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眉头紧皱。
手指在龙案上敲得咚咚响。
“向商人借钱?”
“咱大明朝廷还要向那些低贱的商人低头?”
自古以来,商人的地位是最轻的。
“皇爷爷,你可不要小瞧了商人。”
“历朝历代,就是因为忽略了商人的存在,所以才无法富强。”
“只要把这些商人利用好了,就能够推动大明的发展。”
为了验证自己说的没错。
朱雄英不慌不忙地掏出一本账册。
“皇爷爷请看,这是苏州府前几个月商税收入。”
“足足八十万两白银。”
朱元璋和朱标同时瞪大眼睛。
“多少?”
朱标一把抓过账册,手指都在发抖。
“苏州一府之地,竟比北边五个省的税银还多?”
朱雄英点了点头。
“这还是商税没完全收上来的情况下。”
“苏州是最早放开海禁,鼓励商贸的一个地方,光是沿海几个大港,每年就能多收二百万两。”
朱元璋倒吸一口凉气。
没有想到,自己开放海禁,得到了这么多的好处。
虽然这之中,沿海百姓时常有海盗。
但整体来说,还算比较平稳。
“大孙,看来咱撤销禁海诏令是对的。”
这一点,朱元璋毋庸置疑。
“皇爷爷英明。”
“咱英明个屁,这都是你的功劳。”
朱元璋笑了。
洪武朝能够得到发展。
还得要依赖朱雄英。
“对了,大孙,你刚才说的‘国债’是怎么回事?”
朱雄英愣了愣。
怎么去解释这个问题呢?
于是,他从袖中取出一张票据样本。
“皇爷爷,你看,这就是‘大明国债’。"
“面额分十两、五十两、一百两三种,年息两分,五年还本付息。”
朱标接过仔细端详。
票据上印着大明宝钞局的朱红大印。
还有户部尚书和皇帝的联名签押处。
“这……这能行吗?”
朱雄英胸有成竹。
“爹,你想啊。”
“那些富商把钱藏在地窖里也是放着。”
“若是朝廷承诺给利息,还能随时兑付,他们肯定抢着买。”
朱元璋听着,脸色渐渐发白。
“不行!”
“绝对不行。”
“咱可拉不下这张老脸去借钱。”
“堂堂天子向商人借钱,成何体统?”
殿内一时寂静。
朱雄英却不急不躁。
“皇爷爷,你还记得宋朝的‘交引’吗?”
朱元璋一愣。
“那是宋朝官府向商人赊购军粮的凭证。”
说到一半突然顿住。
朱雄英笑着接话。
“正是。”
“宋朝能用‘交引’筹粮,咱们为何不能用‘国债’筹钱?”
“再说……”
朱雄英压低声音。
“等咱们水师建成了,去倭国、南洋抢……”
“咳咳,贸易来的银子,还愁还不上这点债?”
这么一说,朱元璋顿时来了兴致。
“你小子……”
“不过这事得从长计议。”
“先小范围试试。”
……
三日后,奉天殿大朝会。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
户部尚书郁新正在汇报宝钞推行情况。
“自推行新钞以来,民间反响良好……”
朱元璋突然打断。
“郁爱卿,朝廷现在库银还有多少?”
郁新一愣,额头渗出冷汗。
“回陛下,去岁结余……约八十万两。”
“今年各地灾荒,己经拨出去三十多万。”
朱元璋眉头一皱。
“也就是说,只剩不到五十万两了?”
郁新扑通跪下。
“陛下明鉴,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大明:开局带朱元璋看土木堡战役》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实在是……”
朱元璋摆摆手。
“咱有个想法。”
说着朱元璋看向朱雄英。
“太孙,你来说。”
朱雄英从容出列,将国债计划娓娓道来。
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
“向商人借钱?”
“这成何体统!”
“与民争利,有损朝廷威严啊。”
“陛下,太孙,不可如此啊。”
……
武将那边更是炸锅。
凉国公蓝玉首接跳出来。
“陛下,缺银子跟臣说啊。”
“臣带兵去北边走一趟,保证……”
朱元璋一个眼神瞪过去。
蓝玉立刻缩了缩脖子,把后半句‘抢个百八十万两’咽了回去。
严肃的朝会,你蓝玉吹什么牛皮啊。
“太孙殿下,老臣以为此事不妥。”
“商人重利轻义,若让他们拿捏住朝廷命脉。”
……
工部尚书秦逵缓缓开口。
朱雄英早有准备。
“秦大人多虑了。”
“国债与宝钞一样,随时可以兑付。”
说完,朱雄英环视众臣。
“各位大人府上,难道就没有经商的亲戚?”
这话一出,不少官员眼神闪烁。
大明官员虽然明面上看不起商人。
但暗地里谁家没几个做生意的姻亲?
大家突然对这个小皇太孙感到可怕。
这么小的年纪,就有这么深的城府?
而且鬼主意还比较多。
朱元璋看在眼里,心中暗笑。
“这样吧。”
“先在应天府试点,发行十万两国债。”
“年息……就按太孙说的两分。”
“咱倒要看看,有没有人买。”
……
朱元璋的这个诏令一出,整个南京城都轰动了。
大明钱庄门前排起长龙。
“听说这国债比存钱庄利息还高?”
“可不是嘛!”
“朝廷作保,稳赚不赔。”
一个绸缎商挤到前面。
“给我来一千两。”
钱庄伙计吓了一跳。
“这位爷,您确定?”
绸缎商拍拍鼓鼓的荷包。
“废话,太孙殿下亲自担保,还能有假?”
不到三日,十万两国债销售一空。
还有无数商人堵在户部门口要求增发。
……
乾清宫内。
郁新捧着账本,手都在抖。
“陛…陛下,十万两全卖出去了。”
“还有商人愿意预付明年……”
朱元璋瞪大眼睛。
“这么快?”
朱雄英笑道。
“皇爷爷,孙儿说啥来着?”
“商人精明着呢,有利可图的事,他们肯定很感兴趣。”
朱元璋大笑起来,突然拍案。
“再加印五十万两。”
“不,一百万两。”
朱雄英连忙劝阻。
“皇爷爷,循序渐进啊。”
“一下子发太多,反而会贬值。”
朱元璋闻言,这才冷静下来。
“那就……再加二十万两?”
朱雄英点头。
“可以,但要分批次发行。”
“另外,孙儿建议设立‘大明建设钱庄’,专门管理这些资金。”
【叮!国债发行成功,国运值+8000】
【当前国运值:266300】
【随机开启时空之门,需要达到288888点国运值。】
朱雄英一愣,怎么感觉这次用那么多?
按照这个计算,还差三万多呢。
看来得要在洪武朝等一阵子。
不过,朱雄英也不着急。
毕竟,在洪武朝,也能够有的赚的。
要知道,马上就要开始搞大明基建。
到时候,可能会有一点国运值。
(http://www.220book.com/book/IWJ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