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章学而不思则罔

小说: 穿越从童子试一路狂飙   作者:良人u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越从童子试一路狂飙 http://www.220book.com/book/J3L8/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一连几天考试,沈知远身心俱疲。

今天是最后一场,沈知远昏昏沉沉的走出大门,见到宁文涛的身影时。身体一软,晕了过去。脑子里还想着自己写的答案。

首题:学而不思则罔(《论语·为政》)

破题:学贵心通,弗思则蔽;思贵有本,弗学则虚。

承题:盖闻圣贤之教,博文以聚其理,约思以通其微。若徒事记览而遗精思,譬犹持灯照物,目炫于光而昧于形,乌能得其实哉?

起讲:夫子垂训,所以戒夫泥迹而忘神者也。夫学如殖产,不耕则无获;思如耘苗,不耨则无成。今有学者,口诵六艺之文,手写千言之策,而不知反求诸心——问以圣贤之微旨,则瞠目而不能对;责以时务之得失,则嚅嚅而不能言。是何也?学不思则罔,其蔽在徇外而遗内,逐末而忘本也。

入题:试观夫天地之理,仰观俯察可得其象,然非深思何以穷其数?古今之事,纪传编年可得其迹,然非深思何以究其变?

起股(正论):昔者程子论学,谓“读《论语》,有读了后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首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何也?思之至与不至耳。不思,则虽读千遍,如观水过眼,不留痕迹;思之,则一言半句,皆能启心明智,如磁石引针,无往不通。

中股(反论):若夫不学而思,则又陷入虚浮之弊。昔有狂生,未通章句,便欲空谈性理,动辄言“心即理”“知行一”,而于经典本义、事物本末懵然无知。譬犹筑室于沙,基址不固,虽雕梁画栋,终不免倾颓。此则思而不学之殆,与学不思之罔,其失一也。

后股(合论):然则学与思,固相倚而不可离者也。学以聚之,问以辨之,此博文之事;思以贯之,行以证之,此约礼之功。如良玉必待琢磨,精金必待陶冶,学思交修,而后可以造于高明之域。

束股(推及实践):今之学者,或溺于记诵,或骛于虚谈,皆失圣人之教。愿以学为基,以思为刃,基坚则刃利,刃利则物无不通。如此,则穷可明心,达可经世,庶几无愧于“学而不思则罔”之训矣。

次题: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破题:君子之德,周流而不滞于用;器物之能,专精而有限于形。

承题:夫器者,各适一用,弓以射,车以载,虽利有攸归,而用有所穷。君子则不然,其学也博,其识也宏,其行也通,故能因时制宜,随物赋形,而不局于一能。

起讲:圣人论君子,所以异于器用者,盖谓其德足以为天下法,智足以为天下用,而非区区一才一艺之可量也。昔者舜之执中,禹之治水,汤之祷雨,所用不同,而皆本于一诚之德。是故君子之身,犹天地之无私覆载,日月之无私照临,岂肯自限于一器之小哉?

入题:试观古之君子,居则为正人,出则为良臣,处则为大儒,达则为贤相——其所以变通无方者,何也?盖不器故也。

起股(明“不器”之旨):器之为物,方圆曲首定于形,动静迟速限于用。若君子者,内养其德,外练其才,虽可以为卿为大夫,为百工为庶职,而实不为卿大夫百工庶职之所囿。譬如水焉,方则方,圆则圆,壅之则止,决之则流,其体无形,其用无穷,此君子之所以异于器也。

中股(辟“器用”之偏):世之论者,或曰“君子必有所长”,是不然。君子之长,非一技之长,乃通才之长也。彼工于书者,或拙于言;精于算者,或疏于理。君子则不然,诗书礼乐皆可习,出处语默皆可通,所谓“无施不可”者,以其不器也。

后股(结君子之效):故曰,君子不器,非谓其无用也,谓其用之不测也。当治平之时,则显其经纶;当变故之秋,则见其权略;当文教之兴,则弘其道德;当风俗之敝,则正其纪纲。此其所以为天下之桢干,而非一器之所能拟也

束股(勉己之愿):今吾辈学为君子,当扩其胸襟,广其识见,不为科举之学所拘,不为世俗之见所囿。庶几异日出而用世,可大可小,可方可圆,无愧于“君子不器”之谓也。

经题: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周易·豫卦·六二》)

破题:守正如石之介,决机若日之昃,此君子所以贞而吉也。

承题:夫“介”者,坚确而不可移;“不终日”者,迅速而不可留。盖处身当如介石之贞,应事当如转烛之速,二者合,而后可以言吉。

起讲:《易》之为道,贵知几而守正。六二居豫之时,得中得正,上无应援,下无党与,乃能“介于石”而不惑,“不终日”而能断,此其所以为“贞吉”也。夫石之介,喻守之固;不终日,喻决之速。非守固则无以立本,非决速则无以趋时,此千古圣人所以贵乎刚健中正也。

入题:试观古今之变,处安而能虑危,遇变而能持正者,未有不本乎此道者也。

起股(释“介于石”):石之介,非顽然不动之谓也,谓其守道之坚,确乎其不可拔也。昔者伯夷饿于首阳,义不食周粟,此其介也;孔子困于陈蔡,弦歌不辍,此其介也。虽穷达有异,而其守一也。盖君子之守,如石之含玉,虽磨之不磷;如松之凌霜,虽凋之不瘁,此所谓“介于石”也。

中股(释“不终日”):“不终日”者,非亟亟求速之谓也,谓其见几而作,不俟终日也。昔者舜之受禅,汤之放桀,武王之伐纣,皆见天下之几,应天人之命,不迁延,不凝滞,若日之过午,不容少留。盖事机之发,间不容发,迟则生变,速则得正,此所谓“不终日”也。

后股(合论贞吉):守正而不知趋时,则流于固执;趋时而不知守正,则陷于诡随。惟其“介于石”,故能存诚而主敬;惟其“不终日”,故能察几而应变。诚敬存则大本立,察变速则妙用行,此《易》之所以赞“贞吉”也。

束股(以身为证):今吾侪当试场之中,遇题而思,见义而决,亦犹“介于石”之守——不惑于浮词,不眩于杂说;“不终日”之断——不滞于俗见,不泥于陈规。如此,则心正而识明,笔健而气畅,庶几符《易》之“贞吉”,而无负大圣人垂训之意也。

大结:三题之旨,一以贯之:学思所以致知,不器所以达用,介石贞吉所以持守而应变。今虽在科场,敢忘素志?愿以学思为舟楫,以不器为帆樯,以贞吉为罗盘,庶几他日出而济世,上不负君亲之望,下不负黎庶之托,此则区区之志也。

作者“良人u”推荐阅读《穿越从童子试一路狂飙》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J3L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越从童子试一路狂飙 http://www.220book.com/book/J3L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