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川历惊蛰,万物萌动之时,苏晚棠收到了来自极西岛国的加急信鸽。信纸上的字迹被海水泡得模糊,却依然能辨认出“麦穗枯萎”“海蛊作祟”等字样。她捏着信纸,心灯在袖中轻轻震颤,底座浮现出尚未见过的海浪纹路。
“极西岛国的‘岁饥蛊’发作了。”萧承煜展开舆图,指尖点在标注着“永夜港”的黑色区域,“他们用活人祭祀海蛊,却不知蛊虫正在啃食他们的麦种根基。”
萧承烨己经在收拾行囊,麦穗护甲外披着防水的鱼鳞甲:“正好试试新改良的‘海雾麦’,听说能在咸水雾气里抽穗?”他忽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贝壳风铃,“去年岛国小公主送的,说是能召唤海豚带路。”
苏晚棠看着风铃上的麦穗雕纹,轻笑:“那我们这次的船队,就叫‘青鸾号’吧。”她取出沈清鸾留下的《渡海粮经》,里面夹着用凤凰血绘制的潮汐图,“极西之地有‘永夜海雾’,普通麦种见不到阳光就会枯死,必须用民心愿力做引。”
三日后,永夜港的渔民惊恐地看着海面突然亮起金光。苏晚棠站在船头,心灯悬浮在桅杆顶端,将百姓们的祈愿折成纸船,放入海中。萧承烨手持麦穗火把,照亮了海底密密麻麻的海蛊——它们正用吸盘锁住麦种根系,吸取生机。
“这些海蛊怕明火!”他挥臂甩出火把,火星溅在蛊虫身上,竟冒出麦香——原来海蛊以麦灵为食,体内囤积着丰富的养分。
“别杀它们。”苏晚棠阻止道,“海蛊的分泌物能肥沃海底土壤,正好给‘海雾麦’当养料。”她掌心贴上船舷,凤凰图腾与龙纹交相辉映,竟在海面织出一道金色渔网,将游走的蛊虫全部圈定在麦田范围内。
极西岛国的巫祝乘船而来,浑身缠着用海草编织的诅咒符:“三川人果然会妖法!快把你们的邪麦带走,否则海怪会吞没你们的船!”
萧承烨冷笑,用长枪挑起一团海雾——里面竟裹着无数饿死的海蛊幼虫:“你说的海怪,就是被你献祭的孩童怨灵吧?去年冬天,是谁在你们的冰窖里藏了能驱蛊的姜汤麦饼?”
巫祝脸色煞白,想起那个自称“海鸥”的神秘船队。鲤鲤牙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苏晚棠趁机递上一袋泡过姜汤的麦种:“海雾麦需要的不是活人祭祀,而是用诚心灌溉。”她指向正在退去的海雾,露出的浅滩上,海雾麦的根系正与海蛊形成共生关系。
“看!”随船的三川农夫惊呼,“麦芒上凝结的不是露水,是海蛊吐出的盐晶!”
岛国百姓突然醒悟,纷纷跳入海中,用祖传的《渡海谣》为麦种祈福。奇妙的是,歌声竟凝成实质的风,吹散了最后一丝永夜海雾。当第一缕阳光落在麦穗上时,巫祝的诅咒符突然化作海鸥,衔着麦种飞向更遥远的岛屿。
“原来......海怪是我们自己养的。”岛国族长跪在船前,手中捧着被蛊虫啃过的麦种,“用孩子的恐惧喂养蛊虫,却不知道,比海雾更可怕的,是让民心在黑暗里腐烂。”
苏晚棠将心灯放在他掌心:“心灯照亮的不只是麦田,还有人心。”她转身时,看见萧承烨正在教岛国子民用贝壳制作麦种容器,萧承煜则在记录潮汐与麦种生长的规律,袖口露出的《渡海粮经》增补页上,画着海雾麦与珊瑚共生的图案。
是夜,永夜港升起了第一盏麦穗灯。萧承烨晃着酒壶,里面装的是用海雾麦酿的酒,带着咸咸的海风味道:“听说极西之地还有‘永冻土’,皇兄要不要带我们去种‘破冰麦’?”
“先把这里的防风林建好。”萧承煜递给他一块烤海鱼,上面撒着碾碎的麦穗,“沈清鸾的《寰球粮图》上,极西之地该画下第一株麦苗了。”
苏晚棠望着海面,心灯底座浮现出新的预言:青鸾衔穗,渡海越洋,民心所至,永夜有光。她知道,三川的麦穗永远不会停下脚步——无论多深的海雾,多厚的坚冰,只要有愿意播种的手,就会有破土而出的希望。
海风带来新的歌谣,那是岛国孩童改编的《麦种谣》,混着海鸥的鸣叫与浪花的节拍。萧氏兄弟的身影在火光中交叠,一个教人种麦,一个教人防蛊,而苏晚棠则坐在船头,用凤凰血在贝壳上绘制新的农谚。
远处,被净化的海蛊化作荧光,围绕着“青鸾号”船队飞舞。这不是终结,而是新的开始——三川的麦穗,正在编织一张跨越海洋的丰饶之网,让所有在黑暗中徘徊的土地,都能听见春天的拔节声。
(http://www.220book.com/book/JKI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