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确定了“红星小区”这个极度可疑的关键区域后,李明并没有立刻被冲动和兴奋冲昏头脑,贸然前往。
经历过之前的数次挫败和危险,他深刻地理解到,面对一个组织严密、技术高超且可能不择手段的对手,周密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远比一腔孤勇更加重要。
红星小区,很可能就是那个“网络”潜藏在城市中的一个重要“节点”,甚至是他们的核心据点之一。
接近这样的地方,每一步都必须如履薄冰。
接下来的几天,李明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针对红星小区的“战前准备”工作中。
他首先利用一切可及的网络资源,对这个目标区域进行了全方位的信息搜集。
通过网络地图的卫星视图和街景功能,他仔细研究了红星小区的地理位置、建筑布局、出入口设置以及周边的道路交通情况。
他发现,这个小区果然如张伟所说,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多栋没有电梯的六层板楼组成,楼间距较窄,绿化也比较杂乱。
小区的围墙不高,部分区域甚至有些破损,似乎存在多个可以轻易翻越或穿行的“非正式”出入口。
小区内部道路狭窄,停车位极其紧张,管理显得相当混乱。
通过查阅一些本地论坛和新闻报道的零星信息,他了解到红星小区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和产权复杂性,一首未能进行有效的物业管理和升级改造。
小区内居住人口构成复杂,既有在此居住了一辈子的原住老人,也有大量租房的外来务工人员和年轻白领(因为租金相对便宜),人员流动性较大。
治安状况也一首不甚理想,偶尔会有盗窃、打架斗殴之类的小案件发生,但似乎从未有过引起广泛关注的恶性事件。
他还找到了一些房产中介网站上关于红星小区的租售信息。
虽然信息不多,但通过那些挂出来的房源照片和描述,他得以窥见小区内部单元楼道和部分房屋的简陋状况。
这些信息都印证了他之前的判断:这是一个典型的、处于城市管理边缘地带的、鱼龙混杂且缺乏有效监控的区域。
这样的环境,对于普通居民来说可能意味着不便和缺乏安全感,但对于那个需要隐藏自身、进行秘密活动的“网络”来说,却无疑是一个得天独厚的“保护伞”。
混乱的管理、复杂的人员构成、薄弱的安防设施,都为他们的潜伏和运作提供了天然的掩护。
在进行信息搜集的同时,李明也在焦急地等待着张伟的技术支持。
终于,在两天后,张伟通过加密通讯软件,给他发来了一份关于红星小区及周边区域的网络环境分析报告,以及一些“小玩意儿”。
张伟的分析报告证实了之前的发现:红星小区及其周边确实存在着多个信号强度异常、加密方式可疑、并且只在特定时间段(深夜凌晨)活跃的WiFi热点。这些热点大多使用了隐藏SSID或者伪装成公共WiFi(如a、CMCC等)的方式来迷惑普通用户。张伟甚至成功截获并分析了其中一个热点在活跃时段发出的少量数据包样本(虽然内容经过强加密无法破解),发现其数据传输协议和格式确实与王强电脑上那个监控程序使用的模式高度相似!
“可以基本肯定了,”张伟在附言中写道,“这些异常WiFi热点,就是‘网络’在这个区域设置的秘密通信节点!王强之前深夜连接这些热点,很可能就是在进行数据上传或下载,或者接收指令。这些节点可能分布在小区的不同楼栋,甚至可能隐藏在某些特定的住户家中!”
这个发现让李明的心跳再次加速。秘密通信节点!隐藏在居民家中?!这比他之前设想的还要可怕!那个“网络”的触角,竟然己经深入到了普通居民的生活空间内部!
张伟还提醒李明:“这些通信节点很可能受到严密监控,你一旦靠近并尝试连接,或者使用任何可能被识别的设备(比如你那部绑定了王强手环的手机),都可能立刻触发警报!所以,如果你要去实地侦察,绝对不能携带任何与王强或你自己身份相关的电子设备!网络连接也必须极端小心!”
除了分析报告,张伟还通过一个极其隐蔽的同城快递渠道(伪装成一份普通的文件快递),给李明寄来了一个小包裹。里面是几样看起来不起眼,但李明知道极其关键的“小玩意儿”:
一部经过特殊改装的、外观极其普通的旧款智能手机: 这部手机的操作系统被张伟彻底重写,剥离了所有不必要的服务和可能存在的后门,只保留了最基本的通讯(使用匿名SIM卡)、拍照、录音和地图功能。
最重要的是,它内置了张伟编写的特殊程序,可以被动地扫描和识别周围的WiFi信号,并根据预设的特征库(基于对那些异常热点的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可疑的“网络节点”信号,并在地图上进行大致的标示。
同时,它还具备隐蔽的GPS定位和一键紧急求救功能,可以将位置信息和求救信号通过预设的加密通道发送给张伟。
一个微型针孔摄像头探测器: 外形像一支普通的录音笔,可以探测常见类型的无线和有线针孔摄像头。
一个高强度的迷你手电筒: 除了照明,还带有爆闪功能,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干扰对方视线。
一把小巧的多功能工具刀: 用于一些简单的物理障碍破除或自卫。
收到这些装备,李明的心情复杂。
一方面,这些工具无疑大大增强了他的侦察能力和安全保障,让他感到不再是赤手空拳地面对猛虎。
但另一方面,这些明显带有“特工”色彩的装备,也让他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自己所卷入事件的危险性和特殊性。
他一个普通的程序员,竟然要用到这些东西去进行调查,这本身就是一件多么荒诞而悲哀的事情。
有了信息和装备的支持,李明开始制定更为详细的抵近侦察计划。他决定不再将目标仅仅锁定在王强连接过的WiFi热点区域,而是要对整个红星小区及其周边环境,进行一次全面的、分区划块的、多轮次的“扫描”。
他计划分不同的时间段(白天、傍晚、深夜)前往红星小区周边,利用那部改装手机的信号扫描功能,绘制一张更精确的“可疑节点分布图”。他不会轻易进入小区内部,主要是在外围的街道、小巷以及制高点(如附近高楼的楼梯间)进行观察和探测。
他还计划利用一些伪装身份,比如假装寻找丢失的宠物、或者询问租房信息等,与小区门口的保安、附近的商贩或者部分居民进行自然的、不引起怀疑的接触,希望能从中获取一些关于小区内部情况、或者近期是否有异常事件发生的零散信息。
整个计划的核心原则是:**谨慎、低调、分多次、不深入、随时撤退。**他必须像一个幽灵一样,在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收集足够的信息,绘制出那个潜藏节点的轮廓,为后续可能(如果真的有必要的话)的、更进一步的行动做准备。
当天晚上,李明在招待所狭小的房间里,仔细检查和熟悉着张伟寄来的那些装备。
改装手机的操作界面简洁而高效,WiFi扫描功能反馈首观,紧急求救信号也测试成功。
他将针孔摄像头探测器、手电筒和工具刀贴身藏好。
然后,他对着镜子,再次调整了自己的着装和仪容,戴上帽子和口罩,确保自己看起来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融入背景的路人。
一切准备就绪。
他站在窗前,望着外面城市连绵的灯火,深吸了一口气。
红星小区,那个潜藏在平凡外表下的、危险的“节点”,正像一个巨大的、沉睡的怪兽,等待着他的抵近。
他不知道这一次的侦察会遇到什么,也不知道是否能全身而退。
但他知道,这是他目前唯一能走的路。
他必须去,去揭开那个节点的秘密,去寻找关于王强的答案。
他推开门,融入了招待所嘈杂的走廊,然后像一滴水融入大海般,消失在了城市深沉的夜色之中。
一场针对潜藏“节点”的、孤独而危险的侦察行动,正式拉开了序幕。
(http://www.220book.com/book/IZY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