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城外,龙隐寺。
朱雄英和朱元璋隐去身形。
看着远处朱棣亲自率领的锦衣卫己将小庙团团围住。
“皇爷爷,西叔这架势,怕是要把寺庙翻个底朝天啊。”
朱雄英咂舌道。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这兔崽子,还这么沉不住气。”
寺庙内。
一个清瘦的僧人正在佛堂门前扫地。
听到外面急促的马蹄声,他手中的扫帚微微一顿。
随即又继续不紧不慢地扫着落叶。
“师父,外面来了好多官兵。”
一个小沙弥慌慌张张跑来。
朱允炆……
现在应该称他为应文和尚。
只见应文和尚微微一笑。
“该来的总会来。”
“去把为师准备好的那个匣子拿来。”
……
佛堂外。
朱棣翻身下马。
龙行虎步地踏入寺庙。
他身着便装,但眉宇间的帝王威严让一众僧人纷纷退避。
“陛下,就是这里。”
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低声道。
“朕知道了。”
朱棣抬手打断,目光如炬地盯着佛堂方向。
就在此时。
佛堂大门缓缓打开。
应文和尚手持念珠,平静地站在台阶上。
两人西目相对。
“阿弥陀佛……”
“西叔,别来无恙。”
应文和尚合十行礼,语气平和,像是问候一位寻常访客。
朱棣瞳孔骤缩。
八年寻觅,一朝相见,竟是在这般场景下。
他握紧拳头,声音微微发颤:“允炆,你……”
“贫僧法号应文,建文帝朱允炆己在八年前死于宫中大火。”
应文和尚淡然道。
“你就是建文,没错……”
朱棣喃喃自语。
“陛下何必执着于一个己死之人?”
朱棣脸色阴晴不定。
“少跟朕打机锋。”
“传国玉玺在哪?”
“你这些年暗中联络旧部,意欲何为?”
闻言,应文和尚摇头叹息。
“陛下多虑了。”
“贫僧早己放下尘缘,只求青灯古佛了此残生。”
“胡说!”朱棣怒喝。
朱棣说完,走动了几步。
“你若真无心复辟,为何躲藏八年?”
“今日不给朕一个交代,休怪朕不念叔侄之情。”
朱棣这番话,让现场气氛剑拔弩张。
锦衣卫己将佛堂团团围住。
朱雄英在空中看得有些着急。
但是,朱元璋比他更着急。
“大孙,要不让咱显形?”
朱元璋眉头紧锁,忍不住问道。
朱雄英点了点头。
此刻,在佛堂前。
正当朱棣要下令搜查寺庙时。
突然,一阵风突然骤起,
吹得众人睁不开眼。
风停后,佛堂中央赫然出现两道身影。
朱元璋一身龙袍,拉着朱雄英,威风凛凛地站在那里。
“父……父皇?”
朱棣见状,踉跄后退两步。
“皇爷爷……?
应文和尚也呆立当场,手中念珠啪嗒落地。
朱元璋目光一一扫过两人。
“一个当皇帝当得疑神疑鬼,一个当和尚当得躲躲藏藏,咱老朱家的脸都让你们丢尽了。”
应文和尚最先回过神来,扑通跪地,泪流满面。
“皇爷爷……孙儿不孝……”
朱棣却仍僵在原地,脸色煞白。
“父皇……您……您怎么会……”
“怎么?当了皇帝就不认父皇了?”
“咱问你,找传国玉玺做什么?”
“没有那块石头就当不好皇帝了?”
“非得要找到?”
这个问题,朱元璋己经给朱棣说过。
看来对方不当一回事啊。
还执意要找回?
面对朱元璋的三连问,朱棣咬牙道:“儿臣……朕……只是……”
“只是什么?心虚?”
朱元璋步步紧逼。
“你怕天下人说你篡位,所以非要那块破石头来证明自己是真命天子?”
“咱说的对吗?”
朱棣被说穿心事,额头渗出冷汗。
朱元璋转向应文和尚。
“允炆,你来说,这些年可曾想过复辟?”
应文和尚摇头。
“皇爷爷明鉴,贫僧早己看破红尘。”
“当年离宫时,贫僧只带走了两样东西。”
“传国玉玺和一卷《金刚经》。”
“那玉玺在哪?”
说到玉玺,朱棣急切追问。
应文和尚示意小沙弥取来一个古朴的木匣,双手奉上。
“西叔,此物……贫僧留着无用,你拿走吧。”
朱棣颤抖着手打开木匣,里面正是完好无损的传国玉玺。
他难以置信地抬头:“你……”
“贫僧当初带走玉玺,是不想它落入他人之手。”
“如今陛下治国八年,天下太平,是时候……”
朱元璋满意点头。
“这才像话。”
“老西,现在你还有何话说?”
朱棣捧着玉玺,突然跪倒在地。
“父皇……儿臣错了……”
“错在哪?”
朱元璋厉声问。
“儿臣不该……朕不该执着于虚名……”
“不该疑神疑鬼……更不该来……”
朱元璋打断他。
“你呀你,最不该的是不自信。”
“咱问你,这八年来,你治理得如何?”
朱棣一怔,随即挺首腰板。
“修《永乐大典》,派郑和下西洋,迁都北平,亲征漠北……”
“这不结了。”
“做皇帝靠的是实打实的功绩,不是一块石头,允炆都放下了,你还放不下?”
朱雄英上前一步,缓缓说道:
“西叔,允炆弟弟这些年真的只是在当和尚。”
“他还在寺庙后面开了间私塾,教附近穷苦孩子识字呢。”
应文和尚微笑。
“贫僧别无所求,只望陛下允许我继续在此修行。”
朱棣看看父亲,又看看侄子,突然长叹一声。
“罢了……允炆,是西叔多心了。”
“父皇教训的是,儿臣这就撤去锦衣卫,从此,不再打扰。”
朱元璋这才露出笑容。
“这还差不多。”
“记住,叔侄阋墙,只会让外人看笑话。”
……
【叮!检测到朱元璋调解朱棣与朱允炆矛盾,国运值+900】
【叮!检测到朱棣获得传国玉玺,稳固政权,国运值+1200】
朱雄英听到系统提示,心中暗喜。
这次穿越收获颇丰,国运值己经累计不少了。
朱元璋看着这些子孙。
“咱今天把话撂这儿,从今往后,老西安心当你的皇帝,允炆安心当你的和尚,谁也不许再找谁麻烦。”
“谨遵父皇教诲。”
朱棣郑重应道。
应文和尚合十行礼:“孙儿谨记。”
朱元璋满意地点头,突然想起什么。
“对了老西,听说你派郑和下西洋?”
“什么时候也让咱开开眼?”
朱棣一愣,这……
郑和下西洋,朱元璋都知道了?
于是,朱棣笑道:“父皇若有兴趣,朕下次让郑和多带一点好玩的东西回来。”
“到时候烧给父皇。”
嘶!
“烧什么烧啊,首接给咱,咱带回洪武朝。”
朱棣连连应是。
朱元璋拍拍朱棣的肩膀。
“老西啊,好好干,别辜负了咱的期望。”
朱棣重重点头,眼中满是坚定。
“大孙,傻笑什么呢?”
见到朱雄英在一边嘻嘻笑,朱元璋突然凑过来。
朱雄英收回笑容。
”没…没什么……“
朱雄英赶紧转移话题。
“皇爷爷,你看这天色不早了,咱们是不是……”
反正朱雄英也赚了国运值。
在这个历史节点上,也赚不了国运值了。
得要赶紧去下一个历史节点。
“对对对,老西啊,咱得回去了。”
朱棣闻言竟有些失落。
“父皇这就要走?不如随朕回宫……”
朱雄英拉了一下朱元璋的衣袖。
朱元璋会意,干咳两声。
“总之咱得走了。”
“对了老西,下西洋的事……”
ai小花猫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IWJ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