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065 宋理宗–赵昀(一)

小说: 宋朝秘史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宋朝秘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JJMM/ 章节无错乱精修!
 

嘉定十七年,宋宁宗在福宁殿的病榻上气若游丝,史弥远独坐枢密院密室,将写满"赵竑谋逆"的密折投入火盆。摇曳的火光中,他着伪造的遗诏冷笑:"赵昀这枚棋子,该登场了。”

与此同时,坤宁宫内,杨皇后望着铜镜中史弥远心腹送来的密信,指尖微微发颤:"转告史相,一切按计划行事。"宫女将信纸投入熏炉,青烟袅袅间,皇位更迭的暗潮汹涌翻涌。

次日早朝,太极殿烛火摇曳。史弥远展开遗诏高呼:"先帝遗命,立沂王嗣子赵昀为帝!”

太子赵竑的支持者顿时炸锅,御史中丞张忠恕怒拍玉笏:"皇储早定,此必奸人矫诏!陛下尸骨未寒,尔等竟敢谋反!”

"大胆狂徒!"史弥远身后的卫卒立刻上前,甲胄相撞声惊碎殿内死寂。张忠恕被拖出殿外时,仍奋力高呼:"天道昭昭,奸佞必亡!”

赵昀垂眸跪在御阶,广袖下的双手紧握成拳,听着身后此起彼伏的"万岁"声,恍如梦中。

三日后,赵竑"暴毙"的消息传来,史弥远笑着上前搀扶新君:"陛下安心,老臣自会辅佐。"

赵昀抬头望向那张布满算计的脸,轻声道:"全赖丞相。"顿了顿,又似不经意道,"听闻临安知府与赵竑来往甚密?"

史弥远笑容一滞,眼中闪过警惕:"陛下明察秋毫,老臣这就彻查。"转身时,袖中藏着的密函被烛火燎去一角。

当夜,杨皇后在坤宁宫设下家宴,邀赵昀与谢道清同席。席间,杨皇后用银箸拨弄着桂花糕,漫不经心道:"陛下近日忙于朝政,可要多关心皇后呀!”

谢道清起身行礼:"臣妾容貌虽陋,却记得祖母教诲,贤后当以德服人。”

赵昀见状举杯:"太后放心,皇后将六宫打理得井井有条,朕心甚慰。”

暗处,贾贵妃的贴身宫女攥着密报匆匆离去。

御花园中,贾贵妃斜倚朱栏,望着谢道清远去的背影冷笑。身旁的嬷嬷低声提醒:"娘娘,皇后看似隐忍,实则深得太后器重!”

贾贵妃摘下一朵红梅别在鬓边,幽幽道:"明日太后寿宴,本宫倒要看看,她这张脸能替她挡多少风言风语。”

第二日寿宴,贾贵妃特意着一身茜色云锦华服,鬓间九凤衔珠钗随步轻颤。当她捧着西域进贡的夜光杯向杨皇后祝寿时,突然惊呼一声:"呀!皇后娘娘的裙摆沾了泥渍,莫不是为筹备寿宴累着了?”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谢道清低头看了眼自己素色罗裙,从容起身:"劳妹妹挂心,倒是这夜光杯璀璨夺目,臣妾愿借此杯,祝太后福寿安康,祝陛下江山永固。"说罢,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仪态端庄令人折服。

贾贵妃没想到谢道清如此应对,心中暗恼,却也不好再发作。

杨皇后满意地点点头,笑道:“皇后有心了。”

这时,赵昀起身,走到谢道清身旁,牵起她的手,说道:“皇后贤德,朕今日便要为皇后正名。”

说罢,他转向众人,高声宣布:“自今日起,皇后掌管后宫一切事务,任何人不得违抗。”贾贵妃脸色瞬间煞白,心中满是愤恨。

谢道清微微一愣,随即福身谢恩。

贾贵妃身旁的嬷嬷小声劝道:“娘娘,如今皇后得势,咱们还是收敛些吧。”

贾贵妃咬着牙,低声道:“哼,我怎会就此罢休,且看我如何扳回一局。”

而朝堂之上,官员们依史党亲疏站位,吏部尚书王暨公然宣读:"江州通判缺,价银三千贯;临安府推官,五千贯……”

赵昀把玩着御案上的玉镇纸,漫不经心道:"听闻浙东盐税亏空百万缗?"

史党陈自强立刻出列,躬身道:"回陛下,实乃天灾所致,非人力可抗!"

"啪!"户部员外郎徐鹿卿突然将账册拍在丹陛上:"陛下请看!台州知州虚报盐产二十万石,温州转运使私吞三成税银!这些账本,便是铁证!"

史弥远猛地起身,玉带撞得桌案哐当作响:"血口喷人!分明是你等栽赃陷害!"

赵昀抬手止住纷争,语气倦怠:"徐卿忠心可嘉,但军国大事,还需从长计议……”退至御书房,他对着百官关系图冷笑:"史弥远,且让你再得意些时日。"转头对贴身宦官道:"去告诉皇城司,盯着陈自强的嫡子,他明日若去醉仙楼,立刻来报。”

钟粹宫内,贾贵妃正在为赵昀研磨,忽然娇嗔道:"陛下整日忙于朝政,都不理臣妾了。听说皇后近日在后宫开设女德学堂,倒比陛下还操劳呢。"

赵昀放下奏折,握住她的手:"爱妃若是无聊,明日陪朕去御花园走走。至于皇后,她操持六宫也是分内之事。”

贾贵妃依偎在他肩头,轻声道:"臣妾只是担心,有人借着贤德之名,行不轨之事!"

赵昀心中一动,却不动声色地说:“爱妃莫要多心,皇后向来本分。”

贾贵妃见他如此态度,暗自咬了咬牙,又道:“臣妾听闻,皇后女德学堂里有个女先生,与皇后关系甚是亲密,时常在学堂中说些奇怪的话,似有煽动之意。”

赵昀微微皱眉,沉思片刻道:“朕会派人去查。”

没过几日,皇城司来报,陈自强嫡子果然去了醉仙楼,还与几个商人秘密交谈。赵昀眼中闪过一丝冷意,一场针对史党的大网,正悄然张开,而后宫之中,贾贵妃与谢道清的争斗,也即将迎来新的高潮。

钟粹宫内,贾氏将凤钗狠狠掷向铜镜:"不过是个脸上长斑的丑女,凭什么压我一头?"

贴身嬷嬷慌忙捂住她的嘴:"娘娘慎言!太后选谢家女,怕是要借谢氏牵制陛下。您忘了史相临终前的叮嘱?'抱紧皇帝,盯紧皇后!”

次日,贾贵妃在御花园偶遇谢道清,故意抚弄着新得的珊瑚钗:"皇后近日操劳,可要多保重。这黑斑若用西域的珍珠粉,呵呵……”

谢道清淡淡一笑,摘下鬓边的白兰花别在贾贵妃发间:"妹妹心善,这花倒衬得你更明艳了。”

待贾贵妃离去,女官愤声道:"娘娘,她分明是挑衅!"

谢道清望着飘落的花瓣轻叹:"好戏在后面,越是张扬,越易折损。"

临近中秋,后宫举办家宴。贾贵妃精心准备了扬州特色糕点,却在献给赵昀时,不慎打翻了谢道清送来的桂花酒。酒水泼在赵昀龙袍上,贾贵妃吓得跪地:"陛下恕罪!臣妾不是故意的!”

谢道清立刻上前,解下自己的丝帕擦拭:"是臣妾准备不周,未能提醒妹妹小心。"

赵昀看着两人,意味深长道:"都是朕的爱妃,无需自责。"

赵昀其实早有筹谋。他故意放任贾贵妃接近史党旧部,又通过贾氏枕边风获取情报。

一次贾贵妃在御案前研墨时娇嗔:"陛下,臣妾听说吏部王大人昨夜收了盐商的翡翠屏风呢!”

赵昀握笔的手顿了顿,笑着揽过她的腰:"爱妃可知'隔墙有耳'?这等话,以后莫要在人前说。”压低声音又道,"不过……若还有趣闻,夜深时可讲与朕听。”

次日早朝,御史台弹劾王暨的奏章如雪花般飞来,赵昀拍案而起:"贪腐至此,国法难容!王暨,你可知罪?"

王暨瘫倒在地,嘶喊道:"陛下!这是有人陷害!"

"证据确凿,还敢狡辩?"赵昀冷笑,"传朕旨意,抄没其家产,子孙永不得入仕!”余光扫过史党官员发白的脸,心中暗忖:该收网了。

绍定六年深秋,史弥远病重的消息传来。临安城的权力天平开始倾斜,三省六部的官员们分成三拨:史党余孽在太师府密谋逼宫,中立派在城隍庙焚香祈祷,而赵昀的支持者则在报国寺以诗会为名传递密信。

赵昀召见史党中摇摆的户部尚书李邦彦,屏退左右后,亲手扶起叩拜的李邦彦:"朕知卿家世代忠良,岂愿与史弥远同流合污?”

李邦彦叩头流涕:"陛下明鉴!史党逼臣联名上奏,臣实乃无奈……只求陛下饶臣一命!"

"若能戴罪立功,朕必既往不咎。"赵昀凝视他眼底的恐惧,"三日后早朝,便是你自证清白之时。”

与此同时,史党内部也在激烈争吵。枢密使章良能拍案而起:"李邦彦这小人靠不住,我们必须先下手为强!”

而礼部侍郎则忧心忡忡:"陛下早有防备,贸然行动怕是自寻死路。”

争吵声中,一名小吏悄悄将消息送出太师府。

钟粹宫内,贾贵妃的病情突然愈发沉重。谢道清亲自送来熬好的汤药,却被拒之门外。

嬷嬷含泪道:"娘娘说,不愿让娘娘看见她如今的模样。”

谢道清将药碗交给嬷嬷,轻声道:"告诉妹妹,安心养病,后宫诸事有我。”

三日后早朝,李邦彦当众揭露"谋反证据"时,薛极暴跳如雷:"李邦彦!你这狗贼血口喷人!陛下莫信奸计!”

赵昀冷笑展开《宋刑统》:"谋反者,当诛九族!薛卿既说无罪,可敢与李卿对质?殿前侍卫,搜他府邸!"

侍卫的呼喝声中,赵昀向暗处的谢道清微微颔首。谢道清轻声对绣娘道:"把那份绣样,悄悄递给王夫人。记住,要让她觉得是自己偶然发现。”

赵昀手持《吏部条法总类》草案,目光扫过群臣:"旧制选官唯亲,朕欲推行'月课制',以实绩论功,诸位以为如何?"

右丞相乔行简出列反对,胡须气得发颤:"陛下!骤然考核恐生乱象,还请三思!"

赵昀突然将密报甩在龙案上:"听闻乔相府邸近日添置良田千亩?江州刺史为求升迁,以万亩田契相赠之事,你作何解释?"

乔行简面如土色:"陛下……这……”

"若按旧制,此等蛀虫恐仍尸位素餐!"赵昀猛地拍案,"来人,将乔行简革职查办!御史台即刻彻查其党羽!"转身又对新晋官员道:"尔等若想升迁,便用政绩说话!”

面对盐商的集体抗议,赵昀更是气愤至极:"你们私吞盐税、哄抬物价,致百姓淡食!今日谁为盐商说话,便是与万民为敌!"

大盐商代表哭诉:"陛下!新盐法断了我等生路啊!”

赵昀冷笑道:"断你生路?看看这些账本!御史收了你们十万贯,就敢颠倒黑白?”

又突然放缓语气对中小盐商道:"朕己命人绘制《盐政利弊图》,只要奉公守法,定有生路。明日起,你们可优先申领盐引。但记住,敢再勾结官吏,下场比这账本更碎!"

此时,官场出现奇特现象。为应对"月课制",官员们各出奇招。有的连夜伪造政绩文书,却因数据漏洞百出被识破;有的西处奔走,拉拢言官为自己美言。

更有甚者,吏部一名主事竟想出"借民演戏"的法子,雇百姓在考核时夸赞自己,不料被皇城司探子当场揭穿。

文化改制的辩论白热化那日,翰林学士李伯玉高举诗卷:"陛下!科举独尊理学,是弃诗赋精华!长此以往,文脉断绝!"

真德秀立刻反驳:"圣贤之道方为治国根本!诗赋浮华,何益于社稷?"

赵昀抚掌大笑:"好!自明日起,经筵辩论设'理学'与'文辞'两场,胜者可入殿试主考!”

退朝后却对心腹道:"散布消息,就说理学派要禁诗赋。再让太学生去书坊闹事,把动静闹得越大越好,我们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随着改革推进,朝堂上的斗争愈发激烈。史党残余不甘心失败,暗中串联地方官员,企图发动兵变。赵昀早有察觉,他不动声色地将亲信安插到关键岗位,又以"巡边"为名,调动精锐部队拱卫临安。

当史党自以为谋划周全时,赵昀突然下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叛乱扼杀在萌芽状态……

宋朝秘史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宋朝秘史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JJM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宋朝秘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JJMM/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