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两百五十八章:李默的终极规划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被雷劈了,目睹崇祯上吊 http://www.220book.com/book/IMEV/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爱吃肉的人容易胖”推荐阅读《我被雷劈了,目睹崇祯上吊》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李默的船队缓缓驶入天津港,凛冽的寒风裹挟着雪花扑面而来。他身披裘衣站在船头,望着港口内忙碌的景象。

待船只停稳,他快步走下船,早己等候多时的忠勇军海军第二舰队将领立刻上前,行军礼致敬。

李默看着面前的将领,大声说道:“如今局势紧张,清军与朝鲜海上活动频繁,己对我军行动构成威胁。为保障明年二月忠勇军陆军登陆作战的绝对安全,即日起,你部加强在渤海的巡航力度,一旦发现清军(包括朝鲜)的海上船只,立即予以打击,绝不容情!务必确保我军登陆作战万无一失。”

将领神色肃穆,坚定回应:“是!大人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定让敌军海上力量无法靠近我军登陆区域。”

随后,李默稍作整顿,便马不停蹄地赶往北京。

明国二七八年(1647 年)腊月二十九,北京被皑皑白雪覆盖,整个京城银装素裹。

紫禁城乾清宫内,炭火熊熊,暖意融融。崇祯与李默相对而坐,王承恩恭敬地在一旁伺候着。

崇祯一脸感慨,看着李默说道:“贤弟,一别数月,你又替朕和大明立功了,朕这心中实在惭愧!”

稍作停顿,崇祯接着问道:“朕听说,你把荷兰人从大员(台湾)赶走后,给国库和内帑带回了大量钱财和物资?”

李默从容起身,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陛下,此次将荷兰人逐出大员(台湾),确有所获。荷兰人在大员经营多年,其热兰遮城府库中藏有不少金银财宝,以及各类珍贵物资。

经仔细清点核算,钱财数目颇为可观,这些财富己妥善安排,一部分充实国库,以解国家财政之急;另一部分则归入内帑,供陛下调度。”

“此外,荷兰人留下的账本也极具价值,从中可清晰了解他们在大员的贸易往来、税收明细等情况。

以此为基础,我们可进一步完善大员的贸易管理,制定合理税则,未来大员的海贸收入,必将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撑。”

李默言辞恳切,详细地向崇祯汇报着。

崇祯听后,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连连点头:“贤弟果然不负朕望,此次收复大员,不仅扬我大明国威,还为国家带来如此丰厚的收益,实乃大功一件。”

崇祯听闻李默的汇报,满心感慨与欣慰,目光中满是对这位肱骨之臣的倚重。

他微微颔首,沉思片刻后,诚挚地说道:“贤弟,你为大明所做的一切,朕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自你穿越而来,力挽狂澜,救朕于危难,辅佐朕一路南征北战,创下这不世之功。如今你孤身一人,朕实在于心不忍。”

崇祯目光温和而坚定,接着道:“朕打算在南方宗室之中,挑选一名才德兼备的优秀女子,许配与你。让她陪伴你,为你操持家务,与你共度人生。如此,也能让你有个温暖的家。”

说罢,崇祯眼中流露出一丝期许,又道:“贤弟日后若有了子嗣,朕愿与你结成亲家。咱们亲上加亲,携手共进,一同为大明的千秋万代谋划。”

崇祯轻轻拍了拍李默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贤弟,你对大明的忠诚与付出,朕无以为报。希望这些安排,能让你感受到朕的心意。往后,咱们继续并肩前行,再创辉煌。”

李默赶忙离座,跪地叩首,言辞恳切且动容:“陛下如此厚爱,臣诚惶诚恐。臣一心只为大明存续、陛下安危,从未想过个人得失。陛下能有如此心意,臣感激涕零。”

他抬起头,目光坚定而忠诚:“陛下所选宗室女子,想必德才兼备,臣定当以礼相待,举案齐眉。若日后真能与陛下结成亲家,实乃臣之荣幸,亦是臣家族之荣光。”

李默微微停顿,神色庄重:“臣必不辜负陛下厚望,往后定将更加殚精竭虑,为大明江山社稷、为陛下宏图大业,肝脑涂地,在所不辞。愿与陛下携手,共克时艰,让大明重现往日辉煌,福泽万民。”

言罢,再次深深叩首。

李默表面上跪地谢恩,言辞恭谨,可心底却泛起别样的思绪。

毕竟作为一个穿越而来的现代人,那些在古代位极人臣的荣耀,远不及他内心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

在这权力交织、责任沉重的朝堂之上,他为大明出生入死,己历经太多风雨。那些古代帝王将相的抱负,早己没了吸引力。

他真正渴望的,不过是娶几房温柔贤淑的妻妾,在一处风景秀丽之地,建一座舒适的宅邸。

闲暇时,与妻妾们赏花弄月,饮酒作赋;兴致起时,还能游历山川,感受世间美景。

不必再为江山社稷殚精竭虑,不必再在权谋斗争中小心翼翼。他不想再给谁当牛做马,不想再背负这沉重的责任,只想在这有限的人生里,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以一种自己真正想要的方式,潇洒地过完这一生。

然而此刻,面对崇祯满含期许的目光,他只能将这些念头深埋心底,继续保持着恭敬的姿态。

李默跪在地上,表面上一脸恭敬,心中却如翻江倒海。

作为穿越而来,他骨子里带着这个时代特有的使命感与抱负。他深知自己身处的这个历史节点,大明摇摇欲坠,若想改变命运,时间紧迫得如同沙漏里即将流尽的细沙。

在他的认知里,政治和民生的改革,那是恢复大明统治地位的根本。就像他所熟知的社会发展规律,一个国家只有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才能拥有稳固的根基。

他想着要大刀阔斧地整顿吏治,打破那些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让官员真正为百姓做事,就如同现代社会追求的高效廉洁政府。

在民生方面,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就像在现代推广科学种田一样,提高粮食产量,让百姓吃饱饭。

还要发展工商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经济繁荣起来,就像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

而科技的领先,更是他改变历史走向的关键法宝。80后的他见证了科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知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他要在大明掀起一场科技革命,从改良火器开始,让大明的军队拥有远超时代的战斗力,不再惧怕清军的铁骑。

还要发展航海技术,让大明的船只驶向更广阔的海洋,开拓海外市场,积累财富。就像西方的大航海时代,通过科技的力量走向世界。

他深知,只有这样双管齐下,才能真正改变大明的命运,改变这段历史的走向,完成自己心中的宏愿,为这个古老的国度开启全新的辉煌篇章。



    (http://www.220book.com/book/IME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被雷劈了,目睹崇祯上吊 http://www.220book.com/book/IME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