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会议厅内,陈风站在环形投影前。窗外暴雨如注,雨滴敲打着玻璃幕墙,与室内此起彼伏的争论声交织在一起。他无名指上的戒指泛着微光,戒面上新增的根系纹路在数据流映射下若隐若现。
"陈先生,请解释太平洋海底的异常情况。"欧盟代表推了推眼镜,指向大屏幕上的卫星图像。画面中,纳米材料构建的根系网络己覆盖三平方公里海域,正以每天五十米的速度向海岸线延伸。
陈风刚要开口,林悦快步走来,将平板电脑递到他面前。屏幕上显示着最新检测数据:根系网络释放的微量元素,恰好是附近珊瑚礁最缺乏的营养物质。
"这不是异常,而是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陈风点击遥控器,画面切换到根系显微结构,"纳米单元模拟红树林根系,但效率提升了两百倍。"
突然,会议室大门被猛地推开。李叔浑身湿透地冲进来,手里攥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小陈,我在环卫站仓库找到这个!"铁盒打开的瞬间,陈风瞳孔骤缩——里面是父亲二十年前的工作证,背面用钢笔写着"根系计划:让科技像红树一样生长"。
争论声戛然而止。陈风将工作证放入投影仪,全息影像在会议厅中央展开:年轻时的父亲站在海边实验室,身后是十二个培养舱。"传统环保工程就像在沙滩上建城堡,"影像中的父亲抚摸着相同的戒指,"而真正的修复应该像红树种子,落地生根,自成生态。"
美国代表突然拍桌而起:"这分明是生物武器!"他指向窗外,三艘军舰正在海平线上游弋。陈风沉默地转动戒面,根系网络的实时监控画面取代了全息影像——纳米材料正在分解一艘沉船的燃油,将其转化为珊瑚生长所需的氮磷化合物。
"如果这是武器,"林悦走到窗前,"那它攻击的只有污染。"
暴雨停歇时,紧急会议仍在继续。陈风独自走到露台,海风带着咸腥气息扑面而来。他着戒面上的根系纹路,突然发现纹路末端新增了细小的分叉——与今晨的监测图相比,根系网络又扩展了十七米。
柚黑白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陈总!"技术员气喘吁吁地跑来,"根系开始横向生长,正在构建气生根系统!"
科考船破浪前行,陈风站在船头,望着远处渐近的海岸线。无人机传回的画面显示,纳米根系己延伸至浅海区,正在水面下形成伞状支撑结构。这与红树林抵御风浪的气生根一模一样,但形成速度惊人。
"它们在学习进化。"同行的海洋学家声音发颤,"这己经超出了程序设定的范畴。"
当船只驶入根系区域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水面下,银蓝色的纳米材料与天然红树根系交织在一起,难分彼此。陈风俯身触碰海水,戒指突然发烫——根系正在释放某种信息素,吸引牡蛎和藤壶前来附着。
"这是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关键一环。"林悦翻动着检测数据,"它们真的在重建完整生态链!"
突然,船身剧烈摇晃。声呐显示六个不明物体正快速接近,陈风通过戒指视角看清了它们——改装过的水下无人机,机身上北斗七星的徽记己经斑驳。
"是赵刚的残部!"船长怒吼着拉响警报。千钧一发之际,纳米根系突然从海底腾起,如银色巨网包裹住无人机。陈风清晰地看到,根系表面分泌出的腐蚀性液体,正是红树根系用来抵御病虫害的化学物质。
"它们不仅模仿形态,"海洋学家喃喃道,"连生化防御机制都复刻了..."
回到实验室,陈风将父亲的工作证放入分析仪。紫外线下,隐藏的笔记逐渐显现:纳米单元的核心算法源自红树种子,会自主寻找最适合的生存策略。最后一行小字让他手指颤抖——"真正的根系,应该扎进人类心里"。
深夜,陈风独自站在海边。潮水退去后,的滩涂上,银蓝色的纳米根系与天然红树苗交织生长。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时,他看见几只招潮蟹正在根系间筑巢,而远处的海平线上,三艘军舰己经调转航向。
戒指在朝阳下泛着温暖的光泽。陈风知道,这场始于海底的根系革命,终将在人类心中长出新的希望。
(http://www.220book.com/book/J5R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