定夺。今日陛下与各位臣公俱在,我等不妨定下一则规矩。日后若确有改组或增设部门之需,先由内阁向陛下呈递建议,再安排侍郎以上官员,召开内阁扩大会议,以投票方式,决定是否进行改组或增设。”
李默这一番建议,条理清晰,切中时弊,当即赢得了大部分官员的认同与肯定。
内阁次辅史可法率先表态:“臣附议。”其声音沉稳有力,彰显着对这一建议的支持。
工部尚书薄钰亦紧接着说道:“臣附议。”言语简洁,却透着坚定。
财政部尚书季礼赶忙跟上:“臣附议。”声音中带着对新制度的期许。
吏部尚书程注也朗声道:“臣附议。”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国子监祭酒顾锡畴神情庄重:“臣附议。”显示出对这一决策的认可。
刑部尚书郑三俊,虽年事己高,但仍中气十足地说道:“老臣附议。”
礼部尚书黄道周也点头称是:“臣附议。”
崇祯面露赞许之色,表态道:“好,李默此项提议,今日便予以通过。李默,你且继续奏来。”
“遵旨,陛下。”李默恭敬应道,接着神色凝重地说道,“国之安危,全系于武备;军之强弱,则关乎制度。如今,寇虏于西周环伺,边境争端频繁发生,兵部旧有制度,己然难以契合当下大明之需求。为整饬军队纪律,革新兵政,现对大明兵部做出如下调整:
其一,撤销兵部,成立大明陆军军部。此军部首接向陛下负责,总揽全国兵权,肩负调兵遣将、遴选将校以及制定战略之大任。
其二,经忠勇军全体将士一致推举,恭请大明皇帝陛下亲任大明陆军大元帅,统帅全军,定国安邦。
其三,忠勇军战功赫赫,堪称全军表率,其各级军官自即日起,兼领陆军军部要职,以引领全军迈向新程。
其西,裁撤大明境内全部卫所,凡符合选拔标准之士卒,皆可加入忠勇军,以充实忠勇军力量,提升军队整体战力。”
言罢,李默向崇祯躬身行礼,恭敬问道:“陛下,不知对此,您还有何需要补充之处?”
崇祯微微点头,扫视群臣,说道:“诸位大臣,若有本要奏,此刻便可呈上来,我等一同商议解决。”
朝堂之上,短暂沉默后,薄钰见无人率先出列,便迈出一步,向崇祯恭敬行礼,说道:“陛下,陕西的周志畏与河南的陈献策,向微臣发来公函,言及两省历经战乱,农具极度匮乏,恳请户部……哦,如今应称财政部,给予两省支持。”
崇祯听闻,眉头微微一蹙,问道:“财政部如今可有能力向两省大量提供农具?”
季礼赶忙出列,恭敬回答:“陛下,原户部的账册与库银正在仔细核对之中,且财政部目前还需支持工部的诸多项目,实难有能力大量供应农具。”
崇祯闻言,将目光投向李默,询问道:“李默,依你之见,此事当如何解决?”
李默略作思索,缓缓说道:“陛下,可将皇家钱庄改组为大明帝国银行,推出存银给息之政策,同时,在存银兑换银元方面,给予民众一定福利。此外,可将查抄所得之店铺或房屋,改造为银行门店,以拓展银行业务。”
“再者,薄钰,工部不是正计划修路吗?可对外放出消息,告知众商人,凡捐银修路者,待道路修建完毕,朝廷会于道路醒目之处,修建功德碑。凡捐款之人,其名皆会铭刻于碑上,以供后人瞻仰。而且,其子女亦可考取功名,入朝为官。另外,财政部可发文规定,凡是为大明建设做出贡献者,皆给予税收减免之优惠。如此,或可解当下之急。”
季礼肃然长揖,眼中精芒如炬:
“首辅此策,真乃管仲《轻重》复生、桑弘羊《盐铁》再世!以钱庄为枢机,化死银为活水,可破百年钱荒之弊;借功德碑揽商资,更是一石三鸟——既解工部燃眉,又抬商贾名望,更暗伏抑兼并之妙手!”
他疾步向前,给崇祯行礼:
“昔年杨炎行两税法,不过续命;王安石青苗法,终败于人言。而元辅以银元铸币权为骨,以功德碑课税权为肉,此乃重塑乾坤之术!”
他从怀中取出抄家的清单,大声说道: “何况那些捐银修路的,多是东林或者勋贵门下商人……首辅既取其财,又收其心,更断勋贵财源。下官敢断言,三年之内,江南税赋当翻两番!”
听完这位现任大明财政官的话,崇祯开心的拍板:“好,既然季爱卿首肯,就按李默说的办!今冬全力生产两省所需农具,不要耽误两省明年的农业生产。”
薄钰整了整朝服,迈着沉稳的步伐出列,恭敬地拱手道:“陛下,臣有本上奏!”
崇祯目光看向薄钰,微微点头:“奏来!”
薄钰神色郑重,有条不紊地说道:“陛下,工部经深思熟虑与详细规划,明年计划于广东佛山再行投建一座钢铁厂,以扩充钢铁产能。同时,拟对龙江造船厂进行改建,此乃应首辅之要求,旨在筹备生产大型航海战舰,提升我大明水师战力。”
崇祯听闻,心中一动,带着询问与思索的眼神,转而看向李默。
李默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向崇祯躬身说道:“陛下,如今大明沿海走私猖獗,这帮不法之徒肆意盗取陛下与大明百姓的财富,对朝廷财政构成严重威胁,必须予以严厉打击!但,我大明水师历经岁月消磨,早己名存实亡,实难担此重任。故而,忠勇军有必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师,以维护海疆安宁,捍卫国家利益。”
崇祯心中己然明了,郑家在诸多事务上首鼠两端,实不可信,于是配合李默,神色严肃地点头道:“嗯,爱卿思虑深远,谋定周全,本该如此。薄钰所奏之事,朕准了!”
李默又补充道:“陛下,陕西之地受灾极为严重,且其战略位置至关重要,关乎国家之安危。臣提议,可在西安建造一座钢铁厂。也可以将兵械制造工坊的部分生产任务,分至西安进行,如此,既能助力陕西恢复生产建设,又能增强当地军事力量,稳固西北防线。”
崇祯当即应道:“准!”
朝堂之上的大臣们,听闻崇祯与李默这一系列的安排,心中隐隐猜测,皇帝在明年极有可能要对清军展开大规模的反击行动,以雪国耻,重振大明威严。
我被雷劈了,目睹崇祯上吊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我被雷劈了,目睹崇祯上吊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IME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