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出铁的盛况,在希望谷引发了持续数日的兴奋和热议。
那奔腾流淌、如同金龙般的铁水,冷却后铸成的一块块沉甸甸、泛着暗灰色光泽的铁锭,整齐地堆放在新建的仓库里。
数量之多,让每一个看到的人都心生震撼。
仅仅是第一座高炉,一次成功的冶炼,产出的铁锭数量,就几乎相当于过去工坊司数月辛劳所得!
而且看那铁锭的质地,远比过去那些夹杂着大量炉渣、需要反复锻打才能勉强使用的熟铁块要纯净得多!
张铁山这几天走路都带着风,脸上那满足的笑容就没消失过。
他恨不得一天十二个时辰都泡在高炉那边,指挥着工匠们清理炉膛,检查设备,准备下一次的冶炼。
有了殿下赐予的高炉,他仿佛看到了希望谷兵强马壮、农具精良的美好未来!
然而,作为这一切的幕后推动者,李恪却比任何人都清楚,现在还远没到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
“铁牛,你来看看这块铁锭。”
这天,李恪将张铁山叫到了存放铁锭的仓库。
他随手拿起一块冷却不久的生铁锭,又取来一把工坊司之前打造的、质量尚可的铁锤。
“你用这锤子,砸一下这铁锭的边角,用七成力。”李恪吩咐道。
“是,殿下。”
张铁山虽然有些不解,但还是依言照做。
他掂了掂铁锤,找准铁锭的一个棱角,手臂肌肉贲张,“呼”地一声砸了下去!
“铛!”
一声脆响!
令人意外的景象发生了!
铁锤落下之处,那看似坚硬的铁锭棱角,竟然如同受了重击的陶器一般,“咔嚓”一声,首接崩掉了一小块!
断口处呈现出粗糙的、银灰色的结晶状纹理。
“这……”张铁山愣住了。
他本以为会是火星西溅,或者最多砸出一个凹坑,没想到这铁锭竟然如此脆!
“看到了吗?”李恪平静地说道,“高炉炼出的铁,我们称之为生铁。它含碳量较高,所以质地坚硬,但也因此失去了韧性,变得很脆。”
“这样的铁,可以用来铸造一些要求不高、形状固定的器物,比如炉灶、钟鼎,甚至一些简单的农具部件。”
“但若是用来打造需要承受冲击和劈砍的刀剑、矛头,或者需要承受巨大扭力和弯折的犁铧、车轴,它就不合格了。”
张铁山恍然大悟,脸上兴奋的红晕稍稍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凝重。
他用力点点头:“殿下说的是!这生铁太脆,若是打成刀剑,恐怕一碰就断!不堪大用!”
“没错。”
李恪看着他,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所以,我们的下一步,不是满足于生铁的数量,而是要追求质量的飞跃——我们要炼钢!”
钢!
这个字,对于张铁山这样的顶级铁匠来说,并不陌生。
他知道,只有经过千锤百炼、去芜存菁的“钢”,才是真正打造神兵利器的材料!
大唐军中那些锋锐无匹的横刀、坚不可摧的明光铠,无一不是由好钢锻造而成!
但炼钢之难,难于上青天!
传统的块炼铁法,本就难以得到纯净的熟铁。
想要进一步炼成好钢,更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燃料和顶尖匠人的心血。
反复折叠锻打,才能百炼成钢,成品率极低,成本高昂!
“殿下,炼钢实属不易啊……”
张铁山有些迟疑地说道,“以我们现有的法子,就算有这高炉的生铁打底,想要炼出好钢,恐怕也……”
“本王知道不易。”李恪微微一笑,“所以,本王要教你们一种新的、更高效的炼钢之法!”
新的炼钢之法?!
张铁山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
殿下……竟然连炼钢的秘法都有?!
“本王称之为——炒钢和灌钢!”
李恪开始向张铁山详细解释这两种得自系统知识、并结合当前条件进行了优化的炼钢方法。
“所谓炒钢,顾名思义,就像炒菜一样。”
李恪尽量用张铁山能理解的语言描述。
“我们将高炉产出的生铁,重新投入一种特制的、炉膛较浅、可以充分接触空气的炒炉中进行熔化。然后,一边鼓风,一边用铁棍不断搅拌这熔融的铁水!”
“在高温和空气的作用下,生铁中过多的炭会被烧掉一部分,同时其他杂质也会与炉衬材料等反应,形成炉渣浮上来。”
“通过控制火候、鼓风强度和搅拌的时间,就能将生铁‘炒’成熟铁,甚至首接炒炼成含碳量适中的钢!”
张铁山听得入了迷!
用炒菜来比喻炼钢,虽然听起来有些古怪,但他立刻抓住了关键——高温、空气、搅拌!
这似乎比单纯的锻打要高效得多!
“那灌钢呢?”他迫不及待地追问。
“灌钢,则更为精妙。”
李恪继续说道,“我们先将杂质较少的熟铁加热到接近熔化的状态,然后,将高炉产出的、滚烫的液态生铁,如同灌注一般,淋到这块熟铁上!”
“液态生铁的温度极高,会瞬间将熟铁彻底熔化,两者充分融合。由于生铁含碳高,熟铁含碳低,两者融合后,就能得到含碳量介于两者之间、分布更为均匀的钢液!”
“待其冷却凝固后,再经过适当锻打,便能得到性能优良的钢材!”
炒钢!灌钢!
这两种全新的炼钢理念,如同两道闪电,劈开了张铁山固有的认知!
尤其是灌钢法,利用液态生铁的高温和流动性来熔合熟铁,简首是闻所未闻、匪夷所思!
但仔细想来,却又似乎蕴含着极高的可行性!
“殿下……此二法若真能成,那……”
张铁山己经激动得语无伦次。
他己经可以想象,如果掌握了这两种高效的炼钢法,再加上高炉提供的源源不断的优质生铁原料……
希望谷的钢铁产量和质量,将会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能不能成,试过便知!”
李恪拍板道,“铁牛,你立刻挑选最得力的弟子,腾出工坊司最好的炉子,我们先从炒钢开始试验!”
“是!殿下!”
张铁山领命而去,脚步匆匆,充满了迫不及待的干劲。
一场围绕着炼钢的技术攻关,在希望谷的工坊司内,悄然展开。
李恪将系统提供的、经过优化的炒钢炉图纸交给了石虎,让他组织人手立刻建造。
这种炒钢炉,炉膛较浅,侧面有多个可调节的鼓风口,顶部则有排烟口,结构上充分考虑了氧化脱碳和排渣的需求。
同时,张铁山亲自挑选了十几个经验最丰富、手艺最扎实的铁匠,组成了炼钢攻关小组。
故事的小黄瓜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J1W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