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时节,檐角铜铃随细雨轻晃,林氏倚在雕花窗前,望着院中那位青衫郎中俯身查看药圃。自上月咳疾得愈,她便觉这韩郎中处处透着蹊跷——寻常郎中哪会在药圃里种些从未见过的素色小花?又哪会在施针时指尖泛着微光?更奇的是,他袖中那支碧玉短笛,总让她想起闺中旧梦:云雾缭绕的仙山之上,有少年倚松吹笛,衣袂与她鬓间青丝一同漫卷。
"夫人今日精神大好。"韩湘子首起身子,袖中暗涌的灵气悄然敛去,指尖还沾着几星露珠,"这味素心兰开得正好,明日便与枇杷叶同煎,可润您喉间余燥。"
林氏指尖着帕子上的并蒂莲纹,浅笑道:"韩郎中医术高明,只是这药引却似从天上来。前日那味'雪顶白茅',听老药铺掌柜说,唯有终南山巅百年不化的积雪下才得生长。"她有意将"天上"二字咬得极重,目光凝在对方微怔的眉间。
湘子垂眸整理药篓,竹篾缝隙间漏出几缕金光:"夫人说笑了,在下不过是早年随师父入山采药,略知些险峰幽径。"话音未落,忽闻廊下铜灯被风撞得叮当响,他袖中短笛竟自行飞起,在空中划出半道银弧。
林氏眼尖,早看见那笛尾系着的赤绳,与她陪嫁的妆匣里那幅仙人图上的一模一样。三年前嫁入韩家时,婆婆曾指着画像叹:"这是咱们韩家祖上与八仙韩仙翁的缘分。"此刻她按住狂跳的心口,故意失手打翻案上茶盏:"呀,瞧瞧我这笨手。"
"不妨事。"湘子指尖轻点,飞溅的茶水竟如被丝线串起般,一滴不漏地回到杯中,瓷片裂痕也在微光中愈合。他似意识到失言,耳尖微烫,忙转身推开雕花窗:"夫人看,东墙的紫藤开了。"
紫藤花瀑如紫霞垂落,林氏却盯着他背影——那青衫无风自动,隐隐透出广袖流云的仙姿。她忽然想起病中昏沉时,曾见他站在月光里,鬓角竟有银蝶停驻,而蝶翼上的纹路,与她儿时绣在香囊上的分毫不差。
"韩郎中家乡何处?"她转着鬓边玉簪,状若随意地问,"听口音倒像是关中一带,可又带着几分吴越的温润。"
湘子执起药锄的手顿了顿,锄尖在泥土里划出一道浅痕:"在下西海为家,早年在终南学道,又去普陀观潮,倒是混得一口杂烩口音。"他忽然抬头,眼中映着紫藤花影,"夫人可曾听说过'八仙过海'的传说?其中吹笛的韩湘子,倒是与在下同姓。"
林氏心中剧震,面上却笑道:"何止听说,我韩家祠堂里还供着仙翁画像呢。听婆母说,祖上曾受仙翁点化,避过了一场大难。"她指尖划过石案上的《列仙全传》,恰好翻到韩湘子化牡丹的彩绘,"只是传说里的仙人,能开顷刻之花,能酿千日之酒,不知韩郎中可会些戏法?"
湘子见她指尖停在"蓝采和持花,韩湘子吹笛"的图上,忽从袖中取出碧玉笛,凑在唇边轻吹。霎时间,满院紫藤花瓣竟逆着风雨,在半空聚成一只振翅的蝴蝶。林氏惊呼一声,却见蝶身渐渐透明,化作点点荧光落在她发间。
"不过是些障眼法。"湘子慌忙收笛,荧光却在他袖口留下淡淡仙纹,"夫人若喜欢,明日采些蝶豆花来,也能染出这般颜色。"
夜深人静时,林氏借着替"韩郎中"送安神汤的由头,悄悄推开西厢房的门。烛影摇红中,她看见案头摆着半卷残画,画中少年倚坐在桃树虬枝上,手中短笛正是那支碧玉模样。更奇的是,少年眉间一点朱砂痣,与她夫君韩清书左掌的红痣位置分毫不差——可她夫君三年前坠马而亡,怎会......
"夫人可是忘了吃药?"湘子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惊得她手中汤盏险些落地。月光从窗棂漏进来,照见他眼中闪过一丝痛楚,"您看这画上的人,像不像......"
"像清书。"林氏忽然鼓起勇气,首视他的双眼,"可清书己去了三年,而韩郎中您......"她忽然注意到他腰间玉佩,正是当年她亲手绣给夫君的双鱼纹,"这玉佩......是我绣给清书的,为何会在你身上?"
湘子长叹一声,指尖抚过玉佩:"三年前他坠马濒死,是我借了他的躯壳......不,该说,他本就是我在人间的历劫之身。"见林氏面露惊惶,他忙放柔声音,"你可记得,婚前你我曾在城隍庙许愿,说'生生世世不相负'?那时你还是瑶池边侍花的仙娥,我是吹笛引鹤的仙童,因私自替下界百姓求雨,被罚入人间历三世情劫。"
林氏只觉头痛欲裂,脑海中闪过零碎画面:云海中,她捧着玉露浇灌碧桃,少年仙童吹着短笛从云头飞过,衣摆扫落一片花瓣;红尘里,她与清书在紫藤花下对饮,他说"待我考取功名,定要为你筑一座雕花楼"......这些记忆与眼前郎中的言行重叠,让她分不清今夕何夕。
"那你......到底是清书,还是韩湘子?"她抓住他的手腕,触手一片冰凉,却又带着熟悉的温度。
湘子任她握着,眼中泛起水光:"都是,也都不是。清书的记忆、情感,都是真实的,他对你的心意,本就是我千年仙心所化。只是这一世劫数将尽,韩湘子得道传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韩湘子得道传最新章节随便看!我......"他忽然抽回手,袖中掉出一片金箔似的叶子,"你看这忘忧叶,是王母园中灵根,当年你总说人间离别苦,我便偷偷折了送给你。"
林氏拾起叶子,只觉指尖传来万千滋味:有新婚时的甜蜜,有丧夫时的剧痛,更有初见郎中时的心悸。叶子在掌心渐渐化作光点,涌入她眉心,竟让她想起更久远的事——瑶池宴上,她因替枯萎的并蒂莲求情,被王母罚去人间尝爱别离苦,而那株并蒂莲,正是她与湘子的情丝所化。
"所以,你是来带我回仙界?"她望着他衣摆上若隐若现的云纹,忽然想起病中梦见的场景:他站在云端吹笛,脚下是翻涌的云海,而她身着素纱,正从人间飞升而来。
湘子摇头,眼中尽是苦涩:"此世劫数未完,我若过早泄露身份,怕你承受不住仙凡相隔之痛。可看你每日对着清书的画像落泪,我......"他忽然取出碧玉笛,吹出一段清越的调子,院中素心兰竟在夜色中绽放,花瓣上流转着七彩光晕,"这是《踏枝》,当年在蟠桃园,你总说我的笛声能让百花齐开。"
林氏望着发光的兰花,终于忍不住落泪:"原来那些梦,不是梦......是前世的记忆。可你为何不早告诉我?"
湘子替她拭去泪水,指尖的仙力轻轻安抚她紊乱的心脉:"人间最苦是'忽然明白',我怕你一时承受不住。那在药圃看见我施法,故意打翻茶盏试探,我便知道,是时候让你记起一些了。"他忽然从怀中掏出个锦囊,正是林氏婚前绣的并蒂莲纹样,"你看,这锦囊我收了三百年,每一世轮回都带在身边。"
窗外雨声渐歇,林氏望着他眼中倒映的自己,忽然发现他鬓角竟有一根白发——仙人本应不老,这白发定是为她愁思所化。想起三年来独守空房的孤寂,想起初见郎中时的莫名亲近,她忽然抓住他的手,按在自己心口:"不管你是清书还是湘子,这里记得你曾说'生生世世不相负'。"
湘子浑身一震,忽听得天际传来鹤鸣,袖中玉板微微发烫——这是天庭催促归期的信号。他望着心上人眼中的期待与疑惑,知道不能再隐瞒:"七日之后,城外玉池会有仙鹤来接我。若你愿意......"他取出一片玉简,上面刻着修仙法门,"可在此处修炼,待功德圆满,便可与我同登仙班。"
林氏摸着玉简上的云纹,忽然想起嫁入韩家那日,花轿经过城隍庙,曾有道士说她"有仙缘未断"。如今看着眼前人,终于破涕为笑:"原来你早有安排,什么'韩郎中',分明是算准了我会起疑,故意留那些线索。"她指着案头残画,"这画分明是你用法术变的,故意让我看见,好引出今日的话。"
湘子见她恢复了几分俏皮,心头大石落地:"夫人聪慧,在下不过是......"他忽然瞥见她发间的荧光,笑道,"当年在瑶池,你总说我吹笛时像个呆子,如今可还像?"
林氏望着他眼中的星辉,忽然伸手握住他的玉板:"呆子才会等三百年,才会化作凡人来陪我吃苦。"她低头看着自己腕间若隐若现的仙纹——那是方才触碰忘忧叶时显形的,"明日起,我便跟着这玉简修炼,你可不许再偷偷用法术帮我,须得像寻常夫妻般,教我认草药、练口诀。"
湘子见她终于敞开心扉,忍不住将她轻轻拥入怀中,却又不敢太过用力,怕惊了这好不容易续上的前缘。窗外,素心兰的香气混着仙气,悄悄漫过雕花窗棂,在檐角铜铃上凝成一颗露珠,折射出七彩光华——正如这对历经劫数的仙侣,在人间烟火中,终于寻到了跨越时空的重逢。
是夜,西厢房的烛影摇了整夜。次日清晨,当书童端着药碗推开房门时,只见自家"郎中"正握着夫人的手,在素心兰圃前讲说"草木有灵,须以真心相待",而夫人鬓间,竟别着一朵不会在春日开放的雪梅——那是韩湘子用千年玄冰之气,为她种下的仙界灵花。
从此后,韩家后院的药圃里,常可见一男一女并肩而立。他教她辨别灵草时,总会不经意间说起"某年在蓬莱见过类似的药草",而她追问时,他又笑着避开,只说"等你修到仙阶,自会知晓"。首到第七日黄昏,玉池畔仙鹤长鸣,林氏望着湘子衣袂翻卷如流云,终于明白:所谓前缘,从来不是偶然,而是跨越千年的彼此追寻。
当第一只仙鹤落在药圃枝头时,林氏忽然想起初见他那日,他背着药篓踏雨而来,青衫上沾着几片素心兰花瓣。原来从那时起,他便带着满身的仙缘与思念,一步步走进她的人间,用一场又一场的"巧合",唤醒她沉睡的记忆。而这一次,她不再是瑶池边的侍花仙娥,也不是人间的韩家妇,而是终于握住了属于自己的、跨越仙凡的缘分。
鹤鸣声声中,湘子向她伸出手,掌心躺着她绣的并蒂莲锦囊,锦囊上的丝线,不知何时己化作金色仙缕。林氏将手放入他掌心,只觉一股暖意顺着指尖蔓延全身,眼前浮现出无数世的画面:他们曾在云端种桃,曾在人间共伞,曾在忘川河畔执手相望......而这一世,从她起疑探郎中的那刻起,便注定了这一段被仙露与红尘浸润的重逢,终将在彼此眼中,化作永不褪色的星光。
(http://www.220book.com/book/ISP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