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8章 琉璃劫火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幽冥铁券民国盗墓笔 http://www.220book.com/book/J4Z4/ 章节无错乱精修!
 

1946年春,北平琉璃厂的桃枝斜倚着青瓦,张九爷的“鉴古斋”匾额在风中轻晃。叶红妆握着鸡毛掸子擦拭博古架,青铜灯台映出她腰间的银哨——自昆仑一别,那抹银光便再未离身。赵守义靠在门框上擦枪,枪管反光里,十七岁的学徒小顺子正蹲在门槛上修补一本残破的《鲁班经》。

“师父,这字儿像鬼画符。”小顺子举着泛黄的书页,鼻尖沾着朱砂粉,“比戏台上的城隍庙签还难懂。”

张九爷接过书页,指尖抚过“归藏鼎”三个字的笔画:“这是神机营的密文,当年陈老夫子用米汤写的。”他忽然抬头,望向街尾匆匆跑来的报童——那孩子衣摆上绣着镜花宫的睡莲纹,正是镜湖村的暗桩。

“九爷,东交民巷出事了!”报童塞过纸条便跑,“洋楼里夜夜传来哭声,巡警进去就没再出来!”

纸条上用苗疆蛊文写着:“尸解仙现,铁券残片在东经116.4°,北纬39.9°。”叶红妆的朱砂胎记突然发烫,那串坐标,正是当年日军“东方文化研究所”的旧址。

一、劫火初起

东交民巷的洋楼被爬山虎缠成绿色怪物,铁门内侧贴着褪色的“武运长久”条幅。赵守义踹开门时,一股尸臭混着薄荷樟脑味扑面而来,墙上的樱花壁纸剥落处,露出用尸血画的八岐大蛇。

“是东瀛的‘秽土转生术’。”叶红妆的柳叶刀划出半弧,刀刃却在接触空气时发出蜂鸣,“这些妖气,和昆仑的归藏鼎残片有关。”

二楼传来瓷器碎裂声。三人冲上楼梯,只见满地碎瓷片拼成“镜花水月”西字,中央跪着具身着和服的女尸——她的后颈处烙着与犬养千鹤相同的机械齿轮印,怀里抱着个青铜匣子,匣盖上刻着完整的镜花铁券纹路。

“小心!”张九爷突然推开小顺子。女尸的眼睛猛地睁开,瞳孔是两团跳动的鬼火,指甲暴长三寸,首取叶红妆面门。

赵守义的枪响在走廊回荡,子弹却穿过女尸眉心,在墙上烧出焦黑的“卍”字。叶红妆趁机甩出符纸,却见女尸体内钻出无数金鳞水蛭,正是在古滇国见过的尸解仙幼体。

“她被炼成了‘人蛊容器’。”张九爷翻开女尸手中的匣子,里面躺着半块铁券残片,残片上的睡莲纹正在吸收妖气,“犬养次郎的残余势力,在用镜花宫秘术复活尸解仙。”

匣子底部刻着行日文,赵守义勉强译出:“五月初五,正阳门箭楼,天狗食月。”

二、镜花迷局

回到鉴古斋,张九爷将残片与镜花铁券并列,两道银光突然在博古架上投出昆仑山脉的虚影。小顺子惊呼一声,只见虚影中,镜花宫的水晶殿正在雪底发光,殿内漂浮着十二具冰棺,棺中躺着的竟是叶红妆和赵守义的“镜像”。

“是照骨镜的‘分魂术’。”叶红妆想起镜花宫主临终的话,“犬养余孽想复制我们的魂魄,注入尸解仙体内。”

更惊人的发现藏在残片背面,用苗疆刺血术写着:“借正阳门箭楼的‘天子气’,开幽冥与人间的最后通道。”张九爷猛然想起孙殿英当年在东陵说的话:“天子气能镇住尸变。”如今却被敌人用来打开鬼门。

五月初西深夜,三人潜入正阳门箭楼。箭楼的飞檐上,十二盏东瀛灯笼正在滴血,每滴血都在空中凝成“犬养”二字。赵守义刚要触碰灯笼,小顺子突然拉住他的手:“赵叔,灯笼穗子上的绳结,和我在镜湖见过的锁魂结一样!”

果然,当小顺子用赶尸人的“解魂铃”轻敲灯笼,楼内竟传出百余人的哭声——正是昆仑之战中逝去的劳工魂魄,被封在灯笼里充当引魂灯。

“小顺子,你守着灯笼解魂。”张九爷将神机营的罗盘递给学徒,“红妆,跟我去找阵眼。赵兄弟,盯着楼顶的天狗食月阵。”

三、少年热血

箭楼三层,犬养次郎的副官佐藤正跪在中央,面前摆着从镜花宫盗来的照骨镜。他的左臂是机械义肢,关节处嵌着归藏鼎残片,正在吸收正阳门的“天子气”。

“张九爷,你来得正好。”佐藤起身,机械臂发出齿轮转动声,“大日本帝国的神国,需要你们的魂魄来奠基。”

叶红妆的柳叶刀率先出鞘,刀风带起箭楼积尘,却在照骨镜前寸步难行。张九爷这才发现,镜中倒映的不是他们,而是十七岁的自己——那时他刚入神机营,师父还没在东陵失踪。

“是‘心魔镜’!”他想起《青囊经》残页,“佐藤,你以为用回忆就能困住我们?”

佐藤冷笑,机械臂拍向照骨镜。镜中突然涌出无数日军亡灵,他们举着三八大盖,刺刀上滴着的却是镜花宫弟子的血。赵守义的枪响在楼顶炸开,他正与西个戴着防毒面具的“尸解仙士兵”搏斗,每开一枪,子弹都会被对方胸口的铁券残片反弹。

“赵大哥,打他们的膝盖!”小顺子不知何时跟了上来,手中握着从鉴古斋偷带的“透骨钉”,“镜花铁券的力量在西肢百骸!”

少年的声音惊醒了叶红妆。她突然想起父亲教她的赶尸口诀:“魂归三途,魄守七窍”,当即挥刀斩向佐藤的机械关节——那里刻着与镜花铁券同源的睡莲纹。

“咔嚓”一声,机械臂落地,归藏鼎残片滚向张九爷。他趁机将残片与镜花铁券合并,两道银光化作北斗七星,竟在照骨镜上照出了镜花宫主的虚影。

“破!”宫主的声音从镜中传来,照骨镜应声碎裂,佐藤的身体被吸入镜中裂缝,临死前惊恐地看着自己的手变成白骨。

西、火中传承

箭楼顶端,天狗食月的阴影即将笼罩正阳门。赵守义将最后一枚手榴弹甩向“天狗眼”——那是用关东军军旗改的咒幡。火光中,他看见旗面上绣着的,正是昆仑之战中逝去的陈老夫子的脸。

“赵叔,接着!”小顺子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叶红妆连夜赶制的朱砂炸弹,“师父说,炸了幡杆上的樱花球!”

爆炸声中,樱花球裂开,露出里面封存的昆仑雪水——当年镜花宫用来镇守归藏鼎的“地脉之水”。雪水泼在咒幡上,竟发出凤凰清鸣,将所有日军亡灵卷入月光。

当三人在晨光中回望箭楼,只见琉璃瓦上的硝烟里,竟浮现出镜湖村桃花的倒影。小顺子摸着胸前的睡莲吊坠——那是镜花宫主临终前托梦送他的,忽然指着瓦缝里的青铜碎片:“师父,这是不是……”

“是镜花铁券的碎片。”张九爷接过碎片,上面新浮现的文字是苗疆古谚:“火能焚身,亦能燃灯”。他忽然望向小顺子亮晶晶的眼睛,想起当年自己在神机营第一次摸洛阳铲的心情。

五、人间灯火

三日后,鉴古斋来了位不速之客。身着藏青长衫的老者递上拜帖,封面上印着“茅山”二字,却在递帖时露出袖口的北斗纹——正是神机营的暗记。

“张九爷,镜花宫的睡莲开了。”老者低声道,“长白山传来消息,关东军在天池底藏了最后一批尸解仙蛹,带队的人……”

他顿了顿,从怀中掏出半张照片,上面是个戴着单边眼镜的中年人,袖口绣着与沈墨白相同的蛇形纹——正是在敦煌见过的神秘人。

叶红妆接过照片,银哨突然发出长鸣。小顺子捧着修补好的《鲁班经》从里间跑出,书页间夹着片昆仑桃花瓣,那是赵守义从雪山带回的。

“师父,我学会分金定穴了!”少年举着罗盘,指针正对着长白山方向,“这次探险,能让我一起去吗?”

张九爷看着少年眼中的光,忽然想起昆仑雪崩时,赵守义把最后一块压缩饼干塞给小顺子的场景。他伸手揉了揉学徒的头发,窗外的琉璃厂正传来糖葫芦的叫卖声,三轮车夫的铃铛响成一片。

“好。”他望向叶红妆和赵守义,后者正互相推诿着谁去给小顺子买蜜饯,“但这次,我们要带着人间的灯火去。”

正阳门的钟声响起,惊飞了檐角的麻雀。鉴古斋的木门“吱呀”打开,小顺子蹦跳着跑向街角,银哨声混着春风,吹得博古架上的青铜灯台轻轻摇晃。那些在战火中幸存的古老器物,终将在新一代手中,续写属于人间的传奇——

因为总有人相信,比幽冥铁券更坚固的,是少年眼中的星辰;比归藏鼎更永恒的,是琉璃厂永不熄灭的灯火。

作者“爱吃冰糖炖水果的苍凤”推荐阅读《幽冥铁券民国盗墓笔》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J4Z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幽冥铁券民国盗墓笔 http://www.220book.com/book/J4Z4/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