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六十五章:李自成的危机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被雷劈了,目睹崇祯上吊 http://www.220book.com/book/IMEV/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我被雷劈了,目睹崇祯上吊》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宋铁的第一军沿着官道抵达南阳城外,这官道位于南阳城南侧,官道穿过开阔农田,根据情报显示,这里是最佳的火炮阵地,但需防骑兵突袭。

宋铁骑马奔向西侧的丘陵高地,居高临下,南阳城尽收眼底。

宋铁拿出单筒望远镜,观察南阳城城池结构,南阳城呈方形,城墙高约7米,西面有瓮城,护城河宽约5丈,但旱季可涉渡。

西南角城墙在万历年间曾坍塌,宋铁重点观察了这处城墙,修补痕迹明显。

旁边的炮兵营长王铁柱,也举起单筒望远镜细细打量着这座坚城,镜筒里,西南角城墙上一道歪斜的修补痕迹格外显眼。

"王铁柱!"宋铁突然喝道。

"末将在!"一个满脸烟灰的粗壮汉子快步上前,腰间别着的铜制测距仪叮当作响。

宋铁指向西南角:"看见那道'伤疤'了吗?万历年间的老伤口,该让它重新裂开了。"

王铁柱咧嘴一笑,露出一口黄牙:"将军放心,咱们的红夷大炮专治这种老伤!"

宋铁从西侧高地上下来,副军长李二狗和指导员林深来到他跟前。

李二狗看着西侧的丘陵地带,有些担忧:“西侧缓坡丘陵地带,散布坟冢和灌木,容易隐藏伏兵,我提议在军营西侧挖两道壕沟,抵御有可能出现的骑兵。”

林深附和道:“李军长说的不错,我觉得再加一条,在东侧毗邻白河,地势低洼处,用树干涂黑伪造成火炮,夜间点燃火把虚张声势,可以诱导南阳城守军分兵防范。”

王铁柱建议:“南阳城北侧,有一处小山,临近小山的山脚有一座废弃砖窑,距城500步,隐蔽性强,可架设观察哨,而且那小山可以阻挡敌军迂回包抄。”

宋铁听了三人的分析,不住的点头:“你们的意见都很好,就这么安排。咱们再讨论一下炮兵阵地的具体安排。”

接下来,西人开始讨论炮兵的具体设置,最后达成一致意见:主阵地设在南侧官道,布置三十门红夷大炮,炮位深挖防炸,炮口垫铁片调整仰角,可使最大射程达到二里地。

每炮配20人,首轮实心弹轰垛口,次轮链弹扫城楼守军 。

西侧丘陵作为辅助阵地,隐蔽布置二十门佛郎机炮,预设霰弹,专打增援瓮城的敌军,炮位周围撒铁蒺藜,防李过率骑兵夜袭踹营。

方案定下后,西人分头行动,各自指挥部队去了。新军自改番号为忠勇军的第一战即将打响,中军大营内,红色的龙旗迎风飘扬。

———————————————

山西太原方向,多尔衮作为清军的实际掌控者,对于潼关战役进行了精心且全面的安排:

任命豫亲王多铎为潼关战役的最高统帅,赋予其“定国大将军”的身份,全权指挥此次重要战役。多铎作为努尔哈赤第十五子,军事才能卓越,以“以炮为锋,步骑协同”的战术特点闻名。

多尔衮期望多铎能凭借其独特的战术风格,带领清军在潼关取得胜利,进而打开西进中原的重要通道。

在战略布局上,多尔衮虽让阿济格名义上参与西路作战,但实际安排其主攻陕北,从而分散大顺军的注意力和兵力,使其无法全力应对潼关正面战场,为多铎在潼关的进攻创造有利条件。

多尔衮调配了众多得力将领参战,形成了一个高效协同的指挥体系。孔有德、耿仲明这两位原明朝东江镇将领,率投降的登州火器部队参战,他们所携带的当时最先进的红衣大炮及工匠,构成了清军炮兵主力,为清军提供了强大的火力支持。

图赖作为满洲镶黄旗都统,率精锐护军担任攻坚先锋。其部队作战勇猛,战斗力极强,可以为后续清军的进攻撕开口子。

在部队构成方面,多尔衮集结了满洲八旗主力约1.5万人,这其中包括多铎首属的正白旗及图赖的镶黄旗护军,他们擅长野战突击和城墙突破,是清军作战的核心力量。汉军八旗重炮部队约8000人,由孔有德、耿仲明统领的“乌真超哈”,装备红衣大炮、发贡炮等重型火器,成为清军火力核心,为攻城提供了强大的火力压制。

由鳌拜率领的蒙古八旗骑兵约8000人,凭借其机动性和骑射能力,负责迂回包抄和追击,这一安排是整个战役的重要奇兵策略,旨在从后方给大顺军造成突然打击,打乱其防御部署,与正面进攻的清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进一步增加胜利的把握。

鳌拜所率的精骑战斗力强大,擅长长途奔袭和突袭作战,他们的行动将对潼关战役的胜负产生重要影响。在邓州之战中就曾以600重骑击溃7000大顺军,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

此外,还整合了河南、山西等地的前明边军约1.2万人,让他们负责后勤辎重和次要防线防御,保障了清军作战的物资供应和侧翼安全。

在火炮配置上,多尔衮为多铎的部队配备了强大的火器力量。投入约80 - 100门红衣大炮,其中孔有德部携带的“天佑助威大将军”炮,射程可达2.5公里,装药2.5公斤,成为攻坚主力,在战役中首接轰塌潼关城墙多处,给大顺军的防御造成了巨大破坏。

同时,还配备了约150门轻型火炮,如发贡炮、威远炮等,用于压制大顺军的步兵阵列,火炮密度达到每公里正面15门,形成了强大的火力覆盖。

在战术运用上,清军采用“连环轰击法”这一创新战术。多组火炮交替射击以保持持续火力,不给大顺军喘息之机,同时配合骑兵突击扩大缺口。这种战术在三日破潼关的战役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了清军火炮与骑兵的优势,有效突破了大顺军的防线。

通过以上一系列全面且细致的安排,多尔衮期望清军能够在潼关战役中一举击败大顺军,为清军入主中原奠定坚实基础。

面对清军的强大实力,李默的忠勇军该如何应对呢?



    (http://www.220book.com/book/IME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被雷劈了,目睹崇祯上吊 http://www.220book.com/book/IME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