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033 宋神宗–赵顼(二)

小说: 宋朝秘史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宋朝秘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JJMM/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青苗法推行的关键时期,地方上的矛盾愈发尖锐。一位支持变法的县令在执行过程中,遭遇了当地豪强大户的强烈抵制。豪强大户们私下聚集,商议对策。

“这青苗法分明是断了咱们的财路,以往青黄不接时,那些穷鬼都得求着咱们借高利贷,现在倒好,都去官府贷款了!”一位满脸横肉的大户怒目圆睁,用力拍着桌子。

另一位摇着扇子的文人模样的大户,眯着眼阴恻恻地说:“哼,不能就这么算了,咱们得想个法子让这县令干不下去,青苗法自然就推行不了。”

于是,他们买通了一些地痞流氓,在县里散布谣言,说官府的青苗钱有问题,利息看似低,实则有各种隐藏条款,还会在收回时故意刁难百姓。同时,他们又煽动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去县衙闹事,要求停止青苗法的推行。

县令得知后,立刻召集手下商议对策。

“大人,这明显是那些大户在背后搞鬼,咱们不能就这么算了!”一位年轻的捕快义愤填膺。

县令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后说:“不能乱了阵脚,咱们一方面要去安抚百姓,把青苗法的好处和细则向大家讲清楚;另一方面,派人暗中调查那些大户的不法行为,找到证据,看他们还怎么嚣张!”

而在京城的朝堂之上,针对青苗法的争论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保守派抓住地方上出现的这些问题,在朝堂上大肆弹劾变法派官员执行不力,导致民怨沸腾。

司马光站出来,义正言辞地说:“陛下,您看这青苗法推行的乱象,百姓怨声载道,这都是变法惹的祸啊,当务之急是赶紧废除,以免激起更大的民变!”

王安石立刻反驳:“司马大人,这不过是地方上一些别有用心之人蓄意破坏,怎能因个别现象否定整个青苗法?青苗法在多数地方都切实帮助了百姓,促进了农业生产,这是有目共睹的!”

赵顼看着争论不休的双方,心中十分纠结。他既希望变法能够成功,让大宋走向富强,又担心变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会影响国家的稳定。最终,他下令派钦差大臣前往地方调查,务必查明真相。

钦差大臣抵达地方后,受到了当地豪强大户的百般拉拢。他们送上大量金银财宝,企图贿赂钦差,让他在皇上面前歪曲事实。

“大人,这点小意思,还望您在皇上面前多美言几句,青苗法要是继续推行,我们这些人的日子可就没法过了。”大户们满脸堆笑,点头哈腰。

钦差大臣却不为所动,严肃地说:“我此次前来是为了查明真相,向陛下如实禀报,岂是你们这些财物能收买的?若你们再敢阻挠调查,休怪我不客气!”

经过一番深入调查,钦差大臣终于查明了事情的真相,将豪强大户的所作所为以及青苗法在正常推行地区取得的成效详细地汇报给了赵顼。

赵顼得知后,龙颜大怒,下令严惩那些破坏变法的豪强大户,同时也要求变法派官员在推行新法时更加谨慎,注重细节,避免给保守派留下把柄。

然而,保守派并不善罢甘休。他们又将矛头指向了免役法,买通一些原本担任差役的人,让他们在京城街头哭诉免役法断了他们的生计,引起了不少百姓的围观和议论。

“我们祖祖辈辈都靠当差为生,现在这免役法一来,我们都没活干了,这可让我们怎么活啊!”这些人哭天喊地,演技十足。

变法派得知后,邓绾主动请缨去处理此事。他来到闹事现场,大声对众人说:“大家莫要被他们蒙蔽了!免役法是为了减轻百姓的劳役负担,让大家有更多时间从事生产。你们看看,以前当差的日子好过吗?不仅辛苦,还时常被官吏刁难。现在缴纳免役钱,换来的是自由和安稳的生活,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而这些人,分明是被人利用,在这扰乱民心!”

一番话让不少百姓开始反思,那些闹事的人见势不妙,想要溜走,却被邓绾提前安排好的人抓住。经过审问,他们终于交代了是保守派指使他们这么做的。

此时,皇亲国戚们也按捺不住,掺和进了这场风波。神宗的皇叔赵元俨,在皇室宗亲中颇具威望,平日里就对变法诸多不满。他在一次皇室宴会上,借着酒劲,大声抱怨:“这变法改得乱七八糟,祖宗留下的规矩都被抛到脑后。就说这市易法,我名下的商铺生意一落千丈,这不是动了咱们皇亲国戚的根基吗?”

这话一出,在座的其他皇亲国戚纷纷附和。赵元俨的儿子赵允初也跟着说道:“父亲所言极是,还有那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土地,咱家不少隐匿的田产都被查了出来,以后赋税要多交不少呢!”

皇太后高氏得知此事后,特意将赵顼召入后宫。她一脸忧虑地说:“吾儿,你皇叔他们都对变法意见很大,皇亲国戚们在朝中也有根基,你若执意如此,恐怕会让皇室内部生出嫌隙。”

赵顼无奈地解释道:“母后,变法是为了大宋的长远发展,皇亲国戚也不能置身事外。他们所抱怨的,不过是自身利益受损,却看不到国家的危机。”

高氏却坚持:“话虽如此,但皇室的和睦也至关重要,你还是要多考虑考虑,别让大家寒了心。”

赵顼陷入了两难,一方面是变法的大业,一方面是皇室的关系。他试图安抚皇叔赵元俨,亲自前往其府邸拜访。

“皇叔,朕知道变法让您的生意受了些影响,但这是为了平衡市场,让更多百姓能有生计。等国家富强起来,对咱们赵家也是好事啊。”赵顼耐心劝解。

赵元俨却冷哼一声:“陛下,您说的这些大道理我不懂,我只知道现在日子不如以前舒坦了。”

赵顼又好言相劝许久,可赵元俨依旧不为所动。赵顼只能无奈离开,心中暗自叹息,明白变法之路又多了一道难以跨越的障碍。

皇宫内的氛围也因变法而变得格外压抑。一日,太皇太后曹氏在佛堂祈福完毕,由宫女搀扶着回寝宫,途中正好遇见赵顼。

“顼儿,这几日哀家瞧你脸色越发憔悴,变法之事还是要慢慢来,不可操之过急。”曹氏目光慈爱却又带着几分忧虑。

赵顼恭敬行礼后回答:“皇祖母,孙儿明白,只是大宋如今积弊己深,变法迫在眉睫。”

曹氏微微摇头:“可这变法也不能不顾及朝野上下的反应,哀家听闻朝堂上争吵不断,连后宫都不得安宁,长此以往,如何是好?”

赵顼正要开口,这时,一位妃子匆匆走来,神色慌张,跪地请安后说道:“陛下,不好了,淑妃和德妃在御花园起了争执,还摔碎了太皇太后赏赐的玉瓶。”

曹氏脸色一沉:“这成何体统!”

赵顼无奈,只能先去处理此事。赶到御花园,只见淑妃和德妃正互相指责,周围宫女们都吓得瑟瑟发抖。

淑妃满脸委屈:“陛下,德妃故意冲撞我,还打翻了您上次赏赐我的玉瓶,那可是您的心意啊!”

德妃却冷笑一声:“明明是你自己走路不长眼,反倒诬陷我,还不是仗着你娘家支持变法,就这般目中无人!”

赵顼听后,眉头紧皱,厉声道:“都住口!在这皇宫之中,如此争吵,成何体统!不管是何缘由,都罚你们禁足半月,好好反省!”

处理完此事,赵顼回到书房,疲惫地揉着太阳穴。朱氏轻轻走进来,为他递上一杯热茶:“官家,莫要气坏了身子,后宫之事,臣妾会多加管束。”

赵顼握住她的手:“有皇后在,朕方能安心些许。只是这变法内外受阻,朕实在担忧。”

朱氏温柔安慰:“官家心怀天下,所做之事皆是为了大宋,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拨云见日的一天。”

此时,北宋边境也不太平。西夏得知宋朝内部因变法陷入纷争,认为有机可乘,便在边境频繁骚扰。西夏军队不断劫掠宋朝边境的村庄,抢夺粮食和财物,百姓苦不堪言。边境守将紧急向朝廷求援,文书雪片般飞至京城。

赵顼接到战报后,立即召集枢密院大臣商议对策。枢密使文彦博忧心忡忡地说:“陛下,如今朝堂因变法动荡不安,若此时与西夏开战,恐腹背受敌,不如先派使者议和,稳住局势。”

然而,另一位大臣蔡挺却站出来反对:“陛下,西夏屡屡进犯,若一味求和,只会让他们更加嚣张。如今我朝推行变法,军事上也有革新,正是扬威之时,怎能退缩?”

赵顼陷入沉思,他深知文彦博所言有理,国内局势不稳确实不宜大动干戈;但蔡挺的话也不无道理,一味求和有损国威。最终,他决定先派使者前往西夏,试探对方态度,同时加强边境防御,调派精锐部队前往边境,以防西夏大规模入侵。

与此同时,辽国也密切关注着宋朝局势。辽道宗耶律洪基召集大臣们商议,他对宋朝变法可能带来的影响十分忌惮:“听闻宋朝正在变法,若真让他们富国强兵,我大辽日后恐有忧患。”

大臣耶律乙辛献计:“陛下,我们可在宋辽边境陈兵示威,给宋朝施压,打乱他们变法的节奏。”耶律洪基点头应允,不久后,辽军便在宋辽边境集结,摆出一副随时进攻的架势。

宋朝边境守将发现辽军异动后,迅速上报朝廷。赵顼得知后,深感压力巨大,国内变法受阻,如今又面临辽、西夏的双重威胁。他紧急与王安石等变法派大臣商议,王安石建议:“陛下,当务之急是稳定国内局势,对辽、夏不可轻易言战,但也不能示弱。可加强边防军备,同时在外交上积极斡旋,分化辽夏联盟。”

赵顼采纳了王安石的建议,一面加强边境防御工事,增派粮草和军备物资;一面派遣能言善辩的使者前往辽国,试图通过外交手段化解危机,向辽国表明宋朝变法旨在富民,无意挑起争端,希望辽宋能继续维持和平。

朝堂之内,保守派和变法派的权谋较量也在暗中升级。保守派中的一些官员联合起来,私下搜集变法派官员的黑料。他们买通王安石身边的一个幕僚,企图从他那里获取王安石结党营私的证据。

这个幕僚起初有些犹豫,但在保守派高官许以重金和仕途晋升的诱惑下,终于动摇。

“只要你能提供王安石违法乱纪的证据,好处自然少不了你的。不仅能得到万两黄金,日后还能保你仕途顺遂,飞黄腾达。”保守派高官低声利诱。

幕僚咽了咽口水,心中挣扎一番后,点头应允:“那……那我尽力而为,不过此事千万不能泄露出去。”

幕僚开始暗中留意王安石的一举一动,甚至篡改一些变法派内部的文件,制造王安石独断专行、任人唯亲的假象。

而变法派这边也察觉到了保守派的小动作。吕惠卿安排了眼线在保守派阵营中,得知他们的阴谋后,决定将计就计。

吕惠卿找到那个被买通的幕僚,冷冷地说:“你以为背叛变法派能有好下场?我们早就知道你的勾当。只要你按我们说的做,在关键时刻反咬保守派一口,我们便既往不咎,否则,你的下场会很惨。”幕僚吓得脸色苍白,权衡利弊后,只得答应。

不久后,在朝堂上,保守派自以为掌握了变法派的把柄,准备发难。一位保守派官员站出来,呈上所谓的证据,弹劾王安石:“陛下,王安石身为变法大臣,却结党营私,妄图操控朝堂,这是变法派呈上的内部信件,足以证明他的狼子野心!”

王安石正要反驳,这时,那个幕僚突然站出来,大声说道:“陛下,这些证据是他们逼我伪造的!保守派为了打压变法派,不择手段,买通我篡改信件,污蔑王大人!”

朝堂瞬间哗然,保守派官员们惊慌失措,没想到事情会反转。

赵顼大怒,下令严查此事,保守派偷鸡不成蚀把米,多位参与阴谋的官员被撤职查办,而变法派也借此机会,暂时压制住了保守派的攻势,只是朝堂的局势依旧波谲云诡,未来充满了变数。

后宫之中,争斗愈发激烈。德妃禁足期满后,心中对淑妃的怨恨丝毫未减,她暗中与朝中保守派官员的家眷勾结,谋划着更大的阴谋。

德妃对前来密会的官员家眷说:“那个淑妃,仗着陛下的宠爱和娘家支持变法,在后宫处处压我一头。你们朝堂上斗不过变法派,咱们就在后宫给他们使绊子。”

官员家眷谄媚地回应:“娘娘所言极是,只要能让变法派不好过,我们自当全力配合。”

她们计划在宫中举办的一场宴会上,让淑妃当众出丑。宴会当天,德妃事先买通了负责布置场地的太监,在淑妃的座位下藏了一只老鼠。

当宴会进行到一半时,老鼠突然窜出,淑妃吓得花容失色,慌乱中打翻了桌上的酒菜,仪态尽失。

“啊!有老鼠!”淑妃惊恐地尖叫。

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淑妃,现场一片哗然。德妃见状,假装关心地说道:“妹妹这是怎么了?不过是一只小老鼠,竟把你吓成这样,可别失了皇家的体面。”

淑妃又羞又恼,她怀疑是德妃搞的鬼,却苦无证据。回到寝宫后,淑妃越想越气,决定反击。她找到自己在朝中担任变法派官员的兄长,哭诉了此事。兄长听闻后,怒不可遏,发誓要为妹妹出气。

“妹妹莫要伤心,我定要让那德妃为她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淑妃兄长安慰道。

于是,淑妃兄长联合变法派官员,在朝堂上弹劾德妃的父亲贪污受贿。虽然没有确凿证据,但在变法派的造势下,此事闹得沸沸扬扬。

德妃得知后,又惊又怒,她跑到赵顼面前哭诉:“陛下,他们这是故意陷害我父亲,就因为我和淑妃的一点小矛盾,便公报私仇,还请陛下为我做主。”

赵顼看着哭闹的德妃,心中烦闷不己。他一边要处理变法事务,一边又要应对后宫纷争和朝堂弹劾,心力交瘁。他只能下令严查德妃父亲贪污一事,同时也严厉警告后宫众人,不得再因私人恩怨搅乱后宫秩序,否则严惩不贷 。

可后宫的暗流涌动并未就此平息,各方势力依旧在暗中较劲,而这一切,都给本就艰难的变法之路添堵了不少!

我有钱我有颜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JJM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宋朝秘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JJMM/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