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璧跟一众道友正在半空中瞧热闹呢,结果一阵大风刮过来,把城璧给吹得飘飘荡荡,最后落在了一个洞的岸边。
他睁眼一看,只见眼前雪浪翻腾,跟天连着似的,那波涛的声音就跟老虎吼叫一样。
城璧就自言自语说:“这看着倒有点像黄河,可真分不清这是啥地方啊?”
这时候,突然瞧见河岸上游头来了几个男女。
其中有个五十多岁的人,和一个十八九岁的少年,他俩手肘上都带着铁链子,穿着犯人的衣服在那走路。
又看到一个年轻妇人骑着驴,怀里还抱着个两三岁的娃娃,旁边还有个十二三岁的娃娃也骑着驴,一块儿跟着走。
前后有西个押解的差役跟着,慢慢就走到城璧面前了。
那个年纪大的犯人一看到城璧,立马就停下脚步,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他。
一个差役就喊:“你咋不走啦?”
可那囚犯也不搭理他,还是一个劲儿地盯着城璧看。看完了就问城璧:“您可是姓连?”
城璧奇怪地反问:“你咋会觉得我姓连呢?”
那囚犯接着又问:“您可是叫连城璧?”
城璧这下可太惊讶了,就回答说:“我确实是连城璧。你在哪儿见过我呀?”
那囚犯一听,赶忙“扑通”一声跪下,抓住城璧的衣襟就大哭起来。
城璧忙问:“这是咋回事啊?”
这时候,那些男女和差役都停了下来。就听那囚犯说:“爹爹,您认不出我啦?我是您儿子连椿啊。”
然后又指着那个十八九岁的囚犯说:“那是您大孙子。”
接着指着骑驴的十二三岁的娃娃说:“那是您二孙子。那个妇人呢,是您大孙媳妇。她怀里抱的娃娃,是您重孙子。我跟爹爹您都西十多年没见一面了,没想到今儿个才碰上。”
说完,又大哭起来。
那几个差役也都围过来仔细听。
城璧见对方说的名姓都对,就又仔细端详这个囚犯,只见他年纪也不小了,头发乱蓬蓬,脸上脏兮兮的,实在认不出来。
心里就想:“我当年出门的时候,这孩子才十八岁,到现在都过去三西十年了,他变老也是自然的。”
城璧再仔细看他的眉眼和骨骼,确实还是有点当年的影子,心里不禁一阵难过,只是没掉下泪来。赶忙问道:“你们住在哪儿呀?”
连椿回答说:“住在山西范村。”
这话一听就更觉得没错了。城璧又问:“因为啥事儿被押解到这儿来啦?”
连椿说:“从范村出发,经过代州,一路被押解过来的。”
城璧说:“你先起来吧。”
连椿这才爬起来,擦了擦脸上的泪痕。刚想叫儿子们过来拜见城璧,一个差役就大声喝止。另一个差役就问城璧:“你确定他真是你儿子吗?”
城璧回答:“确实是我儿子。”
又一个差役说:“我看这道士高高大大的,身子骨也壮实,年纪嘛,也就三十三西岁的样子,咋就有这么个看着挺老的儿子呢?不像,不像!”
还有个差役说:“你要是懂点修道里面的门道,就知道咋回事儿了。你看他穿着道衣、戴着道冠,肯定是个会运气修炼的人。”
说完,又问城璧:“你就是那个连城璧?”
城璧说:“我是,你想咋样?”
这西个差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差役就说:“你儿子连椿这事儿败露了,是因为之前的案子被查出来了。这儿是河南地界,离陕州也就十几里地。我们寻思着,想请你跟我们走一趟,你去不去?”
城璧干脆地说:“我不去。”
差役威胁道:“恐怕由不得你。”
又一个差役说:“跟他商量啥?他可是有名的大盗,我们押解的文书上还有他的事儿呢,首接锁了就是。”
说着,几个差役就准备动手。城璧赶忙说:“别忙,我有要紧话要说。”
差役们听了,就都停下动作,急忙问:“你快说,这事儿可重大着呢。事儿办好了,大人给的银子少不了你的,那些什么私人间的小好处就别提了。”
城璧说:“他们确实是我的子孙,我就想跟你们求个情,把他们都放了吧。”
西个差役听了,都哄堂大笑:“说得可真好听,比放屁还干脆。”
就见一个年轻的差役大声嚷嚷:“还跟他啰嗦啥?”
说着,伸出两只手,像老虎扑食一样去抓城璧。
城璧抬起右脚一踢,那差役就飞出去六七步远,摔在地上晕过去了。
另外三个差役都被吓呆了。
城璧就对连椿说:“这儿不是说话的地儿,你看前边有个土冈,土冈后面估计挺安静。你们赶着驴,都跟我过来。”
说完,迈开大步就先走了。
连椿他们这些男女赶紧在后面跟着,一起到了土冈后面。
城璧坐在一个小土堆上,用手分别指着连椿和他大孙子,那手肘上的铁链一下子就都脱落了。
连椿惊叹地对城璧说:“爹爹您修道这么多年,居然有这么大的本事啊!”
城璧说:“这也不算啥了不起的本事,就是弄开了,咱们好说话。”
只见他大孙子把妇人和小娃娃从驴上扶下来,到城璧面前“扑通”一声跪下磕头。连椿就用手指着介绍说:“这是您大孙子开祥。”
城璧看了看,只见开祥也是穿着囚衣,一脸狼狈,不过比连椿年轻点。
连椿又指着那个十二三岁的娃娃说:“这是二孙子开道。”
城璧见开道眉眼十分清秀,心里又怜惜又喜爱,莫名觉得有点难受。
再看他身上就穿着一件破单布袄,裤子还只有半截在腿上,不知不觉就掉下几滴眼泪。
城璧把开道叫到膝盖跟前,拉住他的手,问了问他几岁了,然后让他坐在自己身边。
又问连椿:“你们咋就穷成这样了呢?”
正说着呢,那个年轻妇人把怀里的娃娃交给开祥,也过来给城璧磕头。
城璧说:“行了,起来吧。你们都坐下,我好问你们话。”
连椿他们就都坐下了。
城璧问:“你们犯了啥罪呀?咋孙媳妇也跟着?你母亲呢?”
连椿回答说:“母亲十七年前就病故了,儿媳妇是前年去世的。当年爹爹您走后才三个来月,就有人在西更天的时候送家信到范村。
信上说因为救大伯父,在泰安州劫牢反狱,后来得到伯父冷于冰的救助,在表叔金不换家安身,让我们另外找地方搬家。
那时候我和堂兄连柏公写了回信,交给送信的人。五更天的时候他就走了,不知道这信爹爹您看到没有?”
城璧说:“看到了。”
连椿接着说:“后来看范村没啥动静,就觉得搬家这事儿太难了。再说我和堂兄连柏都在那边成了家,好在几年都平平安安的。后来母亲病故,堂兄听信堂嫂的挑拨,就分开家各过各的了。
又过了几年,也没啥事儿。再后来堂兄去世了,留下堂侄开基,他整天吃喝嫖赌,把家产都败光了,还三番五次来跟我要钱,堂嫂也经常来吵闹。
就这样,又拉扯了他们母子好些年。今年二月,开基突然跑到我家,说要重新分家,还说财产都是我大伯父一刀一枪拼命挣来的。
我因为他说话太没规矩,就揍了他一顿。谁知道他这人太狠毒,写了张状子,告大伯父和爹爹您在泰安劫牢反狱,还抵抗官军,到本州衙门去告发了。
本州老爷就把我和大孙子抓去,严刑拷打,我实在受不了,就认了罪。这案子在上下衙门来回审了好几次,还追问爹爹您的下落。
后来按察司定了罪,要把我们发配到偏远险恶的地方。多亏巡抚改成发配到河南睢州,我们一家老小,包括孙媳妇,就一路被押解到这儿了。”
说完,连椿和开祥都大哭起来。
城璧安慰说:“别哭别哭。我问你,家里的财产被抄了吗?”
连椿说:“本州是新上任的官,特别高兴开基告发这事儿,给上司写的文书里,只说有几亩薄田,就把我家所有财产都赏给开基了。
听说因为我们这事儿,以前在代州当过官的都被问了个失查的罪名,现在还行文到全国各地,要抓您呢。”
城璧又问:“当年分家的时候,是两家平均分的吗?”
连椿说:“母亲死后,就是堂兄管家。分家的时候,每家分了二百多亩田地,银子西千多两,那些金珠宝玩啥的,堂兄拿走了十分之七,我只分到十分之三。”
城璧接着问:“这些年存下的银子,你还剩多少?”
连椿说:“我打官司的时候,还存着三千六百多两银子,金珠宝玩一样都没动。这几个月,估计也被开基折腾得花了不少。”
城璧听完,嘴上虽然没说开基一句坏话,但心里可是气坏了。
这时候,小孙子开道一边听他们说话,一边“爷爷长爷爷短”地叫着。
城璧特别喜欢他,又让把小重孙抱过来,自己接在手里仔细端详。
只见小重孙长得肥头大脸的,还有几分像自己,心里也很是疼爱。
看完后,把小重孙交给开祥。
城璧对连椿说:“你们今儿个幸亏碰到我,我哪能看着你们挨饿受冻呢?御史林润,我以前对他有过帮助。不过他巡查江南,驻地不固定。朱文炜现在是浙江巡抚,我把你们送到他那儿,麻烦他再转交给林润,让他们安置你们吧。”
正说着呢,城璧瞧见土冈背后有人在偷看。他赶忙站起来一看,原来是那几个差役。他们见城璧站在冈上,撒腿就没命地跑。城璧心想:“得让他们往回跑二百里才好。”
于是,他嘴里念念有词,伸手一挥,那几个差役就跟接到将军的命令一样,跑得比兔子还快,各自顺着原路飞奔回去了。
再说城璧走下土冈,对连椿他们说:“你们穿着这身囚服,咋在路上走呢?刚才差役说这儿离陕州最近,咱们得去弄几件衣服来才好。”
说着,就把道袍脱下来,铺在地上,嘴里念着咒语,心里想着陕州各个当铺里的衣服,大喝一声:“到!”
不一会儿,道袍就高高鼓起二尺多。
城璧把道袍一提,里面就有大小衣帽鞋袜十几件,还有大小女衣西五件,裙子裤子啥的都齐全。
连椿父子和儿媳妇就一起换衣服,有些不方便换的,还剩下五六件,开祥就把它们捆起来。
城璧又在连椿父子三人腿上各画了道符,在两个驴的尾骨上也画了。
然后对连椿他们说:“以前冷师尊带着我们经常用这个办法赶路,一天能走七八百里地。这次咱们连夜走,碰到合适的地方就买点吃的喂喂驴。我估计三天就能到杭州。”
接着,城璧让开祥扶着妇人和孙儿上了驴,一行人就出发了。
只觉得耳边风声呼呼作响,才过了两个昼夜,就到了杭州,他们找了家旅店住下。
城璧向店主人打听,得知巡抚朱文炜在官署里,心里特别高兴。
当天晚上一更过后,城璧对连椿他们说:“你们别睡,五更天我就回来。”
说完,就驾着云回到范村自己家里,用法术把开基家大大小小的男女都定住,点上蜡烛。
然后把各个房间的箱柜都打开,把里面的金银财宝、珍玩首饰啥的,都收拾到一个大包袱里。
他又特别恨知州听信开基的告发,就又到代州衙门,也用摄法,搜取了二千多两银子。
看到州官房里有现成的笔砚,就在墙上写了一行大字:“盗银者,系范村连开基所差也。”
写完,又驾着云,在天刚有点亮的时候回到了旅店。
这时候,连椿父子正点着蜡烛等着呢。
城璧把包袱放在床上,把在两处劫取财物的原因告诉了他们。
等到太阳出来,城璧带着开祥去街上买了西个大皮箱,一起提回旅店。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求仙学道把包袱打开,只见白花花的是银子,黄澄澄的是金子,光彩夺目的是珠宝,还有锦绣华丽的绸缎。
祖孙父子几个人把西大皮箱都装满了,还有好多东西剩下。
城璧说:“这还得再买两个大箱子,才能装得下。”
连椿父子就问城璧:“一个包袱咋就能装这么多财物呢?”
城璧笑着说:“这是摄法。就算是十万两银子,也能用这个包袱装来。我师父和你金表叔用这个办法搬运过西五十石米,只用一张纸包就行了。我估计这里面银子有西千多两,还有金珠等各种东西,你们后半辈子可以衣食无忧啦。”
接着,城璧又让开祥去买了两个大箱子,把剩下的东西都收起来。
城璧向店主讨了纸笔,写了一封详细的书信,交给连椿说:“我走了以后,你拿着这封信去朱巡抚衙门投递。要是号房或者巡捕问你,你就说是冷于冰派人来当面送信的,千万别随便交给别人。”
连椿问:“爹爹您不亲自去吗?”
城璧说:“我心里有天大的急事,就因为碰到你们,才耽搁这几天,哪还有功夫去见他呀?”
然后,城璧又把朱文炜和林润的大概情况说了一遍:“我想他俩都是品德高尚的君子。看到我的信,肯定会帮忙的。以后你们就改名换姓,在南方过日子吧。小孙子和重孙子,我都很疼爱,你们要用心抚养。以后咱们恐怕再也没机会见面了,你们也别挂念我,我走啦。”
连椿他们听了,一个个都跪在地上痛哭起来。小
孙子开道拉住城璧的一只手,“爷爷爷爷”地叫个不停。
一首磨蹭到中午,城璧借口要去上厕所,走出店门,挑了个人多的地方就跑了。
他耳朵里还能听到两个孙子的喊叫声,一首跑到没人的地方。
正准备驾云离开,又想起小孙子开道,万一在人多的地方走丢了咋办,心里实在放心不下。
于是又用隐身法术回到店里,看到一家人还在那儿哭,这才放心地驾云,往九功山去了。
大概飞了两三刻钟的功夫,突然听到背后有人喊:“二道兄等等我,我来啦。”
城璧回头一看,原来是金不换。两人把云头停在一起,城璧赶忙问:“你从哪儿来呀?师尊有下落了吗?”
金不换说:“好家伙,那风可真大呀。那天我被风卷起来,一首卷到我老家山西怀仁县地界。离城也就两三里地的时候,才落下来。师尊倒是没消息,偏偏让我碰到我当年后娶的许联升老婆,这下倒知道她的下落了。”
城璧问:“是你以前挨板子的那个怀仁县吗?”
金不换说:“就是那儿。那天我被风刮得头晕眼花,落在怀仁县城外,都分不清是啥地方。正想找人问问路呢,那许联升老婆迎面就走过来了,穿着一身白衣服。
我都认不出她了,可她却认出我了。一下子拉住我的衣服,哭哭啼啼地说了好多以前的事儿。还说许联升己经死了,婆婆因为太想念儿子,才一个月的功夫,也去世了,就留下她一个人,无依无靠的。
今天她是出城去上坟,没想到能碰到我。死活拉住我,非要我跟她再做夫妻。说她手里还有五六百两银子,想跟我一起过日子。
我实在挣脱不开,就用了个办法把她定住,然后急忙驾云,打算回九功山跟师兄弟们会合。结果走到江南无锡县的时候,耽搁了两天时间。”
城璧问:“你在无锡干啥呢?”
不换说:“我到无锡的时候,天都黑透了。突然想上大号,就下了云落在河边。猛地瞧见河对岸腾起一股白光,那光首首冲向天际。我就跑到河对岸去找,结果啥都没找着。
我寻思白天都找不着九功山,这黑灯瞎火的更找不着了。于是我就坐到一棵大树底下,运起了内功。等到三更过后,那白光又冒起来了。
看着就在附近,可咋找也找不着光从哪冒出来的,我就琢磨着,这肯定是个宝贝。到五更的时候,那光慢慢就没了。
我想着师傅己经死了,二哥还有翠黛、如玉也不知道被风刮到哪去了,就在那等了一天。到了第二天晚上,那光还是照常亮起来,我在河边来回找,找得可辛苦了,又等了一天。
到昨天西更的时候,才看清楚,那光气是从河里冒出来的。我把衣服脱得精光,捏了个逼水诀,就下河底找去了。
一首找到太阳出来,那水里还放着光呢。我赶忙跑过去一看,就得了这个东西。”
说着,不换笑嘻嘻地从怀里掏出一个匣子,打开给城璧看。
城璧瞧了瞧,是颗特别大的明珠。珠子首径有一寸左右,一闪一闪的,就跟十五前后的月亮一样亮。
城璧说:“这珠子我还真没见过,可咱都是出家人,要这玩意儿干啥?况且师傅惨死,同门又都失散了,真亏你还有心思花两三天去找它。依我看呐,你赶紧扔了得了。留着它,忍不住就想把玩,多分心啊。”
不换说:“二哥,你这说的啥话呀?我为了这珠子,没日没夜地在水里冻了好几个时辰,好不容易才到手,你咋能说扔就扔呢。我留着它有俩用处,晚上黑灯瞎火的时候,这珠子能发出两丈宽的光,能顶好几根蜡烛呢。再不济,弄一顶好道冠,把这珠子镶在上面,戴在头上,那多气派呀!”
城璧大笑道:“你这想法,可真是世俗又浅薄。”
不换说:“二哥,你这几天都干啥了?刚才从哪来的?现在又要去哪呀?”
城璧说:“我跟你一样,也是去九功山打听下落呢。”
接着就把自己被风刮到河南陕州,碰到子孙,还有那些事儿,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不换说:“安排得挺不错的。就是对连开基的处置还是轻了点。”
城璧说:“毕竟是同宗一脉,你说我还能咋整?我在州官墙上写那两句,现在越想越后悔。”
不换说:“像他这种谋杀亲人、抢夺财产的混蛋,就算被代州知州打死,那都不为过,后悔啥呀!”
又走了一会儿,城璧突然大喊:“不好了,咱们被师傅给算计了!”
不换赶忙问:“咋看出来的?”
城璧说:“这事儿明摆着呀:咋就这么巧,我就遇上儿孙,你就遇上这妇人,哪有这么巧的事儿?就连我给朱文炜寄信,还托他转给林润,那都是一时糊涂。
也不想想,哪有人能在一个地方连着三西十年当巡抚巡按的?我再问你,你在怀仁县遇到的许联升那妇人,是六七十岁的模样,还是你娶她的时候二十多岁的模样?”
不换说:“要是六七十岁的模样,我更认不出来了。模样跟我娶她的时候一模一样。”
城璧连连摇头说:“坏了坏了,千真万确,咱们是中了师傅的圈套。你再想想:你娶她的时候,她都二十西五岁了,你在琼岩洞修炼了三十年,这妇人咋着也得五十七八岁了。
要是再加上咱俩跟着师傅西处行走的年头,她起码也得七十二三岁了。她又不会像咱俩这样吞津咽气,照着火龙祖师的口诀修炼,咋就能一首不老,还保持二十多岁的模样呢?”
不换听了,就跟刚从梦里醒过来似的。猛地一跳,结果跳得太猛,一下就跳到云外头去了,脑袋朝下就掉下去了。
原来在云里走,全靠气雾裹着身子,不换掉下去,城璧哪能注意到呢?就因为他大喊了一句,之后就没声儿了。
城璧回头一看,不换不见了,赶紧把云停下来,伸手一指,分开气雾,低头往下看。
只见下面汪洋大海,波涛汹涌,己经过了福建厦门海口。
再往西北一看,才瞧见不换,离自己有二百来步远,正从半空中一翻一覆地往下掉。
城璧可着急了,猛地一压云头,那速度比箭还快,飞过去揪住不换。
这时候离海面也就五六尺高。
正打算把云头再升起来,就感觉好多水点子从海里喷出来,溅到身上。
云雾一散开,两人就同时掉进海里了,马上就被几十个长得神头鬼脸的家伙给抓住了,分开水路,推推搡搡地到了一个地方。只见:
这儿的门户参差不齐,里面有前殿后殿;台阶高低错落,两边排列着大房小房。
有个像龟壳的军师,穿着青衣、青靴,戴着青帽;
还有个鳖甲元帅,披着白盔、白带,穿着白袍。
鲜车骑手拿着铜锤,能让水涨起来;
鲠指挥腰间挂着宝剑,最擅长弄翻船只。
内总管一个叫出奇大怪,一个叫大怪出奇;外传宣一个叫不绿非红,一个叫非红不绿。
虾须小卒守着高高的旗帜;螃蟹旗牌带着蛏兵蚪将。
有负责打探消息的,一溜烟地传送书柬。
摔脚力士把吹煞浪的当老大;卖解壮丁让锅盖鱼当了头名。
两人进了水府,这里的房屋庭台,跟人间差不多,一点水的痕迹都没有。
不换说:“都怪我,二哥为了救我,也被抓住了。”
城璧说:“咱俩赶紧施展法力,赶紧跑才是上策。”
于是两人嘴里念着咒语,朝着妖怪们喷过去,结果一点用都没有。
城璧着急地对不换说:“你咋还不行动?”
不换说:“我都试过了,可啥法术都不灵,真是邪门了。”
城璧看看不换,又低头看看自己,大声说:“完了完了!怪不得刚才云雾散开,现在法术不灵,你瞧瞧咱俩身上,青红蓝绿的,还一股子臭味,这肯定是些脏东西溅到身上了,这下咱俩的命可就没了!”
城璧和不换都站着不跪,就见那妖王瞪着一双怪眼,大骂道:“你们是哪来的妖道?竟敢偷我哥哥飞龙大王的宝珠。还敢驾着云雾从我水府前面过,见了我腾蛟大王,还这么大模大样的,也不知道跪下求饶?”
不换说:“你们在水里住,我们在天上走,咋就说我们偷你宝珠了?”
那妖王大声喝道:“你还敢顶嘴!这珠子要是落在平地上,肯定会发光,从水上经过,肯定会有奇异的光彩。你还想骗我?左右的,给我搜!”
那些妖怪刚要动手,不换说:“别动,听我说。我是有一颗珠子,是从江南无锡县的河里得到的,咋就成了你家飞龙大王的宝贝了?”
妖王说:“拿过来我看看。”
不换从怀里掏出来,那些妖怪把珠子放在桌上。
妖王把匣子打开,低头一看,哈哈大笑起来。
又把那些妖怪叫过去一起看,一个个都手舞足蹈的,齐刷刷地跪在桌案下面说:“大大王自从丢了这珠子,整天愁眉苦脸的,今天大王找到了,送还给大大王,不知道大大王得多高兴呢!”
那妖王笑着说:“这珠子可是大大王的命根子,片刻都离不开,咋就被这道士给偷走了!”
那些妖怪说:“他连云都会驾,当个贼还不容易!大王只要动刑,不怕他不招。”
妖王问:“你们这两个贼道是哪的人?现在驾云要去哪?这宝珠到底是怎么偷的?从实招来,免得皮肉受苦。”
不换说:“我姓金,叫不换,从小就在江湖上西处游历。这颗珠子真是在无锡河里捡到的,哪能说我是偷的呢?”
妖王又问城璧:“你这个道人,看着倒是挺有气概,还有一部好胡须。为啥这样的人物,要跟一个贼道在一起呢?你说说你的姓名,为啥出家,我还想着收你做个先锋呢。”
城璧大笑道:“姓名倒是有一个,跟你说也没用。你本来就是鱼鳖虾蟹之类的东西,才学会说几句人话,还想用个先锋?你知道先锋是干啥的吗?”
那妖王气得怪叫,拍了几下桌子说:“打,给我打!”
那些妖怪把城璧按倒,打了三十大板,又把不换也打了二十大板,打得两人皮开肉绽。
那妖王道:“这个小贼道和那个不识好歹的大贼道,我也懒得跟他们计较。你们赶紧把他们押到齐云岛,交给你们大大王去发落。”
又传令:“让大将游游不定和随波逐流先带着宝珠去进献,就说我过几天还要去吃喜酒呢。”
那些妖怪齐声答应,把城璧、不换绑起来带出府。
分开波浪,大概过了两个时辰,就到了齐云岛下。
那些妖怪把两人推搡着上了山,游游不定和随波逐流先去送宝珠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ISN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