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 年夏,太行山脉在烈日的炙烤下仿佛要燃烧起来。日军凭借着坦克集群的强大火力,在华北平原上横冲首撞,对八路军根据地展开了疯狂的围剿。他们的 “铁滚战术” 如同一只巨大的铁轮,所到之处,村庄化为废墟,百姓流离失所。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孟铁山站在指挥部的土坡上,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忧虑。
孟铁山深知,以八路军现有的武器装备,正面与日军的坦克集群硬拼无异于以卵击石。他在简陋的指挥部里来回踱步,看着墙上的作战地图,脑海中不断思索着破敌之策。突然,他想起了川军火牛阵的古老战术,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但如何将这一古老战术在现代战争中发挥出最大的威力,还需要精心谋划。
孟铁山立即召集了各部队的骨干,在一间昏暗的窑洞里召开紧急会议。窑洞里弥漫着浓重的烟味,油灯的火苗在风中摇曳,众人围坐在一张破旧的木桌旁,神情严肃。孟铁山站在地图前,用树枝指着日军的行进路线,大声说道:“小鬼子的坦克厉害,但它们也不是没有弱点。咱们就用老祖宗的办法,来个火牛破阵!”
战士们听到这个计划,脸上露出了疑惑的神情。有人提出:“可是孟连长,火牛阵在古代行得通,现在日军有枪炮,这法子能行吗?” 孟铁山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说道:“只要咱们多动脑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咱们给牛尾巴绑上炸药,牛角装上刺刀,让这些铁王八尝尝咱们的厉害!”
说干就干,孟铁山带领战士们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他们深入周边的村庄,向村民们说明计划。村民们纷纷表示支持,主动把自家的耕牛牵了出来。看着这些朴实的村民,孟铁山心中充满了感动,他知道,这场战争不只是八路军的战斗,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抗争。
战士们在村头的空地上,为耕牛安装特制的牛角刺刀。这些刺刀是铁匠们连夜打造的,锋利无比。同时,他们将炸药仔细地绑在牛尾巴上,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准确引爆。孟铁山亲自检查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
在准备火牛阵的同时,孟铁山还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他安排一部分战士在日军坦克的必经之路挖掘壕沟,设置障碍,延缓敌人的行进速度;另一部分战士则埋伏在两侧的山坡上,准备在火牛发起冲击后,配合进行攻击。
日军的坦克集群在尘土飞扬中渐渐逼近,轰鸣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孟铁山站在高处,紧紧盯着敌人的动向。当坦克进入预设的埋伏圈时,他大手一挥,信号弹划破天空。顿时,锣鼓声、呐喊声在山谷中回荡,早己准备好的战士们点燃了牛尾巴上的炸药。
一百多头耕牛在炸药的刺激下,变得狂躁不安,双眼通红,如同一群愤怒的野兽,朝着日军的坦克群狂奔而去。牛角上的刺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牛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日军士兵被这突如其来的景象惊呆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八路军会想出这样的战术。
坦克手们慌乱地操作着坦克,试图调转炮口攻击火牛,但火牛的速度太快,他们根本来不及反应。第一头火牛撞上了坦克,牛角上的刺刀狠狠地刺进了坦克的装甲,紧接着,牛尾巴上的炸药爆炸,巨大的冲击力将坦克炸得剧烈摇晃。其他火牛也纷纷跟上,瞬间将日军的坦克集群冲得七零八落。
战场上硝烟弥漫,爆炸声、牛的嘶吼声、日军的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惨烈的画面。孟铁山看到火牛阵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大声喊道:“同志们,冲啊!” 埋伏在山坡上的战士们如猛虎下山般冲了下来,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日军很快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开始组织反击。他们用机枪疯狂扫射,许多火牛倒在了血泊中。但剩下的火牛依然勇往首前,继续冲击着敌人的防线。一名日军军官挥舞着指挥刀,试图稳住阵脚,但一头火牛突然冲了过来,将他撞飞出去,摔在地上一动不动。
在火牛的冲击下,日军的防线出现了巨大的缺口。孟铁山抓住时机,带领敢死队冲了上去。他们用手中的武器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有的战士甚至抱着炸药包,与日军同归于尽。战场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鲜血,每一个战士都在用生命捍卫着祖国的尊严。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日军的坦克集群被彻底摧毁,残余的敌人仓皇逃窜。孟铁山站在战场上,看着满地的硝烟和尸体,心中百感交集。这场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战士和百姓用生命换来的。他望着远处的村庄,暗暗发誓,一定要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还百姓一个安宁的生活。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战场上,为这片土地镀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火牛阵的成功,不仅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更鼓舞了八路军和百姓的士气。它成为了抗战史上一段传奇的战例,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奋勇前行。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七杀太行》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IWJ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