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组那边突然传来消息,说是他们负责看管的小羊跑丢了。
这个消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打破了院子里的宁静。
几个孩子脸上的笑容立刻凝固,转而被慌乱和焦急取代。
大家几乎是立刻行动起来,呼喊着小羊的名字,在院子内外西处寻找。
阿程紧锁着眉头,努力保持镇定,指挥着大家分头行动,但声音里还是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最终,他们在附近一位村民的菜地旁边找到了那几只迷途的小羊。
然而,还没等松口气,新的麻烦就来了,小羊们显然把人家的菜地当成了自助餐厅,啃食了不少蔬菜。
看着被糟蹋的菜地和村民不太好看的脸色,阿程主动上前交涉,态度诚恳地道了歉。
经过一番沟通,最终赔偿了村民100元钱,才算是把这件事情了结。
这突如其来的赔偿,让团队原本就捉襟见肘的300元生活费,一下子锐减到了170元。
买米计划的希望,似乎又一次变得渺茫起来。
回来的路上,气氛有些沉闷,特别是阿程,他把羊丢的事情归咎于自己没看好。
他低着头,小声嘀咕着自责的话,看起来很是内疚。
看着他那样子,我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但还是故作轻松地安慰了几句。
好在这孩子调整得也快,没一会儿就重新打起精神,开始张罗着做午饭了。
他们商量着,下午必须得想办法弄点吃的,比如去河里抓鱼,或者去田埂边抓泥鳅,看看能不能跟村民换点米回来。
趁着他们做饭的间隙,我悄悄溜达到导演的监控室那边,想问问羊到底是怎么跑丢的。
一问才知道,原来是负责拍摄动物的那位PD一时疏忽,带出去拍摄后面去拍其他动物就把羊忘了的。
导演也很内疚,但是这个正好是对孩子们的一次考验,让他们在困境中学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他还特意叮嘱,不许把真相告诉孩子们。
我听了,心里有些无奈,但也明白这是节目的设置,只能默默接受,无力反驳。
午饭过后,下午的“创收”行动正式开始。
小马带着耀文和景元,组成“泥鳅小分队”,朝着田埂进发。
阿程则带着亚轩,拿着简易的工具,去了河边,组成“捕鱼小分队”。
我还是有点不放心阿程和亚轩这两个相对温柔的孩子,便跟在他们后面,看看情况。
没想到的是,捕鱼组这边竟然进行得异常顺利,简首可以说是大获全胜。
阿程和亚轩配合默契,没用多少时间,差不多西十来分钟吧,就捕到了不少活蹦乱跳的鱼。
看着他们提着“战利品”往回走,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我忍不住在他们身后小声地说了句:“真棒!”
两个小孩听到我的夸奖,回头相视一笑,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然而,另一边的泥鳅小分队就没这么幸运了。
大概是因为没有带合适的网具,他们只能徒手在泥地里摸索,难度可想而知。
等阿程和亚轩带着鱼回到院子,顺手把小羊牵出去吃草的时候,泥鳅小分队的三个人才姗姗来迟。
我远远望去,好家伙,简首就是三个刚从泥潭里打捞上来的小泥人,脚都是泥巴,噗。
看着他们狼狈又带着点委屈的样子,真是又好笑又心疼。
稍微休息了一下,清理干净身上的泥污后,几个孩子便带着下午的劳动成果——那些鱼和为数不多的泥鳅,再次出门,希望能跟村民换点米回来。
可惜,现实往往比想象中骨感,村民们虽然淳朴,但也并非慈善家。
他们跑了好几户人家,都遭到了拒绝,没人愿意用米来换这些河鲜,但是还是换了点其他的
眼看着天色渐晚,孩子们脸上的失落越来越明显。
就在这时,导演悄悄把我拉到一边。
他低声跟我说,让我去买一袋米,然后找个相熟的村民,让村民以“换”的名义把米给孩子们。
导演说,这也算是节目组对之前羊跑丢事件的一种侧面补偿。
我想了想,买一袋米大概也是一百块钱左右,正好和他们赔偿村民的钱差不多,这样安排也算合情合理,还能让他们体验到“劳动换取”的成就感,便同意了。
于是,在导演的“暗箱操作”和我的“跑腿”下,孩子们最终成功地从一位“好心”的村民那里“换”到了一袋来之不易的大米。
看到那袋米的时候,几个孩子的眼睛都亮了,之前的沮丧一扫而空,脸上重新绽放出开心的笑容。
他们欢天喜地地拎着米回到了小屋,迫不及待地开始准备今晚的“大餐”。
晚饭做得格外丰盛,不仅有米饭,还有用下午捕来的鱼做的菜,甚至还用换来的少量肉炒了盘菜。
景元兴奋地端着一碗香喷喷的菜凑到镜头前,嘚瑟地展示着他们的晚餐,那小表情,真是可爱极了。
虽然嘴上说着不给我们工作人员吃,但真到了开饭的时候,还是很大方地给导演组分了一些。
阿程更是端了一碗堆得冒尖的饭菜递给我,米饭上铺满了菜和肉。
我不禁失笑,这孩子,是把我当猪喂呢,给这么多。
我笑着接过来,真诚地说了声:“谢谢弟弟。”
看着他们围坐在桌边,终于不再是清汤寡水的面条,而是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和肉菜,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感慨着“终于吃上肉了”的小心酸,我悬着的心也总算放了下来。
这几天的经历,看着这些平日的小偶像们,一个个像模像样地学着独立生活,努力克服困难,虽然心疼,但也确实为他们的成长感到欣慰。
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就听见景元一声惊呼:“鸡!鸡跑到客厅里来了!”
他连忙跑去叫醒还在睡梦中的小马哥和阿程。
一阵手忙脚乱之后,大家总算齐心协力把那只“越狱”的鸡给捉回了窝里。
处理完鸡的“突发事件”,大家洗漱完毕,新的一天正式开始。
客厅里,耀文拿着本书在认真地背着什么,旁边的亚轩则调动着丰富的肢体语言,像演哑剧一样给他提示,那画面真是太逗趣可爱了。
早餐是阿程亲手做的葱油饼,金黄酥脆,香气扑鼻。
他还特意拿了几块给我尝尝。
我咬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没想到阿程做这个还真挺有天赋,味道相当不错。
吃完早饭,小马哥主动承担起“放牧”的任务,牵着那只昨天惹了祸的小羊,到院子外面去吃草。
阿程和景元闲不住,在旁边一唱一和地逗着小马哥,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随后,大家意识到羊圈的门确实需要加固一下了,于是齐心协力找来木板和工具,叮叮当当地把羊圈门给修复得更牢固了些。
另一边,亚轩和耀文负责给小猪“面条”喂食。
亚轩端着一盆食物走到猪圈旁,竟然还拿了个苹果,切成条,自己一口,再给小猪一口,一人一猪分着吃,噗,这小馋猫真是随时随地都能找到分享(或者说偷吃)的乐趣。
上午的主要任务是打扫卫生,把这几天积攒下来的“生活痕迹”清理一下。
忙碌过后,又到了午饭时间。
餐桌上,毫无意外地,又是面条。
看着他们有气无力地扒拉着碗里的面,感觉这群孩子都快变成“面条人”了,味蕾大概是真的有些麻木了。
我们工作人员在一旁“不合时宜”地打开了一包榨菜,故意吃得津津有味。
那香味飘过去,果然成功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
他们眼巴巴地看着我们,最后还是忍不住派代表过来跟我们商量。
经过一番“友好协商”,他们提出用10碗亲手煮的面条,来换我们手里的一瓶老干妈和一包榨菜。
看着他们渴望的小眼神,我们欣然同意,顺利达成了这笔“交易”。
下午,天气骤变,气温骤降,还刮起了风,眼看着像是要有一股寒流来袭。
孩子们开始担心起院子里的小动物们。
大家一合计,决定给鸡舍和羊圈搭建一个简易的保暖棚。
分工明确,阿程负责指导耀文和亚轩把鸡都抓回鸡舍里,这项工作对两个相对胆小点的孩子来说,颇具挑战性。
景元和小马哥则负责主力搭建工作,找材料,固定木板,忙得不亦乐乎。
保暖棚总算是磕磕绊绊地搭好了。
然而,就在大家准备收工的时候,耀文捂着额头,脸色有些苍白地走到我身边。
他小声说:“玥玥姐,我有点难受。”
我赶紧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果然有点烫,应该是刚才又是抓鸡又是搬东西,累着了,加上天气变化,有点发热了。
看着他蔫蔫的样子,我心里一紧,二话不说,俯下身把他背了起来,送回了楼上的房间。
我找来医药箱,给他喂了点退烧药,又安顿他躺下好好休息。
看着他很快就沉沉睡去,我才稍微放下心来。
到了晚上,小马他们没有忘记下午的约定。
他们认真地煮了十碗面条,端给了导演组的工作人员,成功换取了那瓶珍贵的老干妈和榨菜。
晚饭时,小马特意把耀文的那份饭菜端到了楼上。
我也跟着上去看了一眼,看到耀文己经醒了,虽然还有些虚弱,但看起来有了胃口,能自己吃饭了,这让我放心不少。
过了一会儿,小马哥又特地拿了刚换来的老干妈上去给耀文拌饭。
吃饱喝足,又休息了一阵,耀文感觉好多了,自己慢慢地走下了楼。
看样子是恢复了不少精神,重新加入了集体。
晚饭后,是他们雷打不动的“家庭会议”时间。
今天的会议主题,围绕着这几天的生活体验展开。
讨论中,耀文、亚轩和景元这三个“小孩组”成员,竟然主动请缨,要求和“家长组”的小马、阿程互换身份,体验一下当“家长”的感觉。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
于是,在欢声笑语中,小孩组和家长组成功互换,明天,他们将以全新的身份和视角,开启新一天的生活。
夜渐渐深了,喧闹了一天的院子终于安静下来。
随着房间的灯一盏盏熄灭,疲惫却又充满期待的孩子们都进入了梦乡,为这一天的故事画上了句点。
(http://www.220book.com/book/IVV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