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八十九章:帝国银脉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被雷劈了,目睹崇祯上吊 http://www.220book.com/book/IMEV/ 章节无错乱精修!
 

崇祯对还跪在地上的季礼说道:“季爱卿,平身吧。”

见季礼起身,崇祯吩咐王承恩:“大伴给季礼看座。”又问季礼:“我听说李默在军队中取消了跪礼?”

季礼接过王承恩手中的锦凳,搁半拉屁股坐着,大脑在疯狂运转,他猜不透崇祯问他这句话的意图,但他又不能不说实话。

季礼硬着头皮回答:“回陛下,大都督确实于军中取消了跪礼,是以军礼替代的。”

“哦,”崇祯点头:“那你觉得这跪礼与军礼哪个更好一些呢?”

季礼听完,如坐针毡,脑门己经出汗了。

他用手擦拭一下滴落下来的汗水,“陛下,大都督在军中用军礼替换跪礼,将士们并没有抵触,想来是军礼更合适军队吧。”

崇祯看着季礼的样子,有些好笑:“我想也是这个原因,爱卿不必如此紧张,你面对李默时难道也是这样?”

季礼想要跪地却被崇祯制止:“别跪!就坐在那里回话。”

季礼又坐回去了,朝崇祯拱手:“陛下,臣惶恐!”

崇祯看看一边的王承恩,再看看季礼:“唉…朕也想像李默那样。”

“季礼,你先回去吧,明天朕让张煌言去找你。”

季礼赶紧告退。

第二天薄钰找到季礼:“季先生,你看…”薄钰拿出林丰和苏锐在钢铁厂制作出来的银币,递给季礼:“你好好看看,怎么样?”

季礼接过银币,正面雕刻陛下的威严头像,惟妙惟肖。正面还有一圈文字“大明崇祯十七年十一月造,”;背面则雕刻长城图案上方是“壹圆”二字,还有“大明皇家钱庄”。

拿在手上圆润如月,银光凛冽,边缘细密的齿纹让人难以仿制。

季礼难以抑制的兴奋:“昨日面见陛下,陛下还问及此事,薄钰先生可否与我一同进宫,向陛下报喜?”

薄钰觉得自己还是去一趟比较好,毕竟季礼不懂技术,万一皇帝问起技术问题,还是他来回答比较好,“也好,你我二人就一起进宫面圣。”

季礼二人见到崇祯时,正想要跪地磕头,旁边的王承恩的声音响起“陛下有旨,免跪,行礼即可。”

二人赶忙行礼:“微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好奇,这俩人怎么一起来了?“二位爱卿一同来此,所为何事?”崇祯用手指着二人对王承恩说道:“看座。”

二人谢过王承恩,季礼将几枚制作好的银币,呈给崇祯。

崇祯接过银币观察,反应与季礼一样,赞叹到:“鬼斧天工!”

薄钰禀告:“陛下,大都督说掐着银币两面,吹口气,再放到耳边会有特殊的声音。”

崇祯试了一下,放到耳边:“咦?这声音,听着舒服。李默是怎么知道的?”

薄钰尴尬一笑:“陛下,大都督的是,臣不清楚。”

“算了,他不是咱们这的人,知道也不稀奇。”崇祯嘀咕道。

崇祯更关心成本:“这成本怎么样?耗银多吗?”

薄钰又要跪地,“别跪!你就坐那说。大伴,传旨:以后跪礼就免了。”崇祯说道。

王承恩赶紧应答“是,皇爷!”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我被雷劈了,目睹崇祯上吊

薄钰向崇祯禀告:“恭喜陛下,这一枚银币,耗银九钱,铜一钱,没有损耗。”

“好!”崇祯高兴极了,“就用这银币奖励尔等,薄钰奖一千银—圆,其他工匠你和季礼商量一下,看着奖励吧,普通工人最低两枚银币。”

薄钰起身行礼:“谢陛下赏赐!”

崇祯对季礼说道:“季礼,朕会明发圣旨,以后的军饷和官员的俸禄全都发放银圆,还有,告诉刘鼎天,盐税以后也要用银圆。”

季礼提议道:“陛下,神州商会那里,是不是也要推广银圆?”

崇祯抚掌笑道:“对,你考虑的很全面。”

宫外,一名小太监出现在宫门处,王承恩走到宫门,那小太监在他耳边低语几句。

王承恩来到崇祯近前,小声说道:“皇爷,兵部右侍郎张煌言来了。”

崇祯点头:“两位爱卿先回去吧。”

薄钰二人告退。

王承恩:“宣兵部右侍郎张煌言进——谏!”

宫门口,薄钰二人与张煌言碰面,三人互相点头致意。

张煌言一掀下摆想下跪,“陛下旨意,免跪!”王承恩适时提醒。

张煌言一愣,王承恩训斥:“还不行礼!”

张煌言除了没跪,其他礼数没少:“臣张煌言见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指着御案上的银币:“大伴,拿给张爱卿看看。”

张煌言接过银元,指腹摩过边缘细密的防锉齿纹,心中暗惊——这工艺,比南京工部的银锭精细十倍!

崇祯说道:“张卿,从今日起,大明军饷,只发此物。”

“以往军饷经户部→兵部→将领→士兵,层层克扣,十两银子到兵卒手中不足三两。

军饷新制:钱庄首发,贪官无从插手。首接向士兵发放银元,每人每月“两圆”(含火耗,实抵一两五钱银)。

兵卒凭腰牌自己去钱庄支取,军官无权代领。

每枚银元编号,流向可追溯,若某营大量银元未领取,则彻查军官。 ”

张煌言有些担忧:“陛下,若将领煽动士卒闹饷……”

崇祯冷笑:“哼哼,朕的忠勇军等着他们!”

崇祯的目的就是削弱南京户部的影响, 通过银元结算,绕过南京六部,首接由神州钱庄掌控财源。

让朝堂上的东林党和勋贵再难插手大明财政。

为李默铺路李默以“五军都督府左都督”的身份兼领北方转运使,将来可凭银元体系控制黄河流域经济。

军队、地方官、商人皆依赖银元,李默的实权将远超寻常督师。

预防藩镇割据,银元由扬州钢铁厂统一铸造,配方仅崇祯、李默、薄钰三人知晓。

黄得功等将领或者张煌言等兵部官员,虽然可以掌兵调兵,但军饷依赖钱庄,难以自立。

另外,崇祯还想给官员涨俸禄,比如知府年俸600银圆,远超昔日200两,但需完成“垦荒、税赋、民讼”三考。

对贪墨者的惩罚;一经查实,抄没家产,妻女充官婢。

这一想法,崇祯想要和李默商量一下,所以他让王承恩拟旨,让李默立刻回扬州。



    (http://www.220book.com/book/IME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被雷劈了,目睹崇祯上吊 http://www.220book.com/book/IME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