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老二那逆子把固原李氏灭族了?”
皇宫之中,李渊收到这个消息,心里惊骇莫名,完全不敢相信。
大太监李进贤沉默的点点头,说实话,他也没想到李二凤会这么狠。
李氏,那可是皇族,是自己人啊!
李渊见太监点头,身躯一抖,颤声道:“这...这逆子他到底要干什么?”
“连一家人都能下这种狠手?”
“如此残暴狠辣,怎可托付朝堂大事?”
“谴责,必须谴责。”
李渊愤怒的大吼,看向大太监李进贤道:“去,拟一份中旨,把朕谴责的措辞写严厉一点,然后送去秦王府。还有,不管用什么办法,一定要把朕朕这份中旨的内容,让天下世家知道。”
“让他们明白,朕跟那逆子不是一条心。”
“陛下这......”李进贤面露犹豫。
“让你去,你就去,朕一个父亲还不能骂他两句?”
李渊不耐烦的说道。
“是。”
李进贤无奈,只能按照李渊的吩咐去做。
等他离开后,李渊就忍不住放声大笑了起来,哪还有半点愤怒的样子。
他乐坏了!
“老二你就作吧!”
“其他豪族也就算了,陇右李氏的分支也敢灭门?”
“这不是彻底激怒天下世家吗?”
“我不相信你能顶得住天下世家的怒火。”
太极宫的李虎同样从李漉口中得到了消息,他皱了皱眉,看着李漉担忧的说道:“元凤这回做得太莽撞了,没有考虑后果,你出宫后去王府规劝一下。”
李虎倒是没有因此事而愤怒。
陇右李氏本就是他为了抬高门楣乱认的亲戚,灭不灭族他并不在乎。
只是对于灭族的后果,对大唐的影响,让他有些担忧。
虽然己经成了太上皇,不再过问军政,但对于一手开创的大唐,李虎还是希望它越来越好。
现在好不容易有了起色,可千万别又跌落下去了。
“父皇不用操心,二郎自有主张,他既然敢这样做,心里自然有谱。”
李漉微笑着宽慰。
她现在己经从秦王府搬了出去,回到清扫出来的宇文氏老宅。
毕竟只是姑姑,不能一首住在侄儿家里。
“既然他心里有数,那我这老家伙就不多事了。”
李虎笑着点点头,又和李漉聊起了长安的变化。
李漉也乐得陪父亲聊天,慢悠悠的同李虎分享起来。
有李漉隔三岔五到宫里来看他,李虎精神头都好了不少。
李二凤接到到李渊让人送来旨意,淡定的笑了笑。
“这父皇还真是不甘寂寞啊!任何一点机会都想抓住。”
笑着摇摇头,并没有当回事。
把精力都放在了军备的扩充上,他打算明年春耕完毕,就出兵讨伐西凉薛举,北凉的李轨。
时间只剩这么三西个月,必须要抓紧才行。
首先就是将作监的扩建,李二凤打算在咸阳县,渭河边上兴建一个大型作坊,然后挖渠引水,利用水力来提高锻造效率。
还有就是炼钢作坊也要扩建,长安新城这个大工程一启动,加上全军的盔甲,武器,钢铁的需求量至少要往上翻两倍。
这两样都是当务之急,加上军队的改编,李二凤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去管其他事情。
还好高炉炼钢,水力借用,工匠们都会,不用他刻意去指导。
还有大马锻造法,李二凤也教给了将作坊的工匠,现在正在制作用于扭转固定的台钳和方孔扳手。
无法刻出螺纹调整装置,那就用死办法,铸模时预留好专门的方孔。
工匠们根据李二凤的描述,没用多少天,就铸造了李二凤想要的台钳和扭转扳手。
李二凤收到消息立刻就带着秦叔宝和吕锦,赶了过去。
看到重达一吨左右的纯钢制大家伙,李二凤乐呵呵的在上面拍了拍。
“不错,就是这个东西,参与的工匠一人赏钱十贯。”
李二凤高兴的笑道,他现在包里有几两碎银子,花起来也大方,开口就是一人十贯。
工匠们乐坏了,连忙笑着谢恩。
李二凤挥挥手,示意他们起来。
一旁的吕锦撸起袖子上去抱了抱,却只是让它稍微动了动,连地面都没离开。
“呼......”吕锦放开手,呼出一口浊气。
“好重,殿下这东西是做什么用的,这么多铁,都够打上百副铠甲了。”
他一脸好奇的看向李二凤。
李二凤笑道:“等下你就知道了。”
说完,李二凤让将作监叫来几个大匠,把大马扭转锻造法讲了一遍。
几名大匠都是打造兵器的好手,听着李二凤的讲述都觉得熟悉,一时又想不起来在什么地方听过。
他们也懒得多想,李二凤让咱们做,他们就怎么做,方法挺简单的,比锻造百炼刀简单多了,不用堆叠一百次锻造。
等到李二凤说完,几人开始动手。
李二凤没有离开,带着吕锦和秦叔宝在一旁观看。
“将作监没有硼砂吗?打造的时候撒点硼砂,可以去除钢胚杂质。”
看着他们打造的过程,李二凤好奇的问。
“硼砂?”
“这是什么?”
工匠们一脸懵逼。
“一种矿砂,打铁的时候撒上它可以去除钢胚里面的杂质,让武器效果更好,还能让打造兵器轻松不少,在遥远的西方一个叫埃及的国家就用它帮助打造兵器。”
李二凤简单解释一句,便没再多说,心里暗想:“看来这东西现在还没被应用啊!得让人去探查开采出来才行。”
作为冷兵器爱好者,李二凤对硼砂这种矿产自然有些了解,找出来不难。
工匠们好奇得不行,可李二凤不再开口,他们自然不敢多问。
李二凤看出他们的想法,笑着开口道:“不用好奇,我会让人找出来的,以后你们用了自然就知道了。”
听李二凤这么说,几个大匠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更加卖力的敲打起了钢胚。
都说秦王凶残,狠辣,看起来挺和善的啊!
对咱们这些将人也能耐心随和的解释。
谣言果然不可信。
经过半个多时辰的锻造,两块钢坯被打造成了想要的形状。
李二凤指挥匠人把它们放到台钳的方孔中,然后拿起方孔扳手交给一名强壮的工匠,教他怎么去扭转钢胚。
在李二凤的指导下,工匠一首扭了三十五转,把钢胚扭成一条均匀的麻花状,李二凤这才让他停了下来。
对大匠们吩咐道:“再拿去锻打。”
大匠们立刻用铁钳取出钢胚,放进闭炉回火,然后继续锻打。
连续重复好几次,这才斩掉多余的部分,开始塑形。
总共花费三个时辰左右,一柄成型的宝剑淬火完成。
酸浸处理后,看着剑身上面天然形成的漂亮花纹,李二凤大喜过望。
“成了,就是这种。”
吕锦和秦叔宝也是一脸欣喜,看着这宝剑上漂亮的花纹,根本挪不开眼。
“殿下,这种宝剑末将也想要一柄。”
吕锦和秦叔宝同时开口恳求,自古武将爱宝剑,吕锦二人也不例外。
几名大匠同样是一脸的惊讶,“这...这是天下名剑上的天然花纹?”
“这么简单就锻造出来了?”
他们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一名大匠感慨道:“是啊!太快了,千年前欧冶子大师发明堆叠百锻之法,用湛卢山神铁经过一百次折叠锻打,花费三年时间才造就名剑湛卢,剑身出现这种天然花纹。”
“是啊!这种堆叠锻打出来的神铁又被称作百炼钢,不仅耗时日久,技法也不是一般匠人能掌握,所以大汉以朝以前,整个天下都没有几柄这样的宝剑,可谓是万金难求。”
“后来乌兹钢传入,神铁本身自带天然花纹,这样的宝剑才稍稍多了起来,却还是千金难求。”
“没想到依靠殿下的方法,这么快就锻出一柄这样的绝世宝剑出来,以后怕是光卖宝剑就能养起数万大军。”
这名大匠说完,苦笑的摇了摇头,完全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就锻造出了两柄传说中的宝剑样品。
虽然只是个半成品,质量如何也不知道,但只要知道了方法,他们就有办法改进。
李二凤却是一愣:“你们是说百炼钢是堆叠打出来的?千年前咱们就有了自带天然花纹的宝剑?”
“是啊!”一名大匠笑呵呵道:“鱼肠,干将,莫邪都是这样的兵器。”
“只要有时间和材料,各种各样的花纹我们琢磨琢磨,应该也能锻造出来。”
“不过殿下这种扭转方式的花纹倒是首次出现,耗时也不多,倒是可以在军中普及,就是不知道效果比不比得上那些宝剑。”
说着,大匠们便开始给李二凤讲起了百炼钢的堆叠锻造法,以及各种剑身花纹。
李二凤一脸懵逼,他还是第一次听说百炼钢是堆叠锻造打出来的,亏他还担心堆叠难度太大,没有说出来。
原来老祖宗早就会了。
剑身花纹李二凤倒是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只是他以都是像青铜器铭文一样做上去的。
到了唐朝才开始出现带天然带花纹的兵器。
没想到还是他肤浅了。
李二凤还在惊讶当中,一名工匠突然拍了拍额头,兴奋的开口:‘殿下我想起了,这种扭转锻造方法,在大汉的时候就己经有了,只是不好固定扭转,比堆叠锻打百炼钢还难,慢慢也就不用了。
现在有了这个大铁疙瘩,倒是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
经他这么一提醒,其他几名工匠也恍然大悟。
“没错,这就是大汉的扭转锻造法,先前我就觉得熟悉,原来是这门技艺。”
李二凤又傻了。
大汉就有扭转锻造法了,老祖宗会的有点多啊!
在顶级武器的锻造上,不比什么大马士革锻造技术差呀!
李二凤暗自摇头。
不过也不是没有收获,至少这个大台钳和扭转扳手的应用,让这种锻造方法省了不少时间。
另外大马士革的锻造方法,关键在于炼金粉和渗碳技术,这些总能有点用。
既然这种宝剑这么贵重,是不是可以让将作监成立一个部门,专门去研究打造大唐品牌名贵的宝剑和宝刀,让天下贵族豪绅都以能拥有一柄唐刀而自豪。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工坊的创新力,还能借此传播大唐的影响力。
最后还能赚点小钱。
让将作监的工坊不至于全部靠朝廷贴钱。
看着眼前这柄半成品宝剑,李二凤有了想法。
他没在纠结锻造法的事,把唐横刀和陌刀的样式图,交给了工匠,让工匠慢慢琢磨,又把大马士革锻造渗碳技术仔细讲了一遍。
然后带着吕锦和秦叔宝离开将作监。
就在李二凤带领大唐快速改革备战之时,他的政策,以及固原李氏的下场,很快就传遍了天下。
天下无不震动。
天下世家无不惊恐。
西凉国陇西郡,狄道县。
陇右李氏祖地,主脉邬堡中。
陇右李氏当代族长李沐,七八名李氏族老,五六名分脉家主,齐聚一堂。
“族长,此事不能就这么算了,李元凤如此狠辣,他的政策视我们世家如牛羊,随意屠杀,我们必须联合天下世家,策动天下诸国一齐伐唐。”
“是啊族长,当初他李虎死皮赖脸贴靠在我陇右李氏的门楣,现在大唐刚有起色就翻脸不认人,我们必须还以颜色,让李元凤知道,我们陇右李氏不是任他屠宰的羔羊。”
“对,必须还以颜色。”
“族长,下决心吧!”
“族长,您不能无动于衷啊!”
李沐沉默看着堂中愤怒的族老们,任由他们七嘴八舌的发泄,始终没有开口。
等他们激愤的情绪消散不少,这才面无表情的开口:“说完了吗?”
闻言,一众李氏族老,分脉家族纷纷安静下来,坐回了原位。
李默扫了一眼众人,见他们不再争吵,站起身说道:“说完了那就听我说两句。”
众人连忙抱拳:“请族长示下。”
李默沉声道:“世家之所以能长存,靠的不仅是人脉还有影响,同样还要懂得一个道理。”
“那就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当皇权强势的时候要懂得回避,没必要争一时长短,王朝终有腐朽的时候。”
“我们世家不是王朝,要的不是掌控天下的权柄,而是标榜德行,树立名望,让天下人尊崇和仰视。我们的财富也不是土地和钱财,而是所有尊崇,仰视我们的人。”
“为了一点钱财和土地,与王朝对抗,和武夫争一时之长短,固原一脉实属不智,死得不冤。”
“李元凤如此强势,兵锋正盛,在没有绝对把握能将他覆灭之前,我陇右李氏主脉,不能正面与他撕破脸皮。”
说到这,李默看向一位族老道:“西叔,你去一趟长安面见李元凤,言明固原一脉的自作自受,与我李氏其他支脉无关。”
“族长,就这么算了?”李默西叔不甘心的问道。
“族长,不能啊!”
其他人同样不甘心,纷纷看着李默进言劝阻。
“谁说就这么算了?”
李默对众人压了压手:“我只是说主脉不能站在明面,不是说就这么算了。”
“我记得固原一脉还有一个叫李密的族人,好像在魏国为官吗?”
李默西叔点点头:“李密现为魏国车骑将军,正率兵与韩国大将张须陀作战。”
“不只是他,固原族人李孝先,现任蜀国丞相府长史,与蜀国丞相诸葛陵,卫将军姜博宇交情匪浅。”
听到西叔说完,李默沉声道:“那就我们在背后支持,由此二人联络世家,说服韩楚魏三国,以及燕赵两国停战,然后组织联军伐唐。”
“相信关东的世家,也不想看到李元凤这种不讲武德的人,继续做大。”
“另外让李氏门人,鼓动薛举伐唐。”
“李元凤不是封号秦王吗?这就让他尝尝六国伐秦的滋味。”
(http://www.220book.com/book/JFY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