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李二凤在河东的顺利,屈突通蚕食梁国却遇到了麻烦。
并不是军事上的麻烦。
自李二凤离开后,屈突通花了一个月时间改编军队,整编俘虏,将麾下大军整编至八万五千人。
随后留下五千人驻守上郡,命刘师立,庞宇统兵三万北上进攻梁国五原郡,他与李孝恭亲率五万大军进攻灵武郡和固原。
因为梁国主力在无定河损失殆尽,面对两路来袭的大军只能收缩,放弃这三个郡,只保留朔方,九原两郡背靠突厥,依托河套平原骑兵之利进行锤死挣扎。
屈突通得李二凤之命,并没彻底覆灭梁国的打算,而且天气愈发寒冷,还下了一场大雪,不利于大战。
他的目的只是拿下萧关所在的固原,和无定河北部,扼守草原与河套骑兵南下的重要位置榆林,也就是现在五原郡郡治所在。
因为梁国有意退让,军事行动非常顺利。
半月前,因为梁军从灵武退走,宇文化及冥顽不灵,妄图螳臂当车,想要凭借几千杂兵和强征来的青壮,负隅顽抗。
结果被麾下将领武士變斩杀,然后开城投降。
唐军占领灵武后,继续北上固原,同样没遭受什么抵抗。
可就在屈突通想在固原推行李二凤在河东的政策,刮地皮时,刺头就出来了。
拢佑李氏。
也就是李氏皇族在固原的族人,拒不接受唐军的政策,不交钱,不允许唐军清查隐户,隐田。
屈突通没办法了,这些人他不敢杀,只能带着李孝恭亲自上门劝说。
当屈突通带着几十名亲兵登门时,迎接他的则是数千全副武装的私兵,严阵以待的阵势。
屈突通看到这一幕,狠狠皱了下眉头。
不过屈突通还是压下心里的不满,报上自己的名号让人前去通报。
半晌,一名三十多岁的李氏族人走了出来。
“你就是屈突通?”
“正是。”屈突通点点头。
“在下李固。”
李固拱手见礼,很不客气的开口:“族长让我给你带句话,让你不要浪费口舌,去长安问问李虎和李渊,敢不敢收李氏的田产和人口,如果只是要钱的话,李氏原献十万贯钱劳军。”
屈突通皱眉:“难道贵族长不知,这是秦王的政令吗?难道就不怕秦王追责吗?”
李固冷笑:“他李元凤不过是个小辈,族里的事还轮不到他一个小辈来决策。他不满又怎么样?难道还敢屠杀自己族人?”
“李虎和李渊会允许他这么做吗?”
李固不置可否的看了屈突通一眼,转身进了庄园,连门都不让屈突通等人进。
屈突通心里窝火。
他好歹也是手握数万大军的大将军,没想却被人如此轻视。
又不好发作。
他拿不准李二凤心里如何看待这些李氏族人。
要是错杀了......
“走。”
“先不动李氏,等禀报秦王再说。”
屈突通一拉马绳,调转马头离开了李氏庄园。
长安。
阔别两三个月,李二凤终于再次返回长安。
安顿好大军,李二凤就带着几千玄甲军,与一众大将跨马回城。
携带着大胜之威,风光无限。
一靠近长安城,李二凤就听见长安百姓热情的欢呼声。
“秦王万胜。”
“秦王万胜。”
“.......”
闻听大军凯旋的回潮的消息,长安的百姓纷纷涌出城外欢迎,心里无比激动。
口中的欢呼声就没有停过。
一战灭两国啊!
这是何等的威风啊!
自此之后,他们大唐也是大国了。
教他们如何能不激动?
李二凤骑在战马上,满脸微笑的向百姓护手打招呼。
杨广落后李二凤半个马身,跟在李二凤身侧,脸上风光无限,同样激动的对百姓挥手打招呼。
这种被百姓发自内心的拥戴,杨广心里非常受用,感觉浑身的骨头都轻飘飘的。
虽然他知道这些百姓主要是欢迎李二凤,但他也有参与,西舍五入一下,不也是在欢迎他吗?
就是这么大的功劳,李渊这皇帝也不出城几十里相迎,不能感受一下君王相迎的欢乐,让他心里非常不爽。
“这架子也太大了。”
杨广嘴里嘀咕着,对李渊越发不满。
难道他广子哥就不配你李渊来迎接一下,还是他女婿二凤的功劳不够。
程咬金等人倒是没想那么多,都挂着笑容,激动的向百姓挥手。
被自己国家百姓这么热情的欢迎,听到百姓们发自内心的欢呼,他们心里都有种别样的感觉。
激动又兴奋。
特别是听到百姓们雀跃大指着他们欢呼。
“快看,那个拿斧头的是程将军,以前叫程雄,现在被秦王赐名叫程知节,是秦王身边数一数二的大将,殿下还给他赐了个外号,叫程咬金呢!”
“那个黑脸的是尉迟将军,以前叫尉迟黑虎,也被秦王赐名,现在叫尉迟恭了,也是秦王的得力大将,只比程将军差一点。”
......
听着百姓们如数家珍的点出他们姓名,程咬金等人不由咧嘴笑了起来,这种感觉让他们很舒服,一个“爽”字,不经意的涌上心头。
特别是程咬金,听百姓们口中议论,把尉迟恭排在他们后面,心里那叫一个舒坦。
他首接放声大笑起来,挺首胸膛,得意的朝尉迟恭投去一个挑衅的眼神。
尉迟恭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然后笑着对百姓们挥手大喊:“哎,你们弄错了,俺比程咬金厉害,以后千万别搞错了。”
“什么?”
“尉迟将军比程将军厉害?”
“不能吧!”
“看块头和神态,也是程将军更厉害啊!”
听着百姓们议论,程咬金连忙顺他们的意,对着尉迟恭摆了几个强壮的动作。
“妖精,你别得意,早晚大伙会弄清真相。”
“还有,你少给我卖弄你那二两肉,以后跟你比武,我绝不留手了。”
尉迟恭心里那叫一个郁闷,尽管老百姓不明真相,可看着他们真诚的模样,看着他们的笑容,尉迟恭生不起气来。
在战场上,他对敌国百姓,甚至是妇孺都不会手软,可看到面前这些长安百姓,他心里有一种这是自己人的感觉。
不能因为一点小事跟他们生气。
只能把气撒在程咬金身上。
城门口一辆马车上。
一个丫鬟打扮的少女透过车上的小窗口,一脸欣喜的看着骑在战马上的李二凤。
“姑爷可真风光。”
“小姐你要不也来看一眼?”
长孙无垢矜持的绞着手指,既心虚又渴望,可看着丫鬟没有让开的意思,她又不好赶人,这样显得她太心急了。
于是犹豫着说道:“这不好吧!二郎说这次凯旋回来就跟我晚婚,还送了我玉佩,相当于换了信物,我这时见他,于礼不和。”
“蕊儿你告诉我,二郎有没有受伤便好。”
长孙无垢咬着银牙,眼神哀怨的看着丫鬟蕊儿,希望她能懂点事。
蕊儿头也不回的摆摆手:“没有拉,姑爷浑身上下完整着呢!还有少爷,都完整着呢!”
“小姐你真不看一眼吗?”
“姑爷这时可风光了,要是错过,以后可就难有这样的机会了。”
“再说了,在车上偷偷看一眼,别人又不知道。”
蕊儿嘴里劝着,身子却一点让开的意思都没有,牢牢霸占着窗口。
忽然蕊儿欢喜惊呼道:“呀,姑爷在看我,他还对我笑了。”
长孙无垢心中无语,心说就马车窗口这点位置,二郎能看到你才怪。
不过还是被蕊儿的卖弄气得牙痒,站起身拎住这个没眼力劲的丫鬟耳朵就是一拧。
“那你还堵在这里干什么,去后面待着。”
“哎哟。”
蕊儿痛呼一声,揉着耳朵,委屈的抱怨一句:“小姐你不说话,我怎么知道你要不要看?”
不情不愿的退到了后面。
看着这个从小陪自己长大的贴身丫鬟,在那里假装委屈,长孙无垢懒得理她。
拍着胸口缓解心里的紧张。
“就看一眼,没事的。”
小声嘀咕一句给自己打气,然后小做贼似的扒开了窗口的布帘,偷偷看了起来。
蕊儿还真没骗人,长孙无垢也看到了李二凤对着他们笑,笑容非常温柔,不同于对其他百姓的笑。
“呀,二郎还真发现我了。”
长孙无垢心中一惊,心里羞得要死,脸上很快便挂起了红晕。
看着高头大马上李二凤的英姿,她心里满是被发现的心虚和羞怯,可又舍不得挪眼,慢慢也跟着笑了起来回应。
蕊儿见状,嘟着嘴打趣道:“小姐你不是说只看一眼吗?”
“还是换我来看吧!”
心中的温情被打断,长孙无垢气恼不己,吓唬道:“不许捣乱,再敢打扰,小心我出嫁时不带你去秦王府。”
“别啊!小姐,我错了好不好。”
蕊儿撒娇似的认错,心里却并不担心,她陪了自家小姐十一年,小姐可舍不得丢下她。
可也不能因此恃宠若娇,该认错的时候还是要认错。
哪怕小姐只是玩笑之言。
李二凤其实并没有看到他们,只是看到了长孙家的马车,一猜就是长孙无垢知道他凯旋,悄悄过来迎接他,这才对马车的方向露了个温柔的微笑。
离马车不远处。
被屈突通派人送回长安的降将武士變一家人,跟李二凤前后脚抵达。
得知李二凤凯旋,他也滞留在城门口,带着夫人杨氏和几个孩子一起下车迎接。
杨氏大着肚子,打量着骑在马上的李二凤,小声问道:“这就是大唐的秦王李元凤吗?”
“是啊!不愧是一战灭两国的人杰,仅这股威势,就让人忍不下想要臣服。”
武士變叹了口气,转头看着杨氏告诫道:“记住宇文大人的临终交代,你以后就是我妻子了,把孩子好好生下来,不要露出马脚。”
杨氏沉默着点点头,没有说话,只是轻抚着鼓起的肚子,在心里轻轻念道:“孩子等你出生后,一定要记住,你是大周皇族,不是唐人。”
“一定不能忘了大周......”
很快,李二凤一行人便到了城门口。
李元成带着一众文武在此等候迎接,看到李二凤如此风光,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特别是想到李渊的交代,等下还要给老二牵马入城,就郁闷得不行。
李元成本不想来,可父皇李渊不肯来给儿子牵马,他这当太子的也不出面,岂不是显得大唐对这次灭两国,挽救大唐之功,一点都不重视?
这让百姓如何想?
不得己,李元成只能代替李渊过来迎接,顺便在百姓心里树立他这太子的仁德,以及兄友弟恭的形象。
本来他还打算拉上李元吉,可李元吉打死都不来。
说是见不得李老二威风。
李元成只能作罢!
见李二凤等人到来,他收起心中情绪,换上一脸欣喜的笑容,迎了上去。
“元凤,为兄恭喜你凯旋得胜。”
“此次你一战覆灭晋国和代国,让大唐起死回生,再度崛起,是大唐当之无愧的功臣。”
“为贺你大胜之功,为兄替你牵马入城。”
李元成一脸笑容,给李二凤牵好马,转身就要入城。
李二凤却没有放开马绳,笑着婉拒道:“怎敢劳烦大哥,我还是下马陪大哥以及诸位大臣一起走吧!”
说完,李二凤翻身下马,热情的给了李元成一个拥抱。
“大哥几月不见,你可消瘦不少啊!”
李二凤感情流露,一脸关心的问。
附近的百姓见此纷纷点头,小声议论着夸奖李二凤,功高却不傲慢,对兄长尊敬有加,人品没得说。
开玩笑,李元成会玩兄友弟恭,他李二凤就不会吗?
别管他立多大功,在这么多百姓面前,让亲大哥牵马而不拒绝,不仅成就了李元成的美名,自己还会在百姓心中落一个跋扈,不敬兄长的形象。
他虽然不在乎名声,但也不能就这样轻易的毁掉。
李元成怔了怔,这老二长进了啊!
正想开口规劝之际,杨广连忙翻身下马,瞅了瞅城门里面,没看到相看那人,于是不满的看向李元成。
“陛下呢?”
“三军将士立了这么大的功劳,陛下连城门口都不能屈尊来迎一下?”
“别告诉我,陛下准备在宫门迎接功臣吧!”
李元成呼吸一窒,他很清楚父皇李渊连宫门都不打算去。
毕竟是父,哪有远迎儿子的道理,何况老二连朝廷的旨意也不理会,让父皇心中正生着气,怎么可能来迎他凯旋。
本以为自己这个太子来了,老二会见好就收,心中即便不满,也不能指责父皇。
可他和李渊万万没有想到,杨广会这样大庭广众的问出来,一点脸面也不留。
这表叔不是支持父皇的吗?
果然,周围的百姓听到杨广的话,纷纷议论起来。
“是啊!陛下呢?”
“大军征战数月,立下这么大的功劳,陛下怎么能不来迎接?”
“是啊,就算不迎接秦王这个儿子,也要迎接将士啊!”
“我听说以前北周的时候,大将立功还朝,北周皇帝都是出城三十里相迎,咱们这陛下.......”
“嘘,小声点,别让太子和大臣们听见了。”
除了百姓,将士们同样议论不休,程咬金和尉迟敬德首接夸了脸。
杨广不说,他们都还没想到这茬,现在一听百姓的议论,他们心里当即就埋怨起来。
哪有这样怠慢有功将士的皇帝。
你就是不乐意,也得装装样子啊!
李元成脸色阴沉的吓人,很不满的看向杨广。
杨广心中却乐开了花。
心想:“你小子跟表叔玩心眼,还稚嫩了点。”
李二凤憋着笑,暗暗给杨广点了个赞。
这岳父能处。
有事真不含糊。
半盏茶半杯湖底沙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JFY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