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自导自演了一场刺杀戏码,没想到不仅没有除掉程征,反而让程征有理由将锦衣卫总指挥使田尔耕打入天牢,收回了锦衣卫的指挥权。
天启皇帝在位时,魏忠贤巴结客氏,利用阴谋手段控制了司礼监和内阁,朝堂的重要权力都掌握自己手里。
其中最大的一个权利就是掌印,也就是朝廷发出的每一道圣旨都要盖印,没有魏忠贤点头,圣旨就没法盖印,也就没法发出去。
有盖印权,重要职位都是自己的人手,这样一来,魏忠贤便能只手遮天,呼风唤雨。
现在魏忠贤自己上演了一场苦肉计,在家养伤,程征又要举行登基大典,颁发圣旨,便顺理成章地将盖印权收了回来。
魏忠贤没想到自己谋划了一场刺杀,竟然让程征一下子收回了两大权利,气的咬牙切齿。
但是程征新皇登基之后第一道圣旨就让魏忠贤和一众大臣瞠目结舌。
和知机道长商议好温水煮青蛙的计策后,回去便让知机道长替他起草了一份圣旨。
这份圣旨对魏忠贤歌功颂德,大为赞许,说魏忠贤忠君爱国,体恤民情,友爱百官,当为万世之楷模。
又说自己初登天位,能力不足,大明如今百废待兴,只有魏忠贤才能统领百官,总理朝政。
因此下旨恢复被太祖皇帝废除两百年的宰相制度,让魏忠贤担任宰相一职,代自己处理朝廷一切军政要务。
本来魏忠贤担心程征掌握了盖印权会对自己不利,没想到程征竟然会下达这样的旨意。
自秦朝赵高祸乱朝政之后,就没有太监入朝为官的例子,就当魏忠贤难以置信时,第二道圣旨又来了。
说魏忠贤护驾有功,忠心感天动地,赏赐魏忠贤金银珠宝,珍贵药材无数,特赐御前免跪,进宫骑马等特权。
王承恩带着许多小太监把赏赐魏忠贤的金银财宝从大内宝库中搬了出来。
清点完毕,无比肉痛看着这些财宝道:“皇上,奴婢己经算了七八遍,这可足足有百万两白银之巨,真的要给魏忠贤吗?”
程征一副无所所谓的神情,拍了拍王承恩的肩膀,笑道:“老王啊,不要在意这些金银财物,先让魏忠贤替朕保管一段时间,等时候到了,朕会让他连本带利全都还回来。”
说罢又满脸奸诈地看着王承恩,道:“老王啊,你还没发过抄家财吧,到时候朕会让你好好过一把瘾。”
看着程征那副表情,王承恩心里咯噔了一下,暗想皇上是不是也想把自己当肥猪养,等膘肥体壮了再一刀杀了……
抄家那可是肥差,随便抓一把都能大发一笔横财,何况是抄魏忠贤的家。
这些年魏忠贤大权在握,不知道搜刮了多少财物,恐怕他府中的金银财宝比国库还多。
想到这里,王承恩眼神中闪烁着贪婪和兴奋,屁颠屁颠地替程征传旨去了。
接完第二道圣旨,魏忠贤觉得自己似乎在做梦,一点都不真实。
这个小皇帝怎么会赏赐自己这么多财宝,难道他自己不过了吗?
程征表现出的样子就是一个贪图享乐,好色成性的无道昏君。
可是想起天启皇帝驾崩的那天晚上,程征身后无故多出那么多人马,还有一往无前的气势,似乎能和自己分庭抗礼,魏忠贤又有些担忧。
总觉得这个新皇帝绝对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好像是在哪里挖好了坑等着自己跳。
等王承恩走后,魏忠贤立马叫来了崔呈秀,问道:“秀儿呀,你说崇祯小儿连下两道圣旨,到底是什么用意?赏赐财宝也就算了,可自古以来,哪有太监入朝做宰相的?”
崔呈秀为人素有谋略,又善于察言观色,马屁奉承,实则是魏忠贤手下第一军师。
他将两份圣旨看了又看,对魏忠贤道:“孩儿恭喜干爹,不管崇祯小儿是什么用意,对干爹来说都是喜事一件。”
魏忠贤眯着眼睛问道:“怎么讲?”
崔呈秀道:“现在从朝堂到地方,重要职位都是咱们的人,干爹可谓是只手遮天,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抬头看了一眼,见魏忠贤一脸得意,继续道:“虽然干爹雄风万丈,无人能及,可名义上还是太监,有了救驾之功,再入朝做了宰相,就能名正言顺地统领百官,总理朝政,架空崇祯小儿。”
魏忠贤点点头,道:“秀儿说的不错,不过咱家总觉得事情不像表面上这么简单。”
崔呈秀道:“干爹大可放心,崇祯小儿无非有两种用意,一是他知道自己根基浅薄,怕坐不稳皇位,所以才讨好干爹,好让他能保住皇位。”
“第二种用意,可能让干爹放松警惕,麻痹大意,他好暗中培植势力,背后捅刀子。”
魏忠贤突然坐起身来,大呼道:“秀儿就是秀儿,一下子就说到点子上了,依你之见,哪种可能大一些。”
崔呈秀摇头道:“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朝堂都是干爹的人,政务大权都掌握在干爹手里,崇祯小儿不管是什么用意,干爹只要利用宰相一职,进一步掌控地方行政,最好把军权也想办法都弄过来,到时候天下还不是干爹一人说了算。”
听到军权,魏忠贤双眼放光,抓着崔呈秀的肩膀道:“秀儿啊,你在兵部经营这么多年,对各地驻军应该了如指掌,快想个法子,把军权给咱家全都抓在手里。”
崔呈秀道:“干爹,各地驻军情况复杂,有很多将领带兵多年,早己根深蒂固,他们不愿意效忠干爹,孩儿也不能轻易动他们,此事还得干爹当上宰相后再从长计议。”
魏忠贤知道崔呈秀说的不错,大明很多将领都是数十年的老将,而他掌权不过五六年。
如果没有合理的理由,随便动这些老将可能会激起兵变,这也让他头疼不己。
正当魏忠贤抓耳挠腮之际,程征的第三道圣旨到了。
大概意思是现在外有强敌环伺边关,内有各地农民起义,朝廷正值用兵之际。
然而各地驻军问题众多,或军纪涣散,战斗力低下。或有将领拥兵自重,藐视朝廷,说什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或私通藩王,有割据藩镇之嫌。
为了加强朝廷对各地驻军的掌控力,让魏忠贤物色一批人选以监军的名义派驻各地,加强军队训练。
而且监军权力极大,可以代表朝廷考核军官将领,节制总兵,能单独上密折。
听完圣旨上的内容,魏忠贤简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是饿了有人送馒头,困了有人递枕头。
他正在为军权一事发愁,没想到程征就下了这么一道圣旨,关键是圣旨说的都是实情,而且采取的措施也极为妥当。
物色人选,那当然是派自己的心腹干将去了。
因为田尔耕下狱一事,魏忠贤还以为程征要跟自己撕破脸皮,所以调动李富大同驻军,做好兵变的准备。
现在有了这三道圣旨,魏忠贤完全放下心来,看来崇祯小儿确实是觉得自己根基浅薄,为了坐稳皇位,只能依仗自己。
王承恩宣旨完毕,还特意低声对魏忠贤道:“九千岁大人,皇上说了,给他物色美女一事,请九千岁千万不要忘了。”
魏忠贤道:“请王公公转告皇上,朝鲜国最近上供了西名绝色美人,而且还是一母同胞的西胞胎,奴才正在抓紧调教,过几日便会送进宫来。”
王承恩吃了一惊,问道:“还有这等奇事?”
魏忠贤笑道:“皇上如此大恩,咱家定然不会让皇上失望的,哈哈哈哈……”
穿越成崇祯,我带大明走向共和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穿越成崇祯,我带大明走向共和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J2J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