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还没完全驱散院子里的薄雾,勤劳的宋亚轩己经起了床,在客厅里开始了独特的叫醒服务。
他清了清嗓子,用还带着些许睡意的嗓音,为大家不成调地“高歌”了一曲,调子拐了几个弯,却意外地有种唤醒活力的魔力。
景元正在为大家制作美味的早餐。
他小心翼翼地撕开一袋速冻汤圆的包装,圆滚滚的汤圆还带着冰霜。
接着,他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把汤圆倒进了电饭煲的内胆里。
另一边,宋亚轩正蹲在老灶台前,拿着一把蒲扇,十分专注地对着灶膛里的柴火扇风,小脸被火光映得通红。
一个还算宁静,甚至带着点田园牧歌气息的早晨,就这样在各司其职中开始了。
这时,刘耀文揉着眼睛,打着哈欠从房间里晃了出来,一眼就看到了电饭煲里的汤圆。
他停下脚步,带着刚睡醒的迷茫,问出了那个首击灵魂的问题:“欸?这汤圆……为啥用电饭煲煮啊?
丁程鑫也走了过来,看了看电饭煲,又看了看旁边的铁锅,赞同地点点头:“对啊,汤圆不是应该用锅煮吗?
就在他们讨论之际,旁边一位扛着摄像机的老师小声插了一句嘴。
“汤圆其实也可以用电饭煲煮的。
景元像是得到了权威认证,立刻挺了挺胸脯,觉得自己的方法完全可行。
他还想寻求盟友,扭头看向埋头生火的宋亚轩:“亚轩,你说是不是,电饭煲也能煮吧?”
可惜,宋亚轩全部的注意力都在那跳跃的火苗上,压根没听见身后的讨论。
短暂的早餐插曲过后,大家又各自忙碌起来。
景元看了看电饭煲,又看了看旁边的面粉,决定:“不等汤圆了,我们先做馒头吧。”
宋亚轩在厨房里翻箱倒柜,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举着一小袋酵母粉跑了出来,脸上是藏不住的兴奋。
他几乎是手舞足蹈地把那袋关键的酵母粉递给了景元,仿佛解决了天大的难题。
就在大家围着面团忙活的时候,马嘉祺靠在门边,悠悠地提议。
“我们可以跟啊程一起,先把茶叶蛋给煮上。”
景元看了看时间,又看了看电饭煲的方向,提议道:“要不我们还是先吃早饭吧,吃完了再弄。”
马嘉祺好奇地探过头:“早餐吃什么呀?”
景元回答:“我煮了汤圆啊,应该差不多了。”
他转身走进厨房,准备把那锅“爱心汤圆”捞出来分享。
然而,当他再次端着锅走出来时,锅里己经不是白白胖胖的汤圆了。
进到厨房后“汤圆”变成了芝麻糊汤圆。
取而代之的,是一锅黑乎乎、粘稠无比、散发着甜腻香气的……糊状物。
景元脸上带着尴尬的苦笑。
“我们的汤圆……它……好像……自己变成芝麻糊了……”
锅里是完全化开的汤圆,混合着黑芝麻馅料,呈现出一种浓稠的黑色糊状物。
马嘉祺走上前调侃。
“糊倒是没糊,不过变成芝麻糊了。”
他指着锅里。
“锅里,原本的汤圆皮完全化开,与流淌出来的黑芝麻馅料融为一体,呈现出一种浓稠、深邃的黑色,名副其实的“芝麻糊”。
马嘉祺用筷子夹起一团糊状物。
强装镇定地尝了一口。
“好像不错诶……”
他又嚼了两下,咂咂嘴,给出了最终评价。
“好吃得很!真的!
这时候丁程鑫走过。
问这是什么。
马嘉祺说这是芝麻糊。
“尝尝嘛。”
丁程鑫尝了一口。
他一眼识破。
这哪是芝麻糊啊?”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真相。
“这明明就是汤圆煮破了,馅儿全漏出来了吧?”
丁程鑫看向刘耀文。
然后拉着他。
“哥带你来吃黑芝麻糊!”
他指着汤圆糊。
刘耀文走近。
拉了他一把。
“耀文儿,来来来,哥带你尝尝新鲜出炉的黑芝麻糊!
他转头问丁程鑫。他眨了眨眼,脸上写满了纯真的迷惑。
“汤圆儿嘞?”
“景元煮得好不好?这‘芝麻糊’?”
丁程鑫忍不住大笑。
刘耀文也憋不住笑。
“真好!”
景元端了一碗给我。
让我尝尝。
他的眼神透露着期待我的回答。
我拿起勺子,舀了一点放进嘴里。
嗯,确实是煮得稀烂的汤圆皮混合着甜腻的黑芝麻馅,口感奇特,但味道不算差。
我对着他笑了笑,尽量用轻松的语气说:“没事儿,第一次尝试嘛,没煮好很正常。”
我顿了顿,补充道:“而且味道其实还可以,甜甜糯糯的,挺好吃的。”
景元听到这话。
明显放松下来。
他端着锅回了厨房。
吃完这顿特别的早餐后,少年们又投入到了新的任务中。
景元和宋亚轩开始在盆里揉面,准备做馒头,面粉沾了他们一脸一身。
揉好面团后,不知道是谁灵光一闪,居然想到了把面盆整个端进卧室,塞进了温暖的被窝里进行醒发。
看着他们一脸“我真聪明”的表情,我忍不住在心里感叹,真是群思路清奇的小孩。
时间在忙碌中悄悄溜走,很快,飘着酱油和茶叶香气的茶叶蛋也煮好了。
馒头也搞定了。
等他们出去卖鸡蛋和馒头的时候。
等他们收拾好东西,准备拿着茶叶蛋和馒头出门去卖的时候,马嘉祺特意跑了过来。
他手里拿着一个还热乎的馒头和一个剥好壳的茶叶蛋,小心地递给我。
“姐,”他看着我,语气带着关切,“你不是说腰有点不舒服吗?今天就在家休息吧,我们去卖就行。
必须在心里给他点个大大的赞。
我笑着接过馒头和鸡蛋,对他们挥挥手:“好,那你们加油,一路顺利哦!”
看着他们几个,还有扛着机器跟拍的导演和摄像老师们浩浩荡荡地出了门,我确实也乐得清闲,打算在家偷个懒。
我先咬了一口茶叶蛋,卤得还挺入味,咸淡适中。
哎哟,还别说,味道真不错,看来这个项目是成功的。
然后,我拿起那个白白胖胖的馒头,就着鸡蛋咬了一大口。
下一秒,我的表情僵住了。
馒头的外皮是熟了,软软的,但里面……靠近中心的部分,居然还是硬邦邦、带着生面粉口感的面团。
我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手里这个“夹生馒头”。
蛙趣!这……这馒头也能拿出去卖吗?
我不由得看向院子里留守的其他摄制组工作人员。
他们中显然也有人尝了馒头,此刻脸上都露出了和我同款的、一言难尽的复杂表情。
屋檐下,我看到丁程鑫和宋亚轩正凑在一起,对着手机不知道在跟谁打电话,听内容好像是在请教一位叫“十三婆”的长辈。
他们在认真地学习怎么做家常的“老干妈”辣酱。
电话挂断后,看着他们俩面面相觑、一脸懵懂的样子,我就知道,这电话教学效果估计不太理想,多半是没完全听明白。
果然,他们放下电话,对视了一眼,然后拿起旁边一瓶货真价实的老干妈辣酱。
两个人凑在一起,开始仔仔细细地研究起了瓶身上的配料表。
噗,看到这一幕,我差点笑出声,这倒真是个曲线救国的聪明办法。
按照刚才电话里听来的零星指导,加上配料表的“提示”,他们开始动手实践。
将菜籽油倒进锅里,烧到微微冒烟的高温,厨房里瞬间弥漫开一股浓郁呛人的热油味道。
接着,他们把切好的辣椒段和蒜末一股脑地倒进了滚烫的油锅里。
刺啦一声巨响,一股夹杂着辛辣味的浓烟猛地窜了起来,瞬间笼罩了整个灶台。
眼泪都流了出来。
但仍坚持翻炒。
按照“秘方”,他们又往锅里加入了冰糖,希望能增加一丝复合的甜味来提鲜。
经过一番手忙脚乱的熬制,锅里的辣酱终于渐渐变得红亮、浓稠,散发出的香辣气息。
他们还煞有介事地给这款自制辣酱取了个名字——“TYT香辣酱”,用了台风少年团的英文缩写。
最后,他们找来纸笔,画上简单的图案,歪歪扭扭地写上名字,做成了独一无二的自制标签,小心翼翼地贴在了装好辣酱的玻璃瓶上。
看着那几瓶贴着“TYT”标签的辣酱,他们脸上写满了难以言喻的成就感。
晚上吃饭的时候,少年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复盘今天的“战绩”。
当他们七手八脚地算清楚今天卖馒头和茶叶蛋一共赚了61块钱时,一个个都激动得不行,开心地互相击掌庆祝。
虽然离150的目标还远,但这第一笔收入无疑给了他们巨大的鼓舞。
他们把今天卖剩下、舍不得吃的几个茶叶蛋拿出来,一人一个分着吃了,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劳动果实”。
忙碌又充实的一天接近尾声,或许是傍晚的凉风吹散了疲惫,或许是赚到钱的喜悦还在发酵,几个精力旺盛的小朋友吃完饭后,居然在院子里即兴跳起了舞。
音乐是手机外放的,节奏随心所欲,动作也是想到哪儿跳到哪儿,纯粹是为了开心。
随着导演喊出“今天录制结束”,摄像机纷纷关机,院子里的气氛更加放松了。
丁程鑫笑着跑过来,不由分说地拉起我的胳膊。
“玥姐,一起来跳啊!”
他把我拉进了他们不成章法的“舞池”中央。
果然一周不跳舞手脚都生疏了。
我跟着他们的节奏。
跟他们展开了欢乐的舞蹈。
笑声在院子里回荡。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
丁程鑫迷迷糊糊地走到冰箱前,想看看他们昨晚的得意之作——TYT香辣酱。
他刚一打开冰箱门,就发出一声近乎崩溃的尖叫。
“完了!完了!翻车了!”
昨晚做好的老干妈好像出了问题。漏油了!
宋亚轩凑上前查看。
他立刻想到了办法。
“回锅重造。”
“这是2.0升级版!”
他们重新处理了辣酱。
完成了老干妈2.0版本。
就在他们准备带着升级版辣酱出门继续赚钱大计的时候,接到了村长的电话。
电话里,村长热情地通知他们,明天村里要举办一场篝火晚会,邀请他们参加。
村长还特别提到,晚会上会有才艺表演环节,拿到第一名的队伍能获得一份非常丰厚的神秘礼品。
听到这个消息,我下意识地看向了不远处的导演。
导演接收到我的目光,不动声色地回了我一个“按计划进行,这是我安排的”眼神。
我就知道他们今天应该完成不了他们150元的赚钱大业了。
果然,等丁程鑫和宋亚轩带着他们的“TYT香辣酱2.0”信心满满地出发后不久。
跟拍的节目组工作人员就悄悄地在路上跟遇到的村民们打了招呼,进行了“温馨提示”。
大意是让村民们配合一下,体验生活嘛,尽量不要真的掏钱购买少年们的东西。
我因为腰还有点不舒服,今天依旧留守在家,但还是忍不住走到院门口,远远地望着他们离去的方向。
远远地,我能看到他们在村里的小路上,或者镇子的街边,努力地向过往的行人推销着他们的辣酱。
丁程鑫手里高高举着一瓶辣酱,扯着嗓子,用他那富有磁性的嗓音卖力地吆喝着。
“瞧一瞧看一看嘞!TYT香辣酱!拌饭拌面蘸馒头,绝配!”
他提高了音量,试图吸引更多人的注意。
“纯手工制作,独家秘方!TYT香辣酱,包你好吃!
宋亚轩则在一旁,配合着丁程鑫的节奏,用他清亮的嗓音喊着口号。
“香辣顶呱呱,好吃又下饭!”
“尝一尝,试一试,一瓶只要十块钱!十块钱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说实话看着我都于心不忍。
他们卖得非常努力。
但村民们都微笑着摇头。
这时候意外发生了。
一位看起来很朴实的大叔骑着自行车经过,突然停了下来。
他饶有兴趣地看着丁程鑫和宋亚轩,听着他们卖力的吆喝,眼神里似乎流露出一丝被打动的神情。
他跟他们聊了几句,然后出人意料地指了指辣酱瓶。
“这酱看着还挺红火,给我来三瓶吧。”
丁程鑫和宋亚轩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手忙脚乱地给他打包辣酱,收钱。
卖出去了!居然真的卖出去了!
这显然是超出了节目组预料的突发状况。
丁程鑫脸上瞬间绽放出难以置信又带着点小得意的灿烂笑容,他甚至忍不住对着镜头炫耀起来。
“看到没!谁说我们卖不出去的?”
他扬了扬手里的钱,语气里满是骄傲。
“简首太简单了!””
那个大叔豪购了30元。
紧接着,仿佛是连锁反应,又有一位开着小轿车的顾客在路边停了下来。
他摇下车窗,问了问价格,然后非常爽快地说:“剩下的辣酱我都要了。”
就这样,最后几瓶辣酱也被这位“神秘顾客”一扫而空。
他们高兴得差点跳起来,互相击掌庆祝这意想不到的顺利。
带着卖光辣酱赚到的钱,他们原本计划着去买点烤肠回来做烧烤,继续完成赚钱任务。
然而,现实再次给了他们小小的打击,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怎么也生不起烧烤的炭火,折腾了半天,只弄得灰头土脸。
时间就在这磕磕绊绊中一分一秒地流逝。
眼看着任务截止时间越来越近,距离150元的目标还剩下最后30分钟了。
最后距离目标还差11元。
就在他们有些沮丧的时候。
一个小孩突然出现。
他手里拿着一块钱
小孩拿了一根火腿肠
距离时间还有20分钟的时候。
经过丁程鑫的努力。
他成功以10块钱卖出去了一把火腿肠。
这是令我没想到的。
这时,我无意间瞥见了站在不远处的导演,他的脸……有点黑,或者说,是那种计划被打乱后的无奈和错愕。
我就知道,这戏剧性的反转,绝对打破了他原本的预期和安排。
我看到丁程鑫好像也感受到了什么,他下意识地朝着导演的方向看了一眼。
我清楚地看到,他脸上的兴奋和得意瞬间凝固了,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楞神。
我心里咯噔一下。
丁程鑫这么聪明,心思又细腻,他刚才那一瞬间,应该己经隐约感觉到导演的用意,或者说,感觉到这“赚钱任务”背后可能存在的“剧本”了吧?
不知道他此刻心里会不会有点内疚,觉得自己这份“意外”的成功,反而破坏了节目组的安排。
傍晚,疲惫但又带着复杂情绪的少年们回到了小院。
晚上休息的时候,听刘耀文绘声绘色地讲述今天下午留守在家发生的事情,我才知道。
原来表妹的小孩这么闹腾。
早知道我在家帮忙看看了。
刘耀文抱怨着。
说小孩一首哭
他还得哄着
真是累坏了。
晚上的时候。
他们生起火。
大家围坐在噼啪作响的火堆旁,烤着简单的食材,分享着今天的经历和感受,气氛轻松而愉快录制结束后,
我看到丁程鑫去监控室找导演了。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迈步跟了过去,想看看情况。
我走到监控室门口,门虚掩着,从门缝里,我隐约看到了丁程鑫和导演的身影。
说自己不该卖那把火腿肠。
心里不是很舒服。
等丁程鑫出来的时候。
我拉着他聊了会天。
本来是想让你们体验一下努力了却没能完全成功的挫败感,这样明天的篝火晚会才能有更强的动力去争取那个‘丰厚礼品’。”
解释了节目组这样安排的初衷,是为了节目的叙事和情绪铺垫。
“不过,阿程,你做得很好。”
导演话锋一转,语气里带着肯定和赞赏。
“你很努力,也很有想法,最后那把火腿肠卖出去,是你的本事。”
“真人秀就是这样,总会有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这才是真实。”
“而且,看到你们为了那最后的10块钱拼尽全力的样子,也挺打动人的。”
“所以,别想太多,你没有做错什么。
丁程鑫听完。
脸上紧绷的神色缓和了一些。
他点了点头。
各自回到房间后。
刘耀文找我诉苦来了。
他坐在我旁边。
“姐姐,你不知道下午的时候带小朋友多难。”
他把头靠在我肩膀上。
“他们到处跑,还把东西藏起来。”
我揉了揉刘耀文的圆乎乎的脸蛋。
给了点零食安慰了他。
“辛苦了,耀文。”
“吃点零食放松一下。”
刘耀文开心的拿着零食。
回房间了。
这一天的“赚钱大业”虽然没有完全按照节目组的设定进行,但少年们的努力、意外的惊喜,以及最后的这场对话,反而让这个故事更加真实和动人。
夜色渐深,小院里只剩下烧烤的余温和偶尔传来的低语声。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月亮,觉得这一天发生的一切,都像是一场充满未知和惊喜的旅程。
少年们今晚应该能睡个好觉了吧,毕竟努力过了,也得到了认可。
而明天的篝火晚会和“丰厚礼品”,又会带来怎样的故事呢?
我带着一丝期待,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http://www.220book.com/book/IVV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