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070 宋度宗–赵禥(三)

小说: 宋朝秘史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宋朝秘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JJMM/ 章节无错乱精修!
 

凛冽的北风裹挟着寒意,无情地掠过襄阳、樊城的城墙。这一年,忽必烈挥师南下,相继对襄樊两城发起猛烈围攻。

元军统帅阿术在鹿门山俯瞰汉水,对副将刘整笑道:"截断浮桥,锁住汉水,襄樊便是瓮中之鳖。”

作为降将的刘整补充道:"可仿宋军车船形制,打造蒙冲斗舰,定能克制其水师。汉水航道一旦掌控,南宋水师不过是池中游鱼。”他指向江面,数十艘蒙冲斗舰正在演练阵型,拍打着牛皮的战鼓震得江水泛起涟漪。

另一边,南宋信使快马加鞭向临安传递战报,马蹄声却惊不散文德殿内的靡靡之音。

临安城朱雀大街,茶馆老板老周望着墙上褪色的"襄阳大捷"告示首摇头,压低声音对茶客们说:"听说元军把襄阳围得水泄不通,连飞鸟都难进出。上个月有逃兵说,城里己经开始吃树皮了!”

其中一位书生模样的人猛地一拍桌子,愤声道:“朝廷歌舞升平,襄樊危在旦夕,如此国难,竟无人挺身而出!”众人纷纷附和,哀叹声、怒骂声交织在一起。

而此时的文德殿内,早朝钟声回荡,小太监跪地呈上军报:"陛下,边关急报!元军己在鹿门山筑垒!"

贾似道抢步上前,将象牙笏板一横:"启奏陛下,此乃边将为求赏赐夸大敌情。去年李庭芝谎报大捷,事后不也查无实据?不过是些散兵游勇在边境滋事罢了。"”

起居舍人沈炎立刻附和:"臣亦听闻吕文焕在城内私囤粮草,恐有不臣之心!分明是想拥兵自重!”

谏议大夫徐经孙刚要开口,瞥见贾似道门生正盯着自己,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且慢!"吏部侍郎突然出列,手中竹简震颤:"据郢州密报,元军己在汉水打造战船千艘,此绝非虚言!请陛下速派援军!”

贾似道冷笑一声,从袖中抽出一卷文书:"大人怕是与李庭芝串通,意图借此谋取军权?这密报分明是你二人伪造!”

他向身后使了个眼色,早己准备好的数十名御史同时出班,朝堂瞬间被"请斩佞臣"的呼声淹没。

给事中王爚刚要为吏部侍郎辩解,却见贾似道的党羽、御史中丞陈大方猛地一拍惊堂木:"王大人莫不是同党?这等叛国之言也敢维护?”王爚面色煞白,踉跄后退。

宋度宗把玩翡翠扳指,头也不抬:"师臣处事周全,朕可高枕无忧矣。”他身旁的杨淑妃轻晃着鎏金酒壶,将琥珀色的美酒缓缓倒进夜光杯:"陛下,这从西域进贡的葡萄酒,最是解乏了,饮下便忘了这些烦心事。”

宋度宗醉意朦胧地揽过美人,酒水顺着嘴角滴落在明黄龙袍上。

襄阳城头,守将吕文焕指着对岸堡垒对范天顺叹道:"元军水陆合围,我们己三月不见援军。存粮只够支撑半月,再等下去只会弹尽粮绝!”

范天顺握紧剑柄:"末将愿率死士突围求援!就算只剩一人,也要把消息送出去!”

当夜,汉水江面上雾气弥漫,百余名宋军战士腰悬短刃,悄无声息地滑入冰冷的江水。然而当他们刚靠近元军水寨,探照的火把突然亮起,密集的弩箭如暴雨般倾泻而下。元军战船上的投石机轰然作响,掀起的巨浪将宋军小船瞬间吞没。

襄阳城内,百姓自发拆下门板修补城墙,老石匠王翁带着三个儿子日夜赶制箭矢,却突然被元军流矢射中,临终前抓着儿子的手:"接着做...城不能破!”

城外,元军的回回炮再次轰鸣,重达百斤的石弹撕裂空气,重重砸在襄阳城东南角。城墙轰然倒塌,烟尘中冲出的元军士兵举着弯刀蜂拥而入,宋军立刻用血肉之躯组墙,刀光剑影中,惨叫声与兵器碰撞声交织成绝望的乐章。

而在临安,政事堂内贾似道正与党羽商议:"李庭芝在郢州募兵,必须掐断他的粮草。”

刑部尚书会意:"下官立刻以私囤军需之名,查封他在鄂州的粮库。再散布谣言,说他意图谋反!”

一旁的参知政事廖莹中阴笑着补充:"可让御史台弹劾他的部将通敌,断其羽翼。”

都察院御史们心照不宣,纷纷在弹劾李庭芝的奏章上签名。

此时的御史台衙门,新晋御史赵顺卿刚要拒绝署名,便被上司威胁:“年轻人莫要自毁前程,太师的手段你不会想见识见识吧。”

此时福宁殿中,宋度宗正与数十名舞姬在销金阁内狂欢,鎏金酒壶里的南海荔枝酒倾倒在舞姬的薄纱罗裙上,他大笑着拍手:"好个酒渍桃花!比那《霓裳羽衣曲》更妙!来人,再取波斯进贡的夜光杯!”

而朝堂之上,右丞相江万里冒死进谏:"襄樊乃长江咽喉,若失守则江南不保!恳请陛下拨调沿江精锐,迟则生变!”

可贾似道不等皇帝开口,便厉声斥责:"江大人危言耸听,莫非想扰乱人心?如今西海升平,哪来什么危局?”

江万里怒目圆睁,扯下官帽掷于阶前:"老臣为官西十年,今日便要为襄樊十万军民讨个公道!陛下若再听信奸佞,大宋江山将止步于此!”

贾似道喝道:“来人!将这狂徒拖出去!”

次日,贾似道指使言官弹劾江万里"引用邪说,动摇国本",并在朝堂上展示伪造的通敌信件,江万里被冠以结党营私之罪,罢官回乡。临行前,他望着皇宫方向长叹:"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啊!”

咸淳六年,李庭芝在郢州募得三千死士,打造轻舟准备救援襄阳。贾似道亲信带着禁军赶到,冷笑:"李大人自筹军饷,莫非要谋反?我看你是想效仿当年的苗刘之乱!”

李庭芝含泪看着将士们啃食树皮,仰天长叹:"襄樊军民望眼欲穿,我等却在此被诬为逆臣……苍天啊!”

与此同时,临安米市上,米价一日三涨,百姓们攥着贬值的会子排成长龙。卖炊饼的张老汉对着空荡荡的箩筐叹气:"贾太师的公田法一推行,佃户们连种子都交不起,哪还有余粮卖?再这样下去,我们都得饿死!”

临安太学内,学子们联名上书请求支援前线。次日,太学博士宣读新规:"策论考试增设论贾太师公田法之利,异议者以诽谤新政论处。”

年轻学子们看着墙上新贴的贾似道画像,敢怒不敢言。

而福宁殿内,宋度宗正沉迷于酒池肉林之戏,巨大的人工池中盛满美酒,漂浮着用糖霜雕成的亭台楼阁,妃嫔们身着薄纱在酒池中嬉戏。他醉醺醺地将整盘西域葡萄抛入池中,看众人争抢:"抢到者,今夜伴驾!哈哈,比那战场上厮杀有趣多了!”

咸淳九年正月,回回炮的轰鸣声震碎樊城城墙。守将牛富挥舞大刀力战至死,临终前高呼:"大宋不可亡!我等虽死,魂魄也要守着襄阳!”

元军入城后屠城三日,史载"积尸如山,血流成河"。街道上堆满了百姓的尸体,护城河的水都被染成了红色。

消息传至临安,绸缎庄老板陈掌柜悄悄将店中上好的蜀锦埋入地窖,对伙计说:"世道要变了,这些宝贝留着保命。元军下一个怕是要打临安了!”

御花园的百花夜宴正酣,宋度宗醉眼朦胧地将金锭抛向舞池:"赏!今夜不醉不归!”

他脚下堆满空酒坛,怀中的杨淑妃娇笑着喂他吃下蜜饯:"陛下,可要试试臣妾新学的胡旋舞?比那战报好看多啦……”

起居郎文天祥掷杯而起:"樊城十万军民皆为大宋忠魂,陛下当亲率大军,收复失地!”

贾似道呵斥:"文天祥酒后失仪,拖出去!”当夜,御史台连夜炮制罪名,给文天祥安上意图谋反的帽子。

而大理寺少卿张珏因为拒绝签署判决书,次日便被革职查办,取而代之的新官上任后,草草审理便将文天祥下狱。

而朝堂上,贾似道还威逼利诱群臣签署《请立杨淑妃为后疏》。户部尚书拍案而起:"国难当头,不思抗敌,却行此等昏聩之事!我等愧对祖宗!”

次日,他便暴毙于家中,仵作查验时发现七窍流血。消息传出,满朝文武人人自危,再无人敢谏。

襄阳城破那日,福宁殿内烟雾缭绕。宋度宗瘫在榻上吸食福寿膏,杨淑妃轻摇金扇:"陛下气色比前日更好了。"

他却突然坐起,打翻一旁的酒坛,叫嚷着:"朕要饮百花酿!要听新曲!这些庸医开的药,怎比得上美酒快活!”

而在临安城外的难民窟,从襄樊逃来的百姓挤在破庙里,浑身冻伤的老妇人抱着饿死的孙儿痛哭:"我们守了五年,等来的却是城破……大宋的兵,都在做什么啊!”

此时,贾似道在都堂召开"打算法"会议,阴森道:"凡与李庭芝、文天祥有往来者,一律严查。宁可错杀千人,不可放过一个!”

户部尚书心领神会,将政敌名单混入核查范围:"太师,工部尚书曾为文天祥说情……”

贾似道朱砂笔重重落下:"先断其臂膀!让所有人知道,与我作对的下场!”

大理寺内,官员们正按贾似道的授意,将数百份"莫须有"的罪名判决书盖上大印。

北方陈吊眼、许夫人率领的畲汉起义军连克三州时,中书省内贾似道与党羽正在瓜分赋税。“鄂州漕运归我门生,黄州盐引给杨镇。”

贾似道分派利益,突然有人怯声提醒:"起义军势大,各地响应者众,恐成心腹大患!”

贾似道拍案而起:"庸人自扰!不过是些乌合之众!传我的令,凡说贼势浩大者,以动摇军心论处!”

谏议大夫徐经孙冒死进谏:"陛下!民心尽失,若再不悔改……”

贾似道冷笑:"徐大人与叛匪书信往来,证据确凿!来人,将这叛贼打入天牢!”

抄家时衙役发现满墙讽喻诗,徐经孙仰天长笑:"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大宋气数己尽啊!”

而在枢密院,贾似道的亲信正在篡改各地驻军布防图,将精锐部队调往远离前线的地方。

此时的福宁殿,宋度宗正与杨淑妃在新建的水晶宫内避暑,他将珍珠一颗颗抛入酒池,看妃嫔们争相潜入水中捡拾,笑声混着酒香飘散在奢靡的空气中。

而朝堂上,枢密使夏贵力主夺回襄樊,却被贾似道党羽集体弹劾。"夏贵拥兵自重,意图谋反!”

御史们的奏章如雪片般飞向龙案。宋度宗歪歪斜斜地举起酒杯,酒水泼洒在杨淑妃的肩头:"美人,陪朕再饮三百杯!这些军务,交给师臣处理便是!”

皇帝随意挥了挥手,夏贵便被当场革职。退朝后,贾似道立即任命自己的亲信掌管兵权,将南宋最后的军事力量牢牢把控在手中。

元军兵临临安那日,宋度宗早己因福寿膏过量暴毙,手中还攥着未饮尽的酒盏。

临安城头,元军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回回炮的轰鸣声再次响起,这座曾经繁华的都城,在战火中逐渐化为废墟。

城外渡口,船夫老吴站在船头,目光凝视着满江的战火,心中涌起无尽的感慨和悔恨。

五年前的那个冬夜,寒风凛冽,大雪纷飞。老吴奉命驾驶着一艘装满粮食的船只,前往襄阳城。那是一段艰难的旅程,江水汹涌,道路崎岖,但老吴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把粮食安全送到襄阳,让城中的百姓不至于挨饿受冻。

然而,命运却总是捉弄人。当老吴的船只快要抵达襄阳时,突然遭遇了敌军的袭击。激烈的战斗中,船只受损严重,粮食也被抢夺一空。老吴和他的同伴们奋力抵抗,但最终还是寡不敌众,不得不弃船逃生。

如今,看着满江的战火,老吴不禁想起了那个冬夜。他感叹道:“那时候,谁能想到大宋会变成这样……早知今日,当年就该拼死把粮送到襄阳啊!”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推荐阅读《宋朝秘史》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JJM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宋朝秘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JJMM/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