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成绩单发下来的那天,徐砚舟盯着数学栏那个鲜红的"62"分,嘴角忍不住上扬——这是他转专业后第一次数学及格。
"笑什么呢?"姜见微凑过来,看到分数后眼睛一亮,"及格了!"
"多亏姜老师教导有方。"徐砚舟故作正经地鞠了一躬,惹得周围同学一阵起哄。
姜见微红着脸拍了他一下:"少来!明明是你自己努力..."她突然想起什么,"对了,记得我们的赌约吗?"
徐砚舟当然记得。一个月前,当他第N次抱怨数学太难时,姜见微提出这个赌注:"如果期中考试及格,我就带你去省农业博览会;如果不及格..."
"如果不及格,我就得陪你参加数学竞赛。"徐砚舟接上她的话,笑着摇头,"还好逃过一劫。"
"农业博览会很无聊的哦。"姜见微故意板起脸,"全是土壤分析报告和育种数据..."
"只要和你一起,看番茄生长曲线图都行。"徐砚舟脱口而出,随即意识到这话有多肉麻,急忙转移话题,"什么时候去?"
姜见微笑着翻开手机日历:"下周六。不过..."她犹豫了一下,"我可能要先去见几位农科院的专家,聊'寒玉3号'推广的事..."
"没关系,我可以自己逛。"徐砚舟理解地说,"等你忙完再汇合。"
姜见微点点头,突然压低声音:"其实...我有点紧张。那些专家都很严肃..."
徐砚舟看着她绞在一起的手指,想起自己第一次参加导游比赛时的样子。他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背:"要不要提前演练一下?"
"怎么演练?"
"我来当刁钻的专家。"徐砚舟推了推并不存在的眼镜,板起脸,"姜同学,你这个抗寒品种在连续低温下的细胞壁变化数据不够详细啊!"
姜见微噗嗤笑出声,随即进入状态,流畅地解释起来。两人就这样一个扮演挑剔的专家,一个化身专业的研究员,在放学后的教室里模拟起各种可能的情况。
夕阳透过窗户洒进来,为姜见微专注的侧脸镀上一层金边。徐砚舟望着她侃侃而谈的样子,突然很期待周六的博览会——不是因为他有多喜欢农业,而是因为能看到她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闪闪发光的模样。
"怎么样?"演练结束后,姜见微期待地问。
徐砚舟竖起大拇指:"无懈可击。不过..."他神秘地眨眨眼,"记得留点破绽。"
"啊?为什么?"
"这样我才有机会英雄救美啊。"徐砚舟半开玩笑地说,换来姜见微一记轻轻的拳头。
周六清晨,徐砚舟在博览会场馆门口等待时,不断调整着领口的纽扣——姜见微特意嘱咐他要穿得正式些。远处,一个熟悉的身影快步走来,他差点没认出来——姜见微穿着浅灰色的职业套装,头发整齐地盘起,胸前别着"参展商"的证件。
"等很久了吗?"她小跑到他面前,脸颊因为急促而泛红。
徐砚舟摇摇头,忍不住多看了她两眼:"你今天...很不一样。"
姜见微不自在地扯了扯裙摆:"李老师要求的,说给专家留个好印象..."她看了看徐砚舟的着装,满意地点点头,"你也很帅。"
两人之间的气氛突然有些微妙的紧张。姜见微清了清嗓子:"那个...我得先去B区展台准备,两小时后在中央喷泉见?"
徐砚舟点点头,目送她匆匆离去的背影,突然很想去看看她的展台是什么样子。但想到约定,他还是转身走向了游客通道。
博览会比想象中有趣得多。徐砚舟一边逛一边认真做笔记,把姜见微可能感兴趣的新技术和新品种都记下来。路过一个智能灌溉系统的展台时,他还特意要了份资料——说不定能帮她解决实验室的浇水问题。
约定的时间快到了,徐砚舟买了两杯鲜榨番茄汁,走向中央喷泉。远远地,他看见姜见微己经在那里等候,正低头翻看着什么资料,表情有些沮丧。
"怎么了?"徐砚舟递过番茄汁,"不顺利?"
姜见微接过饮料,叹了口气:"省农科院的王教授提了很多尖锐问题...我差点答不上来。"
"但你还是解决了,不是吗?"徐砚舟指了指她手中的资料,"那是什么?"
姜见微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是王教授的名片!他说...说我的研究很有潜力,邀请我暑假去他们实验室实习!"
"太棒了!"徐砚舟由衷地为她高兴,"我就知道你能行。"
姜见微咬着吸管,突然笑了:"其实有个问题我真的答不上来...是关于细胞分裂速率的。但刚好有个路过的专家帮我解了围。"
"谁啊这么好心?"
"他说是农大植物系的副教授..."姜见微回忆道,"姓徐,戴着黑框眼镜..."
徐砚舟差点被番茄汁呛到——那分明是他父亲!父亲昨天确实说过要来博览会,但他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相遇。
"怎么了?"姜见微疑惑地问。
"没什么。"徐砚舟决定暂时保密,"只是...替你开心。"
姜见微笑着举起番茄汁:"为我们都实现了赌约干杯?"
"干杯。"徐砚舟轻轻碰了碰她的杯子,心想这个赌约他赢得的,远比一个农业展多得多。
(http://www.220book.com/book/J1U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