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征心里明白,一个国家想要发展壮大,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
现在最操蛋的是大明主要的财政收入竟然来自于最底层的农民。
根据程征的了解,全国农民的土地加起来只有总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七多一点,他们手里的土地还都是贫瘠的不毛之地。
全国百分之九十的良田都在各地藩王和地方豪绅手里。
可笑的是,这些藩王不仅不纳税,还要伸手向朝廷要钱,而掌握最少生产资料的农民却要承担大明一半的财政收入,而且盐税也有不少是农民贡献的。
在程朱理学的影响下,明朝商人的地位也十分地,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最底层。
本应该成为一个国家经济支柱的商业却在大明财政收入里占比最低。
现在问题明摆着,有两个大问题:一是朝廷没有钱,农民快活不下去了,各地藩王和士绅却富得流油;二是大明工商业几乎没有一点发展的迹象。
而问题的根源就是这扯淡的封建制度,士绅不当差,不纳粮,这是受孔老夫子的荼毒,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藩王制度是老朱自己做,为了让朱家子孙衣食无忧,享尽荣华富贵而压榨各地百姓。
在明朝从事工商业会被人瞧不起,国家不鼓励,政策不支持,工商业没有规模化。
程征问道:“孙老将军,小气鬼,你们对大明现在的经济政策怎么看,有没有增加大明财政收入的良策。”
孙承宗道:“皇上只要心怀仁德,勤政爱民,励精图治,天下归心,到时候大明一片繁荣昌盛,百姓富裕,国库自然充足。”
这个孙承宗果然是当大官的料,基调定的非常好,只等他这个皇上拿出具体的政策去落实。
程征鄙视了孙承宗一眼,又道:“那孙老将军以为眼下还怎么着手去做?”
孙承宗道:“回皇上,现在大明国库空虚,入不敷出,臣以为眼下有三件事最为要紧。”
程征问道:“哪三件事?”
孙承宗道:“第一件事,就是抓紧审问阉党一众贪官,抄没他们的家产,便能填补国库的窟窿,解决燃眉之急。”
“第二件事,大明今年天灾频发,许多百姓流离失所,皇上应该抓紧赈灾,同时减轻百姓的税赋,让百姓休养生息,不出三年,大明的田税定会翻上一番。”
“第三件事,就是整肃吏治,现在大明官员中有许多虚职,拿着俸禄却不干实事,这样的官员应该一律免职。”
程征点点头,孙承宗这三条算是中规中矩,但还是在打农民的主意。
这也不能怪孙承宗,他也是士绅阶级,满脑都是封建思想。
程征又问史可法道:“宪之,你觉得还有什么办法?”
史可法跪地道:“皇上,臣有一言,不知该说不该说?”
程征笑道:“宪之,朕提拔你是因为你刚正不阿,为民请命,年轻能干有冲劲,有什么话就说,别婆婆妈妈的,朕恕你无罪。”
史可法正色道:“皇上大婚当日,臣酒后无状,冲撞了皇上,那时臣说了一句无礼至极的话,皇上可还记得。”
程征大笑道:“当然记得,你说朕是大明朝的蛀虫,贪图享乐,铺张浪费,不顾百姓死活。”
史可法脸色一红道:“皇上胸怀吞纳天地,不但没有怪罪于臣,救了臣的性命,对臣有知遇之恩,但是臣今天还是要说那日没有说完的话。”
程征道:“无妨,有话就首言不讳。”
史可法道:“大明各地藩王土地最少的也有数百亩,多的甚至有数万亩良田。
而且他们名下还有许多商铺和其他产业,资产加起来恐怕比朝廷富得多。
有这么多产业,他们一不当差,二不纳粮,每年还要朝廷供养。
就是这样,还有些藩王不满足,在地方上强取豪夺,盘剥百姓,将封地搞得乌烟瘴气,百姓苦不堪言。
就拿这次陕西大旱来说,秦王本应开仓放粮,赈济百姓,他却继续横征暴敛,逼得百姓走投无路,只有造反一条路。
像这样心里没有大明百姓的藩王,就不配做大明的皇室子孙,有负朝廷恩典。
臣以为就应该把这样的藩王严加惩处,将他们的爵位削去,家产充公,用以震慑各地藩王,同时也能增加国库收入。”
这话说完,一旁的孙承宗吓了一跳,这几日相处下来,他对这个年轻人的才识和能力颇为赏识。
但是自古想要打皇室子弟主意的大臣,没有一个好下场的,他连忙咳嗽一声,道:“宪之啊,慎言!”
一旁的肖齐贵听到史可法的话,满眼放光,十分欣赏地看着他,心想:“这个史可法真是有胆识,说的太对了,快把这些藩王都收拾了,他们的家产不知道是国库的多少倍。”
程征笑道:“宪之,朕果然没有看错人,你首言不讳,为了大明江山和天下百姓,敢于抨击权贵,有国士之风。
不过收拾这些藩王可不是一朝一夕之间的事,必须从长计议,今日之言,我们几个知道就行了,切不可外传。”
史可法大喜,没想到程征不但没有怪罪他,还给了自己这么高的评价。
程征明白,削藩一事急不得,现在很多穿越小说动不动就拿推恩令说事,可这个方式在大明真的行得通吗?
各地藩王又不是傻子,他们现在加起来实力比朝廷还强大,手里的钱比朝廷还多。
现在一纸推恩令下去,他们一眼就知道这是朝廷削藩的阳谋,不起兵造反才怪呢。
关外有皇太极,北边有瓦剌、鞑靼,东南沿海有黄毛鬼子,还有内部的农民起义。
真要逼反了各地藩王,那他这个皇帝就不用做了,大明也就提前灭亡了。
史可法道:“皇上圣明,削藩一事确实急不得,臣还有个条呈,不过有些离经叛道,请皇上圣裁。”
程征大喜,他现在要的就是离经叛道,要的就是颠覆传统,急忙道:“快说,朕倒要听听你怎么个离经叛道。”
史可法道:“臣以为各地士绅豪强手里也有许多良田,他们却不当差,不纳粮,实在不妥。
比如前年修河道,两岸都是他们的良田,他们却不出工,不出力,让各地官府出钱替他们修河道。
没有田地的老百姓却日夜不休替他们修筑河堤,这些百姓出工出力,却得不到一分钱,还得自己带干粮。
臣以为这就是盘剥百姓,臣斗胆奏请皇上,应该让士绅一体当差纳粮,这样朝廷的天赋至少能提高三倍。”
程征点点头,史可法说的对,大明朝不是没钱,而是钱都在士绅阶层和官员手里。
李自成攻破北京城,从士绅和官员身上搜刮了七千万两白银,而且还只是京城那么大点地方,要是放眼全国,这些士绅得有多少钱。
“宪之说得极是,各地藩王现在不能动,这些地方豪绅还是可以动一动的,你回去拟个章程,朕御批后就能执行了。”
程征说完又看着肖齐贵道:“小气鬼,你觉得孙大人和宪之说的办法怎么样,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吗?”
肖齐贵道:“皇上,臣以为两位大人说的办法可以让大明在三五年之内财政无忧,但是却无法让大明走向万国来朝的强大辉煌盛世。”
孙承宗和史可法都有些鄙夷地看着肖齐贵,看看他还能说出什么好办法来。
只有程征一脸期待,他隐隐觉得这个小气鬼一定会给他带来意料之中的惊喜。
肖齐贵又道:“不过臣要先请皇上恕臣大逆不道之罪。”
(http://www.220book.com/book/J2J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